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訂于1694年!侗静輦湟窞榕R床實(shí)用中藥著作,自刊行以來(lái),風(fēng)行海內(nèi),其刊行版次之多,為古代藥書之冠。該書選藥精當(dāng),突出重點(diǎn)藥效,使用方法翔實(shí),既適合于初學(xué)中醫(yī)藥者,也是中醫(yī)人員實(shí)用便捷的臨床用藥參考書。書名本草備要,意即所載藥物學(xué)內(nèi)容既完備又扼要。該書據(jù)汪昂增訂原本整理。全書精選常用中藥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蟲魚、人)。各藥內(nèi)容簡(jiǎn)要實(shí)用,用大字重點(diǎn)突出藥物的功效特點(diǎn)與主治范圍,又用小字隨文簡(jiǎn)釋該藥取效的原理、主治疾病的特點(diǎn)、臨床用藥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同類藥物的作用比較等。書中穿插與該藥療效相關(guān)的醫(yī)案、典故等,讀之令人趣味盎然,方便記憶。
汪昂(1615-1694年),字讱庵,初名恒,安徽休寧縣城西門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貧寒,遂棄舉子業(yè),立志學(xué)醫(yī)。他苦攻古代醫(yī)著,結(jié)合臨床實(shí)踐,經(jīng)過(guò)30年的探索研究。編著有《素問靈樞類纂約注》、《醫(yī)方集解》、《本草備要》、《湯頭歌訣》等。
藥性總義 /1
卷之一 /7
草部 / 9
黃耆 / 9
甘草 / 10
人參 / 12
沙參 / 14
丹參 / 15
玄參 / 15
白術(shù) / 16
蒼術(shù) / 17
萎蕤 / 19
黃精 /20
狗脊 /20
石斛 /20
遠(yuǎn)志 / 21
石菖蒲 / 21
牛膝 /22
甘菊花 /23
五味子 /23
天門冬 /24
麥門冬 /25
款冬花 /26
紫菀 /26
旋覆花 / 27
百部 /28
桔梗 /28
薺 /29
馬兜鈴 /29
白前 /30
白及 /30
半夏 /30
天南星 /33
貝母 /34
栝樓仁 /35
天花粉 /35
夏枯草 /35
海藻 /36
海帶 /36
昆布 /36
獨(dú)活 / 37
羌活 / 37
防風(fēng) /38
藁本 /39
葛根 /39
升麻 /40
白芷 / 41
細(xì)辛 /42
柴胡 /43
前胡 /45
麻黃 /45
荊芥 /48
連翹 /48
紫蘇 /49
薄荷 /49
雞蘇 /50
木賊 /50
浮萍 /50
蒼耳子 / 51
天麻 / 51
秦艽 / 51
薟草 /52
威靈仙 /53
釣藤鉤 /53
茵芋 /54
當(dāng)歸 /54
芎 /55
白芍 / 57
生地黃 /58
干地黃 /59
熟地黃 /60
何首烏 /60
卷之二 /63
草部 /65
牡丹皮 /65
續(xù)斷 /66
骨碎補(bǔ) /66
益母草 /66
澤蘭 /67
白微 /70
艾葉 / 71
延胡索 / 71
紅花 / 72
茜草 / 72
紫草 / 73
凌霄花 / 73
大、小薊 /74
三七 /74
地榆 / 75
蒲黃 / 75
卷柏 / 75
茹 /76
子 /76
郁金 /76
姜黃 / 77
莪 / 77
荊三棱 /78
白茅根 / 79
蘆根 / 79
苧根 /80
薔薇根 /80
芭蕉根 /80
大黃 /80
黃芩 /82
黃連 /83
胡黃連 /85
苦參 /86
知母 /87
龍膽草 /88
青黛 /88
大青 /89
牽牛 /89
防己 /90
葶藶 / 91
甘遂 / 91
大戟 /92
商陸 /93
芫花 /94
蕘花 /94
澤漆 /95
常山 /95
藜蘆 /96
木通 /96
通草 / 97
澤瀉 / 97
車前草 /99
燈草 /100
瞿麥 /100
蓄 /100
天仙藤 / 101
地膚子 / 101
石韋 / 101
海金沙 /102
茵陳 /102
香薷 /102
青蒿 /103
附子 /104
草烏頭 /107
白附子 /107
破故紙 /107
肉蓯蓉 /108
鎖陽(yáng) /109
巴戟天 /109
胡盧巴 /109
仙茅 /109
淫羊藿 / 110
蛇床子 / 110
菟絲子 /111
覆盆子 /111
蒺藜子 /111
使君子 / 112
益智子 / 112
砂仁 / 113
白豆蔻 / 113
肉豆蔻 / 114
草豆蔻 / 114
香附 / 115
木香 / 117
藿香 / 118
茴香 / 118
甘松香 / 119
山柰 / 119
良姜 / 119
蓽茇 / 119
煙草 /120
金銀花 /120
蒲公英 / 121
紫花地丁 / 121
杜牛膝 /122
鶴虱 /122
山豆根 /122
牛蒡子 /123
山慈菰 /123
漏盧 /123
貫眾 / 124
射干 /124
續(xù)隨子 /124
馬藺子 /125
蓖麻子 /125
白頭翁 /126
王瓜 /126
王不留行 /126
冬葵子 / 127
白鮮皮 / 127
萆 / 127
土茯苓 /128
白斂 /129
預(yù)知子 /129
旱蓮草 /129
劉寄奴草 /130
馬鞭草 /130
谷精草 /130
青葙子 / 131
決明子 / 131
蓼實(shí) / 131
馬勃 / 131
木鱉子 /132
卷之三 /133
木部 /135
茯苓 /135
茯神 /136
琥珀 /136
松節(jié) / 137
柏子仁 / 137
側(cè)柏葉 /138
肉桂 /138
桂心 /139
桂枝 /139
枸杞子 /140
地骨皮 / 141
山茱萸 / 141
酸棗仁 /142
杜仲 /143
女貞子 / 144
楮實(shí) / 144
桑白皮 / 144
桑寄生 / 146
卮子 / 146
豬苓 /147
黃蘗 /148
枳實(shí)、枳殼 /150
厚樸 / 151
檳榔 /152
大腹皮 /152
槐實(shí) /152
苦楝子 /153
蔓荊子 /154
石南葉 /154
辛夷 /154
郁李仁 /155
金櫻子 /155
訶子 /156
烏藥 /156
五加皮 / 157
椿樗白皮 /158
榆白皮 /158
秦皮 /159
海桐皮 /159
蕤仁 /160
密蒙花 /160
芙蓉花 /160
山茶花 / 161
木槿 / 161
杉木 / 161
烏臼木 / 161
水楊柳 /162
皂角 /162
肥皂莢 /163
棕櫚 /163
茶 / 164
吳茱萸 / 164
川椒 /165
胡椒 /166
蘇木 /166
沉香 /166
檀香 /167
紫檀 /167
降真香 /167
丁香 /168
乳香 /168
沒藥 /169
楓脂香 /169
冰片 /169
樟腦 /170
蘇合香 /170
血竭 / 171
阿魏 / 171
蘆薈 / 171
胡桐淚 / 172
蕪荑 / 172
沒石子 / 172
衛(wèi)矛 / 173
漆 / 173
巴豆 / 173
大風(fēng)子 / 175
荊瀝 / 175
竹瀝 / 175
竹茹 /176
淡竹葉 /176
天竹黃 / 177
雷丸 / 177
赤檉柳葉 / 177
果部 / 177
大棗 / 177
桃仁 /178
杏仁 / 179
烏梅 /180
栗 / 181
陳皮 / 181
青皮 /182
柿干 /183
木瓜 /183
山查 /184
梨 /185
枇杷葉 /186
橄欖 /186
白果 /186
石榴皮 /187
枳子 /187
胡桃 /188
龍眼肉 /189
荔枝核 /189
榧實(shí) /190
海松子 /190
落花生 /190
蓮子 /190
蓮蕊須 / 191
藕節(jié) / 191
荷葉 /192
芡實(shí) /192
甘蔗 /192
荸臍 /193
菱 /193
西瓜 /193
卷之四 /195
谷菜部 / 197
粳米 / 197
糯米 / 197
谷芽 /198
大麥芽 /198
小麥 /198
稷 /199
粟 / 200
蕎麥面 / 200
黑大豆 / 200
赤小豆 /201
綠豆 / 202
白扁豆 / 202
淡豆豉 / 202
刀豆 / 203
胡麻 / 203
大麻仁 /204
薏苡仁 /204
御米殼 / 205
神曲 / 205
紅曲 /206
醋 /206
酒 / 207
韭 / 207
蔥 / 208
大蒜 / 209
薤 /210
胡荽 / 211
生姜 / 211
干姜、黑姜 /212
山藥 /213
百合 /213
萊菔 /214
白芥子 /215
蔓菁子 /215
蕓薹 /216
馬齒莧 /216
甜瓜蒂 /216
冬瓜 / 217
絲瓜 / 217
茄根 / 217
金石水土部 /218
金 /218
銅綠 /218
自然銅 /218
鉛 /219
鐵 /219
蜜陀僧 / 220
丹砂 / 220
水銀 /221
輕粉 /221
空青 /221
云母 / 222
石膏 / 222
滑石 /224
樸硝、芒硝 /224
玄明粉 /226
太陰玄精石 /226
赤石脂 /226
禹馀糧 / 227
浮石 / 227
蓬砂 / 227
硇砂 / 228
磁石 / 229
礞石 / 229
代赭石 / 230
花乳石 / 230
爐甘石 / 230
陽(yáng)起石 /231
鐘乳 /231
白石英 / 232
紫石英 / 232
雄黃 / 232
石硫黃 / 233
石蟹 / 234
無(wú)名異 / 234
石 / 234
砒石 / 235
石灰 / 235
白礬 / 235
膽礬 / 236
皂礬 / 237
青鹽 / 237
食鹽 / 237
急流水 / 238
逆流回瀾水 / 239
甘爛水 / 239
井泉水 / 239
百沸湯 / 239
陰陽(yáng)水 /240
黃水 /240
露水 /240
臘雪水 /240
冰 /241
地漿 /241
孩兒茶 /241
百草霜 /242
墨 /242
伏龍肝 /242
堿 /242
禽獸部 / 243
雞 /243
烏骨雞 /244
鴨 /244
五靈脂 / 245
夜明砂 /246
豬 /246
犬肉 /249
羊肉 /249
牛肉 / 250
牛黃 / 252
白馬溺 / 253
驢溺 / 253
阿膠 / 253
黃明膠 / 254
虎骨 / 254
犀角 / 255
羚羊角 / 256
鹿茸 / 256
麝香 / 258
熊膽 / 258
象皮 / 258
獺肝 / 259
猬皮 / 259
兔屎 / 259
鼠矢 /260
鱗介魚蟲部 /260
龍骨 /260
龍齒 /261
鯉魚 /261
鯽魚 /261
石首魚 /261
青魚膽 /262
鱧魚膽 /262
鱔魚 /262
鰻鱺 / 263
蚺蛇膽 / 263
白花蛇 / 263
烏梢蛇 /264
蛇蛻 /264
海狗腎 /264
穿山甲 / 265
海螵蛸 / 265
龜板 /266
鱉甲 / 267
蟹 / 267
蝦 /268
牡蠣 /268
蛤粉 /268
瓦楞子 /269
田螺 /269
石決明 /269
真珠 / 270
蛤蚧 / 270
蜂蜜 / 271
露蜂房 / 272
僵蠶 / 272
原蠶砂 / 273
桑螵蛸 / 273
蟬蛻 / 274
五倍子 / 275
白蠟 / 275
斑蝥 / 276
蝎 /277
蜈蚣 /277
蟾蜍 /277
白頸蚯蚓 / 278
五谷蟲 / 278
人部 / 279
發(fā) / 279
人牙 / 280
人乳 / 280
紫河車 /281
童便 / 282
秋石 / 282
人中黃 / 283
糞清 / 283
人中白 /284
后記 / 285
藥名索引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