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中國文化遺產(chǎn)傳承、中國學術(shù)史、文獻傳播、 知識管理等新的視角對中國近現(xiàn)代以前目錄學的歷史背景、發(fā)展過程、重要人物、重要成果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與考證。全書圍繞從公元前8世紀到1949年目錄學發(fā)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進行闡述。
中國目錄學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學科,一度成為顯學。中國目錄學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shù)文化的瑰寶,其歷史作用雖然早已得到了廣泛肯定,但在今天,這座未被完全認識和充分重視的“礦藏”有著進一步挖掘和開發(fā)的巨大價值。
中國目錄學是怎樣的一門學問?它是如何產(chǎn)生并發(fā)展起來的?目錄學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目錄學思想對當代目錄學有哪些價值?由此產(chǎn)生了目錄學史的研究,這是目錄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一 中國目錄學是關(guān)于圖書整理的學問
中國目錄學是關(guān)于圖書整理的專門學問。目錄學對于圖書的整理,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ㄒ唬祟}工作
標題工作是目錄學整理圖書的一項重要工作,包括圖書定名和標題選定兩項具體工作。
早期的圖書一般沒有名稱,只有一個一個獨立的文本。這些文本由于沒有顯著的標題,給人們辨識圖書帶來了困難。特別是隨著圖書的傳抄和流傳,就有了給圖書定名的需要,這就是早期的目錄學工作。早期的許多典籍如《尚書》《春秋》《論語》《詩經(jīng)》等都是在傳播中逐步才有了書名的。以《史記》為例,司馬遷完成這部歷史著作時并沒有一個書名,只有一些篇目。據(jù)《史記·孝武本紀·索隱》記載,桓譚在《新論》中說:“太史公造書成,示東方朔,朔為平定,因署其下。‘太史公’者,皆東方朔所加也!庇纱丝芍,東方朔最先看到司馬遷這部沒有書名的著作,便題“太史公”作為書名。因此,《漢書-藝文志》六藝略著錄“《太史公》百三十篇”。
在圖書整理過程中,對一部圖書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各種標題要進行研究,經(jīng)過比較分析,最后決定選擇某一名稱或?qū)δ骋幻Q進行加工處理作為正式的標題,這就是標題選定工作。例如,劉向在整理《戰(zhàn)國策》時發(fā)現(xiàn)這部著作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戰(zhàn)國策書》七個書名,通過對全書內(nèi)容的研究,確定了以《戰(zhàn)國策》作為書名。又如,《史記》這部書又稱“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后來選定省略的名稱,將“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簡稱為《史記》。
經(jīng)過目錄學家的圖書定名或標題選定,最終完成一部獨立圖書的標題工作。
中國古代圖書的標題有篇名、書名等多種類型。篇名也稱細名、小名或小題;書名也稱總名、大名、大題。史學家白壽彝分析了中國古書名有有書無名、有名無書、同書異名、同名異書、書名代以人名、書名代以較大之名、書名代以較小之名、書名冠于較小之名、書名冠以較小之名、書名分化、書名混合、書名簡稱、書名增字、書名改題、書名補題、書名誤題、書名依托共17種情況①。古代圖書標題按定名者劃分大體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作者擬定的標題;第二種是作者以外的其他人擬定的標題;第三種是目錄學家擬定或選定的標題。若按標題方法,則可分為四種情況:第一種直接以作者的名字作為標題,如《別錄》中的《子思》《賈誼》《屈原賦》等;第二種是取圖書的前二三字作為標題,如《論語》中的《學而》《為政》等;第三種是根據(jù)圖書內(nèi)容概括形成的標題,如《詩經(jīng)》;第四種因某種特別的原因而改名,如《世本》,又稱《作世》《世系》《世紀》《世牒》《牒記》《譜牒》等,西漢末年經(jīng)劉向校讎后定名,唐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一度改名為《系本》。
柯平,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目錄學、公共文化、知識管理和圖書館管理。系中國首屆目錄學博士,創(chuàng)建“數(shù)字目錄學”,出版《書目情報理論研究》(獨著,1996)、《文獻目錄學》(獨著,1998)、《從文獻目錄學到數(shù)字目錄學》(獨著,2008)、《目錄學教程》(參編,2004)、《目錄學讀本》(第二主編,2014)等著作。現(xiàn)任中國圖書館學會目錄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索引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檔案學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2014年著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09、2020年兩次獲得教育部頒發(fā)的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二等獎。
第一章 圖書、目錄與目錄學的起源
第一節(jié) 圖書的起源
一 關(guān)于圖書起源的討論
二 圖書整理的起源
第二節(jié) 目錄的起源
一 目錄名詞的起源
二 目錄的類型
三 篇目和典籍目錄的起源
四 圖書總目和書志的起源
第三節(jié) 目錄學的起源
一 關(guān)于目錄學起源的討論
二 目錄學與校讎學
三 校讎學與文獻學
四 總結(jié)
第二章 春秋戰(zhàn)國目錄學
第一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學術(shù)文化與圖書體制
一 春秋戰(zhàn)國學術(shù)文化
二 春秋戰(zhàn)國圖書體制
第二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目錄學發(fā)展流變
一 圖書編撰活動
二 私人校書活動
三 政府藏書管理
四 典籍配置目錄
第三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目錄學思想
一 學術(shù)分類思想
二 孔子的目錄學思想
三 總結(jié)
第三章 秦代目錄學
第一節(jié) 秦代學術(shù)文化與圖書體制
一 秦代學術(shù)文化
二 秦代圖書體制
第二節(jié) 秦代目錄學發(fā)展阻滯
一 焚書與禁書目錄產(chǎn)生
二 收集校書活動
三 政府藏書管理
四 私家藏書管理
第三節(jié) 秦代目錄學思想僵化
一 對先秦目錄學思想的繼承
二 秦代目錄學思想僵化的原因
三 總結(jié)
第四章 漢代目錄學
第一節(jié) 漢代學術(shù)文化與圖書體制
一 漢代學術(shù)文化
二 漢代圖書體制
第二節(jié) 漢代目錄學發(fā)展流變
一 政府校讎目錄事業(yè)
二 政府藏書與國家目錄
三 私家藏書管理
……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目錄學
第六章 隋代目錄學
第七章 唐代目錄學
第八章 宋代目錄學
第九章 元代目錄學
第十章 明代目錄學
第十一章 清代目錄學
第十二章 民國時期目錄學
參考文獻
后記
(五)古籍索引
20世紀20年代出現(xiàn)了索引運動,提倡用西方科學的治學方法來整理國故,在胡適、林語堂、劉半農(nóng)等的大力提倡下,以索引方式復興國學研究。
在古籍索引編纂方面,哈佛燕京學社大規(guī)模的古籍引得編纂活動最為突出,其中《藝文志二十種綜合引得》是對史志目錄的一項綜合研究工作。從1931年春至1950年冬,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編輯的64種古籍引得,包括引得正刊41種和引得特刊23種(附原文者為特刊),遍及經(jīng)、史、子、集。編纂處還將古籍索引編纂工作經(jīng)驗總結(jié)成索引理論,洪業(yè)的《引得說》是其代表。中漢法學研究所(巴黎大學北平漢學研究所)編有專書通檢《山海經(jīng)通檢》《淮南子通檢》等14種。開明書店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輯的《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和商務印書館編印的《十通索引》。特別具有學術(shù)價值的是學者索引,如葉圣陶《十三經(jīng)索引》、王重民等《清代文集篇目分類索引》、顧頡剛《尚書通檢》、楊殿殉《石刻題跋索引》等。
。┕偶貢婁
民國時期許多目錄學家依古典目錄書體制新編目錄,豐富了古典目錄學這一領(lǐng)域的庫藏,如近代四大藏書家——海源閣、鐵琴銅劍樓、皕宋樓、八千卷樓私藏善本書目錄,邵懿辰《四庫簡明目錄標注》,楊守敬《日本訪書志》,孫殿起《販書偶記》,羅振玉《敦煌鳴沙山石室書目》等。
。ㄆ撸┒鼗唾Y料目錄
敦煌學發(fā)展初期,就有學者出國搜尋敦煌文獻,著錄成目。如向達編《倫敦所藏敦煌卷子經(jīng)眼目錄》、羅福萇《巴黎圖書館敦煌目錄》、劉復《敦煌攝瑣》、王重民《巴黎敦煌殘卷敘錄》和《敦煌古籍敘錄》等。比較重要的還有:羅振玉《敦煌石室遺書》(1909)、陳垣《敦煌劫余錄》(1931)、劉師培《敦煌新出唐寫本提要》(1936)、許國霖《敦煌石室寫經(jīng)題記與敦煌雜錄》(1937)、向達《敦煌所出俗講文學作品目錄》(1943)。
七譯書目錄學
民國時期伴隨著譯書事業(yè)的發(fā)達,產(chǎn)生了關(guān)于譯書編目與研究的譯書目錄學。
。ㄒ唬┳g書事業(yè)
中國譯書之處,初有天津水師學堂、上海制造局,而后海內(nèi)通人志士,知自強興學,大量翻譯出版西學書籍,主動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根據(jù)清顧燮光《譯書經(jīng)眼錄》統(tǒng)計,僅1902年至1904年間,中國翻譯出版新學書籍就有533種。當時上海有44家新式譯書機構(gòu),1909年增至92家。
。ǘ⿵V學會譯書目錄
清光緒十三年(1887)英美基督新教傳教士在上海將光緒十年設(shè)立的“同文書會”改組,1892年稱“廣學會”。其號稱“以西國之學廣中國之學,以西國之新學廣中國之舊學”,實際是外交官、商人和傳教士在中國進行文化滲透、傳播基督教、宣揚殖民主義的機構(gòu)。創(chuàng)辦以來,翻印出版各類書籍千余種。廣學會在北京、奉天、南京、煙臺等地設(shè)立專門機構(gòu),翻譯出版大量宗教、政治書籍。廣學會編《廣學會譯著新書總目》1卷,分天文、地理、史類、傳記、醫(yī)學、體學、通考、政學、理財、法律、格致、算學、植物學、蒙學、小說、雜著、道學、質(zhì)學、性理、化學等類。
(三)江南制造局和上海制造局翻印館的譯書目錄
清同治年間,曾國藩上書奏設(shè)制造局。李鴻章在上海創(chuàng)辦制造局,需要翻譯出版西方科學技術(shù)書籍,于1868年成立江南制造局翻譯館,是中國近代最大的譯書中心。1886年制造局擴建,上海廣方言館遷入居內(nèi),與翻譯館合并,由此成為集教學、翻譯、出版三位一體的機構(gòu)。自1867年至民國初,翻譯活動長達40余年,翻譯各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著作數(shù)百種。
江南制造局總辦陳洙撰《江南制造局譯書提要》2卷,將歷年翻譯出版書籍分為史志、政治、交涉、兵制、兵學、船政、學務、工程、農(nóng)學、礦學、工藝、商學、格致、算學、電學、化學、聲學、光學、天學、地學、醫(yī)學、圖學共22類,141種,附刻20種。書名之后,記其卷數(shù)、作者、口譯者、筆述者、?闭,附內(nèi)容介紹與簡要評論。據(jù)制造局刊《英國定準軍藥書》后附的《譯書目錄》,共23類,170種!蹲g書提要》收入141種。
江南制造局翻譯館,又名上海制造局翻譯館。民國間鉛印本《上海制造局譯印圖書目錄》,分史志、政治、交涉、兵制、兵學、船政、學務、工程、農(nóng)學、礦學、工藝、商學、格致、算學、電學、化學、聲學、光學、天學、地學、醫(yī)學、圖學、地理23類,比《江南制造局譯書提要》僅多“地理”一類。后有“附刻各書”一項,收錄所刻之書,凡3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