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美國的電影評論、特別是媒體電影評論發(fā)展的歷史進行了回顧和梳理, 通過綜合介紹和分析已出版和發(fā)表的關于美國電影評論研究的書籍、文章、論文、研討會、錄像作品等成果, 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美國電影評論在過去一百多年里的基本發(fā)展情況、歷史時代背景、媒體傳播基礎、代表人物作品、主要思想流派、重要評論事件, 以及影評行業(yè)建制、評論文化特色等, 并分析了這些現(xiàn)象的源起和意識形態(tài)運作機制。
蔣好書, 南開大學英美文學碩士,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博士。長期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并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fā)表多篇文章。陳思航, 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系學士,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碩士。自由譯者, 影評人。多部戲劇影視專著與電影字幕的獨立譯者。
緒論 美國電影評論文化綜述
第一章 默片時代的早期美國影評
第一節(jié) 默片時代的美國社會文化及電影、媒體背景
第二節(jié) 早期電影行業(yè)雜志與媒體影評
第三節(jié) “有教養(yǎng)的觀眾”及早期文人影評
第四節(jié) 媒體影評中的雅俗對立
第五節(jié) 商業(yè)還是藝術?左右兩派影評人的矛盾
第六節(jié) 新聞評論、審查協(xié)會、電影標準與大眾藝術
第二章 好萊塢片廠時代的美國特色影評
第一節(jié) 好萊塢片廠時代的美國社會文化及電影、媒體背景
第二節(jié) 電影代表生活品位:影迷雜志和商業(yè)影評風格
第三節(jié) 感性、理性與道德價值:主流影評的幾種代表性方向
第四節(jié) 黃金時代后的黑色先兆:心理批評、文化批評與政治批評
第五節(jié) 博物館、電影的經典化、主流與邊緣的分化
第三章 冷戰(zhàn)時期的影評爭論
第一節(jié) 冷戰(zhàn)時期的美國社會文化及媒體背景
第二節(jié) 知識分子影評的興起、電影文化的分裂與爭論
第三節(jié) 小眾的敏感與風度:幾位對當代有影響的影評人
第四節(jié) 愛恨交織美國電影:國際視野下的影評爭論
第五節(jié) 用電影來斗爭:民權運動、新好萊塢及非傳統(tǒng)影評
第六節(jié) 迷影文化、獨立電影、影評政治與電影節(jié)策略
第七節(jié) 寶薩之爭:歐洲潮流、美國身份、影評方法與文化論戰(zhàn)
第四章 后冷戰(zhàn)時代的多元化影評
第一節(jié) 后冷戰(zhàn)時代的美國社會文化及電影、媒體背景
第二節(jié) 學院派影評:尋章摘句的新左派
第三節(jié) 影評就是社會批評:進入政治的多種方式
第四節(jié) 新技術、新媒體和新的影評方式
第五節(jié) 保守主義與文化解構:商業(yè)主旋律下的多元化影評
結語 美國電影評論文化分析
參考文獻
附錄 美國主要電影評論媒體
1940年以前主要電影期刊
1940年以后主要電影期刊
2008年美國主要電影網(wǎng)站
后記
《紙上風云:美國電影評論史》:
《影戲》(Photo□□□y)的□□任編輯朱瑞安·約翰遜(Julian Johnson)也相信,得到更好教育的公眾會讓電影水平提高,因為觀眾需求是電影發(fā)展的動力。而他的繼任者柯爾克則更進一步,強調了電影的藝術地位!队皯颉冯s志大部分內容是明星、導演和新片介紹,但是編輯約翰遜(1911-1917年在位)和柯爾克也為雜志開辟了一個欄目為“特寫”(Close-ups),用來表達包括對審查制度、電影院、觀眾和電影的藝術地位的觀點。這些文章的一致認識就是,電影蓬勃發(fā)展的力量并不受文化精英的控制。這種觀點,與同時期主流媒體中較為保守的、用長篇諷刺來對待電影的刊物形成鮮明對照。而《影戲》和《電影故事》等大眾雜志的高發(fā)行量,早已悄悄體現(xiàn)出文化權力從文化□□轉移到更加大眾化的寫作者的跡象。
1915年被《影戲》編輯約翰遜稱為“電影元年”。當年,吉拉爾汀·法拉爾(Geraldine Farrar)這位享有盛譽的女高音歌劇演員正式投入無聲電影的拍攝,用約翰遜的話說,這標志著電影(active photography)取得了“全面勝利”!白屛覀冊僖膊灰牭侥欠N聲稱電影是一種低等藝術或者根本不是藝術的嚶嚶之聲吧,”他說,電影“注定要提升全世界的藝術標準,把每一種藝術、每一片土地、每一位擅長演繹的天才都帶到每個人家門口。它能把百老匯帶到婆羅洲,也能讓婆羅洲立刻來到百老匯”。以約翰遜為代表的評論家把捍衛(wèi)電影看做是民主的姿態(tài)。他們自感和人民站在一起,對電影充滿信心,相信電影質量會不斷提高,相信電影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s翰遜對那些持懷疑態(tài)度的人說,電影獲得自己的舞臺,是因為它們是全世界的一種基本娛樂、休閑和教益,既為上流社會也為平頭百姓共享,而且藝術的構造就是生活的構造,是“來自生活,并且是全部的生活;不是那種預防性的、巴氏消毒過的、□性的、閹割過的、由頭腦遲鈍的審查者們編排的版本!彼笄邢M娪澳堋酢跗涔I(yè)和商業(yè)起源而實現(xiàn)其潛力。從電影工業(yè)界的“浪費、奢侈、靈感、野心、勤奮、辛勞以及耐心的實驗”當中,能誕生出“世界上□□種偉大的藝術企業(yè)(art-business)”。在1916年10月的一期文章中,約翰遜發(fā)表了一篇題為《你是否已厭倦垃圾?》的文章,批評制片商總是針對放映商的需求推廣電影,而不聽取真正的消費者也就是大眾的需求。他呼吁影評人以觀眾的代理人的身份,幫助電影提高質量。呼吁讀者和雜志一起發(fā)展出一種新的電影美學,而不是任人擺布。這一點和弗賴堡在大學中的呼吁是完全一致的。
電影不但需要改善,而且也代表了民主價值觀。這一觀點被《影戲》編輯詹姆斯·柯爾克(James Quirk)在一系列社評中加以熱情歌頌。在1918年4月發(fā)表的《藝術與民主》一文中,柯爾克強調電影擁有顛覆舊文化□□的潛在力量。他指出,公眾自19世紀晚期起就開始感覺到自己與藝術的疏離。正如歷史上商人階層通過資助藝術來標榜自己的貴族特性一樣,過去的藝術的本質往往是為上層階級服務而不是真正民主的。例如,博物館的建設就讓普通老百姓感覺“這不是屬于他們的藝術,也不是為他們而創(chuàng)造的,而是作為某種光輝無比的慈善才恩賜給他們的”。而真正的民主則需要不同于以往的歌劇博物館的“恩賜藝術”,而是完全嶄新的藝術表達方式:“民主在荒野中呼喊著屬于自己的藝術……藝術家卻充耳不聞。這時出現(xiàn)了電影,民主立刻將它緊緊抱在胸口。這正是人民自己的東西。他們不是不知道電影的缺陷,他們也從不認為電影一出生就是完美的——但電影是他們自己的。電影是民主的□□個藝術之子!北M管“貴族們”對電影“冷嘲熱諷”,但也有人“看到了電影與它早些的藝術兄姐們一樣占有一席之地。”電影是“人民的藝術、也是服務人民的藝術!痹诹硪黄缭u中,柯爾克將電影稱為“第五產業(yè)”(fifth estate),電影是“民主的親生子……因為那廣大、沉默、不識字的大眾,需要一個聲音,他們終于在電影中找到了這個聲音……”,電影是生活在“百萬人心靈和生活之中”的,它能用“簡潔的神奇之劍”斬斷所有的“戈爾迪繩結”,從而露出“事物□根本的意義”。柯爾克甚至認為美式電影的套路本身也是民主的象征。他說,美國主流電影是理想化的,總有一個快樂的大結□,讓那些帶著“對心理現(xiàn)象充滿好奇”的態(tài)度觀望電影的人大為失望。美國電影并未像很多文化叛逆者希望的那樣走向現(xiàn)實主義或抽象化,是因為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生活本身已經“足夠現(xiàn)實了”,只有“快樂的大結□”才能象征著他們“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愿望!币舱虼耍娪翱杀环Q為是“□□種真正算得上民主的藝術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