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題涵蓋外國語言文學和翻譯專業(yè)口筆譯實踐。其中,外國語言文學研究論文基于四大學科專業(yè)方向,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外國文學、國別區(qū)域研究等領域展開理論探索和實證研究。在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主題中,既有形式語言學、話語分析、修辭學等語言學層面的理論探討,也有關于廣西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效果等應用語言學方面的實證分析。
羅選民,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翻譯與跨學科研究中心主任。墨爾本大學亞洲學者講座教授。一級學會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課題《中國典籍英譯的傳播與評價機制研究》,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譯著10余部,發(fā)表論文百余篇(英文30余篇)。曾獲教育部第8屆人文社科獎二等獎、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從1993年10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白佳芳,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翻譯傳譯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語音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理事。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趨向補語“下”的宏事件表征 陳冬蘭 嚴辰松
中美新冠疫情媒體話語中隱喻對比研究 ──以《中國日報》和《紐約時報》為例 覃耀葵
NSM 理論視角下的文化關鍵詞研究 ── 以“正義”為例 周曉穎
環(huán)境因素對邊境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影響──以廣西京族學生為例 李曉琰
中外應用語言學類期刊論文英語摘要的模糊限制語對比研究 張 丹
英語語言文學
《魯濱遜漂流記》中“伊甸園”文化形象重構研究 何 霜
裘帕 · 拉希莉《同名人》中的身體隱喻研究 朱艷茹
白蟑螂和瘋女人:對《藻海無邊》的后殖民女性主義探尋 梁新霞
從創(chuàng)傷理論視角解讀小說《追風箏的人》 徐斯斯
鏡像論解讀《火車上的女孩》瑞秋的女性主體意識 陳彥秀
征服荒野──從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分析《荒野獵人》 張瑤瑤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塔拉的創(chuàng)傷分析 周永倩 胡 戈
翻譯學
新教傳教士英譯中國文學述略 唐陽倩 鄧聯(lián)健
黯淡的角落:新教傳教士中國科技文獻英譯 程寒秋 鄧聯(lián)健
安德魯 · 切斯特曼“橋梁概念”對翻譯學的學科價值 王子炫
“豐厚翻譯”策略對外譯保留與展示源語文化啟示──《中國翻譯話語英譯選集》個案研究 雍馥榮
典籍外譯中名詞翻譯策略的對比研究 ── 基于《詩經(jīng)》英譯本的名詞翻譯 何正升
論少數(shù)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翻譯傳播路徑 崔明偉 袁卓喜
詩歌翻譯中的感性凸顯──以中國古詩和英美意象派詩歌為例 沈秋藍
孝文化典籍英譯的注釋研究──以《孝經(jīng)》的兩個英譯本為例 陳 露
譯詩需像詩──試論詩歌翻譯中韻律的存在方式 董溪格子 胡 戈
文學作品外譯“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xiàn)象分析及思考 張伶俐
網(wǎng)絡翻譯傳播中術語“改造式翻譯”重命名的討論 張開心
中國認知翻譯學(2016—2020)研究綜述──基于 15 種外語類核心期刊的統(tǒng)計分析 馬遠遠
國別與區(qū)域研究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華文教育之比較 陳子康
對馬來西亞文學作品的新思考──《和諧絲莊》中雪兒的“失聲”研究 馬晉芳
淺析母神信仰及其對越南女性的影響 李 萍
日語語言文學
從禮貌理論看日語拒絕表達的語用功能 冉懋好 劉善鈺
唐代服飾文化對奈良平安時期服飾的影響 劉琳玲
《山音》中主角信吾對菊子的情感分析 梁安琪 劉善鈺
口筆譯探索
吉爾精力分配模式指導下英漢交替?zhèn)髯g實踐中的難點及策略探析 肖 洋 白佳芳
合作原則視角下會談類耳語同傳策略分析 鄧羽軒
日語影視作品中文配音翻譯腔初探──以日本動漫《鬼滅之刃》為例 王佳南 卜朝暉
方言的漢譯日研究──以陳忠實的《白鹿原》為例 張懿濛 周成梅
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探析——以越南《人民報》涉華報道為例 張亞潔
《豐乳肥臀》陳廷憲越譯本中隱喻的翻譯探析 胡楊林
越南民間謎語創(chuàng)作形式初探 馮 莉
時政特色詞語越南語翻譯策略探究──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重要文獻為例 梁如冰
許淵沖“三美三化”理論下的越詩漢譯探究──以越南詩歌 Bài thơ tình ở Hàng Châu 的漢譯為例 張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