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為東南地區(qū)著名女性群體,有著特殊的外在形象和令人著迷的內在氣質。由此,惠安女文化歷來為學界所重視和討論。本書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運用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及研究方法,以20世紀30—90年代惠安女社會形象之變遷為線索,分析影響這種變遷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區(qū)域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政治力量之間的博弈,進而討論惠安女社會形象變遷所反映的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對于鄉(xiāng)村婦女的實際影響。書中所聚焦的一些問題,如新中國成立以前惠安女特殊風氣的成因及治理,新中國成立初期《婚姻法》宣傳貫徹運動中地方政府治理惠安女特殊風氣的方法與成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水利建設與惠安女形象之重塑,改革開放初期文藝熱與惠安女形象的新變化等,可為學界及社會研究和了解相關問題提供一些助益。
汪煒偉,福建惠安人,2013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理論與評論》雜志編輯、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社會科學資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項目等課題6項,主編和參編學術作品5部,在《婦女研究論叢》《中國史研究》(韓國)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歷史與社會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重要學術文摘轉載或觀點摘編,相關成果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中國婦女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
目錄
導論1
一、寫作緣起1
二、學術前史3
三、理論借鑒12
四、研究思路15
五、史料來源17
第一章特殊風氣與新中國成立以前惠安女形象之建構20
第一節(jié)惠安鄉(xiāng)間的特殊風氣21
一、惠安女的聯(lián)袂輕生之風21
二、長住娘家并非必要條件26
三、姊妹社群乃是重要致因33
四、生死信仰亦是加強因素39
第二節(jié)輿論與惠安女形象建構43
一、社會恐慌:輿論關注度上升的關鍵原因44
二、反思婦運:輿論關注度上升的重要推力47
三、“問題”女性:輿論中的惠安女早期形象51
第三節(jié)扭轉風氣的努力與困境58
一、民間乏力、扭曲的應對之舉58
二、知識分子改良社會的努力63
三、地方當局的介入與失利65
小結70
第二章政治變動與新中國成立初期惠安女形象之轉變72
第一節(jié)政治變動與惠安女的解放73
一、婦女組織的建立73
二、輿論環(huán)境的重塑77
三、掃盲運動的興起86
第二節(jié)特殊風氣的延續(xù)及其治理89
一、對特殊風氣成因的調查90
二、治理特殊風氣之努力96
第三節(jié)轉變中的惠安女社會形象101
一、翻身的婦女:新形象的總色調102
二、勞動的婦女:傳統(tǒng)元素的新意涵105
三、武裝的婦女:新元素的滋生109
小結112
第三章水利建設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惠安女形象之重塑114
第一節(jié)水庫的空間、女性主體與組織結構116
第二節(jié)“萬女鎖蛟龍”:惠女水庫的建設過程122
一、“國家儀式”:理解水庫建設過程的重要路徑122
二、水庫民工動員中的“儀式”128
三、水庫建設勞動中的“儀式”135
四、水庫獎懲活動中的“儀式”143
五、水庫日常管理中的“儀式”149
第三節(jié)“儀式活動”如何模塑惠安女158
一、外在——“鐵娘子”的典范158
二、內在——男性氣質的轉向166
第四節(jié)輿論中的惠女水庫171
一、惠女水庫之輿論宣傳171
二、輿論中的國家—女性174
小結177
第四章文藝熱與改革開放初期惠安女形象新變化179
第一節(jié)改革開放初期的惠安女社會形象180
一、獨特服飾的傳統(tǒng)文化意蘊181
二、悲劇命運文化解讀的新傾向185
三、勞作身影的改革文化象征190
第二節(jié)改革開放與惠安社會性別文化之變遷193
一、傳統(tǒng)性別文化的回潮與困擾193
二、新的經濟、文化生活方式的出現(xiàn)196
小結200
結論202
附錄20世紀30年代女性報刊對鄉(xiāng)村婦女問題的診斷與求解
——以《女子月刊》為例206
參考文獻222
一、報刊資料222
二、史志和文史資料222
三、檔案資料224
四、惠女水庫紀念館館藏主要資料225
五、其他資料227
六、著作228
七、論文235
后記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