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李國杰院士2018年至2022年5年間寫的100余篇文章、報告、評語、新書序言等,反映了李國杰院士參與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咨詢課題的成果。
適讀人群 :相關學術界研究人員,青少年讀者,政府工作人員,相關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
1. 李國杰院士新作,承載了他多年來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深入研究的工作結晶
2. 產學研三重背景,兼具工程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思維
3. 涵蓋了科技自立自強、理解人工智能、做強先進計算、人才培養(yǎng)教育等多個方面,內容深度廣度兼?zhèn),引發(fā)讀者深入思考科技創(chuàng)新的未來。
4. 關注信息科學技術發(fā)展,倡導自主創(chuàng)新品牌建設。書中分享了科研中所遇到的挑戰(zhàn),以及克服困難的經驗方法,對于年輕科研工作者來說具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李國杰,1943年5月出生于湖南邵陽,196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物理系,1985年獲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學位。1987年初回國工作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1989年被聘為研究員,1990-2000年擔任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fā)中心主任,2000-2011年擔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現任中科院計算所首席科學家。1995年創(chuàng)建曙光公司并一直擔任董事長(2014年曙光公司在上海證券所主板上市)。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并行算法、人工智能、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戰(zhàn)略等方面的研究,發(fā)表科學論文100多篇,出版了《創(chuàng)新求實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培育與發(fā)展研究報告》、《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等文集和戰(zhàn)略咨詢報告。 長期從事國家863計劃高技術研究,兩次擔任國家“973 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主持研制成功曙光一號并行計算機、曙光1000大規(guī)模并行機和曙光2000/ 3000超級服務器, 領導計算所研制成功龍芯CPU,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次二等獎。1994年獲得首屆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200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15年被人民日報等機構和大眾評為我國自主品牌十大領軍人物。 曾任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現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院長等職。
第 1章 科技自立自強 1
“中興事件”的教訓與啟示/ 3
關于發(fā)展CPU等關鍵技術的建議/ 6
更加堅定自覺地走改革開放之路/ 9
實現自主可控不能拒絕開放創(chuàng)新/ 12
攻克有市場優(yōu)勢的關鍵技術/ 14
新時期呼喚新的科研模式——中國70年信息科技發(fā)展的回顧與思考/ 17
新形勢下發(fā)展國產微處理器產業(yè)的建議(摘錄)/ 24
經濟內循環(huán)為主條件下技術創(chuàng)新的路徑選擇/ 31
對華為渡過難關的建議/ 35
科研不能都當成修橋修路一樣的包工隊來管/ 38
形成以產業(yè)技術為主體導向的科技文化/ 40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網易科技《科學大師》采訪錄/ 45
中國經濟要有“竹節(jié)式”發(fā)展思想/ 53
培養(yǎng)科技戰(zhàn)略意識/ 57
探索我國信息技術體系的自立自強之路
——兼序“構建自立自強的信息技術體系”專題/ 61
關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幾點看法/ 67
在海光公司科創(chuàng)板上市答謝宴會上的致辭/ 72
第 2章 理解人工智能 75
理性地認識人工智能/ 77
充分發(fā)揮人工智能在城市建設中的“頭雁”作用/ 86
超算與智能的歷史性會合——對智能超級計算機的幾點認識/ 95
關于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建設/ 104
有關人工智能的若干認識問題/ 106
《人工智能十問十答》讀后感/ 116
人工智能應用取得重大突破的啟示/ 120
對話李國杰:突破麥卡錫和圖靈的框框,人工智能要解決大問題/ 124
第3章 做強先進計算 133
對E級計算機研制的幾點看法/ 135
披荊斬棘邁向新征程/ 142
發(fā)展高性能計算需要思考的幾個戰(zhàn)略性問題/ 145
金融IT國產化是場“持久戰(zhàn)”/ 151
高性能計算機研制和應用的幾段回憶/ 157
并行計算的黃金時代/ 164
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并行計算的行列/ 168
構建先進計算國家實驗室的建議/ 170
發(fā)展先進計算產業(yè)的目標和路徑/ 178
第4章 新興技術展望 185
發(fā)展數字經濟值得深思的幾個問題/ 187
技術融合需要改變科研模式
——第六屆通信網絡與計算科學融合國際學術研討會致辭/ 196
為什么發(fā)展數字經濟是必由之路/ 198
ICT從硅基走向碳基的機遇、挑戰(zhàn)與發(fā)展建議/ 209
計算機科學值得重視的幾個研究方向/ 216
探索“第五科學范式”,從技術融合中開辟新路
——第七屆通信網絡與計算科學融合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 218
關于加大軟件模擬量子計算研究力度的建議/ 221
數據科學與計算智能:內涵、范式與機遇/ 224
關于前沿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的選題建議/ 238
關于科技創(chuàng)新2030—“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重大項目的建議/ 242
《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10周年版)》序言/ 245
關于“信息高鐵”的幾點認識和建議/ 250
大力發(fā)展開源智能化EDA軟件/ 257
算力網絡的未來前景與巨大挑戰(zhàn)/ 263
算力,拉動國家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271
第5章 戰(zhàn)略咨詢建議 275
對“十三五”規(guī)劃實施情況問卷調查的回復/ 277
《數字山東發(fā)展規(guī)劃(2018—2022年)》評議意見/ 281
《貴州省政府大數據綜合治理評價報告》評議意見/ 285
關于東莞市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建議/ 287
《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研究報告評議意見/ 290
《2019全球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jiān)測指數》評議意見/ 292
對《國家標準化戰(zhàn)略綱要》初稿的幾點意見/ 294
制定法律促進平臺經濟良性發(fā)展——與騰訊CEO馬化騰座談/ 296
《2020高技術發(fā)展報告》審稿意見/ 300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修改意見/ 302
《中國科學院“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科技重點》評議意見/ 304
產業(yè)結構調整對碳減排貢獻的定量分析/ 306
對《集成電路領域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評估報告》的幾點意見/ 309
判斷新型研發(fā)機構是否成功到底要看什么?/ 311
對《信息化藍皮書:中國信息化形勢分析與預測(2021—2022)》的評審意見/ 313
第6章 期刊主編評語 317
走務實的人工智能發(fā)展之路/ 319
營造百家爭鳴的學術平臺/ 321
以科學的態(tài)度討論量子密碼技術/ 323
計算社會科學是塊“硬骨頭”/ 325
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327
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 329
為優(yōu)秀青年科學家點贊/ 331
發(fā)展數據學科應在何處發(fā)力?/ 333
突破自我欣賞的局限性/ 335
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需要重塑/ 337
融合的力量/ 339
致讀者/ 341
改變“成果轉化”觀念/ 342
解決AI人才缺口的出路在哪里?/ 344
中美學術交流的一朵奇葩——《David專欄文集》序言/ 346
關于計算機免疫系統(tǒng)的隨想/ 350
要有應對“技術脫鉤”的底線思維/ 352
中國計算機學會工作的點滴回憶/ 354
為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大變局立言——祝賀CCCF出刊200期/ 365
第7章 人才培養(yǎng)教育 371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2018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373
大學教師的天職/ 377
在未開墾的土地上,踩出自己堅實的腳印/ 379
從前輩科學家的人生經歷中獲得智慧和啟迪/ 382
大學計算機教育的改革方向/ 385
以理性的“智能觀”指導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398
弘揚“曙光”精神,培養(yǎng)“科技報國”人才/ 407
知識分子的擔當與情懷/ 415
給曙光書院師生的一封信/ 426
對《中國科學院大學“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討論稿)》的建議/ 428
培養(yǎng)青少年成為數字文明的推進者/ 430
與同事的郵件/微信交流摘錄/ 435
第8章 個人經歷回憶 44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追憶父親李彬卿樸實無華的一生/ 449
學術論文選集序言/ 457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465
弘揚敬業(yè)拼搏的勞模精神/ 474
有思想、有擔當、干實事的好領導——沉痛悼念冀復生司長/ 476
給家人的書信摘錄/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