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由中醫(yī)臨床必讀叢書精選而來。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jì)數(shù)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2.所選醫(yī)籍,多為醫(yī)家推崇,尊為必讀經(jīng)典醫(yī)籍,占有重要的學(xué)術(shù)地位。3.所選醫(yī)籍均為各位專家遴選精善底本,加以嚴(yán)謹(jǐn)校堪,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4.本次修訂擬從開本、裝幀形式、用紙方面進(jìn)行調(diào)整,同時(shí)針對原書錯(cuò)訛之處進(jìn)行訂正,并改寫導(dǎo)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說明等。全書分為臟腑門、奇經(jīng)八脈門、六淫門、內(nèi)傷外感門、面部門、身形門,每門介紹病證若干,每一病證,先述源流,詳述原委,列其形證、主治、用方,并附導(dǎo)引等治法。讀者對象:中醫(yī)臨床醫(yī)生。
沈金鰲(1717-1776)。字芊綠,號汲門、再平、尊生老人,江蘇無錫人,清代醫(yī)家。先后撰成《脈象統(tǒng)類》、《諸脈主病詩》、《雜病源流犀燭》、《傷寒論綱目》、《婦科玉尺》、《幼科釋迷》、《要藥分劑》,總其名曰《沈氏尊生書》,內(nèi)容賅博,論述亦精辟,頗有精辟,頗有影響。
卷首上 脈象統(tǒng)類 /1
卷首下 諸脈主病詩 /14
卷一 臟腑門 /27
肺病源流 /27
咳嗽哮喘源流 /33
卷二 /53
諸氣源流 /53
疹子源流 / 63
卷三 /77
大腸病源流 /77
腸鳴源流 / 82
脫肛源流 / 83
胃病源流 / 85
霍亂源流 / 92
諸痿源流 /97
卷四 /102
脾病源流 / 102
嘔吐噦源流 / 106
噎塞反胃關(guān)格源流 / 111
泄瀉源流 / 118
卷五 /125
腫脹源流 /125
卷六 /145
心病源流 / 145
怔忡源流 / 158
驚悸悲恐喜怒憂思源流 / 162
煩躁健忘源流 / 170
不寐多寐源流 / 173
卷七 /182
癲狂源流 / 182
諸汗源流 / 189
小腸病源流 /200
膀胱病源流 /205
小便閉癃源流 / 212
卷八 /220
腎病源流 /220
虛損癆瘵源流 /228
卷九 /253
遺泄源流 /253
五淋二濁源流 / 257
諸厥源流 /266
諸癇源流 /276
大便秘結(jié)源流 /282
卷十 /291
心包絡(luò)病源流 / 291
三焦病源流 /293
膽病源流 /296
肝病源流 /299
卷十一 奇經(jīng)八脈門 /311
沖脈病源流 / 311
任脈病源流 / 316
七疝源流 /319
督脈病源流 /329
帶脈病源流 / 332
陽維陰維脈病源流 / 335
陽蹺陰蹺脈病源流 /339
卷十二 六淫門 /344
風(fēng)病源流 /344
感冒源流 / 355
中風(fēng)源流 /359
卷十三 /382
諸痹源流 /382
麻木源流 /394
破傷風(fēng)源流 /398
卷十四 /407
寒病源流 /407
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 / 418
目 錄
36
卷十五 /442
暑病源流 /442
瘧疾源流 /456
痢疾源流 /471
卷十六 /483
濕病源流 /483
痰飲源流 /489
諸疸源流 /499
卷十七 /509
燥病源流 /509
三消源流 / 512
火病源流 /523
諸血源流 / 535
噯氣嘈雜吞酸惡心源流 /553
呃逆源流 /556
卷十八 內(nèi)傷外感門 /562
內(nèi)傷外感源流 /562
傷食不能食源流 /567
諸郁源流 /571
色欲傷源流 / 577
卷十九 /588
春溫病源流 /588
夏熱病源流 / 597
濕溫證源流 /603
陽毒陰毒源流 /606
37
目 錄
卷二十 /612
瘟疫源流 /612
邪祟病源流 /626
卷二十一 /634
痧脹源流 /634
卷二十二 面部門 /681
面部病源流 / 681
目病源流 /697
卷二十三 /722
耳病源流 /722
鼻病源流 /736
口齒唇舌病源流 / 741
卷二十四 /757
咽喉音聲病源流 / 757
卷二十五 身形門 /779
身形病源流 / 779
筋骨皮肉毛發(fā)病源流 /813
頭痛源流 /827
卷二十六 /844
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 /844
頸項(xiàng)病源流 /861
腋胠脅肋瘡瘍源流 /881
卷二十七 /885
胸膈脊背乳病源流 /885
腰臍病源流 /909
卷二十八 /918
腹少腹病源流 /918
前陰后陰病源流 /927
卷二十九 /956
腿股膝臏踝足病源流 /956
卷三十 /988
跌撲閃挫源流 /988
金瘡杖傷夾傷源流 / 1012
方劑索引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