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蔣勛的基于近年鄉(xiāng)村生活的散文集。蔣勛用溫柔的文字、聲音與攝影,還原理想生活原貌,進行簡素卻富有溫度的美學自然書寫。春夏秋冬的四季變換,人與土地的交織交融,尊重簡素與平凡,在山水自然中找回內(nèi)心的秩序。幾年前,蔣勛開始在池上擔任駐村藝術(shù)家。他在縱谷找到一間老宿舍,在最簡單的生活條件下,開始寫作、畫畫,本書集結(jié)蔣勛一年多來的池上駐村文字、攝影創(chuàng)作。土地、歲月、季節(jié),春耕、秋收,天空的云,苦楝與茄苓不同時間的開花與結(jié)果……在他詩一般的文字和聲音中緩緩流出。
蔣勛,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于西安,成長于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shù)研究所畢業(yè)。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shù)研究所,1976年返臺后,曾任《雄獅美術(shù)》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shù)系系主任、《聯(lián)合文學》社社長。
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shù)史,以及美學論述作品等,深入淺出地引領(lǐng)人們進入美的殿堂,并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
代表作:《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shù)史》《云淡風輕》《美的沉思》《吳哥之美》《舍得,舍不得》《此時眾生》《蔣勛說紅樓夢》《孤獨六講》《生活十講》《漢字書法之美》《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等。
油菜花開到極盛時,通常附近的育苗場已經(jīng)培育好秧苗。秧苗一盒一盒養(yǎng)在塑料盆的淺土中,人們定時灑水,定時打開覆蓋的白棉布讓秧苗曬太陽,像照顧嬰兒,不可有一點閃失。
秧苗準備好之后,插秧之前,推土機轟轟開動,整片燦爛金黃的油菜田就在車鏈下應聲倒下,被碾爛在土里。
看到油菜花如此被“荼毒”,許多人大多都會驚叫,心中抱怨:推土機怎么這樣蠻橫霸道,這樣蹂躪美麗的花海。
農(nóng)民哈哈笑著,油菜花本來就是要做肥料的,季節(jié)一到,都要被刈除,混壓入土中。農(nóng)民都知道,但看到快哭出來的外地觀光客,他們也仿佛有促狹捉弄一下游客的快樂。
天地不仁,天地也無私,油菜花的季節(jié)過了,水圳開閘放水。田土里水聲潺潺,水光映著天上云影徘徊,那時沒有幾個人會發(fā)現(xiàn)土里還有一點碾碎的油菜花瓣。
四時這樣輪替,萬物并育。天地真的無私,天地也不仁,不會為任何生命驚叫流連。我走在池上田壟間,知道不應該有多余的眷戀牽掛。
初初插秧的季節(jié),空中常有細雨。立春以后,耕耘機在水田里來來往往,間隔疏疏密密,田里立起一道一道美麗細嫩的稻秧,青翠明亮,像嬰兒的小手小腳。剛插秧的水田是亞洲稻作地區(qū)非常美麗的風景,歐美以種植大麥、小麥為主的地區(qū)多是旱田,少了水,少了綠色,也少了東部亞洲特有的溫柔秀麗。
……
我走到池上,游走在瑞穗、富里、關(guān)山、鹿野之間,仿佛想印證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美麗歲月,童年、青少年,在那些可能物質(zhì)不富裕的年代,卻看過最富麗的水田風景。
如同今日的池上,如同今日縱谷還有許多同樣美麗的角落,我聽到一個媽媽拿著兩個新摘的絲瓜,像是抱怨又像是歡喜地向左鄰右舍詢問:“一早起門口擺兩個絲瓜,誰送的。俊睕]有人回答,大家笑著,仿佛覺得這媽媽的煩惱也是多事。
我的畫室有新鋪的水泥前院,隔壁媽媽就把新切成條的菜脯、花生、芥菜一排排擺開曬,有一點抱歉地說:“這里曬,干凈!
我因此也常吃到他們腌的梅子,曬的筍干、菜脯。有一天喝到葉云忠家的雞湯,味美甘甜得不可思議,我問加了什么,他們說:“只有腌了十四年的橄欖!
池上家家戶戶都像藏著寶,十四年的橄欖、十八年的菜脯,市場上買不到,不是價格昂貴,而是時間如此貴重。在一切快速的時代,我們失去所有對物質(zhì)的等待,我們沒有耐性等待,會知道什么是愛嗎?
有比時間歲月更昂貴的東西嗎?
十四年,我們還有耐性把橄欖放在甕中,等待十四年嗎?我們還有耐性讓菜脯放十八年嗎?不發(fā)霉、不變酸,十八年,是如何細心照拂才能有這樣的滋味?
面對池上許多菜脯、橄欖等小小的對象,我總是習慣合十敬拜,因為珍惜歲月如金,知道這里面有多少今日市場上買不到的東西。
走過剛插秧的水田,田里淺水倒映出遠遠近近的山巒,倒映出天空的藍,倒映出來來去去的白云,水圳嘩嘩,像唱著快樂的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