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與振興:“國字號”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村映象(名鎮(zhèn)篇)
定 價:35 元
- 作者:廖立剛,覃圣云著
- 出版時間:2023/7/1
- ISBN:9787549425501
- 出 版 社: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K926.75-64
- 頁碼:103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23cm
本書以圖片展示的方式,真實記錄了廣西9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的建筑原貌、民俗民風和空間形態(tài)。近150張圖片,加上通俗精練的文字介紹,把讀者帶入塵封的歷史歲月。城池廟宇、府第祠堂、名人故……一座座寫滿歲月滄桑的建筑、一處處匠心巧妙的飛檐影壁,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著廣西“國字號”名鎮(zhèn)名村的卓越風姿,演繹著一個個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讓讀者隨著本書在歷史的影像中游。覽,欣賞到廣西先民創(chuàng)造的文化瑰寶,去品味其中的艱辛和社會變遷,使我們在驚贊與震撼之余,對未來油然而生責任感,建立文化自信心。
靈川縣大圩古鎮(zhèn)
鹿寨縣中渡古鎮(zhèn)
陽朔縣興坪古鎮(zhèn)
興安縣界首古鎮(zhèn)
賀州市八步區(qū)臨賀故城
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古鎮(zhèn)
昭平縣黃姚古鎮(zhèn)
陽朔縣福利古鎮(zhèn)
防城港市防城區(qū)那良古鎮(zhèn)
靈川縣大圩古鎮(zhèn)
廣西靈川縣大圩古鎮(zhèn)始建于公元0年,中興于明清,鼎盛于民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在明朝,其以“大”成為古代廣西“四大圩鎮(zhèn)”(另三個為賓陽縣的蘆圩、蒼梧縣的戎圩、貴港的橋圩)之。
大圩古鎮(zhèn)是漓江上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兩公里,街道上鋪滿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古色古香、保存完好的老房子。閑著無事的老人們或在街邊看些發(fā),或聚集在一起喝茶打牌,在時有時無的桂花香中平靜地生活著,守望著這后的古老和寧靜。
石板路旁的房子多為青磚、青瓦的兩層明清建筑,其滄桑歷史隨處可見。每棟房子設(shè)計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門前、天井、正房、廂房、后院組成。臨街的那面一般作鋪面,有樓梯可上二層。往里走是天井,采光較好,一般都栽種有花。天井后是正房,高大寬敞,供奉著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活動、會客的地方;兩邊是用來居住的廂房。正房、廂房的門窗上都雕有花紋;正房后有門可到后院,后院臨江并建有廚房和廁所,有石階可到江邊取水、洗衣。
到大圩,萬壽橋是必去的地方。萬壽橋始建于明代,是一座單拱石橋,橋面的石頭已被磨得溜光發(fā)亮,橋體穩(wěn)健古樸。
橋的西面是漓江,是欣賞漓江及對岸螺螄山的位置。
清代建的高祖廟、漢皇廟,廣東、湖南、江西等會館,以及青石板路、青磚青瓦樓房,成為古老圩鎮(zhèn)的見證。
01年,在建設(shè)桂林磨盤山碼頭旅游公路時,人們在大圩鎮(zhèn)發(fā)現(xiàn)了一個罕見的古墓群。7座古墓排列成天上的北斗七星狀,而且各墓封土堆的大小與星星的亮度有關(guān)聯(lián),這在國內(nèi)還是現(xiàn)。古墓群位于大圩鎮(zhèn)馬山東麓(俗稱七星坡)。當?shù)乩习傩樟鱾,此墓群是靖江的宗室——附近村屯中朱姓人的先祖墳(zāi)埂km然古墓與七星的關(guān)系今還是一個謎,但從古墓中出土的陶盒、陶罐、青銅劍、鐵斧和石璧等隨葬品看,關(guān)于此墓群是靖江宗室之墓一說系謬傳,它與1974年發(fā)掘的平樂銀山嶺戰(zhàn)國西漢墓有相似之處,應(yīng)屬同一時期的墓葬,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大圩四周有社公山、景山、磨盤山。鎮(zhèn)西毛洲,四面環(huán)水。大圩還是盛產(chǎn)柑橘、橙柚的大果園,風景優(yōu)美,田園如畫。明代解縉的《大圩》詩云:“大圩江上蘆田寺,百尺深潭萬竹圍。柳店積薪晨爨后,壯人荷葉裹鹽歸!彪m然隔了幾個世紀,但其用細膩筆觸所描繪的大圩,今仍給人古樸、優(yōu)美、恬靜、繁榮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