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可持續(xù)多久
《一生不過一念》序
◎ 張抗抗
《一生不過一念》是作家張林華先生的第五部散文集。
從他青年時代因熱愛文學而起念寫散文,已經(jīng)過去幾十年了。這一念好長遠,幾乎持續(xù)了他的半生;這一念好寬廣,覆蓋了他大部分的精神世界。當年那個瘦高清秀的少年,踏著江南水鄉(xiāng)濕漉漉的石階,駕著夢想的小船,從霧氣彌漫的碼頭出發(fā),經(jīng)過苕溪、英溪清澈的水巷,穿過大運河一座座拱形石橋堅固的橋墩,駛?cè)牒泼斓乃。他望見自己心里涌動的那個念頭,猶如水面散開的漣漪,一圈圈一波波朝四周擴展開去。
一念既生,萬念收起。
念頭在時間概念里的短暫性和瞬時性,決定了它是個人化的、私密的,因而是個微小的語詞。但念頭可以生長、放大、升華或是下沉,鋪張或是擴張,比如戰(zhàn)爭爆發(fā)、復仇欲望、愛戀沖動,都有一念即燃、一閃覆水的起因。一念是萬事萬物的原點,從塵埃般微小至宇宙般無窮大。
林華散文集《一生不過一念》中所記述那些當下事,具有對現(xiàn)實生活和現(xiàn)實社會的關(guān)注,可為疲憊迷惘的當代人解困除惑;憶舊往事,看似平鋪直敘,心念都藏在深處。舊事未了,新事又生,一個又一個善念、俗念、邪念、雜念……心心念念,沉下去又升上來,念頭與念頭搏擊,分分鐘糾纏不息,絲絲縷縷,此起彼落。一念是意識的原生態(tài),即潛意識的一種,也是思緒意念的初級階段,因其感性而顯得真實珍貴。所謂一念之差一念之誤,就是以錯覺幻覺非理性判斷是非。若是經(jīng)過理性的思考解析,那么潛意識形成思維,正念構(gòu)成認知,飛升的氣韻進入空無,虛相實相,已是禪的境界。
一念無邪,萬念消解。
人生總在長途跋涉,林華跨界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處理過萬千事務(wù),始終保持著嚴謹沉穩(wěn)的行事做人的風格,這令他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獲得贊譽的優(yōu)勝者,他能做到不為世俗所擾,不為聲名所累,因為他知道自己心底尚有一念,那是永遠無法抵達的終極之地文學。這是訴予真誠、寄予真情的水中高臺、陸地高塔,亦如翠竹滄海的莫干山山頂上,那座若隱若現(xiàn)的裸心堡。
自從他步入文學的圣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把諸多邊邊角角的時間都用來寫作。好似背著一筐筐青青的桑葉,倒入蠶房的竹匾,然后屏息傾聽春蠶嘬葉的沙沙聲;逐字逐句逐段逐篇,直到它們變成飽滿潔白的蠶繭;在靜寂流逝的時間里,蠶蛹破繭成蝶、產(chǎn)卵孵化……
無數(shù)靜夜里浮現(xiàn)的念頭,在他筆下勾連解析傾訴重組,最終敷衍成文、集腋成書。書中閃過的所有念想,最后都指向了精神場域的探究。沉浮的念頭一旦落地,跨越中年焦慮,坦然融入現(xiàn)實生活,在一個新的層面上得到更新。終于,當人們翻動這部《一生不過一念》散文新集的書頁時,猶如撫摸著、欣賞著一匹密實精美、淡雅相宜的江南絲綢。
一念既成,萬念飛揚。
讀林華的散文,是思與美的旅程,可圈可點之處比比皆是。豐富的工作、生活閱歷,使他的美篇取材多樣、內(nèi)容豐盈。歷史與現(xiàn)實、風物與民俗、現(xiàn)實瑣議、身邊人事等,例如龍窯、大海、礦山、運河、黑金、春風……皆可入眼入心入文。其中的《喜愛雪落無聲的意境》《我想建一座涼亭》都讓我歡喜。佳作收錄成集,正如德清下渚湖濕地的七港八汊,水自四方來,匯聚成河湖。
林華散文的敘事語言也有特點,緊致且持重,簡潔且細微,冷峻的修辭風格里,含有溫馨的暖意。他的敘事筆調(diào)總是不徐不疾、造詞遣句疏密有致,可令人長久咀嚼回味。
林華的散文更重哲思,無論描摹還是隨感,語言的縫隙里都鑲嵌著自己的見解與認知。河與海、煤與窯、英溪帖、閱讀與文化、菱角與竹……一點一點抽絲剝繭,思想的提煉條縷清晰。思之有理、言之有物、抒之有情、訴之有度。猶如兩山間的高架鐵路,凌空而過,既是對大山深澗的跨越,也是對自我的超越。
近年來,人們談?wù)撋⑽,較多注重內(nèi)容的現(xiàn)實關(guān)注、巧妙的敘事策略、精美的語言文字等表象,卻常常忽視了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張林華先生的散文集《一生不過一念》,是善念壓邪念、正念克雜念的靈魂凈化之載體,或許正可補缺。
林華摘引了尼采的一句話: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一念既起,持續(xù)一生。何等美好純粹的文學人生。
是為序。
2022年1月6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