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礦原理(第2版)》系統(tǒng)地介紹了磨礦方面的基礎理論與知識,詳細闡述了磨礦與分級設備的構造、工作原理與性能,對近年來國內外磨礦技術領域的發(fā)展及新成果也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與介紹。每章后均附有復習思考題,以便于讀者加深和鞏固所學內容。
《磨礦原理(第2版)》為高等院校礦物加工工程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原東北工學院(現(xiàn)東北大學)陳炳辰教授主編的《磨礦原理》教材出版至今已逾30年,始終被選礦、冶金、化工等行業(yè)奉為經典之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行業(yè)地位,為我國選礦及相關領域人才的培養(yǎng)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世界工業(yè)水平的提高和磨礦技術的進步,該教材內容已不能適應當前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需要。一些新的磨礦理論、技術和裝備等成果相繼問世,亟需補充至該教材中。為了適時反映磨礦領域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讓讀者系統(tǒng)地了解和掌握磨礦的基礎知識,并使該教材更好地適用于現(xiàn)代教學需要,我們對其進行了修訂。
在修訂過程中,我們保持了第1版的特色,系統(tǒng)闡述了磨礦領域的基本理論,介紹了磨礦與分級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與性能,增加或補充了自磨礦、攪拌磨礦等國內外磨礦技術的最新成果。與此同時,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掌握本書的內容,本次修訂各章后都增加了復習思考題。
參加本次修訂工作的有韓躍新(第1章、第4章、第9章和第10章)、余建文(第2章、第3章和第6章)、高鵬(第5章、第7章和第8章),唐志東、郭旺、張小龍等參加了資料收集與文字錄入工作。韓躍新教授擔任主編,負責全書的修改定稿和校訂。
本書已納入東北大學“百種優(yōu)質教材建設”及“四金一新”建設項目,學校在編寫工作和出版經費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1 磨礦概論
1.1 磨礦的目的及任務
1.2 磨礦的地位及重要性
1.3 磨礦作業(yè)的一般特點
1.4 磨礦的發(fā)展趨勢
1.4.1 多碎少磨技術
1.4.2 選擇性磨礦技術
1.4.3 細磨及超細磨技術
1.4.4 碎磨短流程技術
1.4.5 外場作用強化礦物解離技術
1.4.6 設備大型化與智能化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2 礦石粉碎的理論基礎
2.1 粒度組成與粒度分析
2.1.1 顆粒的粒度
2.1.2 粒級的表示方法
2.1.3 粒度分析方法
2.2 篩分分析
2.2.1 標準篩
2.2.2 顆粒篩分
2.3 粒度特性曲線與方程式
2.3.1 粒度特性曲線
2.3.2 粒度特性方程式
2.4 礦石的力學性質
2.4.1 礦石強度
2.4.2 礦物硬度
2.4.3 礦物的脆性與延展性
2.4.4 礦物的彈性和撓性
2.5 礦物的解離
2.5.1 礦物的嵌布粒度
2.5.2 礦物的連生體類型
2.5.3 礦物的解離方式
2.5.4 礦物解離數(shù)學模型
2.6 顆粒破裂理論
2.6.1 晶體破碎理論
2.6.2 裂紋擴展理論
2.6.3 格里菲斯強度理論
2.6.4 粉碎方法與模型
2.6.5 能耗學說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3 筒形磨機介質的運動規(guī)律與磨礦作用
3.1 磨機中介質充填率的計算
3.1.1 磨機中介質充填率的理論計算
3.1.2 介質充填率的簡易計算
3.2 磨礦介質運動狀態(tài)分析
3.2.1 瀉落式運動狀態(tài)
3.2.2 拋落式運動狀態(tài)
3.2.3 離心式運動狀態(tài)
3.3 介質的受力與運動狀態(tài)分析
3.4 介質瀉落式運動與磨礦作用
3.4.1 鋼棒的瀉落式運動與磨礦作用
3.4.2 鋼球的瀉落式運動與磨礦作用
3.5 鋼球的拋落式運動與磨礦作用
3.5.1 鋼球的拋落式運動方程及特殊點的坐標計算
3.5.2 鋼球的脫離點及落回點軌跡
3.5.3 最內層球的最小半徑與最大脫離角
3.5.4 磨機內各區(qū)域的磨礦作用及球荷切面積
3.5.5 球磨機的工作轉速
3.5.6 球荷的循環(huán)次數(shù)
3.5.7 鋼球充填率與轉速率的關系
3.6 鋼球拋落運動理論存在的問題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4 磨機功率計算
4.1 概述
4.2 磨機功率的理論計算
……
5 碎磨功指數(shù)
6 磨礦數(shù)學模型
7 磨礦回路中的分級作業(yè)
8 磨礦工藝參數(shù)的選擇和計算
9 自磨礦
10 攪拌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