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園林之母——一位博物學家在化學的旅行筆記》以游記的形式記錄了威爾遜來中國考察的所見所聞。他不僅用大量筆墨描述了沿途所見植物、作物等,同時也記錄了當時中國的地理地貌、社會文化、民俗歷史等風貌。威爾遜以博物學家的視野深入觀察和記錄他的數(shù)次中國之行,開宗明義提出了“中國乃世界園林之母”的觀點,強調(diào)中國植物對世界園林的貢獻,也回顧了前人在中國采集植物的工作。本書堪稱“名作名譯,名家導讀”。特別增加了由譯者胡啟明教授撰寫的《導讀》,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威爾遜數(shù)次來華的目的和行程、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以及各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
本書附有七個附錄:《林德利寫給福瓊的指示》《薩金特寫給威爾遜的信》《威爾遜歷次來華采集的時間、行程和地點》《度量衡對照表》《人名譯名對照表》《地名譯名對照表》和《植物學名對照表》。這些史料和對照表為本書提供了更多附加值。
威爾遜(E. H. Wilson,1876—1930),英國園藝學家和植物學家,著名的“植物獵人”。曾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維多利亞”榮譽勛章,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曾任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主任。曾受聘于英國維奇公司、皇家園藝學會繼、美國哈佛大學的聘用,先后四次深入中國西部采集植物。被西方稱為"打開中國西部花園的人"。
胡啟明,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目 錄
導 讀 /001
前 言 /001
第一章 | 中國西部——山岳與水系 /001
第二章 | 湖北西部——地貌與地質(zhì) /009
第三章 | 旅行方略——道路與住宿 /014
第四章 | 宜昌的植物 /019
第五章 | 湖北西北部的一次尋花之旅 /027
第六章 | 森林與巉崖——穿越湖北—四川邊界 /044
第七章 | 四川紅盆地——地質(zhì)、礦產(chǎn)和農(nóng)業(yè)資源 /064
第八章 | 四川東部——大寧縣至東鄉(xiāng)縣 /071
第九章 | 古代的巴國——從東鄉(xiāng)縣到保寧府 /083
第十章 | 成都平原——中國西部的花園 /101
第十一章 | 四川西北部——翻山越嶺到松潘 /114
第十二章 | 松潘廳——西番人的領地 /138
第十三章 | 漢藏接壤地區(qū)——“蠻子邊界” /147
第十四章 | 嘉絨部族——歷史、風俗與習慣 /157
第十五章 | 穿越漢藏邊界——灌縣至諾米章谷;巴郎山的植物 /167
第十六章 | 穿越漢藏邊界——諾米章谷至打箭爐;大炮山的森林 /189
第十七章 | 打箭爐,西藏的大門——甲拉土司的領地、人民及其風俗習慣 /201
第十八章 | 圣山峨眉——寺院與植物 /210
第十九章 | 穿越老林——從嘉定經(jīng)瓦屋山至馬烈 /218
第二十章 | 瓦山及其植物 /234
第二十一章 | 中國西部之植物——全球最豐富之溫帶植物區(qū)系簡介 /242
第二十二章 | 主要用材樹種 /257
第二十三章 | 野生和栽培的水果 /267
第二十四章 | 中藥材 /277
第二十五章 | 園林和造園——中國人喜愛的栽培花卉 /284
第二十六章 | 農(nóng)業(yè)——主要的糧食作物 /290
第二十七章 | 野生和栽培的重要經(jīng)濟樹種及其產(chǎn)品 /306
第二十八章 | 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的栽培灌木、草本植物及其產(chǎn)品 /319
第二十九章 | 茶葉與制茶植物——供應西藏市場的制茶業(yè) /327
第三十章 | 白蠟蟲與白蠟 /336
附錄一 | 林德利寫給福瓊的指示 /342
附錄二 | 薩金特寫給威爾遜的信 /347
附錄三 | 威爾遜歷次來華采集的時間、行程和地點 /351
附錄四 | 植物學名譯名對照表 /358
附錄五 | 人名譯名對照表 /371
附錄六 | 地名譯名對照表 /372
附錄七 | 英制、市制與公制度量衡對照表 /378
譯后記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