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昨日兒抵三白蕩大隊,已是薄暮時分。此地貧下中農對我甚好,特將生產隊擺放農具的兩間倉庫騰出,供我居住。一間可睡覺學習,另一間有灶,可燒火做飯。昨晚生產隊長還邀我至他家做客,主人熱情非常,菜肴豐富,有炒螺螄、韭菜炒蛋,還有番茄蛋湯。他們還請我飲酒,但我不會,故未喝……
鼠藥,是那個年代最容易得到的一種致命毒藥。在作者的筆下,它更多只是一種象征:它也許并非實物,而是人心深處潛伏的一條蛇——我似乎看到了它火苗一樣躥動的蛇信…… 這是一部用書信形式展現(xiàn)的小說,有撲朔迷離卻隨勢展開的情節(jié)線索,有特定時代的背景依托,有作者身處事外的冷幽默點評。舊時故事,信式展開——真愛、憤恨和背叛,命運的無奈與掙扎--二三十年前的人物感情與事件,卻包納了現(xiàn)代流行小說的一切要素。懷舊的人可從中感受曾經熟稔的記憶與呼吸,與小說所敘時代有疏離的讀者,可據(jù)此展開一段別致、新奇的閱讀之旅。
荊歌,號累翁,蘇州人。1990年代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在《人民文學》《收獲》《十月》《當代》等文學期刊發(fā)表作品八百余萬字。大量作品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新華文摘》等選刊和各種年度精選本轉載收入。作品集《八月之旅》入選“中國小說50強叢書”。另有作品被翻譯至國外,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曾受邀任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近年出版了《詩巷不憂傷》《他們的塔》《音樂課》等多部少兒長篇小說,數(shù)次榮登各類好書榜,并被廣東省教育廳推薦為暑期閱讀書。曾在杭州、蘇州、寧波、成都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