人文與社會譯叢:關懷倫理與移情(通過“移情”看破父權制體系的錯誤,為道德倫理提供一種更為全面的未來圖景)
定 價:48 元
本書展示了哲學問題與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女性研究領域內的主流思想之間的多重聯(lián)系。著名道德哲學家邁克爾·斯洛特認為,關懷倫理是對其他倫理傳統(tǒng)的一次重要挑戰(zhàn),并指出,在哲學上發(fā)展完備的關懷倫理學應該(并且能夠)提供關于整個道德的綜合觀點。斯洛特從英國道德情感主義中汲取靈感,并借鑒了近年來關于移情的心理學著作,他表明,對移情這個概念的運用使關懷倫理發(fā)展出了針對尊重、自主、社會正義和義務論的情感主義解釋。
繼《從道德到美德》與《源自動機的道德》之后,邁克爾·斯洛特教授關于道德倫理學的又一經典力作。不少關懷倫理的捍衛(wèi)者,都認為關懷倫理是對其他道德倫理思想的一種補充,而斯洛特通過本書試圖表明,關懷倫理本身就是一種在道德體系中自證自明的觀點,甚至能夠為個人道德和政治道德提供一種綜合且全面的解釋。斯洛特認為,關懷倫理可以通過移情這一概念,以極具說服力和前瞻性的方式,指出了男權思想和制度的錯誤。
前言近年來,關懷倫理在倫理學思想和理論中處于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地位。但是,大部分關懷倫理的捍衛(wèi)者認為關懷倫理是對其他倫理思想的一種急需的補充或糾正,而不再是整個道德體系中自證自明的觀點。與之相反,本書認為,關懷倫理能夠也應該為個人道德和政治道德提供一種綜合、全面的解釋。并且,從一般意義上來說,關懷倫理與當前形式的康德式自由主義是不一致的,并且優(yōu)于后者。(我會順便解釋一下,為什么我對后果主義以及新亞里士多德主義的美德倫理持保留意見。)自從次聽說可以使用移情的觀點參與關于墮胎的辯論以來,我在這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已經過了好多年。研究期間經歷了許多起起伏伏,一部大部頭手稿不得不放棄,而后作為本書的基礎又被重新寫作。即便我現在所為是正確的,我也還是留下了許多問題有待未來的考慮和進一步闡述。但是,我的確認為在這一點上,關懷倫理學家們可以通過看到他們的研究方法比一般認為的更有爭議,并且在理論上更有前途,而從中獲益。有些人往往質疑關懷倫理維持了現狀,并與女性主義者的目標相沖突,本書表明,這種觀點是違背事實的。關懷倫理學能夠通過認真對待移情并系統(tǒng)地運用這個概念,以極具說服力和前瞻性的方式指出男權思想和制度的錯誤。但是,移情的觀點以一種在此之前未被認識到的方式,充當著道德劃分的一般標準。在本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近年來心理學領域關于移情的著作可以幫助關懷倫理在道德教育方面發(fā)展出一種系統(tǒng)的解釋,而這在之前是被忽視的。關懷倫理急需移情這個概念,這也是本書的書名旨在傳達的內涵。
邁克爾·斯洛特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當代德性倫理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曾先后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都柏林三一學院、馬里蘭大學和邁阿密大學。著作涉及倫理學、政治哲學、道德心理學和心靈哲學等領域,包括《善與美德》(1983)、《常識道德與后果主義》(1985)、《從道德到美德》(1992)、《源自動機的道德》(2001)等。
前言致謝導言章 基于移情的關懷第二章 我們幫助他人的義務第三章 義務論第四章 自主和移情第五章 關懷倫理vs. 自由主義第六章 社會正義第七章 關懷和理性結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