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起向未來社會實踐系列叢書之一,是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服務冬奧會與新聞實踐相結合、銳意進行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成果。全書以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冬奧會志愿者在服務北京冬奧會期間的工作日志為主要內(nèi)容,全面展現(xiàn)了志愿者們作為北京冬奧會的參與者與見證者的青春熱情和責任擔當。
* 本書為一起向未來社會實踐系列叢書中的一種,該叢書由李嶺濤、薛文婷、鐘海主編。
* 一起向未來社會實踐系列叢書是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服務北京冬奧會的成果匯總,是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抓住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重大歷史契機,實踐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體現(xiàn)。該系列叢書展現(xiàn)了中國新傳學子的風采,對于社會大眾深入了解北京冬奧會志愿服務工作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 本書以新傳學院冬奧會志愿者的工作日志為主要內(nèi)容,將志愿者們在冬奧會期間的工作情況展現(xiàn)給廣大讀者。
* 書中的工作日志主要來自國家速滑館、張家口賽區(qū)的冬奧會志愿者以及在咪咕體育進行冬奧會賽事解說的同學們。
* 本書真切反映了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中無私奉獻、實現(xiàn)自身價值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序言
在北京2022 年冬奧會結束了半年之后,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以下簡稱新傳學院)冬奧志愿者的新聞實踐活動成果一起向未來社會實踐系列叢書結集出版了,《青春記憶服務北京冬奧會工作日志》是叢書系列中的一部。這本書以新傳學院冬奧會志愿者的工作日志為主要內(nèi)容,將志愿者們在冬奧會期間的工作情況展現(xiàn)給廣大讀者,把志愿者們的工作和生活鮮活地呈現(xiàn)給大家。
本書名中的青春是志愿者年齡特征的顯現(xiàn)。書中的志愿者是新傳學院的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大部分出生于2000 年前后,具有青春特質(zhì)。記憶本來是個生理學、心理學的名詞,指的是人腦對于經(jīng)驗過的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xiàn)或再認的過程,是人類高級的心理活動。記憶不僅僅屬于個體,人們可以記住怎樣的內(nèi)容,記憶的內(nèi)容以何種方式呈現(xiàn),是與集體、社會、歷史、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關于北京冬奧會的文化記憶,可以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有文字的,也有符號的,還有各種影像方式的記錄。當我們見到身邊的冰墩墩、雪容融以及滿街的冬奧元素時,就知道冬奧會來了,冬奧就在我們身邊。德國學者揚·阿斯曼在他的著作《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中寫道:文化和社會是人類存在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條件,它通過讓人們構造一個象征意義體系,即一個共同經(jīng)驗、期待和行為的空間,發(fā)揮連接和束縛的作用,從而創(chuàng)造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并為他們指明了方向。文化記憶的機制主要在于人們借助文化記憶可以對我們應當記住什么或我們絕不能忘記什么的問題做出回答,而這種答案意味著一個集體對于共同生活的世界和規(guī)則的基本共識。本書中的青春記憶是冬奧志愿者們關于冬奧會的記憶,屬于新傳學院的學子們,屬于北京冬奧會,更屬于我們追逐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時代。
志愿者志愿服務志愿文化都是舶來品。在不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與社會變遷下,人們的理解很不一樣。但這并不妨礙人們在志愿精神上達成共識: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其核心內(nèi)涵。在北京奧運會、冬奧會上,志愿者們弘揚志愿精神,在奧運賽場外閃耀著熠熠光彩。2008 年,北京奧運會上,向志愿者致敬環(huán)節(jié)在閉幕式上首次亮相,并從此成為奧運會的固定環(huán)節(jié)。在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6 名志愿者代表登臺接受了紅燈籠。冬奧會的每一名志愿者,都像是提著紅燈籠的人,用自己的
行動去溫暖和照亮他人。冬奧會上的志愿者經(jīng)歷,成為他們難忘的青春記憶。據(jù)統(tǒng)計,報名本次北京冬奧會的志愿者突破130 萬,終有18000 人被錄用為北京冬奧會賽會志愿者。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有96 名優(yōu)秀的學子成為北京冬奧會的賽會志愿者,其中包括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他們憑借優(yōu)秀的素質(zhì)在眾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融入冬奧志愿服務的隊伍中。
2015 年,北京成功獲得2022 年冬奧會的舉辦權。那個時候,新傳學院這些志愿者大多還是高中生,在他們的心里就已經(jīng)種下了對冬奧會渴望的種子。在本次新傳學院的冬奧會志愿者中,有幾名同學是因為想成為冬奧會志愿者而報考了北京體育大學。2019年2月11日,北京冬奧組委面向全球招募志愿者,成為北京體育大學學子們的熱議話題。據(jù)統(tǒng)計,2019 年至2021 年入學的北京體育大學學子成為北京冬奧會志愿者的主要群體。在他們進入冬奧會賽場閉環(huán)管理之前,新傳學院啟動了服務北京冬奧會工作。在服務北京冬奧會的動員大會上,新傳學院院長李嶺濤對參與北京冬奧會的同學提出三點希望,希望大家爭做重大賽事的參與者、爭做專業(yè)技能的實踐者、爭做志愿服務的傳播者。這代表了全學院老師對即將走向冬奧會賽場的志愿者們的殷切希望。本次工作的宗旨是在志愿者們服務冬奧會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新聞專業(yè)優(yōu)勢,用新聞報道等公開報道的方式來記錄冬奧會賽事現(xiàn)場的所見、所聞、所感,將冬奧會展現(xiàn)在公眾面前,讓人們了志愿者眼中的冬奧會是什么樣的。撰寫工作日志是其中的一項工作。工作日志,是志愿者們對于自己在冬奧期間的工作情況的記錄,以每一天為一個記錄單位,記錄冬奧會時期的工作狀況、社交友情和心路歷程。對于一直在學校讀書的同學們來說,工作使他們接觸到新鮮事物。他們從寫私人的日記轉向了寫要公開發(fā)表的工作日志,這需要在文字的運用和思想上進行轉變。
作為本次服務北京冬奧會的指導教師之一,我和同學們一起度過了2022 年的寒冬,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同學們在冬奧會里的火熱激情。新傳學院的冬奧志愿者們遍布了北京賽區(qū)、延慶賽區(qū)和張家口賽區(qū)。書中的工作日志主要來自國家速滑館、張家口賽區(qū)的冬奧會志愿者以及在咪咕體育進行冬奧會賽事解說的同學們。他們在高強度的服務冬奧工作之余,堅持用寫工作日志的方式對自己的工作情況進行記錄。在工作記錄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志愿者的工作內(nèi)容具有一定重復性,工作是瑣碎的日常。在做志愿者的過程中,他們?yōu)槎瑠W成功舉辦貢獻了力量。同時,他們拓展了社交的范圍,能夠在疫情下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學會了在面對各種問題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終的收獲是多方面的。
2022年的2月,是屬于全體中國人關于冬奧會的文化記憶。在這段時間里,新傳學院學子在冬奧的賽場上做志愿者,用他們對志愿工作的記錄,譜寫了冬奧記憶交響樂中的美妙旋律。新傳學院冬奧志愿者們在這屆無與倫比的冬奧會上呈現(xiàn)了中國青年的風采。天為幕布,地為舞
劉賀娟,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體育新聞傳播、體育文化記憶與表達、體育與城市發(fā)展。主持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主持民盟中央、民盟北京市委、民盟海淀區(qū)委各類課題10余項。出版專著2部、教材1部,發(fā)表論文20余篇。
001 做好北京冬奧會的一塊磚 夏聽雨
021 冬奧之約 熱愛永恒 周雅婧
038 一場18 天的奧林匹克夢 陳欣雨
056 口罩之下 冬奧依舊溫暖 傅海晴
074 服務冬奧,傳遞友誼 武思帆
086 冬奧夢想照進現(xiàn)實 郝祥鈞
094 在冰絲帶上轉播冬奧 趙雨泉
110 我和速滑館的冰雪之約 趙璐瑜
128 何其有幸,但當自強 張海霞
143 十二年 我的冬奧夢 邢雨露
163 冬奧之行:感動、感動、感動 姜奧博
179 我們一起向未來 劉晨歌
193 一場體育盛會帶給我的勇氣和力量 鄭孜璇
209 親歷一場愛與團結的盛會 楊鑫偲
222 成為書寫中國故事的一分子 唐若愚
240 在冰絲帶與冬奧相約 董晗萱
257 熱雪沸騰,齊向未來 倪嘉婧
275 見冬奧 見世界 見自己 蔣玉婕
283 冰雪之約 難忘冬奧之旅 張 淳
292 同心協(xié)力,保駕冬奧 孫鼎龍
301 夢想實現(xiàn)的二月 強靖雯
310 冰球解說,我們已勇敢邁出步 朱鍶源 等
322 和冬奧一起向未來 殷雪怡
331 解說新興成長記 靳家興
341 妙語連珠,道不盡冰上花樣驚鴻 韋艷鑫 等
352 我們的冰壺解說之旅 薛笑天 等
364 喜樂冬奧,虎躍生威 段怡君
371 相約冬奧,共赴未來 賁廣祿
380 雪車載冬奧夢,言語訴家國情 岳海昊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