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是歷史的側(cè)影,了解帝王陵寢的規(guī)制,對于我們了解中華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寢制度有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到繁的發(fā)展過程。本書從目前留存的有代表性的帝陵建筑,以年代為順序,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明清,利用作者實地尋訪的記錄和照片,從陵冢、祭奠區(qū)不同的部分展現(xiàn)陵寢形制的變化;同時,作者結(jié)合人物、史實,評述帝陵的損失與修復(fù),呼吁加強(qiáng)文物保護(hù)教育,培養(yǎng)全社會對文物的保護(hù)意識。本書通過文字與圖片充分表現(xiàn)了中國古代帝陵的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表達(dá)了作者對中華歷史文化的摯愛之情。
帝陵文化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獨(dú)特的部分,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shù)和科學(xué)價值的遺物和遺址,是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人類為寶貴不可再生的文化財富。作者從文字資料走進(jìn)歷史遺跡,再回到文字之內(nèi),用親身經(jīng)歷的探訪感悟,用定格的瞬間,表達(dá)了在古跡行進(jìn)中愜意而有韻味的生命經(jīng)歷。作者把這種收獲與讀者分享,希望通過帝陵尋蹤,幫助讀者穿過歷史的隧道,去感受歷史興亡事,聆聽塵封歷史的回聲,找到與歷史的記載、久遠(yuǎn)的情懷相契合的地方。
陵冢就是指帝王陵墓的封土堆,又稱陵丘、陵臺、墳頭等。由于所處時代的限制,各個朝代的陵冢均有自己顯著的特點(diǎn)。中國古代帝王陵冢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過以下幾個時期:
個階段是不封不樹時期。
我國墓葬封土堆的出現(xiàn),大約出現(xiàn)在春秋晚期,而其普及則為戰(zhàn)國時期。在這之前漫長的時間里,中國人墓葬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不封不樹,即葬后以土填平,墓而不墳,既沒有封土堆,也不種植樹木以為標(biāo)志。正如《周易·系辭下》所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傳說的三皇五帝以及西周王陵高大的陵冢,要么是后來為了紀(jì)念先祖而修建的,要么就是誤傳誤指。例如長期以來一直被當(dāng)作周文王、周武王陵冢而加以祭祀的陜西西安渭城區(qū)周陵鄉(xiāng)的陵墓,后來被考古學(xué)者考證后確認(rèn)為誤傳,應(yīng)為戰(zhàn)國秦王陵。因為西周時期采用的是不封不樹的墓葬制度。不封不樹作為我國歷初的墓葬表現(xiàn)形式之一,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被隆起的墓丘所替代。不過,在以后歷史上的某一特殊時期,也會再度復(fù)辟,比如魏晉時期。魏晉時期戰(zhàn)爭頻繁,社會秩序相當(dāng)混亂,很多大墓被盜,帝王的陵墓也難逃厄運(yùn)。為了防止盜掘,魏晉時期的帝王們恢復(fù)了不封不樹的喪葬形式。魏文帝曹丕在為自己營建壽陵時,就清晰地說出了這個道理,他說,鑒于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因而決定因山為體,無為封樹,無立寢殿,吾營此邱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處。可見,他害怕改朝換代、政權(quán)交替之時,自己的陵寢被人盜掘,骸骨并盡。魏文帝的這個決定,對整個魏晉時期影響很大,以后的二百多年間,厚葬風(fēng)氣大有收斂。這種不封不樹的墓葬,地面上沒有明顯痕跡,也沒有栽種樹木,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保護(hù)了陵墓的安全,但同時也使考古工作者缺少了尋找魏晉墓葬的線索,給考古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直到今天,魏文帝的陵墓,以及西晉和東晉皇陵的具體位置,仍然是有爭議的論題。
第二個階段是封土墳頭時期。
從東周春秋晚期開始,不封不樹的陵制形式逐漸向封土墳頭形式過渡,并成為帝陵的主要陵墓形式。封土墳頭形式的帝陵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主要的發(fā)展形態(tài):
種形態(tài)是覆斗方上式。在地宮之上堆積封土,把封土壘成上小下大的方錐體,但做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平頂,稱為方上。整個封土堆呈被截去頂部的方錐狀,猶如倒置的斗,所以又稱覆斗形。著名的秦始皇陵,采用的就是這種封土形制。秦始皇陵位于陜西西安臨潼區(qū)的驪山北麓,范圍廣闊。從外觀上看,秦始皇陵的封土為覆斗狀,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按《漢書·楚元王傳》記載: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那么按今天的長度單位折算,高合120 多米,底邊周長2167 米有余。由于兩千多年的風(fēng)雨剝蝕和人為的破壞,封土高度已降至76 米,盡管如此,仍顯高大雄偉,在驪山的映襯下,展露出其不凡的氣勢。漢代絕大多數(shù)的帝陵也采用方上的形制,由夯土筑造而成。一般底部約150170 米見方,高2030 米。其中漢武帝的茂陵,規(guī)模,此外,西漢實行帝后合葬同塋不同陵的制度,在帝陵的東面建后陵,墳丘較帝陵為小,但也是采用方上形制。渭河以北,幾十座方上形制的漢陵一字排開,陵冢上樹木茂盛,郁郁蔥蔥,煞是雄偉。漢代以后,覆斗方上式帝陵被其他的陵冢形式替代,但在宋代曾再次恢復(fù)采用。北宋帝陵覆斗形陵臺的平面呈方形,采用陵臺三層的形狀,規(guī)模較小,現(xiàn)存陵臺高度不一,但都不超過30 米,大部分在 20米左右。宋代以后,方上形制的帝陵陵;鞠。
第二種形態(tài)是因山為陵式。因山為陵這種墓葬形式又稱鑿山為藏,將墓室直接開鑿在自然山體中,形成背依大山的恢宏氣勢。這種陵制其實早在西漢時期就已在個別帝陵中出現(xiàn),如漢文帝霸陵,是因山為陵葬制早見于記載的帝陵。唐朝是采用因山為陵形制時間長、規(guī)模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因山為陵形制始于唐太宗昭陵。據(jù)《舊唐書》記載,唐貞觀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長孫氏臨終時叮囑唐太宗修陵要儉薄,請因山而葬,勿需起墳。同年文德皇后落葬后,唐太宗在為文德皇后所撰的碑文上寫道: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余人,數(shù)十日而畢。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梢,唐太宗采用因山為陵的形制,陵冢不藏金玉,目的是使奸盜息心。
劉克明,正高級職稱,長年從事歷史教學(xué)研究,在教材、教學(xué)等領(lǐng)域論著豐碩。工作之余,喜歡背著相機(jī)在斑駁的古跡中尋覓歷史的印痕,諦聽歲月的耳語,并以自己獨(dú)特的體驗和視角編著了《歷史尋蹤》《尋古閑譚》《史跡圖考》《山陵稽古》等尋蹤系列作品,它們將引領(lǐng)讀者一起穿越時光隧道,感知亙古滄桑的氣息,體味中華文明的魅力。
山陵概述
巍峨陵冢 001
堂皇祭區(qū) 006
神秘地宮 012
罪惡盜陵 020
章 胄衍祀綿始祖陵 029
朝代簡述 030
陵寢概況 034
山陵擷要 037
太昊陵 037
炎帝陵 039
黃帝陵 041
少昊陵 044
顓頊陵 046
帝嚳陵 049
堯帝陵 051
舜帝陵 054
第二章 夏商周陵斜陽里 057
朝代簡述 058
陵寢概況 064
山陵擷要 068
大禹陵 068
太康陵 070
少康陵 072
夏桀陵 074
商湯陵 076
商中宗陵 078
商紂王陵 080
周文王陵 082
周武王陵 085
周幽王陵 088
周靈王陵 090
第三章 春秋戰(zhàn)國墓碑蝕 093
朝代簡述 094
陵寢概況 098
山陵擷要 105
齊桓公陵墓 105
晉文公陵墓 106
秦穆公陵墓 108
秦景公陵墓 111
宋襄公陵墓 114
吳王闔閭陵墓 116
越王允常陵墓 118
趙武靈王陵墓 121
第四章 秦陵漢闕黃塵起 125
朝代簡述 126
陵寢概況 130
山陵擷要 135
秦始皇驪山陵 135
秦二世胡亥陵墓 137
漢高帝劉邦長陵 139
漢文帝劉恒霸陵 142
漢景帝劉啟陽陵 144
漢武帝劉徹茂陵 146
漢平帝劉衎康陵 148
漢光武帝劉秀原陵 151
漢獻(xiàn)帝劉協(xié)禪陵 154
第五章 三國兩晉陵凋落 157
朝代簡述 158
陵寢概況 163
山陵擷要 169
魏武帝曹操高陵 169
魏明帝曹叡高平陵 171
吳武烈帝孫堅高陵 174
吳大帝孫權(quán)蔣陵 176
漢昭烈帝劉備惠陵 179
晉武帝司馬炎峻陽陵 181
晉恭帝司馬德文沖平陵 184
魏武悼天王冉閔陵 186
前秦世祖苻堅墓 188
夏武烈皇帝赫連勃勃嘉平陵 190
第六章 南朝北朝麒麟殘 193
朝代簡述 194
陵寢概況 199
山陵擷要 204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 204
梁武帝蕭衍修陵 206
陳武帝陳霸先萬安陵 208
北魏孝文帝元宏長陵 210
北魏宣武帝元恪景陵 212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西陵 215
西魏文帝元寶炬永陵 217
北齊神武帝高歡義平陵 219
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 222
第七章 隋唐丘壟獨(dú)嵯峨 225
朝代簡述 226
陵寢概況 230
山陵擷要 235
隋文帝楊堅泰陵 235
隋煬帝楊廣陵 237
唐高祖李淵獻(xiàn)陵 240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242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 245
唐中宗李顯定陵 248
唐睿宗李旦橋陵 250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252
唐肅宗李亨建陵 255
唐僖宗李儇靖陵 257
第八章 五代十國幾荒冢 261
朝代簡述 262
陵寢概況 267
山陵擷要 272
后梁太祖朱溫宣陵 272
后唐太祖李克用極建陵 274
后晉高祖石敬瑭顯陵 277
后漢高祖劉知遠(yuǎn)睿陵 279
后周太祖郭威嵩陵 281
后周世宗柴榮慶陵 283
前蜀高祖王建永陵 285
后蜀高祖孟知祥和陵 288
南唐烈祖李昪欽陵 291
吳越太祖錢镠陵 293
第九章 殘碑古松泣宋陵 297
朝代簡述 298
陵寢概況 303
山陵擷要 308
宋太祖趙匡胤永昌陵 308
宋太宗趙光義永熙陵 310
宋真宗趙恒永定陵 313
宋仁宗趙禎永昭陵 315
宋徽宗趙佶永祐陵 318
宋高宗趙構(gòu)永思陵 321
宋孝宗趙昚永阜陵 324
宋少帝趙昺陵 326
第十章 遼金夏元墓鴉擾 329
朝代簡述 330
陵寢概況 335
山陵擷要 341
遼太祖阿保機(jī)祖陵 341
遼太宗耶律德光懷陵 343
遼景宗耶律賢乾陵 345
遼圣宗耶律隆緒永慶陵 347
金太祖阿骨打睿陵 350
西夏景宗嵬名元昊泰陵 353
元太祖成吉思汗陵 356
第十一章 明陵翁仲相默語 359
朝代簡述 360
陵寢概況 365
山陵擷要 371
明太祖朱元璋孝陵 371
明惠帝朱允炆陵墓 374
明成祖朱棣長陵 377
明英宗朱祁鎮(zhèn)裕陵 380
明代宗朱祁鈺景泰陵 383
明世宗朱厚熜永陵 385
明神宗朱翊鈞定陵 388
明思宗朱由檢思陵 391
第十二章 寂寞清陵照山月 395
朝代簡述 396
陵寢概況 401
山陵擷要 407
清太祖努爾哈赤福陵 407
清太宗皇太極昭陵 410
清世祖福臨孝陵 413
清圣祖玄燁景陵 415
清世宗胤禛泰陵 418
清高宗弘歷裕陵 421
清宣宗旻寧慕陵 424
清文宗奕定陵 426
清德宗載湉崇陵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