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特征和成因研究——以四川盆地為例》較為全面地介紹了四川省近年來在大氣污染特征及PM2.5來源解析方面開展的研究工作;研究了四川省2004~2020年污染物的時空演變規(guī)律和大氣污染變化特征;分析了四川盆地的污染氣象特征,對四川盆地三大區(qū)域的顆粒物進行了采樣監(jiān)測,并分析了其質量濃度、無機水溶性離子組分、碳質組分和無機元素等特征;采用正定矩陣因子(PMF)分解模型分析了PM2.5化學組成特征譜和來源貢獻,并在四川省“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措施和污染減排成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推動減污降碳協(xié)同增效的大氣污染防治對策建議。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第1章 緒論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內容 21.3 研究路線 3第2章 空氣質量特征及時空變化規(guī)律 42.1 2020年四川省環(huán)境空氣質量特征 42.1.1 環(huán)境空氣質量概況 42.1.2 PM2.5污染特征 52.1.3 O3污染特征 82.2 2015~2020年時空變化特征 102.2.1 PM2.5污染特征 102.2.2 PM10污染特征 112.2.3 SO2污染特征 122.2.4 NO2污染特征 132.2.5 O3污染特征 142.2.6 CO污染特征 152.2.7 優(yōu)良天數(shù)率 162.2.8 重度污染天數(shù) 172.2.9 大氣污染類型轉變 182.3 本章小結 19第3章 污染氣象特征 203.1 大氣環(huán)流 203.1.1 東亞大氣環(huán)流特征 203.1.2 東亞季風對四川盆地的影響 213.2 四川盆地地形及流場特征 223.2.1 四川盆地地形 223.2.2 700hPa流場分析 223.2.3 850hPa流場分析 223.2.4 925hPa流場分析 233.3 邊界層污染氣象特征 243.3.1 大氣穩(wěn)定度 243.3.2 逆溫 283.3.3 混合層高度 333.4 本章小結 37第4章 顆粒物質量濃度及質量重構特征 384.1 監(jiān)測與分析測試 384.1.1 監(jiān)測點與時間 384.1.2 采樣儀器與濾膜 394.1.3 顆粒物化學組分分析 404.1.4 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 434.2 顆粒物質量濃度特征 434.2.1 顆粒物濃度水平 434.2.2 顆粒物濃度時空分布特征 464.2.3 PM2.5與PM10濃度比值時空變化特征 504.3 PM2.5組成及質量重構特征 534.3.1 PM2.5質量濃度重構 534.3.2 PM2.5組成時空分布特征 614.3.3 不同空氣質量等級PM2.5組分特征 704.3.4 顆粒物的區(qū)域一致性 734.3.5 與其他地區(qū)比較 754.4 本章小結 76第5章 顆粒物水溶性離子組分特征 785.1 濃度水平 785.2 季節(jié)變化 795.3 空間變化 835.4 水溶性離子粒徑分布特征 855.4.1 水溶性離子濃度和含量的粒徑分布特征 855.4.2 一次水溶性離子粒徑時空分布特征 875.4.3 二次水溶性離子粒徑時空分布特征 895.5 離子相關性分析 915.6 離子平衡與存在形式 955.6.1 離子平衡 955.6.2 離子存在形式 975.7 二次無機氣溶膠體系分析 995.7.1 硫酸鹽 995.7.2 硝酸鹽 1005.7.3 SOR和NOR 1015.7.4 硫酸鹽、硝酸鹽和銨鹽的變化規(guī)律及相互作用 1035.8 本章小結 106第6章 細顆粒物中碳質和無機元素組分特征 1076.1 PM2.5中碳質組分的污染特征 1076.1.1 濃度水平 1076.1.2 時空變化特征 1086.1.3 OC與EC濃度比值 1126.1.4 二次有機碳的分析 1136.2 無機元素的特征分析 1186.2.1 時空分布特征和污染源 1186.2.2 元素富集特征 1266.3 本章小結 128第7章 細顆粒物污染源源譜解析 1307.1 正定矩陣因子分解模型法 1307.1.1 模型原理 1307.1.2 數(shù)據(jù)預處理 1317.1.3 模型試驗 1327.2 污染源源譜解析 1337.2.1 成都平原地區(qū)污染源源譜解析 1337.2.2 川南地區(qū)污染源源譜解析 1487.2.3 川東北地區(qū)污染源源譜解析 1587.3 本章小結 169第8章 細顆粒物污染來源特征 1728.1 成都平原地區(qū)細顆粒物來源特征 1728.1.1 污染來源貢獻情況 1728.1.2 污染來源貢獻季節(jié)變化 1738.1.3 PM2.5來源解析 1758.2 川南地區(qū)細顆粒物來源特征 1768.2.1 污染來源貢獻情況 1768.2.2 污染來源貢獻季節(jié)變化 1778.2.3 PM2.5來源解析 1798.3 川東北地區(qū)細顆粒物來源特征 1818.3.1 污染來源貢獻情況 1818.3.2 污染來源貢獻季節(jié)變化 1828.4 典型污染事件來源解析 1838.4.1 煙花爆竹燃放 1838.4.2 秸稈焚燒 1868.4.3 浮塵傳輸影響 1898.4.4 重度污染天氣 1928.5 在線來源解析 1938.5.1 在線監(jiān)測基本情況 1938.5.2 在線來源解析結果 1948.5.3 PM2.5來源解析 1978.5.4 細顆粒物來源重構及比較 1998.6 本章小結 200第9章 大氣污染防治對策建議 2029.1 “十三五”期間大氣污染防治成效 2029.1.1 政策推陳出新 2029.1.2 產業(yè)結構調整深入實施 2039.1.3 能源結構調整措施有力 2049.1.4 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穩(wěn)步推進 2059.1.5 用地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2059.1.6 大氣環(huán)境管理水平持續(xù)提升 2069.1.7 大氣污染減排成效 2079.2 環(huán)境空氣質量改善形勢分析 2079.2.1 形勢依然嚴峻 2079.2.2 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2089.2.3 深入打好藍天雪山保衛(wèi)戰(zhàn)面臨新機遇 2099.3 大氣污染防治政策建議 2109.3.1 建立基于降碳治氣協(xié)同增效的政策體系 2109.3.2 構建綠色低碳循環(huán)發(fā)展產業(yè)體系 2109.3.3 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 2119.3.4 加快建設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2119.3.5 加快構建綠色空間體系 2129.3.6 抓住協(xié)同減排關鍵密鑰 2129.3.7 著力提升大氣治理現(xiàn)代化水平 212參考文獻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