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有趣是評價教學質量的兩個關鍵標準,備課上課是教師優(yōu)化教學的兩個著力點。本書針對如何實現高效與有趣的教學,就備課內容和上課形式提出了全面而系統的構念:備課要追求高、思、實、正、通;上課則須實現引、問、比、動、趣。同時,通過書中諸多教學案例來展示高效又有趣的教學是怎樣的。本書是《魅力課堂》第二版,書中保留了第一版的基本框架,增加了與時俱進的內容,呈現了更豐富的案例,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優(yōu)化了文字的表述。
備課:高、思、實、正、通。
上課:引、問、比、動、趣。
把握好10個方面是實現高效、有趣教學的途徑
適合各個年級、不同學科的教師,有助于教師理解教學,理解學生,進而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本書有理論深度,又生動有趣,案例豐富。
編輯推薦篇章:
P29-34 強化應用
P141 提問誤區(qū)
再版序
我自2000年在北京師范大學讀博士時參與有關課程改革的項目。在學習、實踐、調查研究、教師培訓等過程中開始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什么樣的教學是好的教學?2013年,我把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集結成書,出版了《魅力課堂:高效與有趣的教學》。該書得到了一線教師的認可,顯示出較強的生命力,至今已重印了16次。這說明在理論層面,其基本框架是合理的;在實踐層面,對教師提升教學品質有明確的指導作用。具體而言,該書的價值源于三個方面:
第一,系統全面。高效有趣是教學的兩個關鍵標準,備課上課是優(yōu)化教學的兩個著力點。《魅力課堂》針對如何實現高效與有趣的教學,就備課內容和上課形式提出了全面而系統的構想:備課要指向高、思、實、正、通;上課則追求引、問、比、動、趣。這十個方面既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既是高效、有趣教學的特征,也是實現高效、有趣教學的途徑。每個方面存在密切關聯,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顯現出明確的系統性與全面性。
第二,具體實用。上述備課、上課的十個方面既是理念,也是做法;既指明了方向,又給出了路徑。這十個方面的內涵非常明確,均以實際的課堂教學為出發(fā)點,將目標與做法緊密關聯,同時輔以大量教學案例,使教師不僅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能知其何以然。這使得教師能真正理解書中的理念,并將其中的具體做法遷移到自己的教學中,從而實現對教學的優(yōu)化。
第三,價值恒定。教育教學領域總會不斷涌現新理念、新做法,甚至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感,教師在茫然無措中拼命趕那些趕也趕不上的潮流,這嚴重消耗了教師的精力,甚至將其引入專業(yè)成長的歧途。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必須認識到,教育教學中有穩(wěn)定甚至永恒的追求,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環(huán)境在變,條件在變,但我們對教育教學中某些追求永遠不變!恩攘φn堂》提出的與優(yōu)質教學相關的十個方面,意在探求和朝向教育教學永恒的追求,它的價值因此也是恒定的。
《魅力課堂》第一版出版近十年之際,對其進行修訂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首先,基于自己的實踐和研究,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其次,這些年我圍繞高效教學做了大量教師培訓,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來自教師的反饋,也積累了很多優(yōu)質案例。再次,從2011年至今,我已出版了十二本專著,涉及課堂教學、教師素質、教育心理學、語文教學、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為我更深入地認識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視角和素材;诖耍緯A袅说谝话娴幕究蚣,增加了與時俱進的內容,呈現了更豐富的案例,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優(yōu)化了文字表述。
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永遠的追求,探索教學規(guī)律是教育永恒的主題。希望本書能為教師優(yōu)化教學提供切實的參考和幫助,也希望教師能從高品質的教學中獲得自信與成就感。
前 言
我有學生、教師和培訓者、研究者等多重身份,其中的每一個身份都要求我必須面對和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是好的教學。
我曾做過21年的學生;叵胛业膶W生時代,給我留下印象的好課和老師很少,這多少讓人感到遺憾。對學生而言,什么是好的教學這個問題意義重大,學生在課堂里度過其人生中成長最快、變化最大、對未來有最重要影響的生命階段,教學的品質決定了他們的素質和未來的發(fā)展,以及他們在未來的人生中是否樂于學習、善于學習。
自2000年在北京師范大學讀博士時,我就參與了課程改革的項目,以學生評價和教學評價為主。這些年的研究讓我意識到,教學是所有學校教育領域中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一切教育理想和教學目標都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我觀察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有些教師講課吸引人,內涵豐富,學生很有收獲;也有一些教師講課效率低,授課方式枯燥,學生被動接受乃至產生抵觸情緒他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好教學的本質特征和表現形式是什么?作為一個科研人員,我對這些問題充滿了興趣和好奇。
作為大學教師,我給本科生、研究生上課,課程包括教育心理學教育測量教育研究方法閱讀教學等;作為教師培訓者,我給中小學教師講授魅力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優(yōu)秀教師核心素質等內容。雖然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不同,但總的說來我的教學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認可。他們中有的表達喜歡我的教學,有的說我的課改變了其對教師職業(yè)的看法,有的表示重新發(fā)現了做教師的價值和樂趣,還有的說將我教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些反饋為我總結什么是好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基于上述三重身份,整合我的經驗、實踐和研究,通過這本書我表達了對于什么是好的教學這個問題的看法。
我們來看一位語文教師講韓愈《馬說》的實錄。
上次我們講到第一段,第一段是這篇文章開篇,就是全文的觀點的根本,提出了理論的依據,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強調指出了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接下來文章具體地向我們再現了沒有伯樂,千里馬會遇到的遭遇,那就是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一再強調,伯樂善識馬。只有有了伯樂,才能有千里馬,從正面來議論。
第二段一來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指出了問題的要害,千里馬被埋沒是因為食馬者,就是養(yǎng)馬的人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不能用喂養(yǎng)千里馬的方式來喂養(yǎng)它,使得它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現,當然,這里面,一食或盡粟一石很顯然用的是什么,啊,夸張的手法,突出了千里馬和普通馬相比,它的食量怎么樣呢?對,很大。如果只用喂養(yǎng)普通馬的方式喂養(yǎng)它,就會怎么樣呢?就會使它的才能顯得不足。接著,用排比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來揭示了千里馬才美不外見正是因為食馬者不知其一食或盡粟一石,因此造成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的嚴重后果。最后,用一個反問句安知其能千里也,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了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來進一步證明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的主題,在這里面指出了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不能夠施展,原因呢就是因為什么呢,食馬者的無知造成的。食馬者在這里指的是誰呢?就是喂馬的人嗎?還有伯樂?對,不識人才的人。不識人才的人我們一般把他稱作什么樣的人呢?對,庸人。所以這里面食馬者指的是不識人才的庸人。由于不識人才的庸人不善于識別馬,不知道用喂養(yǎng)千里馬的方法來喂養(yǎng)它才導致了千里馬才美不外見,食不飽,力不足,才能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從而被埋沒了。這一段,對不識人才的庸人的這種做法給予了強烈的痛責。這就是文章的第二段。
這是一個反面案例,語文課成為一堂將古文翻譯成白話文的翻譯課。教學內容蒼白單調,沒有體現《馬說》深刻、動人的內涵,沒有滲透文化與歷史背景,沒有貼近學生的人生經驗。從教學形式來看,教師講、學生聽,平鋪直敘,沒有懸念、沒有互動、沒有情趣,與其說教師在講課,不如說教師在自言自語、自問自答。這樣的教學一定會使很多學生魂飛魄散學生的心思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蓢@的是,不知每天有多少這樣的教學場景在教室里上演!
北京師范大學康震教授在某網絡平臺解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個小學生聽了之后寫下他的留言:
我是一個小學生,今年五下啦。我很喜歡康老師的課。我很早以前學過的古詩聽完后有了新的感覺,真的很震撼?道蠋熤v的課總是讓我有新的認識,感受到了古詩的魅力,感受到了李白的灑脫與他無限的青春活力、無限的想象、無限的遐想與激情。我發(fā)現古詩原來是那么美。聽康老師的課讓我真的很感動,讓我感到了與原先學古詩不一樣的美麗的東西。謝謝!
喜歡感動震撼,這是一個小學生真切的感受。這個留言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學生獲得了其在以往學習中從未有過的新的感覺新的認識不一樣的美麗的東西。顯然,一個小學生從康震的古詩解讀中發(fā)現了一片新天地,這樣的古詩解讀不僅讓學生真正領悟到古詩之美,更豐盈、潤澤、更新了孩子的生命,可謂彌足珍貴!
由這兩個正、反案例可見,好的教學對學生而言多么重要。那么,什么是好的教學呢?世界上最復雜的問題其答案往往最簡單。做一個類比:食物關乎學生身體的成長和健康,而教學可謂是學生的精神食糧,二者有相似之處。什么是好的食物?大家一定有共識有營養(yǎng)、好吃,而好的教學與此類似,要高效有趣。
教學必須高效。教學是有目標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在課堂上付出的年華是不可逆的。因此,我們必須追問教學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形式的把握是否優(yōu)化,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怎樣的收獲,這種收獲不只用于應對考試,更應讓學生終身受益!
教學必須有趣。古語有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暗示學習與快樂無緣,是艱苦乃至痛苦的。無趣的教學中,學習對學生而言成為折磨,學生由于現實壓力不得不學,但一旦有機會他們就會放棄令他們厭惡的學習。無趣的、痛苦的學習使學生感覺壓抑,學生處于消極被動狀態(tài),這樣的教和學又怎能高效呢?
高效有趣,這個答案簡單,清晰,但其內涵卻極為豐富,教學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做到高效與有趣呢?對教學而言,高效與有趣的教學要滿足兩方面的條件:一是把握好教學內容,二是把握好教學形式。把握好教學內容意味著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能夠凸顯學科教學中最有價值的成分,這類似于廚師選擇優(yōu)質、有營養(yǎng)的食材;把握好教學形式意味著教師能夠以恰當的、吸引學生的方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富有熱情地學習,這類似于食物有好的口味,人們才會樂于嘗試和接受。
把握好教學內容體現在五個方面:高、思、實、正、通。
把握好教學形式體現在五個方面:引、問、比、動、趣。
基于大量案例,本書對這十個方面的內涵和特征進行了分析,希望教師既能夠形成一個框架性的認識,也能夠從案例中得到經驗的啟發(fā)。如果讀者仔細閱讀了這十個方面的內容,一定會發(fā)現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做好這十個方面并不容易。孫紹振在《解讀語文》的序中寫道:
和文本作深度對話,是要有學養(yǎng)做本錢的。……原因就在于韓愈所說的術業(yè)有專攻。不學無術,不可能進入經典文本的深層。……閱讀是一種專業(yè),專業(yè)的修養(yǎng)不是自發(fā)的,而是要循序漸進、不畏艱難地習得的。……當前教改的主要矛盾,無疑就是教師的水準普遍趕不上形勢。本來形勢逼人,應該急起直追才是,可是,有些老師,卻缺乏起碼的緊迫感。身為語文教師,不愛讀書,不喜寫作,不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讀水準,知識結構殘缺,寫作水平低下,上課就把一些一望而知的知識,作死板的重復,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誤人子弟者,比比皆是。
我非常同意孫紹振教授的論斷,不僅是語文教師,所有學科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最重要的途徑就是不斷學習、實踐和反思。具體說來,教師可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第一,提高自己的問題意識。教師要對教學中的問題足夠敏感,找到問題才能確定改進的方向。由教師自己生成的問題針對性更強,由問題驅動的行動更持久也更有效。教學問題既包括諸如學生為什么今天聽課興趣不高等困惑,也包括諸如這一章教學內容的知識脈絡是怎么樣的等研究性內容。教師要不斷問自己怎么回事為什么怎么辦等問題,并通過思考、學習和實踐解決這些問題。
第二,加強知識的學習和儲備。在信息時代,影響教師進步快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他擁有信息的多少和搜尋信息的能力。對教師來說,面臨具體問題時需要收集信息,借鑒前人和同行的經驗為解決問題提供線索;平時為了自身素質的提高,也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觀摩和討論不斷獲取和更新知識。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教學問題如此復雜,任何一本書都只能從某個角度對某個問題進行探討,或因篇幅所限而有詳有略,教師在閱讀時發(fā)現感興趣的內容后要鉆下去,以此為線索找更多的相關材料去學習,這樣的積累就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深度。
第三,提高理論水平。理論是對事物規(guī)律和本質的認識,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一定是盲目和低效的。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這不是讓教師對書上的理論生吞活剝,而是強調教師將實踐與理論思考結合起來,即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發(fā)現教學的規(guī)律和本質。
下面是剛畢業(yè)兩年的我的學生小鄭老師和我的一段對話。
鄭:太想和您分享了!我今天從《辛棄疾傳》里選了幾個片段給學生講,這不是教學任務,但他們特別感動,我自己也很感動,這真的是高峰體驗。
趙:真好!
鄭:學生預習的時候和我說,感覺辛棄疾選入教材的兩首詞沒什么區(qū)別,然后我就講了宋朝南遷前后辛棄疾的幾段生平。我說,你們看,這樣一個有勇有謀、能文能武、忠誠又熱血的英雄,在南歸之后整整45年都沒有得到重用;再看這兩首詞的寫作時間,間隔了三十多年,從揾英雄淚一直到廉頗老矣,但是辛棄疾從來沒有改變過,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兩首詞的沒有區(qū)別,不正是這個人身上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嗎?
趙:啊,這思路太棒了!
鄭:然后講到他六十八歲臨死還在喊殺賊,殺賊,全班都沉默了。我們班那個一直覺得語文不提分、不學語文的功利男生,都抬頭聽得特別認真,又低頭想了很長時間。
趙:確實非常讓人感動。
鄭:真的,我這節(jié)課感覺真是無愧于您的教誨了用10%的時間,讓學生感受到文學承載的那種觸及靈魂的、最動人的地方!
小鄭老師最后說的10%的時間,指的是我在給他們講課時表達的一個觀點:作為專業(yè)教師,我們既是經師又是人師,而不是只見分數不見學生的考試培訓員。因此,基于現實我們需要也應該花90%的時間幫助學生應試,但即使應試的教學也有必要使其更加高效與有趣。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拿出10%的時間,給學生講那些可能不會考卻對學生素質提高、人生成長有重要價值的內容。鄭老師正是因為實現了這一點而欣喜不已。因此,高效與有趣的教學不僅對學生有價值,對教師同樣意義重大每一節(jié)課都是教師的作品,這作品承載了教師的夢想,給教師以勇氣和力量。每一節(jié)課都是教師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不能隨便處置一堂課而怠慢自己的生命。因此,高效與有趣的教學不僅是為了學生,也是為了我們自己讓教學因你而精彩,讓你因教學而美麗!
趙希斌 發(fā)展心理學博士,供職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參與多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大項目,研究專長為教學評價、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語文教學。近十年來就高效教學、教師素質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生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等內容開展了近千次的講座、培訓。已出版《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學》《好懂好用的教育研究方法》《給語文教師的閱讀建議》等數本專著。
再版序 001
前 言 003
第一輯 把握教學內容
第一章 高高層次學科素養(yǎng) 003
三流教學教知識,二流教學教方法,一流教學教素養(yǎng)。高層次學科素養(yǎng)是學科教學中最有價值、最迷人的成分,能夠沉淀下來使學生終身受益。
1.聚焦思想方法 004
2.優(yōu)化態(tài)度與價值觀 012
第二章 思高品質思維能力 019
高品質思維能力具有雙重屬性,既是所有教學目標包括高層次學科素養(yǎng)得以實現的條件,同時其自身又是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各個學科的共通能力。
1.優(yōu)化理解 020
2.強化應用 029
3.鼓勵批判性思維 034
4.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042
第三章 實夯實學科基本功 049
基礎教育就是要打基礎,應腳踏實地把學科基本功打牢、夯實。為此教師要理解學科基本功的內涵與表現。
1.明確教學目標 049
2.豐富知識儲備 059
3.落實學科方法 064
4.聚焦重點與難點 069
第四章 正正確、先進的價值觀 078
教師不僅是經師,更是人師!在教學中向學生傳遞正確先進的價值觀,這是把握教學內容時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
1.朝向真、善、美 081
2.動之以情 086
3.注重思辨 088
4.文化浸潤 091
第五章 通通聯知識與生活 094
教學要做到旁征博引、深入淺出,促進學生學以致用,就必須形成學科知識之間及學科知識與生活的通聯。
1.通聯生活 096
2.通聯學科內知識 100
3.通聯學科間知識 102
第二輯 把握教學形式
第六章 引引導與驅動 111
教師將學生引入美好的學習境地,使其明確學習內容的意義和價值,提升其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其思維活性。
1.情感喚起 111
2.思維調動 114
3.資源準備 117
第七章 問問題與提問 122
好問題對教學有雙重意義:一,學生通過解決問題而學有所獲,是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標志;二,問題本身是教學的線索,是牽引、驅動教學的重要因素。
1.問題類型 124
2.如何提問 129
3.提問誤區(qū) 141
第八章 比比較與舉例 145
教師要善于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使知識從陌生、困難、抽象、枯燥轉化為熟悉、容易、具體、有趣。基于此,新知識更容易生長在已有的認知結構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更容易被調動起來。
1.打比方 146
2.舉例子 151
3.作比較 160
第九章 動活動與互動 165
改變教師單向傳授、學生被動聽講的教學方式,基于任務驅動,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優(yōu)化其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積極的師生、生生互動不僅能使教師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而且能生成大量優(yōu)質的教學素材。
1.任務驅動 167
2.課堂互動 187
第十章 趣興趣與情趣 192
教師要著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能為學習提供最有效、最優(yōu)質的動力。同時,教師要目中有人,關注教學中的生命體驗,以富有情趣的姿態(tài)與學生共同體味生命的覺醒和舒展。
1.激發(fā)興趣 192
2.生發(fā)情趣 199
后 記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