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可作序
在這本書中短短的有意言簡意賅的十四個章節(jié)里,我探究的是決定思維的各個方面,以及如何提升思考的能力。作為一名教師和一個學生家長,現(xiàn)代人關于思考的想法已經(jīng)令我無比沮喪。雖然我是因為沮喪才開始寫這本書的,但我也相信莎士比亞的思維習慣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我們看清當下的教育信條。
如今的時代充斥著對教育的焦慮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誰應該受教育?它應當發(fā)生在何時何地?如何測評它的效果?教育能讓人找到工作嗎?以及,又貴又費時間的教育到底值得嗎?
我們的種種焦慮來自許多急切的需求,并流向社會的各個領域。在這背后是一種令人擔憂的模糊的教育概念。
我堅信教育的本質(zhì)是教人思考,而不是使人學會一套特定技能的培訓。
教育不是簡單的數(shù)據(jù)積累。機器能比人記住更多的數(shù)據(jù),同時犯更少的錯誤。(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教育的價值……不是識記事實(facts),而是教會頭腦思考那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教育也絕不僅僅是套用公式。機器可以高速完成的復雜運算遠非人腦所能及。(尼爾斯·波爾[Niels Bohr]:不,不,……你根本沒有在思考;你只是在跟著邏輯走。)
思考,這難以捕捉又至關重要的人類活動,不同于上述任何行為。若說人類有哪項應用程序是至關重要的,則非思考莫屬。反觀此題,人類若不能培養(yǎng)思考的能力,就難免走向滅亡。面對著威脅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問題,移民問題,伺機而生的集權(quán)主義,以及幽幽逼近的人工智能,一個亟需廣泛播撒思考種子的荒涼世界已經(jīng)暴露無遺。
誰能比威廉·莎士比亞更好地示范一個全副武裝的頭腦呢?我們幾乎能夠看見……他完成思考的全過程。這就是《像莎士比亞一樣思考》的目標。它不僅包含了對思考的探索,也重現(xiàn)了思考本身,因為妙處盡在過程中。
由于哺育了莎翁之頭腦的教育建立在與我們的教育相矛盾的一些假設之上,本書包含對這些假設的探討。
誠然,搭建通往十六世紀的橋梁來醫(yī)治今日教育的弊端,這似乎有南轅北轍之嫌。要是本書的讀者每日清晨六點時就得端坐在書桌前,想必諸君也得像蝸牛一般緩緩地向?qū)W校挪著不情愿的步子。那么你們當中又有幾位希望因為遲到而挨打呢?怎么一個也沒有嗎?好吧,那練習翻譯拉丁語如何呢?……連著做十二個小時怎么樣?……那每周做六天呢?……而且沒有暑假?所以怪不得學校終于結(jié)束的時候你們匆匆趕回[各自的]家。這樣的教育不僅討厭、殘忍,而且是漫長的。嘲笑它的,其中就有莎士比亞本人!無論是怒氣沖沖的霍羅芬斯(the huffing Holofernes)、啰啰嗦嗦的杰拉爾德(the garrulous Gerald),還是校長休·伊萬斯(Hugh Evans)(他那重復說威廉……威廉[William… William]的老腔是《春天不是讀書天》中本·斯坦[Ben Stein]的布勒……布勒[Bueller… Bueller]的前身),莎劇中的老師都是專斷迂腐之人,腦子里塞滿了書本中讀來的理論。連普羅士丕羅(Prospero,《暴風雨》中的主角)也悔恨自己因過于沉溺于人文藝術(the liberal arts)而忽略了世俗功用。
若是你想設計出與當下主流的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實效性、以科學技術工程數(shù)學學科為主力(STEM-driven)的學校更不同的教育系統(tǒng),就得絞盡腦汁。更何況,十六世紀的教育將女性、窮人,以及文化少數(shù)群體排除在外,這有悖于我們的共識:真理必是普世而皆準的。我們不需要只取悅一部分人的藝術,或是只為一部分人服務的教育,或是只屬于一部分人的自由。
有必要澄清的是,我并不提倡重新實行體罰制度,或是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或是將任何人排除在外的學校教育。思考的能力是所有人共同的財富。
然而,只有心胸狹隘者才會稱莎士比亞的教導不過是一種壓迫而棄之不用。那些同樣被這種教育體系培育出的思考者后來提出了足以改變世界的洞見,建立了各種知識形式不錯,包括科學方法本身這些直到今日仍在影響我們的生活。這種看似刻板的教程卻啟發(fā)了自由的思考。況且,現(xiàn)代人受制于各種自造之偶像:我們的教育體系在本該因勢利導之處刻板嚴厲,而在本應嚴肅規(guī)范之處卻松松垮垮,馬馬虎虎。
像莎士比亞那樣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梳理許多使人疑惑的說白了,根本就是錯誤的教育二元對立論。如今,我們的教育方法仿佛建立于以下似是而非的假設之上:工作與游戲互不相容;摹仿阻礙創(chuàng)造性;傳統(tǒng)扼殺自主性;限制影響了創(chuàng)新;紀律與自由背道而馳;往昔及外國的經(jīng)驗,與當代和本國的經(jīng)驗涇渭分明。
莎士比亞的時代以暴露這些被廣傳的悖論為樂:游戲來自工作,創(chuàng)造出自摹仿,自主源于傳統(tǒng),創(chuàng)新始于限制,自由生于紀律。我認同這樣一種反對派的觀點:想要成為政治的進步者,則必須先成為教育的保守者。保存時間流傳給我們的種子,使當下更為豐富可以稱之為傳承式教育:
如人所言,故土之中,
年復一年,新谷發(fā)生,
此言不虛,舊書之中,
新知無數(shù),學以致用。
以下十四章考量莎翁世界(和作品)里的一些教訓,對應現(xiàn)代的相似理念,提出后續(xù)閱讀的建議。在此僅提煉出這一類思考的原材料,就好像一本隨性的烹飪菜譜。
正因教育始于對文字的探究,為了討論這一 富于內(nèi)涵的人類探索活動,在考量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時停駐,思考某個關鍵詞的語義歷史,才有可能彌補現(xiàn)今語匯貧瘠的缺陷。引用一位十七世紀教育家發(fā)人深省的話來說,有了更加生動而豐富的詞匯,我們就能搭建更好的教育平臺。這個平臺不僅售賣各色物品,也應能提升我們:我在此處建造平臺,而后棲居臺上,而后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整本書就像是用無數(shù)零零碎碎的思考和觀察拼接而成的長卷,或是用發(fā)人深省的一些段落組合而成的選摘文集。預先提醒諸位:就像詩人荷馬常說的,引言來得如想法一般迅速。要像莎士比亞那樣思考,就得帶著他人的收獲去思考。因而我常常借用別人的話。而且我恨不得這不拘一格的和聲能使別人因我而聰明。
這本書中盡是老話重提。不過,凡是值得思考的都是早已經(jīng)被思考過的,這話不假;我們還得從頭再想一回,這話也不假。不僅是思考還要對著我們的時代重申:我們已經(jīng)墮落到如此地步,以至于首要任務就是重申那顯而易見的事。
有些想法在不同章節(jié)中反復被論述,因為我相信思想并不向著一個方向前行;不同時期的想法像織壁毯一樣交織成畫。若是過于直截了當,就對不起我們那位腦袋里裝著大千世界的莎翁了。
至于為什么不多不少恰有十四章呢?用李爾王的話說:因為沒有第十五個了。(幕第五場第31 行)換句話說,作者就是這么決定的!
不過,既然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對數(shù)字闡釋有特別的熱愛,咱們不妨看看有哪些與這個數(shù)相關的巧合(詳見第四章,合宜)。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十四行詩(sonnet)恰有十四行詩句(詳見第十二章,約束),學前訓練(Progymnasmata)共有十四個階段(詳見第九章,練習),而美國憲法中公民權(quán)的定義可以在第十四修正案(The Fourteenth Amendment)中找到(詳見第十四章,自由)。
當年,一個十四歲左右的學生(詳見章,思考)剛剛抄寫完范文(第八章,模仿),準備離開文法學校(第五章,場所)去建造他自己的知識倉庫(第十一章,儲備)。這也是一個人成為學徒(第三章,手藝)或是開始工作(第十三章,制造)的年紀。對女子而言,這個年紀標志著長大成人(第二章,目的),我們也記得朱麗葉而今猶未度盡十四年寒來暑往,或是配力克爾斯十四年后才與他的女兒瑪琳娜重逢(第十章,談話)。
古希臘數(shù)學家阿基米德(第七章,技術)發(fā)明了一種叫做十四巧板的玩具,玩的人可以把十四塊碎片拼出無窮的變化,同時可以訓練記憶力(第六章,專注)。很多宗教傳統(tǒng)都認為十四這個數(shù)字很重要:耆那教徒相信靈修有十四層級;天主教徒認為耶穌走向十字架的路上有十四個重要事件;猶太人的逾越節(jié)宴席共包含十四個儀式。
關于十四還有個聳人聽聞的故事,傳說埃及的奧西里斯神被他的同胞兄弟殺死并分尸成十四塊,丟棄在許多地方。約翰·彌爾頓把這則屠夫神話改寫成寓言故事,來比喻重建思想的煩瑣過程:
自那時以來,真理的朋友們滿懷憂懼地尋找他的下落,就像奧西里斯的妻子四處搜尋她丈夫那散落四處的肢體,一塊一塊地收集,直到全部找回才肯罷休。
彌爾頓不得不承認:我們還沒有找到全部……而且永遠不能。
所以我們更需要多多探究如何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