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了考古學家和資源管理者設計的各種方法, 為公眾提供和解釋水下文化資源, 如水下考古保護區(qū)、沉船遺跡以及基于考古的媒體報道和文學創(chuàng)作。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是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直屬單位, 宗旨和業(yè)務范圍: 開展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咨詢, 上海市文化遺產發(fā)展戰(zhàn)略的科學研究和上海市不可移動文物的勘察保護工作。
前 言
2000年1月4日至9日,歷史考古學會(Society for Historical Archaeology, SHA)在加拿大魁北克省魁北克市舉辦了第33屆歷史與水下考古專題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本書致力于分享專題研討會上的資料。研討會的主題是“保護區(qū)、公園和游覽線路:解讀我們沉沒的海洋遺產”
譯者注:本書是一本論文合集,為了還原原文,譯者保留了不同地域的不同作者對于保護區(qū)與公園的稱呼。,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15名研究者、教授和相關從業(yè)人員匯聚一堂,介紹了他們在推進公眾訪問已開發(fā)沉船以及其他潮間帶和水下考古遺址方面開展的工作及遇到的問題和想法(見附錄)。佛羅里達州水下考古學家羅杰·C.史密斯(Roger C. Smith)博士進行了總結陳述。這次研討會是由南卡羅來納州考古與人類學研究所的詹姆斯·D.斯皮雷克和佛羅里達州考古研究局的德拉·A.斯科特-艾爾頓共同組織的,他們也是本書的編者。
研討會以及本書中討論的概念是水下文化資源管理者、考古學家、業(yè)余愛好者和具有歷史保護意識的組織,應該聯(lián)合起來鼓勵公眾訪問已開發(fā)的水下考古保護區(qū)、公園,并向他們提供游覽線路。開放這些水下或潮間帶景點旨在通過使用說明性指南、宣傳冊和陸上輔助展覽,向游客介紹該遺址的文化意義、結構要素和環(huán)境設置。水下文化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希望借助管理工作來培養(yǎng)公眾的保護意識,并通過娛樂手段來達到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通過歷史、教育課程和休閑旅游業(yè)為東道國帶來經濟利益。研討會的組織者認為,把水下文化資源管理領域的專家匯集到一起,將為討論水下考古保護區(qū)、公園及與此概念相關的具體問題提供一個有益的平臺。例如,討論訪問量增加對獨特而脆弱的遺址帶來的影響、講解的目的、資源的可持續(xù)性、非潛水員的可及性以及其他值得關注的主題。研討會還希望發(fā)揮信息交流中心的作用,讓已經實踐和有興趣在所在地區(qū)實踐此概念的參與者受益。
在準備研討會時,組織者除了邀請相關從業(yè)者參加會議之外,還同時在網絡討論組SUB_ARCH上發(fā)布了研討會的簡短說明,這個網絡討論組致力于討論與水下考古有關的主題,以獲得現有的未被廣泛了解的保護區(qū)、公園和游覽線路項目的全面信息。我們收到了許多來自蘇格蘭、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以色列和美國等不同國家/地區(qū)申請參加研討會的來信和互聯(lián)網申請。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可能的與會者未能出席會議,但是通過這些交流,我們已經了解了相關地區(qū)建立保護區(qū)、公園和開發(fā)游覽線路的實際情況。我們看到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向公眾推廣已開發(fā)的水下文化資源,但這一概念顯然僅限于美國、加拿大、英國、以色列和澳大利亞。在其他國家,要么剛剛開始創(chuàng)建保護區(qū)、公園和游覽線路,要么還沒有準備好加入這項冒險活動。
本書大多數章節(jié)內容是在歷史考古學會2000年專題研討會上發(fā)表的論文。在本書編輯過程中,又收到了3篇投稿論文。本書論文編排按會議報告順序,首先討論涉及研討會主題概念的解釋與管理原則,隨后列舉現有保護區(qū)、公園、游覽線路的實例。本次研討會由史密斯博士作總結發(fā)言后圓滿結束。史密斯博士還為本書作序,在編撰論文及后文章節(jié)時,他要求編者必須關注與保護區(qū)、公園和游覽線路項目相關的立法、經濟效益、講解方式、存在的問題、成功要素和未來發(fā)展方向。因此本書內容不僅如上所述,也包含許多創(chuàng)新性水下文化資源管理概念的原則及其實踐的相關內容。
本書的目的是將研討會上獲得的知識廣泛傳播給更多的民眾,包括那些可能有興趣在他們的地區(qū)建立一個類似項目、想了解更多有關世界水下考古遺址歷史保護內容,以及可能單純地喜歡參觀這些特別的考古遺址的人們。
編者們在此感謝史密斯博士為本書作序,感謝每一章的作者,感謝他們在此過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工作、耐心和給予的支持。感謝克呂韋爾學術出版社給予的出版機會,尤其是特蕾莎·克勞斯(Teresa Krauss)的幫助和鼓勵。感謝我們的家人,感謝他們理解我們?yōu)榱送瓿杀緯冻龅臅r間和努力。
概述
第一部分 理論和概念
第1章 水下公園VS水下保護區(qū):保存資料還是公眾
開放?
第2章 桑德灣國家海洋保護區(qū)和水下保護區(qū)的海洋文化景觀
第3章 加拿大水下遺產的文化資源管理經驗
第二部分 保護區(qū)和公園
第4章 馬里蘭州歷史沉船保護區(qū)
第5章 從國家悲劇到文化瑰寶:休倫號歷史沉船保護區(qū)
第6章 英國蘇格蘭馬爾海峽天鵝號和皇家海軍護衛(wèi)艦達特茅斯號歷史沉船的游客計劃
第7章 尚普蘭湖水下歷史保護項目:合理地進入合適的遺址
第8章 佛羅里達州水下考古保護區(qū)
第9章 畫巖國家湖岸區(qū)之下
第三部分 游覽線路
第10章 沉船之路:特殊資源的公有制問題——以澳大利亞為例
第11章 澳大利亞的海洋遺產之路:講解項目的總結與評論
第12章 佛羅里達群島國家海洋保護區(qū)沉船之路:多用途的資源管理模式
第13章 海洋遺產的展示:南卡羅來納州的水下案例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