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青華向我推薦一本她正在編輯的書,因為她知道我是國家文旅部研究基地的專家,并希望我為這本書寫一篇序。我沒有立即答應,因為我不熟悉朱曉聞,雖應邀為不少書寫了序言,但大多是朋友或熟人。收到書稿后,我隨手翻了一下,這是一位號稱世界公民的上海女子寫的,書名又非常有意思《環(huán)游世界,遇見有趣的人》。我不覺有些興奮起來,因我也算是一個曾經環(huán)游過世界的人,去過將近一百來個國家,曾醞釀將這些游歷敷衍成書,但由于手頭總有忙不完的事,寫不完的文章,于是耽擱至今。收到這部書稿,我不免有些好奇:她有哪些奇遇、哪些歷險、哪些趣聞,我想看看。于是,我爽快地答應了青華寫序的邀約。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是民間流傳甚廣的勵志奮進的座右銘。這代表一個很高的境界,幾乎不可企及。其實,細究起來,在古代讀萬卷書是可以做到的,行萬里路則很難做到。因為早先書就是竹簡,按標準一卷竹簡由25 根竹箋組成,
每片竹箋可寫25 個字,加起來就是625 個字。一萬卷大約就是
625 萬字,相當于現代人讀十來部長篇小說的字數。但行萬里路
就不得了,那是沒有蒸汽機的時代,跋山涉水行程萬里很難想象。
所以,民間還有一句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為行萬
里路那是追求活的知識,在行程中讀山讀水讀民風讀人間百態(tài)。
所以,我想看看朱曉聞是怎么樣在環(huán)游世界中讀人間百態(tài)這本大
書的。
作者是個從事視覺藝術的職業(yè)人,我從讀曉聞的照片開始到
讀她的文字。說實話,我對文字是很挑剔的,但朱曉聞的文字很
快吸引了我。我覺得我與她似乎沒有隔閡,沒有間距,甚至沒有
陌生感。她娓娓道來,我細細聆聽。盡管一路讀來,她顛覆了我
的預設和期待,她的浪跡天涯、周游列國似乎并沒有體現。在我
看來,她所謂的環(huán)游世界只不過是在世界一隅躑躅徘徊,所以沒
有太多的詭譎和迷離,沒有巨大的反差和跌宕,也沒有令人驚心
動魄的奇遇和歷險。起先,我甚至有些失望,但慢慢地慢慢地,
我被她俘獲。我?guī)缀跏且豢跉庾x完這部并不算薄的書。
她的書寫體現出很明顯的女性敘事風格,從容而不厭其煩地
敘述一個人一個地方一個故事以及一堆細節(jié)和一番對話,看似很
瑣碎、很細膩、很家常,然并不令人膩煩。就像對面坐著一位女
性,用很好聽的聲音,很溫婉地柔柔訴說,你不會拒絕也無法拒絕。
她很擅長描寫對話,而且把這些對話寫得很個性也很生動,并且
伴有強烈的肢體語言。于是,這些被敘述的人就躍然紙上,栩栩如生起來。當然,她的素描也并不遜色,比如,她描寫雪倫畫廊
里的那位猶太女子貝卡就非常精彩:胖人本來就難打扮,她卻自
顧自地穿了一件既不寬松也不合身的碎花長裙,裙子外匪夷所思
地罩上一件灰不溜秋的無袖絨線馬甲。棕色的假發(fā)是用別針固定
了一頂湖藍色禮帽,帽檐無精打采地垂下幾縷染成姜黃色的羽毛,
像是沒拔凈的雞毛剛從湯汁里撩了出來,撓動著刷了漂白劑一般
毫無血色的臉龐,隨著她眉飛色舞的藝術講解,烈焰紅唇變成了
一枚風火輪。我并不討厭貝卡,只是于心不忍,不愿朝她多看。
這種特有的女性觀察的細膩以及用善意而調侃筆觸的描寫令人叫
絕,這是女性獨有的視角和優(yōu)勢。
整本書寫了9 個有趣的人物故事,身份很多元:有在荒漠里
潛心修行的禪宗居士,有在海邊醉心沖浪的漂泊小伙,有堅守祖
傳家業(yè)的比弗利山莊的中國真絲店老板,有以外祖父為模特的拍
紀錄片的印度女孩,有擁有多套豪宅的慈善家老太,有在海灘大
宴賓客的來自波斯的女富豪...... 她沒有用類似記者的筆調寫他們
的一生,或者寫他們的人生最精彩最炫目的那段經歷,她只是像
朋友一樣寫她與他們的日常交往,從點點滴滴的細枝末葉上窺測
這些人物的人生。在作者眼里他們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盡管身
份有很大的反差,但她都平視他們,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即使
他們有一些出格或怪戾的言行她也是波瀾不驚地平淡敘述。這是
作者的本事,往往生活中寫超凡脫俗容易,而寫平實凡俗卻很難。
我想起我曾讀過的《城市的精神》一書,也是9 段故事,那
是加拿大的貝淡寧與以色列的艾維納合著的考察世界的學術書,這本書考察的是全球9 座城市。而朱曉聞考察的是9 個人。雖然
一本是寫城市一本是寫人,一本是學術專著一本是紀實文學,但
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全球的存在形態(tài)主要是城市,而城市存
在的主要形態(tài)是人。《城市的精神》里有一句話:真正的城市精神,
一定是自治、自由與自我的。它不是宏大敘事的行政精神,而是
自下而上的市民精神。這句話是針對9 座城市的敘事說的,我
覺得似乎也是針對9 個人的敘事說的。因為曉聞這本書沒有宏大
敘事,它都是微瀾漣漪,它的切入口也都是涓涓溪流,不知不覺
把你引入一番新的天地。正如作者在本書中所說:關于愛的自私
與包容、孤獨的毀滅與修復、大自然的奇異與驚悚都在我心中打
上了巨大的問號。而實際上,也在讀者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驚
嘆號。
作者的足跡從洛杉磯到紐約到柏林到倫敦,她自稱是一位世
界公民,但我覺得她骨子里還是一位上海女孩。我認識很多
漂泊在世界各地的上海女孩,她們的目光和上海這座城市一樣,
始終是瞄著世界,然靈魂深處還是心心念念著上海。我隱約覺得
她們在異域他鄉(xiāng)一定也會在日落快來的時候,走出門,騎上車,
在重力的推動下,俯沖到長著一大排棕櫚樹的懸崖口,趴在欄桿
上看橙黃橙黃的大圓太陽從從容容地落進海里,看天空由橙
到粉、由粉到紫、由紫到藍,無縫銜接,美不勝收。而在這靜
謐的時刻,腦海里卻不由自主地惦念起上海弄堂口的小店。作者
用飽蘸油彩的筆寫生了一幅幅油畫,很美、很靜。書中寫到大漠里的一座禪院,其玄關處供著一幅手卷,上書
一語:聆聽寂靜。讀完曉聞的書稿,掩卷遐思,我的心境就是
這四個字:聆聽寂靜。
陳圣來
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
上海國際文化學會會長
東方廣播電臺創(chuàng)始人并首任臺長、總編輯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中心創(chuàng)始人并歷任12 屆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