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梳理了中國與世界從早年的比較互鑒到后來碰撞交流的歷史,以專題的形式對中外關系做了歷史全景式的展現(xiàn)。使讀者在與其他民族、國家的互鑒互通的歷史中,理解不同時期中國與世界其他文明的共同性、差異性及其形成的根源和過程,避免因中國史與世界史的學科細分帶來的視野局限。我們力求既講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如何在歷史長河中融為多元一體、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又講中華民族在與世界互動的過程中,特別是“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如何形成以不甘沉淪、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比較中
2021年,我國制定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 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 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其中高等教育部分提出“ 推進高等教育分類管理和高 等學校綜合改革,構建更加 多元的高等教育體系”“建設 高質量本科教育”等要求, 通識教育是近30年中國高等 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之一, 也是建設高素質本科教育重 要的一環(huán)。 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應 是價值觀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 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 民幸福而奮斗的人才。課程 建設作為通識教育發(fā)展的核 心問題,是各高校戰(zhàn)略規(guī)劃 的重要任務,也是學校內涵 發(fā)展的根基所在。大學通識 教育需要承擔其歷史使命。 而歷史學課程在大學通識教 育課程體系中占據了重要地 位,歷史學科有助于學生培 養(yǎng)“三維”的思維方式,即從 縱向的歷史看源流,從橫向 的中外歷史比較中看異同, 還能透過現(xiàn)象分析總結出問 題本質。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 有歷史理性的民族,他們最 擅長在“通古今之變”中求索 歷史發(fā)展的因果性,探討其 背后合乎理性的規(guī)律性因素 。作為全人類文明進程偉大 記錄的一部分的中國史學, 無愧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在 世界東方的輝煌記錄。它不 間斷地記錄了中華文明連續(xù) 發(fā)展的歷史和特點,它促進 了中華民族各族間的歷史文 化認同,增強了中華民族的 凝聚力。另外,對外交流互 鑒是世界各國成長與發(fā)展過 程中的大事,一直受到重視 ,一直在被研究?偨Y互鑒 、交流中外歷史經驗與教訓 ,借鑒一切民族與國家有益 的東西,促進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是我國當前改革開放 的一項基本國策。國家間的 交往過程就是文明共享的過 程,也是向更高程度的文明 演進升華的過程。歷史類通 識課程對青年學生培養(yǎng)中華 民族認同感以及比較互鑒中 外歷史文化自信有著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 法學為優(yōu)勢與特色的多科型 大學,一直以來非常重視通 識課程的建設。經過多年努 力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通識課 程體系,中國政法大學人文 學院歷史研究所一直承擔著 全校歷史類通識課程的教學 任務,《互鑒互通:歷史上 的中國與世界》是該所重點 打造的兩門通識主干課程之 一,2020年還獲批校級課 程思政示范課。作為目前中 國政法大學唯一一門貫通中 西兩個通史的歷史類課程, 該課程系統(tǒng)梳理了中國與世 界從早年的比較互鑒到后來 的碰撞交流,直至今天的互 聯(lián)互通的歷史,給學生以中 外關系的歷史全景式的展現(xiàn) ,避免因學科細分帶來的視 野局限。中國史與世界史, 在目前的學科體系中是兩個 一級學科,這導致中國史的 講授基本不涉及世界其他國 家和地區(qū),世界史的講授中 不包括中國史。就通識教育 而言,這樣的授課是不合理 的。毋庸置疑,中國是世界 的一部分,中國史的考察應 當放入世界之中,而缺少中 國史的世界歷史是不完整的 。 《互鑒互通:歷史上的 中國與世界》課程力求做到 以下幾點:第一,講清楚勤 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如何培育 、繼承、發(fā)展以愛國主義為 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如何 在歷史長河中發(fā)展形成了多 元一體、守望相助的中華民 族共同體。第二,講清楚中 華民族在與世界互動的過程 中,特別是“數千年未有之 大變局”背景下,如何逐漸 形成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 代精神。第三,講清楚中華 文明與人類其他文明和諧共 處、交流互鑒的歷史,體會 到我們可以從不同文明中尋 求智慧、汲取營養(yǎng),從而深 刻理解人類文明之間互聯(lián)互 通互鑒、命運與共的偉大意 義。 本課程運行已進入第8年 ,經過教學團隊的努力,從 課堂反應、學生問卷和教學 評價來看,教學效果優(yōu)秀, 每學期的選課人數都有數百 人之多,深受學生好評。整 體來說,課程體系與師資隊 伍已經較為成熟和穩(wěn)定,但 是一直沒有與本課程主講內 容和授課學時完全適應的專 用教材,缺乏配套教材,對 教師授課、學生聽課及課后 復習而言,都造成了諸多不 便。編寫一套適合本課程的 教學用書十分必要。2020 年春季學期及暑假期間,教 學團隊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 諸多困難,經過一年多的撰 寫和修改,期間還舉辦了多 次線下和線上研討會、通稿 會,我們終于完成了這部教 材的編寫工作。 《互鑒互通:歷史上的 中國與世界》教材以專題的 形式大致勾勒出中外交流互 鑒的歷史脈絡。先秦之前中 國的原生文明處于自然孕育 中,處于雅斯貝爾斯所說的 人類精神覺醒的軸心時代, 它是“中國固有文化發(fā)生時 期”。從漢至唐宋,與外族 之間的聯(lián)系逐漸增多。漢代 張騫通使西域建西域都護府 之后,印度文明中佛教開始 由西城傳入中國,并通過與 儒道兩家交融開始深刻地影 響中國文化的發(fā)展進程。待 到唐朝鼎盛時期,西域源源 不斷地向內地傳入胡服、胡 食、胡樂等西城風俗,而新 入的宗教,諸如拜火教、摩 尼教、景教等雖也有所傳播 ,但佛教對中國人的影響顯 然更勝一籌。 元明以來的中國與印度 的文化漸行漸遠,而同西方 文化的交流日趨密切。中西 交流之盛,前所未有。
劉丹忱,歷史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史學研究所、國際儒學院副教授。兼任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理事、中國實學會理事、海外交通史學會理事等職。研究領域為先秦儒學、中西古史比較研究、中國近代思想史。在《孔子研究》《學習與探索》《武漢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獨著《孔子的德治思想——兼與柏拉圖政治思想比較研究》《文藝復興時代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及其代表作》等多部專著。
第一章 中國的“天下觀”與西方的世界秩序觀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的“天下觀”
三、西方《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后的世界秩序觀
四、當代啟示
第二章 孔子與柏拉圖治國思想之比較互鑒
一、問題的提出
二、孔子為政以德的治國策
三、柏拉圖正義理念的政治觀
四、孔子與柏拉圖治國思想之異同
第三章 “全球史”觀念下漢唐時代與世界的互動
一、絲路聯(lián)通世界:秦漢至南北朝時期東西交流的“通”與“融”
二、“開放時代”:唐代文明交流中的“兼容并蓄”與“多元融合”
第四章 宋元明清時期中國與世界的“美美與共”
一、從陸路到海路:宋元時期世界體系的形成與“全球化”趨勢
二、貿易·食物·槍炮:明代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與發(fā)展
三、科學·新知·西洋風:清前期東西文明間的對話與匯通
第五章 以書為媒:“中學西傳”與“西學東漸”
一、中國圖書西流與“中學西傳”
二、西方圖書東流與“西學東漸”
第六章 明清傳教士來華的宮廷影響
一、明代傳教士來華與明人信仰的轉變
二、清代耶穌會士與宮廷繪畫轉型
三、西洋鐘表的流入與清宮風尚
第七章 西風東漸的埠頭
一、獅子號的“貢使”旗
二、驛館與夷館
三、炮艦轟出的埠頭
第八章 中西互動的商埠
一、近代海關
二、會審公廨
三、福建船政
第九章 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一、晚清中國參與世博會活動
二、南洋勸業(yè)會
三、博覽會與國家形象的塑造
四、博覽會對中國的影響
第十章 晚清中國人的美國旅行與書寫
一、從王韜“走向世界”
二、尼亞加拉大瀑布
三、華盛頓故居與華盛頓傳說
四、晚清中國人的美國監(jiān)獄考察
第十一章 近代中國留學生
一、容閎與留美幼童
二、清末留歐、留日學生
三、庚款與留美熱潮
四、女子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