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一位法國士兵的背包里都裝著元帥的權(quán)杖
誰說的?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02
也許,“林肯”長久以來欺騙了所有的人
誰說的?
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
03
潘恩思想火星點燃的語言爆竹
誰說的?
最少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04
誰為《獨立宣言》注入金句?
誰說的?
人人生而平等
05
一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誰說的?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06
倘若為鐵血宰相設計一句臺詞
誰說的?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nèi)
07
一封未被編輯部刊發(fā)的公開信
誰說的?
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
08
對“木犁與原子武器”之說的一些補充
誰說的?
斯大林接手的是一個木犁的俄國,而留下的是裝備有原子反應堆的俄國
09
斯大林說了一則俄國故事?
誰說的?
勝利者是不受審判的
10
高爾基寓所的語言羅生門
誰說的?
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11
兩位最偉大段子手一起仰望的人
誰說的?
在真相穿上褲子之前,謊言已經(jīng)跑了半個世界
12
錯過波茨坦,就再也沒機會了
誰說的?
我打仗就是為了捍衛(wèi)人民罷免我的權(quán)利
13
圣女貞德作證,蕭伯納沒說過,丘吉爾也沒說過
誰說的?
我無法去看首演,但我將去看第二場——如果您的戲會演第二場的話
14
向天再借多少年?
誰說的?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15
俄羅斯之大系于遠東的小島
誰說的?
俄羅斯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16
撒謊者不會承認自己撒謊
誰說的?
謊言重復千遍就是真理
17
關于“知識就是力量”的知識考古學
誰說的?
知識就是力量
18
比雪花更無辜的是伏爾泰
誰說的?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19
一切偉大的靈魂都由淚里生長
誰說的?
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20
別林斯基眼中的“哈姆雷特”
誰說的?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21
我們走得太遠,忘記了紀伯倫是怎么出發(fā)的
誰說的?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fā)
22
到地獄去的路是由好意鋪成的
誰說的?
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
23
第四次世界大戰(zhàn)會怎么打?
誰說的?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怎么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zhàn)用的是棍子和石頭
24
維也納中央咖啡館:生活在此處
誰說的?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25
灰色的回憶不能抗衡現(xiàn)在的生動
誰說的?
歷史給人唯一的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
26
歷史的“存在即被感知”
誰說的?
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
27
英雄一登場,仆人就發(fā)笑
誰說的?
仆人眼中無英雄
28
言論自由旗號下的初夜權(quán)之爭
誰說的?
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
29
婚姻的天機被蘇文紈小姐泄露
誰說的?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30
卡薩諾瓦的感官世界
誰說的?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31
錢谷融是怎么找到丹納的?
誰說的?
文學是人學
32
身體能把靈魂甩多遠
誰說的?
請慢些走,等一等靈魂
33
歷史比現(xiàn)實殘酷一些
誰說的?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34
浸在雞湯里的阿拉曼墓志銘
誰說的?
對于世界,他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對于我,他是整個世界
35
電影臺詞里的中國可以說“不”
誰說的?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36
1935年底的北平,那群不平靜的青年
誰說的?
華北之大,已經(jīng)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37
“裱糊匠”生平之快事也
誰說的?
幸虧我不是歐洲李鴻章
38
佩雷菲特再造的拿破侖“中國睡獅論”
誰說的?
中國是一只沉睡的獅子,一旦它蘇醒過來,必將震撼世界
附錄 我多么希望這些美麗的句子是真的
后記
“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這句話掛在時評人嘴邊,也掛在《費加羅報》的報頭下面。作為座右銘,這句話與《費加羅報》“評論立報,觀點先行”的采編理念不謀而合。自1854年威爾梅桑接手?21年的諷刺性周刊《油燈》并更名為《費加羅報》起,這句話便與《費加羅報》如影隨形,歷165年而未變。
“費加羅”出自十八世紀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喜劇《費加羅的婚禮》,系該劇的男主人公,而“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則借著費加羅之口說出。
1778年,博馬舍用鵝毛筆寫下《費加羅的婚禮》時,恐怕不會想到“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在當代社會已經(jīng)成為新聞媒體捍衛(wèi)言論自由的一面Flag。這面Flag甚至立在了普利策獎得主安東尼·劉易斯的名著《批評官員的尺度:〈紐約時報〉訴警察局長沙利文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中譯本的封面上。
不過,如同所有名言的遭遇,“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在傳播過程中所定型的句式以及附著的意思與其最初的樣貌并不完全一致。細細推敲,兩者之間不乏疏離之處。
先由這句話的出處說起。
《費加羅的婚禮》第五幕第三場,整場都是主人公費加羅的獨白。在這段獨白中,十七世紀塞維利亞(《費加羅的婚禮》乃至博馬舍“費加羅三部曲”均以此為背景)的“鳳凰男”費加羅,以對未婚妻蘇姍納的感嘆為由頭,回顧了自己的坎坷經(jīng)歷。在“鳳凰男”職業(yè)履歷中,有一個階段是作為寫作者而存在的。費加羅曾創(chuàng)作過一個喜劇,卻因詆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而遭起訴,背負罵名,債臺高筑。后來,費加羅又因?qū)懥艘黄務撠泿艃r值及其收益方面的文章而被請上了囚車,押赴固若金湯的堡壘。由此,費加羅在控訴中吐出了那個金句。劇本原文表述如下:“若連評論的自由權(quán)利都被剝奪,那迎合的贊頌也將消失!
通讀整段獨白,可以發(fā)現(xiàn),主人公費加羅的情緒基調(diào)是忐忑不安下的自怨自艾。令費加羅忐忑不安的是什么事?他又為何自怨自艾?若了解《費加羅的婚禮》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答案不難找到。
在阿拉瑪衛(wèi)華伯爵的城堡里,男仆費加羅和女仆蘇姍納即將舉行婚禮。但作為領主的阿拉瑪衛(wèi)華伯爵不懷好意,想恢復對仆奴的初夜權(quán)。用費加羅的話講,就是讓他的未婚妻蘇姍納成為阿拉瑪衛(wèi)華“應召的情婦、隨身的太太”。于是,費加羅、蘇姍納和伯爵夫人羅絲娜聯(lián)手設下圈套,由蘇姍納給伯爵寫了一封溫柔纏綿的情書,騙他夜晚來花園幽會。伯爵果然中計。正當伯爵在黑暗中向“蘇姍納”大獻殷勤時,突然燈火齊明,伯爵發(fā)現(xiàn)懷抱中的女子竟是自己的夫人羅絲娜。無奈之下,伯爵只得當眾下跪道歉,并保證以后再不作他想。費加羅與蘇姍納的婚禮得以順利舉行。
第五幕第三場費加羅的獨白,正是發(fā)生在“請君入甕”的計謀實施之前。主謀忐忑不安在情理之中,他的自怨自艾則完全出于對自身處境的悲憤;橐,作為人再正常不過的權(quán)利,竟遭到他人的粗暴干涉與侵害。
《費加羅的婚禮》反映的正是法國大革命前夕,平民階層與貴族階層的尖銳矛盾。費加羅的獨白,他的怨恨、控訴、悲鳴和咒罵,矛頭所指,正是包括阿拉瑪衛(wèi)華伯爵在內(nèi)的封建貴族的特權(quán)。
如果將《費加羅的婚禮》的主題與政治哲學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平等與自由進行比對,顯然平等才是它的第一訴求。費加羅對未婚妻蘇姍納初夜權(quán)的捍衛(wèi),本質(zhì)上是第三等級的覺醒,是權(quán)利意識的破土而出。他們要捍衛(wèi)自己作為人的價值和尊嚴。沒有誰是天然的奴仆,生來就低他人一等;也沒有誰是天然的主子,生來就高人一籌。任何人都不得強迫任何人放棄自己的權(quán)益和主張。上述觀念,是法國大革命前夜啟蒙運動最為重要的思想成果。阿拉瑪衛(wèi)華伯爵所代表的封建特權(quán),是《費加羅的婚禮》中最刺耳的雜音,也是法國啟蒙運動最醒目的靶子。
既然爭取平等、反對特權(quán)是《費加羅的婚禮》的主要訴求,博馬舍又為何在劇本中另開一局,寫下那個為言論自由鼓與呼的金句?
……
——摘自《28 言論自由旗號下的初夜權(quán)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