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征祥(1871-1949)是清末民初中國國勢最弱、國際地位最低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家,身居世界、東亞、中國都在轉變的亂世,承擔中國外交的重擔,曾任國務總理、國務卿,8次出任外交總長,親歷李鴻章訪俄、第一次海牙保和會、《中俄協(xié)約》、“二十一條”、巴黎和會等重要交涉,深知其中復雜辛酸內幕,也飽受弱國外交之苦,他的一生反映出許多重要的時代面相。談到“二十一條”交涉,陸征祥感嘆:“總歸一句話,弱國無外交!庇谏綎|問題交涉時,他試圖“聯(lián)美制日”,但因日美互相妥協(xié)而未能為中國爭取到應有權益,交涉失敗。最終決定拒簽對德和約,也因而成為當時民眾心中的“拒簽英雄”。他堅信“強權之不可久持,公理必得最后之戰(zhàn)勝”。但受限于史料不足,學界對他的研究偏少。本書以陸征祥為中心,使用外交檔案和藏于比利時修道院的《陸征祥文書》、報紙、個人文書等史料,結合政治、社會輿論、個人三個視角,考察從清末、北洋、到國民政府時期,陸征祥與中國外交、近代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歷程。
緣起
筆者在過去30多年外交史研究歷程中,不斷接觸到陸征祥,但受過去刻板印象影響,并不認為他是優(yōu)秀、重要的外交官,沒有要好好研究他的想法。直到2007年底,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外交檔案開放“駐比使館保存檔”后半部,提供許多全新而重要的史料,筆者除據(jù)此寫成《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一書外,對這個檔案的身世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幾經(jīng)追索,發(fā)現(xiàn)這個檔案是1920年代陸征祥帶到歐洲,后來再交給中國駐比利時使館的,意外地保存了民初外交的內部視角,學術價值極高。接著筆者又用這個檔案前半部中的《國體問題來往電》,與英國外交檔案(F.O.)及《日本外交文書》對照,寫成《洪憲帝制外交》一書。
兩本專書完成后,筆者對陸征祥的外交觀念及手腕,有了較深的體會與認識,也對當時北京政府的外交處境更加了解,腦中浮現(xiàn)探索陸征祥與中國外交的念頭。恰逢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與比利時布魯日本篤會圣安德魯修道院(St.Andres'Abbey in Bruges)簽約合作,將陸征祥保存于該修道院的私人文書與文物于2018年完成數(shù)字化掃描,共2萬多頁,2019年1月起以“陸征祥文書”之名在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開放使用,開啟了可以貼近陸征祥內心世界的一扇窗。筆者于2019~2021年做了較長時間的大量閱讀,逐漸有可以寫本專書的把握。
現(xiàn)在看來,陸征祥的外交生涯多彩多姿,經(jīng)手許多重要交涉,對國際公法、公理正義有過憧憬,但在巴黎和會中理想幻滅,隨即出使瑞士,最后因國事動蕩、夫人過世等重大失意,告別俗世,進入天主教修道院,卻意外獲致非凡的宗教成就。筆者一方面自認為與陸征祥有特別的緣分,一方面感覺將陸征祥的外交生涯、精神生活做較全面研究有其意義,而且各方面條件似已具足,乃不揣谫陋撰寫本書,就教于讀者諸君。
唐啟華,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任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教授,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主任,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