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所需的材料大多來自于自然,其中包括木段、樹枝、樹葉、花朵……木作內容追隨著孩子的腳步與季節(jié)的變化行材料的選擇與創(chuàng)作,根據(jù)孩子們的心愿或當下想做的東西,通過設計、選材、實踐操作到作品呈現(xiàn),整個過程中孩子就是木作的小主人,他們盡情感受著過程的輕松與美好。對每位學前教育工作者來說,本書是挖掘幼兒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寶藏之書。書中詳細介紹了工具的使用與操作,木材的擇取。配有生動的手繪插圖與操作流程,加上幼兒的作品呈現(xiàn),無一不會勾起讀者對操作的欲望。在每個木作案例前,詳細記錄了與幼兒間的設計構思,并整理分類。書中還???????紊?紊?紊??捳楲瑰???
提筆寫此序,不由想起還在新冠疫情期間的一條微信。那天,天晴,是個周末,我還在從老家回杭州的途中。當時,曾劍紅老師發(fā)來微信,大意是“3年過去,我這邊梳理了自己的木工活動,整成書稿,已與浙江大學出版社簽約了,準備出版。希望能有機會給您過目一下,把把關,得到您的指導……”。在這之前與曾老師也沒有太多的交流,只知道她喜歡在幼兒園做做木工而已。但看到曾老師已經要出書了,我略顯吃驚,當即回復約了時間,想與曾老師見個面,聊聊她的木工…
記得是2023年3月23日,我與曾老師見面了。我們在早期兒童木工教育方面交流甚歡!在將近2個小時的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給我留下特別深刻印象的是曾老師對木工的癡迷、投入,還有對早期兒童木工教育義無反顧的探索與前行。曾老師告訴我,“她家里有個屬于她個人專用的木工工作室”,“到假期,她會自費到云南大理洱海邊的一個木作工作室拜師學木作,也給師傅們打打下手”……這些又讓我驚訝了。曾老師對于木工的喜歡不僅僅限于在幼兒園工作的時間、場域,在我看來木工應該已經成為曾老師活動的一部分了。更為驚訝的是,在翻閱曾老師的書稿之時,我感受到了她對早期兒童木工教育的思考,很細節(jié),特別是在系列化的木工教育課程當中,隱含著曾老師試圖引領兒童進步的專注與努力……
那天,我很開心地答應要為曾老師的木工教育新書寫幾句話!
在近20年的早期木工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中,我深感其對兒童發(fā)展的極大意義。在國內,于2010年前后,早期兒童木工坊建設開始逐漸被大多數(shù)幼兒園接納。2015年左右,早期教育機構對木工的接納與認同感也在極大地改善,開始逐漸出現(xiàn)專業(yè)兒童木工供應商。同時,關注早期兒童木工教育的研究者與實踐者逐漸多了,研究開始多元化。但可供教師參考的木工教育資源的缺乏,直接導致若干教育機構所建的木工坊無法有效開展活動,有些甚至處于關門狀態(tài)。這些年,本人帶著研究團隊也進行了大量的努力,通過高校、幼兒園、兒童木工供應商三方聯(lián)手建設了早期兒童木工教育研究與實踐基地,在木工坊活動的運作機制、微課程建構,以及木工教育對早期兒童學習品質、動作能力、行為習慣的意義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發(fā)表了兒童木工教育文章,并翻譯了國外優(yōu)秀的兒童木工教育論著等,也在盡力推動我國早期兒童木工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但是,構建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早期兒童木工教育體系需要更多人的參與。都說“一人不成眾,獨木不成林”,像曾老師這般深愛木工教育的老師越多,越有可能產出更多成果,借力木工促進兒童發(fā)展。這也是我作為一位早期兒童木工教育的推崇者、研究者與實踐者,因有曾老師這樣的同道中人而開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細讀書稿,能感受到曾老師對木工的熱愛,對木工教育的感悟。全書較為完整地呈現(xiàn)了早教機構木工教育課程的基本樣態(tài),包括木工材料與工具介紹、木工活動規(guī)則、系列活動的安排、木工作品的創(chuàng)作指南等,在結構上體現(xiàn)了強烈的系統(tǒng)意識,非常鮮活。我相信,該書的出版,對于早期兒童木工教育推進會有很好的意義!
總之,如果您是一位兒童木工教育的初到者,您將會從中獲得啟蒙;如果您是一位兒童木工教育的踐行者,您將會從書中感受到對木工的熱愛與執(zhí)著的重要;如果您是一位兒童木工教育的研究者,您將會從書中得到來自實踐的若干啟示。
曾劍紅,80后,浙江金華武義人,從小在山野農村長大,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22載。曾工作于壺山幼兒園、藍天幼兒園,現(xiàn)任四季雅院幼兒園副園長。喜愛登山、橡皮章雕刻、木工手作。愛好在工作中滋養(yǎng),工作伴隨愛好生根發(fā)芽,整理此文字,致力于幼兒木工創(chuàng)意活動。
引言
第一部分 木材
松木、杉木
雜木
規(guī)格木料
工廠邊角料
廢木料
第二部分 常用工具
常規(guī)用品
錘敲工具
鋸類工具
測量與劃線
固定類工具
鉆孔工具
打磨工具·修銼
黏合工具
安全須知
第三部分 動物
鱷魚
蝸牛
獅子
小馬駒
我們的拓展
第四部分 交通工具
汽車
自行車
直升機
小船
第五部分 玩
槍
魚池
尤克里里
機器人
稻草人
計數(shù)器
第六部分 可愛家居
椅子
沙發(fā)
戶外長椅
落地燈
第七部分 我們的創(chuàng)意空間
我自己
花籃
棒棒糖
城市與花園
生日快樂
新年樹
車輪滾滾
小兔之家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