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夏同善年譜 王祖畬年譜 讀者對象:文學愛好者
本書由兩部年譜、一部日記組成,包括《夏同善年譜》(據(jù)上海圖書館藏夏敦復等編《夏侍郎年譜》,1920年鉛印本),《王祖畬年譜》(據(jù)上海圖書館藏王祖畬編,王保譿續(xù)編《溪山老農(nóng)自訂年譜》,1918年刻本),附《王保譿日記》(據(jù)南京圖書館藏《溪山小農(nóng)日記》稿本)。
前言
本書為《夏同善年譜》《王祖畬年譜》《王保譿日記》之合編。
一
《夏同善年譜》整理自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夏侍郎年譜》,收入《上海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續(xù)編》第34冊。該年譜為夏同善之子夏敦復、偕復所編,起止時間為道光十一年二月十九日(1831年4月1日)至光緒六年七月、八月間(1880年8月、9月),編年紀事翔實,一月之內(nèi)常常逐日而寫,具有日記特征。
除《夏侍郎年譜》及其附錄張謇撰《神道碑銘》、譚獻撰《墓志銘》及夏敦復、偕復述《屠夫人行狀》,本書另附《清史稿》夏同善傳、《近世人物志》夏同善傳、《近代名人小傳·官吏》夏同善孫詒經(jīng)傳、《詞林輯略》夏同善傳、《昭代名人尺牘續(xù)集小傳》夏同善傳及浙江圖書館藏稿本《夏子松先生手書函牘》。
《王祖畬年譜》整理自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七年(1918)刻本《溪山老農(nóng)年譜》,收入《上海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續(xù)編》第40冊。該年譜上、下卷為王祖畬自訂,記事始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1842年11月24日),止于光緒二十一年十月三日(1895年11月19日)。王祖畬自稱:“余歸隱后,身雖在塵,緣已斷,何譜之有?”續(xù)編為其子王保譿編,記錄王祖畬歸隱后至戊午年五月二十二日(1918年6月30日)之事,編年紀事翔實,具有日記特征。年譜附錄《家譜約書》(本為《自訂年譜序》)、《同譜錄》、《弟子錄》、《著述書目》、《手校書目》、李澍撰《祭文》、唐文治撰《祭文》及《通告同學書》。
《王保譿日記》整理自南京圖書館藏稿本《溪山小農(nóng)日記》。起于宣統(tǒng)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止于癸丑年除夕(1914年1月25日)。
二
夏同善(1831—1880),字舜樂,號子松,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豐六年(1856)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右庶子,充日講起居注官,同治六年(1867)遷少詹事。后出督江蘇學政,遷詹事。同治十年(1871),遷兵部右侍郎。光緒元年(1875),直毓慶宮授讀。光緒四年(1878)視學江蘇。光緒五年(1879),巡視山東黃河,閱緣江炮臺。光緒六年(1880)七月卒于官,年五十歲,謚文敬。
夏同善歷官咸豐、同治、光緒三朝,位至侍郎,與翁同龢同為帝師。風雨如晦之際,夏同善身處權(quán)力中心,既需匡正君心、協(xié)調(diào)帝后兩宮,又要外御兵患、內(nèi)紓民困。夏同善任上,有“禮貴因時,請緩行幸”見《夏同善年譜》“六年丁卯(1867)三十七歲”!罢埿裘耨ⅰ⒍毓(jié)儉、廣振濟、開言路、清庶獄”見《夏同善年譜》“十年辛未(1871)四十一歲”。“案盜刑例請復祖制”見《夏同善年譜》“十二年癸酉(1873)四十三歲”。等奏疏,于公私內(nèi)外、國計民生的抉擇,夏同善始終以儒家忠愛之道實現(xiàn)自洽,“一飯不忘憂國”。
年譜從清廷內(nèi)部視角展現(xiàn)晚清重大歷史事件。夏同善身處晚清50年,歷經(jīng)并參與處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丁戊旱災等事件。年譜中收錄的奏折、諭旨等史料,可見清廷內(nèi)部對戰(zhàn)爭、自然災害等事件的論辯與應對之策。
咸豐十年(1860),清軍在江南與太平天國軍作戰(zhàn),屢屢失利,浙江戒嚴,夏同善上“請命曾國藩總統(tǒng)諸軍”一折,與許乃普聯(lián)銜“奏保浙江在籍紳士籌辦民團”。七月,英國進犯天津,清廷有意議和,夏同善主張“能守而后能戰(zhàn),能戰(zhàn)而后能和”,“以兵備之,以民備之”見《夏同善年譜》“十年庚申(1860)三十歲”。。
光緒初,華北旱災泛濫。光緒三年(1877)二月,夏同善上“請籌恤流民”折:
去年南北各省,水旱為災,山東、河南一帶饑民流入江蘇省至十余萬人,其他省四散者又不知凡幾。聞蘇省官紳籌款賑濟,將次第資送回籍,意良厚矣,他省諒亦遣送如例。惟念該民等逃亡之后,田園既廢,廬舍不完,一切牛具籽種咸歸烏有,一旦徒手歸來,日用之需、耕稼之資將何所出?……請旨飭下直隸、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各督撫,預飭各屬,遇有境內(nèi)逃散人民歸來者,務須加意撫恤……③見《夏同善年譜》“三年丁丑(1877)四十七歲”。
同年八月二十一日“請?zhí)仡C諭旨,加撥賑帑,整飭荒政,以蘇民困而弭隱患”一折稱:
河南河陜?nèi)晁鶎倜耖g鬻婦女以斤計,斤數(shù)十文,省城及懷衛(wèi)一帶,自本年入夏以來,道殣相望,而山西更有甚焉,報災之區(qū),幾及六十州縣,饑民至一百七八十萬之多,待哺嗷嗷,賑難遍給,故有匍匐求食遽成餓莩者,有拋棄幼孩聽其自斃者,甚有合室苦饑仰藥同盡者,死亡之慘,尤不忍聞。③
奏折記述當時旱災情形及清廷應對情況,“籌款賑濟”應屬當時受災地方官一般舉措例如,時任晉撫曾國荃有“請劃扣京餉賑濟饑民疏”“勘災辦賑片”“請發(fā)執(zhí)照勸捐濟賑疏”“晉賑不敷請推廣捐輸接濟疏”“復奏籌辦賑務疏”“勘災籌賑疏”“借款運漕疏”“請緩解京餉疏”“撫恤陽曲等廳州縣加賑口糧疏”“請續(xù)撥江鄂漕米疏”等奏疏,參見曾國荃著,梁小進整理《曾國荃全集》第一冊,岳麓書社2006年版。,江蘇省官紳籌款將災民送回原籍,夏同善嘉許此舉,更念及民眾返鄉(xiāng)后生活難以為繼,需當?shù)負嵝,又念及流民無收,請旨緩征賦稅。
夏同善尤其擅用其生活、吏治經(jīng)驗獻策緩解災情!皶x省乏糧勢難接濟免籌補苴之計”一折,建議以“豆餅”“鮮食”補苴糧食不足,“請籌款開井濟賑利農(nóng)”一折又建議用“上土下磚之井”,似較一時之賑濟更為長久見《夏同善年譜》“四年戊寅(1878)四十八歲”。。同時,夏同善留意于約束地方官員,八月二十一日折言“至各省大吏,如有專顧額征,禁止屬員報災,坐視流亡而忍不置問者,即請嚴旨立予罷斥,則大吏實心,屬吏亦無不實心矣”,時時提醒“飭地方官實心經(jīng)理”“毋得假手胥吏,以杜侵漁”“毋使吏胥借端舞弊”“毋使吏胥影射侵蝕”,足見其思慮之細。
八月奏折中,夏同善請旨“于關稅項下?lián)茔y四十萬,海防項下?lián)茔y三十萬,合銀七十萬兩”,以為“于關稅海防,不過略少存儲,而災民得此則生,弗得則死,又何為而忍不出此”見《夏同善年譜》“三年丁丑(1877)四十七歲”。,自然是出于惻隱、愛人之心。然賑濟災情需動用海防費用,這一選擇在軍事與民生之間,由此也可知清廷面臨自然災害時掣襟露肘的窘迫情狀。
同治二年(1863),夏同善自汴返濟寧,途中作《教淮徐民紡織說》一文見《夏同善年譜》“二年癸亥(1863)三十三歲”。。光緒五年(1879),夏同善巡視山東黃河、閱緣江炮臺之際,行次宿遷,宿遷知縣言宿境民生之苦,夏同善又為宿遷令言教民紡織事,尤可見其系心民生。
光緒六年(1880)二月,夏同善歲試蘇州,謝絕親友為之祝壽,隨后歷試太倉、松江等地。五月二十四日,其函牘言“惟月來河魚之疾,雖不甚劇,然積久不愈,恐成脾泄,現(xiàn)改服補運之劑,未知能否獲效耳”,“大、小兒禮闈獲售,再實之木,彌深惴栗,幸點用主事,或不致盈滿為災”,竟一語成讖,因積勞過甚,思慮傷脾,病卒于七月二十四日。夏同善臨終之際仍掛念政事,上遺疏,可謂鞠躬盡瘁,翁同龢吊唁之信云:“遺疏上達,上微聞其事,明日上在毓慶宮問夏某何似侍,臣以實對,上泣,侍臣皆泣。”見《夏同善年譜》“六年庚辰(1880)五十歲”。
三
《夏同善年譜》是晚清清廷高層文官的生平記錄,《王祖畬年譜》與《王保譿日記》則是清末及民國初年江南中下層文人的生活紀實。
王祖畬(1842—1918),字歲三,號漱山、紫翔、溪山老農(nóng)、溪山餓叟,江蘇鎮(zhèn)洋(今太倉)人。光緒癸未(1883)進士,改庶吉士,以母病假歸休于家。光緒十八年(1892)服除,選授山西崞縣知縣,改授河南湯陰,十九年(1893)充河南鄉(xiāng)試同考官,次年調(diào)署中牟,未任,丁父憂歸,不復出。1918年6月卒,年七十七歲,私謚文貞。
王祖畬曾講學于宿遷鐘吾書院,海門師山書院,甪直甫里書院,太倉安道書院、尊道書院,崇明瀛洲書院,婁東書院,寶山學海書院等,弟子門人眾多。著有《讀左質(zhì)疑》《溪山老農(nóng)文集》《溪山詩存》等書共18種,校書53種見《王祖畬年譜》附錄“著述書目”“手校書目”。。
王祖畬較夏同善晚生十年,夏同善初任京官之時王祖畬正于江南讀書。咸豐十年(1860)左右,太平天國時期,王祖畬與家人自太倉州輾轉(zhuǎn)通州、海門等地避難,其見聞尤能反映一時一地生活情狀:
五月,六伯父自海門歸,挈余與二弟渡海,寓麒麟鎮(zhèn)沈氏。沈蕅云先生名丙煃,受業(yè)先大父,二子廉江名之瑛、仲瑜名之瑾,皆受業(yè)伯父,故視余兄弟如骨肉,因得與廉江昆仲訂交,昕夕談文,有邢遷如歸之樂。見《王祖畬年譜》“庚申(1860)十九歲”。
館通州呂四場彭氏,東人名維聰,號訓彝,與乃兄寶榮以海舶起家,寶榮名維皋,孝友誠信,力行善事,為鄉(xiāng)里敬服,道光己酉大水,獨力振十余里饑民!蝗,東人以青錢數(shù)串置余床頭,駭曰:“是阿堵胡為者?”曰:“此間東家得產(chǎn),先生分潤中金,例也!庇嘣唬骸叭粑阄畚遥懲馐牟蝗∫诲X!惫剔o之。東人出,謂人曰江南人避難而猶不要錢如此。
自辛酉至癸亥,館彭氏三載。課暇,讀《史記》、前后《漢書》、徐庾全集、《全唐詩》、陸游《南唐書》,擇其要者摘錄成帙。見《王祖畬年譜》“辛酉(1861)二十歲”。
第一則材料中,沈丙煃曾經(jīng)受業(yè)于王祖畬祖父王曾茂,其子又受業(yè)于王祖畬伯父,王祖畬兄弟在沈氏宅中避難,又與沈丙煃子訂交,此后同治三年(1864),王祖畬偕沈廉江同應京兆試,二十二年后,王祖畬應海門師山書院之聘,院董即沈仲瑜見《王祖畬年譜》“丙戌(1886)四十五歲”。。沈仲瑜之喪,其家人亦邀王祖畬題主見《王祖畬年譜》續(xù)編“癸卯(1903)府君六十二歲”。。士人之間由學緣與姻親關系建立的人際網(wǎng)絡,在戰(zhàn)亂之際亦能守望相助!锻踝娈屇曜V》附錄中有訂交同譜34人,弟子108人,也能反映其交游范圍與影響之廣。
第二則材料中,通州彭維聰、彭維皋兄弟,能在水災中賑濟鄉(xiāng)民,戰(zhàn)亂之時為王祖畬提供教職,可謂仁義,是一地鄉(xiāng)賢。王祖畬辭去東家利潤一事,確顯其愛惜自身名節(jié),不受無功之祿,顧全自身所代表的“江南人避難”群體名譽;另外,年譜中這一紀事有意模仿魏晉名士,尤其是《世說新語·規(guī)箴》中王衍的行為,也可以身作則,留示后人?途又畷r,王祖畬仍能讀完《史記》、前后《漢書》、徐庾全集、《全唐詩》、陸游《南唐書》,又知其讀書勤勉,日就月將,漸益堆積,后成著書《史記校證》十二卷、《漢書校證》八卷、《讀書雜記》數(shù)十卷。其讀書之法,也能于其子王保譿日記中窺見一斑。
王祖畬的成長、交游環(huán)境,皆屬于傳統(tǒng)士人圈層。于家中,王祖畬受“大父補巢公”即祖父王曾茂的影響尤深。王曾茂曾為國子監(jiān)學正,通經(jīng)義,為乾隆廬州知州王宬曾孫。王曾茂親自為王祖畬命名,“‘經(jīng)訓乃菑畬’,望其以經(jīng)術大吾家”,于王祖畬身上寄托綿延世澤、振興家族的理想,因此特別留意對王祖畬的教育。年譜中記述“自八九歲以來,每晚飯后侍先大父,為述古來忠臣義士、孝子悌弟事,頗能啟發(fā),大父顧而樂之”見《王祖畬年譜》“庚戌(1850)九歲”。,王祖畬十三歲時,王曾茂授其古文之法“獨有王、唐、歸、胡、金、陳、章、黃大家”,并“遍檢書篋,得《石門呂氏天蓋樓評本》”。王祖畬后作《制義正宗》等書,尤重學習古文大家,實則與祖父的教育有關,亦自稱“余之致力于先輩大家文,自此始”見《王祖畬年譜》“甲寅(1854)十三歲”。。
王祖畬身受祖父希冀,受家庭環(huán)境熏陶,也十分注重家風延續(xù)、家業(yè)復興。典型的是其選擇歸隱講學,不再出仕,正是“耕讀”家族審時而為,韜光養(yǎng)晦,退而致力于鄉(xiāng)里的文化事業(yè)的策略,王祖畬也自言:“居今之世,總以韜晦為第一義!币姟锻踝娈屇曜V》續(xù)編“丙辰(1916)府君七十五歲”。晚年,王祖畬作《經(jīng)籍舉要》三卷,附以舊作《讀書作文要論》授保譿,以此“專為子孫初學計,斷不可出以問世”見《王祖畬年譜》續(xù)編“癸丑(1913)府君七十二歲”。,即為家傳密本,并著意修訂家集,命王保譿訂廬州公(王宬)《容齋僅存集》二卷,補巢贈公(王曾茂)《補巢詩存》一卷,“又追述先大父事略,以丙戌年所繪《獨立圖》與《大母課孫圖》合裝手卷,先后題詠二十余家”見《王祖畬年譜》續(xù)編“丙辰(1916)府君七十五歲”。。王祖畬將希望寄托于其孫鴻楑,其遺言:“鴻楑尚聰明,且有天性,須好好教伊,留一讀書種子。其余諸孫,將來憑汝看事做事,總要各有恒業(yè)”見《王祖畬年譜》續(xù)編“戊午(1918)府君七十七歲”。,“讀書種子”一言尚能看出其借讀書振興家族的理想。
四
1905年,科舉廢止,王祖畬“諭以毋入學堂,且讀書做人豈沾沾于功名,無科舉,正可專心實學”,王祖畬一生恪守傳統(tǒng)士人的道德準則,其教育又深刻地影響其子王保譿。
王保譿,字慧言,生于光緒十七年(1891),卒于民國二十六年(1937)以后,承繼其父藏書,多太倉鄉(xiāng)賢遺著稿本,十分之三毀于兵火,其卒后,余書數(shù)萬卷由夫人編目庋藏,后散出參見譚卓垣、倫明等著,徐雁、譚華軍整理《清代藏書樓發(fā)展史續(xù)補藏書紀事詩傳》,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6頁;王河主編,汪叔子等編《中國歷代藏書家辭典》,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頁。。在清末、民國的變革中,王保譿以清朝遺民的視角記錄太倉一地的生活景象。
日記上冊是“清朝最后一年”與“民國第一年”的記錄,此時諸多士人對清朝復辟仍有幻想,因此對辛亥革命多加以貶斥,從其日記中也可以看出太倉居民在政權(quán)交迭、時局混亂之時惶恐而荒誕的場景,尤其是辛亥之初,獨立之風初到太倉時:
名曰“宣布獨立”,并發(fā)傳單,令家家門前懸白旗。自高橋以東自飛云橋,大逵白旗殆滿。余尚不多,猝不及備之際,或用手巾,或用白紙,或用包足布,或用小孩溺布,以俟更正。有膽小老嫗,在街上得令,急奔家中,裂被單為之。至于消息素通之輩,則早已預備矣,有大店戶用白縐紗旗兩面,左右飄蕩,以壯觀瞻云。
鄉(xiāng)紳錢溯耆門前先有白旗三,俱朱書大字,一曰“興漢滅滿”,一曰“光復”,一曰“獨立”,以提倡鄉(xiāng)里。旋為人所唾罵,謂:“滅滿何不于敏肅請兵時滅之?”或應之曰:“彼時滅滿,此時無百萬家產(chǎn)矣!”乃去其二,止存“獨立”旗,然遍閱城中白旗上有字樣者,獨錢氏耳,乃知世受國恩之大家固與尋常門第有別也。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九月十六日。
民眾眼中,“門前懸白旗”是順應新朝的標志,為保全生計慌不擇路。錢溯耆錢溯耆(1844-1917),字籥龢,號伊臣、聽邠,江蘇太倉人。官歷內(nèi)閣中書、刑部浙江主事、直隸深州知州。與王祖畬、繆朝荃、徐敦穆同修州志。有自撰《古倉七老圖記》,輯《春風草廬遺稿心白齋剩稿合刻》《滄江樂府》等,搜刻先世遺集如《寓燕疏草》《食舊德堂家集》等。一事,王保譿敘述的語氣更見諷刺,借鄉(xiāng)人之口說出“彼時滅滿,此時無百萬家產(chǎn)矣”“世受國恩之大家固與尋常門第有別”句。實則錢氏一族愈世受清朝國恩,愈需在民國之時顯出投誠之意,十日之后,錢溯耆“去‘獨立’旗,攜其幼子至上海租界”,聽聞錢氏請專人看守祠堂,王保譿揣測“祠中未必有寶物……然則于滿人雖欲滅,于滿人之恩,固未忍遽舍”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九月二十六日。,而將錢氏之逃視作舍義去利的“變節(jié)”之舉。
對于民國初年的社會變化,王保譿更痛心疾首。一方面,各種基層組織橫征暴斂,例如“志愿團亂民所見,謂為私運,將船米一概奪去,名曰充公,實則分利也”,其成員“俱城中著名之無賴”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十月初一日。,又“偽民政部以經(jīng)費竭蹶,發(fā)行公債票……偽課員數(shù)人遍處募集,蓋實即勒捐以供此輩之用度也”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十月初九日。;另一方面,鄉(xiāng)間民風丕變,賭博、鴉片習氣復起,“鄉(xiāng)間賭風更烈,西門外光蛋賭局設在官廳,且列洋槍數(shù)枝以防不測”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十月初十日。,“煙禁停辦,城中私榻復起,頃又有蘇臺艷幟移置我婁”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十月十五日。。
王保譿特別留意于當時“剪發(fā)”的問題,“剪發(fā)”在日記中出現(xiàn)69次。“剪發(fā)”,既是清朝與民國更替的標志,又是傳統(tǒng)社會道德與新社會風氣之間的博弈。“辮發(fā)”是清朝遺民的身份標識,又是不毀傷身體發(fā)膚的“孝道”要求。然而清初亦有“剪發(fā)”之令,清朝的異族統(tǒng)治,使遺民面臨“剪發(fā)”的現(xiàn)狀,失去傳統(tǒng)道德這一有力的抗爭立場。在這一困境中,王保譿以為“本朝剃發(fā),已不免胡人之風,今又變本加厲,竟效東西洋,是是非無得也”“發(fā)辮為本朝制度,故彼黨欲去之,而紐扣衣服獨非本朝制度乎,何以十無一二去者”⑤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十月十六日。,將清廷代表的“中國”與“東西洋”對立,以此維護清廷的正統(tǒng)性、合法性,或取消“辮發(fā)”與一朝一代之必然聯(lián)系,尚屬論爭。而更有詭辯之處,如“發(fā)也,盈天地間之有尾者,俱不能有發(fā),惟有發(fā)者獨能無尾。然則彼之自處于無發(fā),即自甘為有尾,我之自處于有發(fā),即自別于有尾也” ⑤“吾等不剪發(fā)而垂辮,僅僅保存本朝之國粹,而江蘇本為吳地,始祖泰伯即有斷發(fā)之文,是君等之保存國粹為尤甚也”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十月二十五日。,此種無可奈何之詞說明遺民在身份認同上的矛盾心態(tài)。日記中更有諸多關于“剪發(fā)”之事的詳細記載:
聞唐文治之剪發(fā)也,先于南向設一香案,中奉慈禧太后暨德宗皇帝神位,旁設慶親王及振貝子生位,仍服本朝衣冠,行三跪九叩首禮畢,除去衣冠,一并擲地,命仆人拾堅硬黃道磚一塊,將紅頂敲為粉碎,曰:“與君長別!比缓蟪啡ハ惆,自取王麻子剪刀,牙關一咬,將發(fā)辮一剪而下,交廚役曰:“以接豚尾之上!蹦巳〕稣a命四軸、御賜諸物暨自己文章稿本,付之一炬。復以小花翎為掃帚,頂盤為各種鉸鏈;所積諸色頂珠,分給農(nóng)人為煙荷包軋頭……以緯帽暨涼帽,反罩尿桶……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十月十六日。
唐文治為王祖畬弟子,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曾任職戶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外務部,出使多國考察,又主事商部、農(nóng)工商部等,光緒末、宣統(tǒng)初,出任上海實業(yè)學校(南洋公學)監(jiān)督、江蘇教育總會會長等,民國初,仍任校長參見宋林飛主編《江蘇歷代名人詞典》,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81頁;《蘇州通史 人物卷》下冊,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16頁。。唐文治在清朝時已身居要職,民國時仍從事學校教育行業(yè),已屬清民之際有識之士,然在“辮發(fā)”一事上,亦顯得矛盾、復雜!霸O香案”“奉神位”“本朝衣冠”“將紅頂敲為粉碎”之舉,似是答謝清廷恩遇,而將辮子“接豚尾之上”“文章稿本,付之一炬”,將衣冠用作掃帚、鉸鏈、煙荷包軋頭,甚至“反罩尿桶”,則是與過去身份的一種痛苦的訣別,且越是糟蹋這些前朝遺物,這一“劃清界限”的行為就越徹底。此時,王保譿對唐文治剪發(fā)自然頗為不滿,然于十年后,王保譿卻正應唐文治之聘,任無錫國學專修館校經(jīng)處主任江慶柏著《近代江蘇藏書研究》,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頁。。
與此同時,王保譿等遺民也惴惴于自己的辮子,此時有傳聞稱“杭州有強剪發(fā)辮者”“上海有暗剪者”,甚至有真正的“剪辮者”出
現(xiàn)見《王保譿日記》宣統(tǒng)三年(1911)十一月十一日。壬子(1912)三月十九日:日暮,至衛(wèi)丞處,歸途突遇楊幼鶴之子,睨視余發(fā)辮曰:“此物何以尚在?”余曰:“汝能剪我否?”曰:“能!痹唬骸皫讜r剪?”曰:“明日!痹唬骸懊魅諑讜r?”曰:“早上九句鐘!痹唬骸拔矣诖藭r一準候在家中,但汝或不來,則非人矣!痹唬骸白匀槐貋怼!贝巳四陜H十六七,亦新近所出之小流氓也。或告余曰:“昨日黃阿才一開其端而毫無動靜,此類人將蜂起效之,有辮者人人自危矣!。乾隆時期的“剪辮”恐慌,來自權(quán)力巔峰時期“某種看不見的趨勢的威脅……一種晦暗不明的觀念會伴隨盛世應運而生”孔力飛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年版,第60頁。,而此時的“剪辮”恐慌,則是戰(zhàn)亂之際各種勢力翻覆,民眾對于身家性命、遺民對于名節(jié)能否保全的真實恐懼。此后兩年,每于宗祠祭祀,王保譿都特別留意眾人的衣冠與發(fā)辮壬子(1912)花朝:“是日,宗祠春祭,服衣冠者惟余父子三人暨穀礽叔、孫昂兄,余俱便衣”;九月初九:“宗祠秋祭,照常衣冠者仍此五人”;癸丑(1913)二月十二日:“與祭宗祠,衣冠者:穀礽、晉蕃叔,孫昂兄及我父子三人”;九月初九:“助祭宗祠畢,至四先生祠助祭,祭者為穀礽、晉蕃叔暨稼生、畢伊卿等,俱照常衣冠,稼生之發(fā)已去,今特裝一假辮云”。。
日記下冊中,王保譿的記事突然變得簡略,極少涉及時局,轉(zhuǎn)而退隱書齋,醉心花木,與友朋喝茶、抄書、游園、下棋。王保譿所讀之書,既有來自其父親的傳承,如《漢書》《后漢書》《全唐詩》等,另一方面,又有小說如《閱微草堂筆記》《紅樓夢》等,甚至還有“新小說”數(shù)種。
兩冊之間戲劇性的轉(zhuǎn)變,反映其心態(tài)的變化。前文“錢氏宗祠”是王保譿等人散步所及之處,日記下冊中對錢氏宗祠的記錄:
下午,衛(wèi)丞叔楚來,同至文星樓啜茗,散步過錢敏肅專祠即前文腳注錢溯耆父錢鼎銘(謚敏肅)祠。,頭門上匾已去,御碑亭尚在,而亭前石刻、對聯(lián)用石灰涂去,不勝感慨。薄暮歸,種菊花秧,接惠農(nóng)信,并和詩二首。燈下,讀《游俠傳》,為獅侄改文。見《王保譿日記》壬子(1912)二月廿六日。
散步城東,過錢氏宅后,桑園中有屋三楹,石臺竹椅頗有風景,遂往小坐,談至日暮。每惜錢老漂泊海上,不能盡享此福,富貴者反不如貧賤之足以自由也。見《王保譿日記》癸丑(1913)八月廿五日。
兩條日記文情俱佳,王保譿心態(tài)較前已有細微變化,辛亥年(1911)多對“變節(jié)”的忿恨嘲諷,壬子年(1912)是對物是人非的感慨,癸丑年(1913)已經(jīng)是“惜”其漂泊。兩則日記透露出對過往時代的哀悼追懷,都寫到“薄暮歸”,時移世異,故國山河也如同夕陽西沉,王保譿喜好種植菊花,或亦有隱者、遺民的寄托。
夏同善(1831-1880),字舜樂,號子松,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今杭州)人,歷任編修,侍講學士,詹事府詹事,兵部左侍郎兼刑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官職。王祖畬 (1842-1918),字歲三,號漱山、紫翔、溪山老農(nóng),江蘇鎮(zhèn)洋(今太倉)人,光緒九年進士,后歸隱,講學書院,藏書、校書豐富。夏同善是晚清高層文官,王祖畬、王保 譿父子則為清末江南中下層文人。
二十二年壬寅(1842)十二歲
仍從孫先生讀。五月,祖考壽松公自烏鎮(zhèn)歸,病劇,遍召親族屬后事,語次汗甚,手參一枝,且嚙且言。府君侍奉湯藥,竭誠祈禱,乃稍瘥,逾月而府君病。七月,祖妣周太夫人病。自五月以來,太夫人因祖考、府君之病,料量醫(yī)藥,維持調(diào)護,精力固已不支,至是,復觸染疫氣,遂臥床笫。府君侍奉太夫人一如所以事祖考者,顧太夫人受病深而發(fā)遲,勢已不可為矣,八月初五日卒,年三十有八。太夫人,同里周公諱錫疇季女也,幼讀書,通文義,年十八歸壽松公,值家中落,太夫人無戚容,佐祖考治家事,秩然就理,性和易,好周困乏,戚族稱之。本生曾祖妣祝太夫人晚得痿疾,太夫人朝夕服勞,先意承志,以是祝太夫人臥病頻年,若忘所苦。祖考為事畜計,貸設醬園于烏鎮(zhèn),終歲無內(nèi)顧憂者,繄?zhí)蛉耸琴嚒8w少孱,太夫人愛憐甚,遇甚寒暑令毋入塾,取所讀書口授之,府君自塾歸,輒篝燈為講解大義,以故府君少時學業(yè),母教為多。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