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樂評家劉雪楓的一部西方古典音樂隨筆集, 是作者近三十年來在音樂評論及唱片鑒賞領域筆耕的階段性精華結(jié)集。這部隨筆圍繞西方浪漫派音樂做了深入探析, 介紹了自貝多芬至理查·施特勞斯的多種唱片版本, 著筆于演繹者 (指揮家、獨奏家和樂團) 的演繹特點及欣賞要領。同時, 作者以現(xiàn)場聆聽的體悟, 尤其是在國內(nèi)的音樂廳、大劇院, 聆聽中國音樂藝術家演繹浪漫主義音樂經(jīng)典作品的體會與體驗, 介紹名演、名錄, 使讀者體會和領會欣賞音樂的方式和路徑。
著名樂評家劉雪楓深入淺出,以輕松、幽默的筆觸對20世紀西方浪漫主義音樂進行了嚴謹?shù)奶接懞蛡案分析。全書行文流暢,精準表現(xiàn)出所評論的音樂藝術家的藝術氣質(zhì)及作品的精神內(nèi)涵,不僅具有一定開拓性,而且能夠引導西方音樂愛好者領會藝術家風格及相關作品的藝術特色,對西方浪漫音樂具有鑒賞、指導價值。
編輯推薦
本書為著名樂評家劉雪楓近三十來西方浪漫音樂極具鑒賞指導價值的隨筆集。作者基于自身的音樂鑒賞體驗、音樂家所處的歷史背景與時代背景,對西方浪漫主義音樂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評鑒介紹,呈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音樂鑒賞體驗,對音樂愛好者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序
什么是浪漫?
在有關浪漫或浪漫主義的諸多定義中,諾瓦利斯的那個著名的說法也許值得我們留意——當我給卑賤物一種崇高的意義,給尋常物一副神秘的模樣,給已知物以未知物的莊重,給有限物一種無限的表象,我就將它們浪漫化了。
為什么浪漫主義和狂飆突進運動會起始于落后、閉塞且分裂的德國?
《榮耀與丑聞》一書的作者薩弗蘭斯基如此回答道:“它(浪漫主義)允許忍受碎裂之痛苦的個人成為某種整體,微小中的一種全部。即使僅在藝術的短暫時刻和有限領域。在美的享受中,他預先品嘗在實際生活和歷史世界中尚告闕如的一種豐盈。”
眾所周知,貝多芬的《D小調(diào)第九交響曲》因為在第四樂章加入了合唱,這部作品在一段時期內(nèi)被普遍認為是無法演出的。1829年,年僅十六歲的瓦格納通過閱讀貝多芬《D小調(diào)第九交響曲》的總譜,領略到了那種動人心魄的狂喜和豐盈。
貝多芬雖說是古典主義時期的大師,但他在藝術上的大膽革新,對整個浪漫主義時代產(chǎn)生了持續(xù)而深遠的影響。例如,他極大地拓寬和豐富了由海頓和莫扎特開創(chuàng)的交響曲形式,增加了其敘事性和音樂織體的密度感,并強化了主題與和聲發(fā)展的戲劇化進程。至少,在貝多芬去世后的半個世紀中,很多音樂家都生活在他那高大的身影之下。
劉雪楓《貼近浪漫時代——從貝多芬到理查·施特勞斯》一書,正是將貝多芬作為一個堅實的基點,來回顧音樂史上的浪漫主義時代的。這個關于浪漫主義音樂的出色讀本,按照作曲家生年的先后順序,對整個浪漫主義時代的音樂作品,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導賞和解析。對其中的貝多芬、肖邦、瓦格納、威爾第、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和理查·施特勞斯等,作者各用多篇文章,對他們的重要作品做了詳盡系統(tǒng)的評述和介紹。而作者對舒伯特、柏遼茲、李斯特、布魯克納等作曲家的賞析,也令人耳目一新。即便有些作曲家只是偶爾提及,也會給人留下極深印象。舉例來說,作者在述及馬勒的第八“千人”交響曲時,特別強調(diào)了這個作品與歌德的《浮士德》以及貝多芬“歡樂頌”主題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看似輕描淡寫的寥寥數(shù)語,實則包含著對音樂和文化史的洞見。
在與雪楓的交往中,我時常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種稍顯特別的氣質(zhì)——它來自一個結(jié)合了濃郁歷史意識與藝術直覺,對事物的神秘以及種種轉(zhuǎn)瞬即逝的美感有著深切體察的心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作者或許與浪漫主義心意相通——試圖通過文學、藝術,尤其是音樂這個中介,去領悟那不可領悟的世界與生存。
2022年12月7日于北京
劉雪楓,著名音樂評論家、文化學者,曾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愛樂》主編、《人民音樂·留聲機》主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文化顧問、中國國際合唱節(jié)藝術委員會主席兼藝術總監(jiān)等,現(xiàn)任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特聘教授及兼職研究員。著有《給孩子的音樂》《貼近浪漫時代》《音符上的奧地利》《隱秘的肖邦》等音樂文化論著 20 余種,主編《瓦格納戲劇全集》、“京師愛樂叢書”等。
重聽貝多芬 / 003
再一次“重聽貝多芬” / 008
《費德里奧》:豪華陣容未必完美 / 014
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的新“標準” / 017
“樂圣”的心靈自傳 / 021
樂迷如何過一個“貝多芬年” / 025
再來一套“貝交全集”?! / 029
最后的“老派”貝多芬 ——聽巴倫博伊姆的“命運”和“英雄” / 034
浪漫主義音樂的抒情詩人 ——重聽拉杜·魯普的貝多芬 / 038
阿巴多與阿格里奇:會師貝多芬 / 045
…………
理查·施特勞斯初聽入門 / 417
介于完美與虛妄之間 ——演奏理查·施特勞斯交響詩的理想境界 / 420
完美的結(jié)局 / 428
浪漫的喜?還是人生“寶鑒”? ——《玫瑰騎士》錄音版本舉隅 / 432
晚安!玫瑰騎士 / 441
《玫瑰騎士》與《唐豪瑟》 / 445
梅開二度的“玫瑰” / 450
《約瑟夫的故事》:聽比看更重要 / 454
“肯佩音響”舉例 / 457
我們時代的理查·施特勞斯演唱者 ——熱妮·弗萊明的《四首最后的歌》 / 461
世紀末的極端“對位” ——維也納愛樂北京音樂會有感 / 465
拉赫馬尼諾夫:高貴與憂傷 / 468
我們時代的拉赫馬尼諾夫“代言人” / 475
后記 / 479
再一次“重聽貝多芬”
現(xiàn)在聽音樂的心態(tài)越來越不同于從前,似乎有意逃避復雜而趨向簡單,卻又在所謂“簡單”的音樂中動輒沉溺,更難以自拔。比如貝多芬,在差不多二十余年沒有系統(tǒng)聽過他的交響曲之后,因為阿巴多去世的緣故重新聽起他的三套DG錄音,竟一下子愛得如醉如癡,特別是他在世紀之交執(zhí)棒柏林愛樂錄制的新版,再次聽來,似乎比十幾年前初次接觸他的“凈版”理念更覺心意相投,深感冥冥之中必有天意。正是有阿巴多向“本真主義”致敬之舉在我心中先入為主,才使我日后能夠為諾靈頓的斯圖加特版深深癡迷,享受到愛樂之旅最難以言表的欣悅與幸福。
一旦進入貝多芬的世界,對音樂最赤誠最樸素的愛頓時如春光返照,多半生的聆樂記憶紛至沓來。怎能忘記禁錮年代的托斯卡尼尼的“快轉(zhuǎn)黑膠”?怎不感恩卡拉揚20世紀60年代版的“寶麗金”盒帶周而復始日復一日地被聽到帶卡轉(zhuǎn)停?還有瓦爾特的“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在第一時間的故意錯過,因為實在想不通這位馬勒傳人怎會去“毒巢”哥倫比亞指揮貝多芬(這個“笑!焙髞黻懤m(xù)在幾位樂友身上發(fā)生,“哥倫比亞”是唱片公司的名字,用的是新大陸發(fā)現(xiàn)者哥倫布的名字,而非以名為國的國家,目前該公司已為Sony所有)?就交響曲全集而言,往昔歲月的驚喜總是不斷,伯姆的方正密實、博爾特的從容貴氣、克里普斯的溫暖流暢、萊布維茨的瀟灑銳利、切利比達克的悠遠深邃、旺德的穩(wěn)健張力、馬祖爾的通脫率真、科林·戴維斯的氣定神閑、克倫佩勒的親切自然、賽爾的雅致精妙、伯恩斯坦的雄渾狂放……粗粗統(tǒng)計下來,我聽過和擁有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應該在五十個以上,它們每一個的初次聆聽都可以講出一個故事,這還不包括不斷涌現(xiàn)的屬于“年輕人”的新銳錄音。
在這么短的文字篇幅里做一個貝多芬交響曲的“梳理”實為痛苦之事,也許以追求實惠的理由稍微反一下主流比較容易討巧。施密特—伊瑟什泰特指揮貝多芬的Decca套裝八張除交響曲之外,尚包含五首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以及《艾格蒙特》序曲、《大廈落成》序曲和《萊奧諾拉》第三序曲,鋼琴家是巴克豪斯,小提琴家是謝林,樂團是維也納愛樂和倫敦交響,錄音年代在1958—1969年之間,音效相當能夠接受。施密特—伊瑟什泰特具有老派德奧大師風范,速度偏于寬緩,音色質(zhì)樸溫暖。具有同樣性價比優(yōu)勢的是Philips(現(xiàn)改為Decca商標)“DUE”系列的五套共十張CD,交響曲由馬祖爾指揮萊比錫格萬德豪斯樂團,同時又補有《大廈落成》《費德里奧》《科利奧蘭》《斯蒂芬王》《雅典的廢墟》和三首《萊奧諾拉》序曲等。C小調(diào)合唱幻想曲的鋼琴是布倫德爾,海丁克指揮倫敦愛樂樂團伴奏。20世紀70年代正是模擬錄音的好時候,所以盡管屬于中價品質(zhì),但比起今天的廉價套裝仍是優(yōu)勢明顯。鋼琴協(xié)奏曲的版本更不可輕視,如日中天的科瓦切維奇與科林·戴維斯的倫敦交響樂團合作,幾可稱為“全集”范本,再配以皇家音樂廳樂團首席克萊伯斯演奏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以及阿勞、謝林、斯塔克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三重協(xié)奏曲,實在是足金足兩白送的感覺。如果再多點好奇心,那么貝多芬根據(jù)小提琴協(xié)奏曲改編的降E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在這里基本是唯一的錄音了,鋼琴家和樂團是哪個顯然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在我隆重介紹十年前對諾靈頓與斯圖加特廣播樂團版的重大發(fā)現(xiàn)之前,我們還是要先聽諾靈頓指揮他自己的古樂團——倫敦古典演奏家合奏團真正的“古樂本真”版,錄于1986—1988年。20世紀90年代初,我偶爾在一位國外回來的朋友家里聽過第七交響曲和《艾格蒙特》序曲,竟被“時代樂器”所造成的音響動態(tài)震撼,從此便終日惦記。直到2002年4月在上海大劇院一層的唱片超市以一張正價版CD的價格拿下五張?zhí)籽b。在我以后的旅途中,這套貝多芬一直在“隨身聽”里陪伴著我,從而使我那年的仲春江南行另添一番奇特滋味。和所有的古樂版貝多芬相比,諾靈頓最無學究氣,最講究力度對比和速度變化。并且他的古樂器音色可以和布呂根媲美,勝過霍格伍德與加迪納。這種鮮活的、浪漫的,同時又洋溢著時代質(zhì)樸氣息的貝多芬,我只在諾靈頓這里才能聽到。再次提示一句,我買它肯定不是因為價格合算,但是因為這種太合算而“不小心”將它收歸囊中的朋友,請一百倍地善待它,聆聽它。這是你早應該聽到的貝多芬的“本真之聲”。
我們當然不能忽視最新版本的問世,它們所帶來的新鮮感往往為偉大的作品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西蒙·拉特爾在接掌柏林愛樂樂團之前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無論是音樂會還是發(fā)行的唱片都引起樂壇轟動,好評如潮。隨后夏伊指揮萊比錫格萬德豪斯樂團、蒂勒曼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帕沃·雅爾維指揮不萊梅德意志室內(nèi)愛樂樂團的版本也多有超越前人之處,大有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趨勢。從他們身上不難看到前輩大師的影子,所幸他們自己的獨特處理印記更是顯著,對進一步理解貝多芬提供了重要啟迪。
說到前輩大師,有一些單張唱片實在不忍割舍,比如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的第二和第七的演奏極為出彩,有異常鮮明的伯恩斯坦烙印。第二是空前的大結(jié)構,而且戲劇性強烈,即興因素也較多;第七的開頭節(jié)奏輕松隨意,洋溢著伯恩斯坦式的喜悅;第二樂章并不纏綿,漠然無奈的步態(tài)令人沉思;第三、四樂章熱烈無比,是酒神真正的醉意,上佳的錄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以前“畫廊版”在錄音上存在薄和干的問題,現(xiàn)在經(jīng)過重制的版本在錄音上改進很大,雖然價格有所提高,但仍有許多必收版本,比如這張伯恩斯坦。我有一種預感,很可能一直賣正價的伯恩斯坦版貝多芬交響曲會以一張張“畫廊版”形式重新面世。第三(英雄)交響曲我既不想漏掉克倫佩勒與愛樂樂團的1955年版,也一定要強力推薦瓦爾特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的“搶救”錄音。后者在Sony再版時還捎上第八,索性一起列出,畢竟貝多芬交響曲的早期立體聲錄音,能有這么驚人的效果太萬幸了。21世紀伊始,DG公司重新制作發(fā)行當年Westminster的傳奇錄音,雖然由LP轉(zhuǎn)為CD在所謂音樂味上有些許損失,但傳奇大師的傳奇演繹得以重見天日。在20世紀50年代的錄音寶藏中,赫爾曼·舍爾欣無疑是最璀璨的珍寶。他的“英雄”和“田園”在演繹和音效的精彩程度上,遠遠超過舍爾欣在其他廠牌中本已十分優(yōu)秀的錄音。他的“英雄”像沖決一切的洪流,節(jié)拍明朗敏捷,步伐剛健有力,在速度與力度方面都到了極端的程度,但卻毋庸置辯,令人由衷信服。舍爾欣的演繹在音樂性上堪與富特文格勒媲美,但整體結(jié)構更堅實,氣度也更決絕。雖然“田園”也很緊湊完整,但整曲演奏時間在三十四分鐘,接受起來還是心有障礙。不過,一部空前絕后的“英雄”演奏仍使這張唱片注定成為愛樂者人人爭而得之的寶物。
提起Orfeo廠牌的貝多芬,愛樂者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卡洛斯·克萊伯指揮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樂團的第四交響曲,這場舉行于1982年5月的紀念伯姆逝世的音樂會注定是貝多芬音樂演繹的不朽傳奇。現(xiàn)在,我們在同一廠牌下來回顧伯姆本人的一次傳奇演奏,這是他指揮維也納愛樂在1969年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的實況,指揮和樂團都有超常水平的發(fā)揮。伯姆的貝多芬第四我一向推崇,而這次演出顯然超過他在DG的錄音。樂團的音色拾取雖然略顯粗糲,但激情洋溢,首尾一貫,又豈是錄音室錄音可比。
接下來的第五、六、七交響曲越發(fā)沒有懸念,幾乎全是卡洛斯·克萊伯的擅場。他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在DG的第五和第七雖然被“原版大師”系列合并為一張CD,看起來是買者占了便宜,殊不知音質(zhì)比兩張正價版差得太多,貴,還是有貴的道理?巳R伯與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樂團1983年11月7日的 “田園”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令第一時間有幸聆聽者喜不自勝,奔走相告?巳R伯還是一如既往的快速、緊湊,造句結(jié)實大氣,織體豐滿多維,在結(jié)構的均衡方面更是無與倫比。他的第一、第二樂章動力十足,橫掃而過。第三樂章實為干凈利落的過渡,從而迎來他最具風格特點的第五樂章,這是克萊伯這個演奏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妙時刻。在不時出現(xiàn)的觀眾咳嗽聲中,貝多芬最美麗的句子如波濤洶涌般綿綿不絕,層層涌現(xiàn),昭示著自然世界的勃勃生機以及幸福健康的人生在周圍上下縈繞,久久不散。現(xiàn)場觀眾給了克萊伯三分五十秒的掌聲,又一個歷史場景得以重現(xiàn)。
第九(合唱)交響曲躲不過1951年7月富特文格勒在拜羅伊特瓦格納歌劇節(jié)“重張”音樂會的“終結(jié)版”,暫不詳論。其他有必要聆聽的兩個版本基本屬于瓦格納發(fā)軔的一脈相承,一是伯姆1970年版,歌手是瓊絲、特洛亞諾斯、托馬斯、利德布什;一是伯恩斯坦1979年版,歌手是瓊絲、施瓦茨、科洛、莫爾,都是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女高音和男高音都是那個年代最優(yōu)秀的“拜羅伊特瓦格納歌手”,他們聲音的穿透力,即便通過音響傳來,都有置身拜羅伊特節(jié)日劇院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