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回顧了作者四十余年的電影創(chuàng)作生涯,涵蓋了《穆赫蘭道》《藍絲絨》《雙峰鎮(zhèn)》等代表作品臺前幕后的故事。
★享譽國際的好萊塢鬼才,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大衛(wèi)·林奇訪談錄
★回顧四十余年的電影創(chuàng)作生涯,風趣講述《穆赫蘭道》《藍絲絨》《雙峰》等等代表作品臺前幕后的故事
★幽默,平實,深刻,坦誠,辟開深入神秘而富有力量的林奇世界的通幽曲徑
★犀利審視現(xiàn)代人焦慮郁悶的精神癥候,在黑暗和混亂之中尋求平衡與美
“詭異”是一種特別難以 定義的感覺。既非絕對的恐 怖,也非輕微的焦慮,這種 “詭異感”倒似乎更易于從它 的反面,從它不是什么來描 述,而要追問它到底是什么 則很難說清!矕|尼· 維德勒:《建筑學意義上的 詭異》 在一開始談到很難為“詭 異”找到一個確切的定義時 ——“不安”這種感覺最早在 18世紀晚期才得到確認—— 維德勒可能正是在描述評論 界和觀眾面對大衛(wèi)·林奇的 電影時的那種感覺。我們不 但很難說清楚觀看一部林奇 電影時的確切體驗,就連要 確認到底看到了什么都沒有 把握(這一點明顯地表現(xiàn)在 他的影片《穆赫蘭道》所引 起的精神錯亂般的反應當中 ),這是因為林奇作品的核 心就是詭異——帶著其所有 不確定性的詭異。 在無意中,林奇調(diào)動起 他電影制作過程中的方方面 面來努力表達這種難以捉摸 的特質(zhì)。在當代,很少有導 演像林奇那樣深入地探求過 電影的各種最根本的要素。 林奇對聲音和影像的結構, 對臺詞和動作的節(jié)奏,對空 間,對色彩和音樂的本質(zhì)性 力量的敏感,使他在這方面 卓然獨造。他是一名主流的 電影導演。然而,林奇作品 的獨創(chuàng)和新穎之處首先且最 為重要的,則來自他不同尋 常地接近他自己內(nèi)心生活的 愿望和能力。正是林奇的真 誠及他真實地將內(nèi)心的生活 表現(xiàn)在銀幕上的努力,最終 使電影這種媒介得到了新生 。 雖說林奇繪畫和制作先 鋒電影的經(jīng)歷可以解釋他的 電影在形式方面的驚人特質(zhì) ,但沒法解釋他的影像所具 有的絕對力量。對林奇來說 ,只有當電影所有的要素都 熔鑄為一體,產(chǎn)生他慣常稱 之為“氛圍”的東西時,這種 神奇的力量才會出現(xiàn)。此時 ,你看到、聽到的一切都在 為一種特定的“感覺”服務。 種種感覺之中最使他興奮的 就是那些最接近于夢境的感 覺和情緒體驗,而夢魘的核 心特征是沒法只通過描述特 定的事件來傳達的。一般的 電影敘述要求符合邏輯、易 于理解,而林奇對這種敘述 方式提不起興趣,因為這限 定了在一時一刻只能有一種 類型存在。在林奇的宇宙中 ,各個不同的世界是相互抵 觸碰撞的。他影片中“不安” 的感覺部分說來正是一種多 種類事物混合、混亂的結果 ,在觀眾看來,他的影片也 就因此缺少了那些慣常的能 讓人覺得舒服,更重要的是 能讓你找得著北的規(guī)則或慣 例。 林奇試圖傳達的這種無 法定義的“氛圍”或說“感覺” ,是與一種智識上的不確定 性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 稱之為“迷失于黑暗和混亂 中”。正是在這種氛圍中, 詭異清楚地在林奇的影片中 現(xiàn)身。它并非簡單地寓于所 有那些怪異、神秘和荒誕不 經(jīng)的事件中,恰恰相反,那 些怪事正因為其本身的夸張 而喪失了“可怕性”。按弗洛 伊德的說法,詭異的特質(zhì)屬 于“那些令人恐怖的領域”, 與其說是真實的恐怖,還不 如說是內(nèi)心的恐懼,與其說 是當真見鬼,還不如說是心 里有鬼。它把“心安理得”一 變而為“毛骨悚然”,在稀松 平常中創(chuàng)造出一種令人不安 的陌生之感。用弗洛伊德的 話說,“詭異之所以成為詭 異,就是因為我們私下里太 熟悉它了,也正因此,它受 到了壓抑”。這正是林奇電 影的本質(zhì)所在。 正如維德勒指出的,詭 異扎根于埃德加·愛倫·坡和 E.T.A.霍夫曼的短篇小說之 中。在美學中,這一特點較 早在關于良性舒適的內(nèi)部環(huán) 境如何被可怕的異己入侵打 斷的描寫中得到展現(xiàn)。這正 是《橡皮頭》《藍絲絨》《 雙峰》《妖夜慌蹤》和《穆 赫蘭道》的素材。在心理學 上,詭異在分身的隱喻中得 到展現(xiàn)。威脅來自與自我一 樣的分身。更為可怕的是, 分身的他者性與自我無異。 這在林奇的作品中是通過導 演對吉基爾和海德善惡雙重 人格‘的隱喻找到其相關性 的,如《藍絲絨》中的杰弗 瑞和弗蘭克,《雙峰》中的 利蘭·帕爾默與殺手鮑伯, 《妖夜慌蹤》中的弗瑞德· 麥迪遜和皮特·戴頓,以及 **有野心的《穆赫蘭道》 中的貝蒂·埃爾姆斯和戴安 娜·塞爾溫、麗塔和卡米拉· 羅茲的對置。 …… 這種對立性最明顯地體 現(xiàn)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這部影片的拍攝上——一個 溫馨感人的美國鄉(xiāng)村故事, 夾在《妖夜慌蹤》和《穆赫 蘭道》那黑暗的城市夢魘世 界之間。但是如果說相對于 林奇本人那可怕的、陰暗的 畫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更多地應歸功于諾曼·羅 克韋爾、安德魯·韋思和格 蘭特·伍德的經(jīng)典“美國哥特 人”的繪畫世界,這部影片 又力圖同時做到既完全徹底 個人化,又完全徹底不同于 這位導演曾經(jīng)創(chuàng)作的任何作 品。 近來,林奇已經(jīng)從他摯 愛的油畫轉向計算機的世界 ,全神貫注于對攝影圖像的 數(shù)字化處理。這算是他的業(yè) 余消遣吧,而他的主業(yè)則在 于設計家具、作詩、錄制他 自己的音樂,以及跟卡羅琳 ·湯普森——蒂姆·伯頓《剪 刀手愛德華》和《圣誕夜驚 魂》的合作者——合作撰寫 他第一部全動畫長片《勢利 者世界》。 瞥一眼林奇位于好萊塢 山上的獨立公司“非對稱”制 片公司里的書架,你就會發(fā) 現(xiàn),這個地方正是讓你能在 林奇的世界里找得著北的最 好
大衛(wèi)·林奇David Lynch,美國著名導演、編劇,當代美國非主流電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華麗、陰郁、詭異夾帶著黑色幽默的風格在影壇獨樹一幟。1990年,大衛(wèi)·林奇憑借《我心狂野》獲第43屆戛納金棕櫚獎。2019年,林奇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克里斯·羅德雷Chris Rodley,英國著名獨立影片制作人。獲獎紀錄片系列《安迪·沃霍爾:完整影像》《這就是現(xiàn)代藝術》,以及《色情:一種文明的秘史》的導演。他還拍攝和制作了一系列關于導演、作家和音樂人的紀錄片,如維姆·文德斯、威廉·巴勒斯、約翰尼·卡什等。 馮濤,資深文學譯者,譯有E. M. 福斯特、毛姆、海明威、斯坦貝克、田納西·威廉斯、杜魯門·卡波蒂、約翰·契弗、伊恩·麥克尤恩、石黑一雄、托馬斯·基尼利、尼克·霍恩比、阿蘭·德波頓、安·蘭德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包括《藍絲絨》《太陽照常升起》《約翰·契弗短篇小說集》《水泥花園》《長日將盡》《辛德勒名單》等二十余種
修訂版序 1
一只穿過我家的扭曲的手的陰影 9
—童年、記憶與繪畫
工業(yè)城市里的花園 46
—從《新娘》到《祖母》
我看見了自己 77
—《橡皮頭》
小蟲子也會夢想天堂 119
—自造窩棚與《象人》
哎呀上帝,媽媽,那條狗它咬了我 143
—攝影與《沙丘》
她沒有愚弄任何人,她受了傷,而且傷得很重 163
—音樂與《藍絲絨》
突然間,我的家變成了一棵痛苦的樹 200
—《雙峰》故事
這是個廣闊奇妙的偉大世界 246
—《我心狂野》與怪異透頂
家中的螞蟻 275
—《妖夜慌蹤》
重訪這個廣闊奇妙的偉大世界 313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比利在自家的后院里找到了一本謎語書 337
—《穆赫蘭道》
大衛(wèi)·林奇作品列表 373
你的繪畫經(jīng)常出現(xiàn)由切割成單個的字母粘貼而成的句子。這又令我想起《雙峰》及殺手鮑伯留在他的受害者指甲下面的字母。當然還有你的第一部短片,就是《字母表》。字母和單詞究竟在哪方面令你這么感興趣?
我畫中的單詞有時在“促使你開始思考畫中還隱藏著什么”這一方面會起到重要作用。而在更多的時候,單詞就像形象一樣能令我激動,有某種東西就會從中產(chǎn)生。我習慣于把這些小小的字母切割出來,然后再把它們貼上去。它們這么排起來就很好看,就像是牙齒。我會用一種令我想起藥膏的東西把它們貼上去。單詞會改變你感知畫面的方式。而且它們對于另外的隱藏部分也是很好的平衡。有時候它們會變成畫的標題。
一個詞也是一種肌理、一種質(zhì)地。當你開車兜風時,你會看到電線,看到白云、藍天或是煙霧,同時,你也會看到許多許多的單詞和形象。你也會看到各種指示牌、奇怪的光亮和迷路的人。他們的定力不夠,完全被這些沖昏了頭腦。我尤其不喜歡這個。我喜歡擺設簡單的房間,也喜歡有些不規(guī)則性在里頭的屋子。不過這就像是個數(shù)字—一間光禿禿的屋子,上面寫著“2”。然后,你把一個人放在里面,那個人是個強壯的“7”。突然間,你就能看到這個人了,你還能看到他臉的樣子及他活動的方式—就像是在《橡皮頭》中。《我心狂野》更加極端些。它建立了一種狂熱,這個世界的一種瘋狂。這就是片子的主題。
你說一個詞也可以是一種肌理。你一直都對肌理、質(zhì)地特別著迷,是不是?
是的。我是對肌理著迷。我們總是被這么多聚乙烯材料包圍,因此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不斷在尋找另外的質(zhì)地。我曾有一次用脫毛劑把一只老鼠的毛全部除去,想看看會是什么樣—它看起來漂亮得很。
你有一幅畫叫《我看見了自己》,它看起來就像是同一事物的兩面。一個形象很暗,另一個則是白的,而且像一具骸骨。他們看起來像是在隔著某條界線對望。你在畫這幅畫的時候腦子里想的是什么?
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有兩面。我曾聽說過一種說法,我們一生的歷程就是通過知識與將相反糅為相成的經(jīng)驗來獲得“神授思想”。那就是我們的歷程。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使兩個對立的方面和諧統(tǒng)一正是其中的訣竅。
它們的對立是體現(xiàn)在一好一壞上嗎?
喔,它不得不如此吧。我不知道為什么(大笑),但是……呃……克里斯,我不太清楚該怎么跟你說!它們就是對立的,你知道,就這么回事。然后這還意味著有個中間地帶。而且這個中間地帶并不是一種折中,它就像是兼具兩者的力量。
一般人都經(jīng)常對自己精神世界中偏暗的那一面感到困擾,相比而言你似乎就坦然得多。為什么會這樣?
我也搞不懂。我一直都是這樣的。我一直就兩方面都喜歡,而且相信為了享受其一的樂趣,你必得理解另一面—你聚集的黑暗越多,你就能看到越多的光明。
當黑暗的那一面在你的作品中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你的家人會感到難以接受嗎?
你看,我確實有這種麻煩,因為這本不該引起什么擔心的。我知道確實表現(xiàn)出了黑暗的一面,但你只是在做你的工作,而且這工作棒極了。你很幸運,你熱愛并能做好這一工作。而隨后產(chǎn)生的結果則會讓你覺得滑稽。因為那就像是個動物園。
但一般還是認為任何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都是危險的。
哦,你一旦做出了點東西,就有的看了。你自己也就向無數(shù)的事情開放了。這不是你要這么做的原因,卻是必然的結果。如果凡事都有個不利的方面,你知道,那就是它了。你看,我是從蒙大拿的密蘇拉來的,你知道嗎?我是個完全正常的人。
你是說每個蒙大拿州的密蘇拉人都理應是“正!钡膯?
(大笑)喔,如今你說你來自蒙大拿,人們就會開始擔心了,因為“大學炸彈客”就隱居在那兒。有很多腦子里有幾顆螺絲松了的人都不再到那邊的森林里去了。那是個—我是說森林—你可以進去為所欲為的地方,遠離任何有可能干涉你的人—比如說政府啦、收稅的啦,等等這類人。
你被親切地稱為“來自火星的詹姆斯·斯圖爾特”,這起碼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你的作品與你的為人明顯不同。你還被許多人叫作“一個矛盾”。你認為這符合事實嗎?
可以說是事實,因為你總有內(nèi)心與外表的區(qū)別,有時候它們是相互矛盾的—每個人都是這樣,概無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