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術論》是一本關于陶瓷藝術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的書籍,介紹了陶器與瓷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意義,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中國傳統陶瓷工藝的屬性與特征!短沾伤囆g論》就陶瓷作品存在的基本形式,通過設計創(chuàng)意,融會功能效用和形式美感,運用材料和技術完成作品的規(guī)律和方法,并結合具體作品進行專業(yè)的闡釋。 陶瓷藝術創(chuàng)造具有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自身的藝術規(guī)律,作者選取傳統、民間和現代優(yōu)秀作品進行分析,揭示陶瓷工藝思維的獨特范式!短沾伤囆g論》的特點在于,作者通過對陶器與瓷器設計和工藝實踐的總結,在專業(yè)方面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這本集子中所編入的文章,都是關于陶瓷專業(yè)理論與設計實踐方面的論 述,有認識和理解,有感受和體會,其中主要是我在從事專業(yè)教學和設計實 踐過程中的思考和總結。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在高中畢業(yè)前,選擇報考學校和專業(yè)時,我的美術 老師曾耀宗認為我在美術和工藝方面有特長,以及在文化課方面基礎良好,于是讓我報考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 系。曾老師早年留學日本,就讀于東京女子美術大學的美術教育專業(yè),她對 美術學科涵蓋的專業(yè)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對日本的陶藝教育很感興趣,關于 作陶制瓷更是具有獨到心得。她告訴我,日本的陶瓷設計和生產都很發(fā)達, 作品也很精美。你若能學這個專業(yè),一定要打好專業(yè)基礎,將來完成對日本的超越。
曾老師對我比較了解,她是一個對學生負責任的人,在高中三年課外美 術組里,她對我進行了悉心指導。師恩難忘,只有不輟地努力,才能回報萬一。
1957 年我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如愿以償地到陶瓷藝術設計系學習。 陶瓷藝術設計的學問精深,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陶瓷藝術實踐的技藝高 超,是值得下功夫學習和掌握的。進入陶瓷藝術設計系之后,在老師的指導
下,我比較快地適應了專業(yè)特點。在完成美術基礎課訓練的同時,開始陶瓷 專業(yè)的研修,我把主要精力投入專業(y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在實踐中進行 理論思考的習慣。同時把課外活動與專業(yè)學習結合起來,參與了學生會創(chuàng)辦 的《裝飾》壁報,寫過關于專業(yè)學習心得的文章,可以說是我撰寫陶瓷專業(yè) 論文的開始。
這本集子中編入的文論是從我過去發(fā)表的文章中遴選出來的,企望并相 信這些文字,能對就讀本專業(yè)的學生不無裨益,在專業(yè)學習的道路上少走彎 路;對從事陶瓷藝術設計的同行,提供借鑒參考;對陶瓷藝術愛好者,提高欣賞水平有所幫助。
其中,有最早在《裝飾》雜志發(fā)表過的《黑龍江省原始陶器的造型與裝 飾》,也有收錄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華覺明主編《中國三十大發(fā) 明》中的《瓷器的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還有為路甬祥任總主編的《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陶瓷卷》和續(xù)卷寫的總論,以及由鄧白和我任主編的《中國現代美術全 集·民間陶瓷卷》寫的緒論;另有李政道和吳冠中主編的《藝術與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的《陶瓷造型的意蘊》,收錄在《紫砂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的《宜興紫砂工藝散論》,以及收錄在《北京工藝美術學會論文集》中的《論陶瓷造型的和諧》,等等。
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也帶來陶瓷藝術理論和實踐的日新月異。本書中的文論,有些成文久遠,有些受限于當時的思考深入程度,與當下的認識可能不盡一致。同時囿于才學智識,稚拙與粗淺,回頭再仔細閱讀時,感到需要深入與充實的必要。退休之后時間充裕了,有暇出入陶瓷廠從事專業(yè)設計實踐,也可靜下心來讀書與思考。雖然記憶力逐漸衰退,但理解和判斷能力卻有所長進,對專業(yè)實踐有了不同角度的揣摸和審視,新高度上的認識和探索,更多是致力于實踐的結合與融入。
經過多年的醞釀,認識有所提高。正因為如此,于是選擇這十幾篇有助于學習專業(yè),掌握規(guī)律和方法,可供參考的文章,進行認真修改和充實,并配上圖例加以說明。選編修改和充實主要是為了有助于閱讀時的認識和理解。
本書以《陶瓷藝術論》名之,是用張仃老院長在 1996 年的題字。當時正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40 周年院慶之際,我在為張院長辦理轉去天壇醫(yī)院會診之事。當時他正在家中揮毫書寫,見我的到來便坐下,聽到我告訴他轉院已順利辦成,他為免去手術之苦,心情十分愉快。隨即詢問院慶大型教學成果
展覽的反響,他對陶瓷專業(yè)展出的作品很滿意,并對其第一個被評為部級重點學科給予肯定,同時希望加強陶瓷專業(yè)理論建設。他鼓勵我說:要關注所從事專業(yè)的理論建設,好好總結一下,陶瓷專業(yè)教育的辦學經驗,有助于藝術設計教育的學科建設。作為鼓勵,張院長為我題寫了陶瓷藝術論幾個字,他說,這幾個字適應性強,以后出書可以用。
值此拙著付梓之際,每每看到陶瓷藝術論的題字,總想到張仃先生當年的囑咐和希望,常有汗顏之感,亦不乏愧怍之心!如今,張先生斯人已逝,這本集子權且作為交給先生和讀者的作業(yè)本,期待各位不吝賜教!
2022 年 10 月 18 日于北京
楊永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38年4月9日,生于哈爾濱市
1957年7月,高中畢業(yè)于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1957年9月,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
1962年7月,畢業(yè)后留校任教
1986年至1993年,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主任
1993年至1999年,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主管教學)
1999年至2007年,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位分委員會主席
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五屆藝術學科評議組成員、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著有《陶瓷造型基礎》《陶瓷造型設計》(獲1992年第二屆全國普通高校優(yōu)秀教材獎)《陶瓷造型藝術》(獲2008年清華大學優(yōu)秀教材特等獎)《說陶論藝》《中國美術史談議 陶瓷篇》《中國陶瓷》《民間陶瓷》《歸合自然》《楊永善文集》《學手藝札記》
主編有中國藝術教育大系現代藝術設計叢書《中國傳統工藝全集 陶瓷卷》(獲2006年首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陶瓷卷》
作品《斜玉茶具》獲1986年全國陶瓷設計一等獎,《彩虹茶具》獲1990年全國陶瓷設計一等獎
制陶技術發(fā)明的重要意義
一、制陶技術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智慧展現
二、制陶工藝技術思維的深遠影響
三、水火既濟而土合的材料學開端
四、制陶技術發(fā)明與設計意識萌生
五、感悟制陶技術發(fā)明的創(chuàng)造精神
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fā)明
一、制陶技術是瓷器發(fā)明的先導
二、制陶技術的出現與發(fā)展
三、多種陶器燒造的成功
四、原始瓷器的兼容
五、瓷器發(fā)明走向成熟
六、制瓷技藝的日益繁榮
中國陶瓷傳統工藝概論
一、陶瓷傳統工藝的獨特范式
二、陶瓷傳統工藝的致用
三、審美取向與陶瓷風格的多樣性
四、陶瓷傳統工藝在發(fā)展中的持續(xù)創(chuàng)造
五、深入研究陶瓷傳統工藝的技術思想
中國陶瓷傳統工藝研習札記
一、中國陶瓷傳統工藝豐富的技藝內涵
二、作陶制瓷順其自然的思維方式
三、設計創(chuàng)意與匠心獨運的技藝融合
四、本體形式語言自律的體現
五、陶瓷傳統工藝認識的深化
中國傳統陶瓷的造型意識
一、造型是器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二、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
三、講究完整的求全意識
四、不斷完善的造型程式
五、富有形式感的造型韻味
六、精致得體的細部處理
陶瓷造型的意蘊
一、認識陶瓷造型的屬性與特征
二、從造物到造型的實踐感悟
三、制陶技術發(fā)明與造型產生的規(guī)律
四、從模擬自然到造型方法的演進
陶瓷造型方法的感悟與認知
一、陶瓷器物造型最初的產生
二、陶瓷造型從單一到多種方法的形成
三、在工藝實踐中認識造型方法和規(guī)律
四、造型方法的運用與拓展
陶瓷造型中﹃線﹄的運用
一、陶瓷造型的輪廓線與實體的關系
二、陶瓷造型的線型運用
三、造型實體線的呈現與處理
四、造型復合線角的運用與作用
陶瓷造型的整體和諧
一、陶瓷造型是功能、工藝與形式的整合
二、和諧是造型構成要素的匠心處理
三、相輔相成是造型整體構成的關鍵
四、整體和諧是造型形式美的本源
陶瓷造型與裝飾的關系
一、造型自身的形式感是首要的
二、裝飾從屬于造型的形式與意蘊
三、發(fā)揮材料和技術的裝飾作用
四、造型與裝飾的風格諧調
五、造型與裝飾結合的主從關系
六、裝飾構圖與造型部位選擇
七、造型與裝飾視覺體量感的適應
中國現代民間陶瓷備述
一、中國現代民間陶瓷發(fā)展的概況
二、中國現代民間陶瓷窯場分布的特點
三、中國現代民間陶瓷是傳統技藝的載體
四、以致用為主導的創(chuàng)造意識
五、中國現代民間陶瓷造型樣式的結構特點
六、中國現代民間手工技藝創(chuàng)造質樸的美
七、因地制宜發(fā)揮原材料的特質
八、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
宜興紫砂工藝散論
一、追溯宜興紫砂工藝源流
二、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獨特技藝的形成
三、自然與傳統的感應與結合
四、繼承傳統與深化創(chuàng)新意識
五、回顧過程的感悟與思考
黑龍江省出土的原始陶器的造型與裝飾
一、遠古荒蠻之地優(yōu)秀的物質文明創(chuàng)造
二、獨具特色的陶器造型
三、別具一格的陶器裝飾
四、格物致知引發(fā)的遐想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