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是儒學的發(fā)源地,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就像孔子“元功濟古,至道納來”那樣,尼山作為孔子出生地,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她雖然“奇不過三山,高不過五岳”,但令人仰止。可以說,尼山是“一座震古爍今的文明之山”,是“一座彌高彌新的思想之山”,是“一座棲息心靈的精神之山”,是“一座弦歌不輟的教化之山”,是“一座光耀四海的智慧之山”。2019年8月,山東省整合力量,正式成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確立了打造世界儒學研究高地、儒學人才集聚和培養(yǎng)高地、儒學普及推廣高地、儒學國際交流傳播高地的發(fā)展目標,新時代世界儒學的發(fā)展將從尼山再出發(fā)。
為認真解答“四個講清楚”的重大歷史與現(xiàn)實課題,深入做好“兩個結合”文章,全面加強儒學思想文化研究,及時有效地回顧、總結、前瞻,我們將孔子研究院部分特聘專家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訪談演講文稿、著作摘錄等予以匯總,結集為《尼山儒學文庫》(第一輯)。這些專家中,有山東省特聘儒學大家、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泰山學者青年專家,也有濟寧市尼山學者,整體上以中國學者為主,旁涉美國、韓國學者,可以說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尼山儒學文庫》注重思想性、學術性、時代性、普及性的統(tǒng)一,強調(diào)學者的學術觀點和學術貢獻,既有宏觀的儒學元典研究,也有微觀的專題思考,有助于讀者了解當代儒學研究領域代表性學者之所思所想,把握新時代儒學研究的發(fā)展方向,進而反躬自省,浸潤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孔子研究院時指出:世界儒學傳播,中國要保持充分話語權;要“大力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搞好“四個講清楚”,要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歷史的中國、當代的中國,使我國在東亞文化圈中居于主動。
多年來,孔子研究院牢記總書記囑托,依托山東省泰山學者工程、濟寧市尼山學者工程,全面開展儒學人才高地建設,重點引進了一批國內(nèi)外著名儒學研究高端人才。他們齊聚孔子故里,圍繞儒家思想的研究與闡發(fā),深入思考“兩創(chuàng)”時代課題,回應時代的重大關切;他們舉辦“春秋講壇”、高端儒學會講等學術活動,與新時代儒學研究發(fā)展同步;他們參加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世界儒學大會等國內(nèi)外重要學術會議,或登臺演講,或提交論文,在不同的舞臺上發(fā)出了中華文化的時代強音,握牢了儒學研究領域的話語權;他們立足“原點”,開展儒學研究,提出了許多富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學術觀點,取得了一批具有時代高度的標志性成果,展現(xiàn)了當代儒學研究的前沿風貌。
尼山是儒學的發(fā)源地,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就像孔子“元功濟古,至道納來”那樣,尼山作為孔子出生地,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她雖然“奇不過三山,高不過五岳”,但令人仰止?梢哉f,尼山是“一座震古爍今的文明之山”,是“一座彌高彌新的思想之山”,是“一座棲息心靈的精神之山”,是“一座弦歌不輟的教化之山”,是“一座光耀四海的智慧之山”。2019年8月,山東省整合力量,正式成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確立了打造世界儒學研究高地、儒學人才集聚和培養(yǎng)高地、儒學普及推廣高地、儒學國際交流傳播高地的發(fā)展目標,新時代世界儒學的發(fā)展將從尼山再出發(fā)。
為認真解答“四個講清楚”的重大歷史與現(xiàn)實課題,深入做好“兩個結合”文章,全面加強儒學思想文化研究,及時有效地回顧、總結、前瞻,我們將孔子研究院部分特聘專家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訪談演講文稿、著作摘錄等予以匯總,結集為《尼山儒學文庫》(第一輯)。這些專家中,有山東省特聘儒學大家、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泰山學者青年專家,也有濟寧市尼山學者,整體上以中國學者為主,旁涉美國、韓國學者,可以說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尼山儒學文庫》注重思想性、學術性、時代性、普及性的統(tǒng)一,強調(diào)學者的學術觀點和學術貢獻,既有宏觀的儒學元典研究,也有微觀的專題思考,有助于讀者了解當代儒學研究領域代表性學者之所思所想,把握新時代儒學研究的發(fā)展方向,進而反躬自省,浸潤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希望讀者在品讀本套書的過程中,能夠體悟經(jīng)典、了解儒家文明,感觸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是為序。
王鈞林,1956年生,山東萊陽人。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尼山學者,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教授,山東省泰山產(chǎn)業(yè)領軍人才,山東省大舜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學術委員。1995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6年獲國務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先后擔任《齊魯學刊》《海岱學刊》《孔子研究》主編,出版《中國儒學史》(先秦卷)、《門外說儒》等多部專著,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
儒家智慧
儒家智慧:當今儒學轉型的初步構想
中華民族治國理政的歷史經(jīng)驗與傳統(tǒng)智慧——王鈞林先生訪談錄
儒家智慧與人類文明
儒家智慧與東亞和平
“忠恕”與“和而不同”——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的孔子智慧
儒學與當今社會
齊魯文化與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
論“五!钡默F(xiàn)代價值
重塑“禮義之邦”的國家形象
大學之道與大學精神
儒學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儒學發(fā)展的五大趨勢與三大愿景
儒家文化與儒家文明研究
儒家文化:定位、定義與功用
儒家文化的邊緣化
東亞意識與儒家文明
古典儒家正義論
利學與民主的本土根源_序王瑞聚教授《古希臘羅馬論叢》
儒學史研究
孔子的理財實踐及其思想
歷代孔子形象之嬗變
漢代孔子世家特殊繼承制
孔孟“大人”觀之比較
孟子民本思想的新貢獻
《論語》章句學詮釋——以“君子不重則不威”章為例
關于當代《論語》學的幾個問題
《孔叢子》的真?zhèn)闻c價值
伏生與漢代今文經(jīng)學
董仲舒對儒家仁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張爾岐的學問與思想
儒家教化的上貫路線與下貫路線——以朱子學與陽明學為例證
鄒魯文化與圣人家風
五教與家庭倫理
儒學教材的編纂與研究
守望與傳承——關于編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材的思考
儒學學科·儒學課程·儒學教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