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青年作家姚大偉關(guān)于城市記憶的散文集。新盛街是江蘇宿遷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qū)之一, 留存著這座城市最為豐沛的文化記憶。作者以重新審視的角度, 深入街巷, 探尋生活萬象, 把老街和人的故事娓娓道來, 構(gòu)成了一幅鮮活的市井畫卷。通過品味時事浮沉的人物及建筑, 體驗老房子蘊含的文化積淀, 更系統(tǒng)地關(guān)注和重視城市歷史文脈。作者在探索街巷歷史淵源的同時, 用鮮活的細節(jié), 把個人的命運同城市的緊密聯(lián)系深刻地展示出來, 見證城市的動人講述, 凸顯時代的變遷。
剛:在遠離泥土的地方,說起故鄉(xiāng)
辦公室,在二樓的位置。我們在遠離泥土的地方,說起了腳底下的故鄉(xiāng)。
水滿,聲歇。
落入紙杯的茶水與茶水聲,終于收在了杯口。
剛說,還是為你畫一張圖吧。
于是一張平展展的紙上,瞬間立起一條街道:有人穿街而過,人家比肩而立。
借著一支筆、一方桌,剛叩門,登臨:
這兒是宋家,這兒是朱家。宋家與朱家,一墻之隔。宿豫區(qū)經(jīng)貿(mào)局的朱某,是我的同學。他是朱家的后人。
緊接著,向南邊,這一小段,一個大雜院,原屬于新盛居委會。后來,早早地拆掉了,無跡可尋。
這邊,中間,也是個大院子。它原來是一個工廠——盛極一時的脫脂棉廠。此地人說,衛(wèi)生材料廠。于當時是誰家的院子,已經(jīng)不知道了。
再向南走,是一個槽坊。做醋,做醬油,抑或是做酒。不知道了。槽坊南面,這兒,是自北而來的第三個大雜院,青瓦青磚。老態(tài)雖顯,但格局仍在。
再南邊,是石家,賣豆汁的。石家好認,一是生意人,街上人去得勤。另外一個,是石家旁邊有一條巷子,直通原拐,在岔口。
再南邊,新盛居委會搬遷地。可說的不多。緊接著是徐家大院。徐家,出過裁縫。遠近甚整個宿遷城,都很有名。而我家是在徐家的南院。我家也好找。后邊,有一個屠狗的地方,我們當?shù)厝私袣⒐方M。居委會辦的企業(yè),很小。具體點,是現(xiàn)在秦淮賓館的身底。秦淮賓館,臨街而立,站在前面留出來的地面,舉目南北,還是老街的走勢,模樣還在。
我家再南邊,是肖家、蔡祠堂與李文章家。
李文章,這個人,記好。詞曲小調(diào),宿遷掌故,博聞廣記,有“活詞典”之名。只是脾氣怪。很難見,得湊巧。前些時候,我在街里見著了,身子骨不錯。只是,現(xiàn)在的住處忘了細問。反正,還是近在身邊。但落了地的一枚針,找不見。
過了李文章家,是老新盛街東半街的盡頭:沈家。
在沒采訪剛之前,我曾在一張上個世紀80年代的地圖上,尋找到新盛街。那是兩條促狹的平行線,白亮亮,清爽爽,纖細如發(fā)。
街東、街西,被簡單地分割成六塊塊狀區(qū)域:棉紡廠、人民小學、脫脂棉廠、新盛小學,以及兩塊毫無標識的。它們拼接,獨立,緊湊排列。新盛街處在夾縫間,自北向南,像是從主街道擠出來的一溜黏合劑。
在那張地圖上,我找不到熟悉的地標。地圖上沒有人家,沒有商場。市府東路也沒開辟出來。運河路兩邊密布的工廠叢林,更是一個陌生的區(qū)域:物資公司、煤廠、煙酒公司、宿遷酒廠、土產(chǎn)公司、蔬菜公司、肉聯(lián)廠、汽修廠、聯(lián)運公司、建筑公司、棉布廠、食品公司、綜合公司、煤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