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龜茲文化與唐五代文學的研究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二者之間的關系:龜茲文化對唐五代文化的深刻影響,特別是對唐五代詩文和戲曲的影響尤甚。就詩文而言,受龜茲佛教、樂舞文化影響較大;就戲劇而言,受龜茲樂舞、語言文字、壁畫、佛教文化影響較大,揭示了唐五代文化的繁榮是各民族及外來文化交互作用的結(jié)果。與此同時,在西域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大背景下,考察龜茲文化的繁榮發(fā)展與大唐文化、西域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楊富學,1965年生于河南省鄧州市,先后就學于蘭州大學、新疆大學、印度德里大學、英迪拉·甘地國立藝術(shù)中心、北京大學,現(xiàn)為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錢幣學會學術(shù)委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中國宗教學會、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中國蒙古史學會、中國維吾爾古典文學和木卡姆學會理事.中國維吾爾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外關系史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少數(shù)民族文字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外文化交流史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甘肅省歷史學會副會長,甘肅省錢幣學會副會長等職。
主要從事西域、敦煌出土回鶻文文獻及其相關歷史文化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十項:出版《沙州回鶻及其文獻》《西域敦煌宗教論稿》《回鶻之佛教》《中國北方民族歷史文化論稿》《回鶻文獻與回鶻文化》《印度宗教文化與回鶻民間文學》《回鶻與敦煌》《西夏與周邊關系研究》《甘州回鶻史》《敦煌民族史探幽》《從蒙古豳王到裕固族大頭目》《回鶻學譯文集》等多種著作,主編《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中國西北宗教文獻》《中國北方古代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叢書》《敦煌與絲綢之路學術(shù)文叢》和《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書系》(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等大型叢書,發(fā)表論文三百余篇,譯文百余篇。
緒論
第一節(jié) 龜茲文化與唐五代文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思路及主要論題
第一章 鳩摩羅什譯經(jīng)與王維詩文的佛教意涵
第一節(jié) 鳩摩羅什譯經(jīng)與王維的佛理接受
第二節(jié) 鳩摩羅什譯經(jīng)中的情節(jié)設置與王維詩文的構(gòu)思
第三節(jié) 王維詩文對鳩摩羅什譯經(jīng)“譬喻”的運用
第四節(jié) 鳩摩羅什譯經(jīng)中的想象與王維詩文的關系
第五節(jié) 鳩摩羅什偈頌翻譯和創(chuàng)作對王維詩文的影響
第六節(jié) 鳩摩羅什遮詮雙遣說理方式與王維詩文的“空觀”解說
第二章 龜茲佛教影響下的吐火羅A《彌勒會見記劇本》研究
第一節(jié) 唐代劇本吐火羅A《彌勒會見記劇本》的龜茲文化背景
第二節(jié) 唐代劇本吐火羅A《彌勒會見記劇本》的戲劇文體性質(zhì)
第三節(jié) 唐代劇本吐火羅A《彌勒會見記劇本》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第三章 龜茲壁畫與唐五代戲劇研究
第一節(jié) 龜茲樂舞壁畫對唐五代戲劇表演和戲場設置的影響
第二節(jié) 龜茲壁畫故事的戲劇性與唐五代及后世戲劇情節(jié)的選擇
第三節(jié) 龜茲壁畫的構(gòu)圖方式對唐五代戲劇結(jié)構(gòu)的啟發(fā)
第四章 龜茲樂舞文化與唐五代歌舞戲
第一節(jié) 龜茲歌舞戲興盛的表現(xiàn)及其所受龜茲樂舞文化的影響
第二節(jié) 蘇幕遮
第三節(jié) 撥頭
第四節(jié) 獅子舞
第五章 唐五代時期的龜茲本土文學
第一節(jié) 龜茲傳說故事
第二節(jié) 龜茲佛教故事
第六章 唐五代文學作品中的龜茲名物
第一節(jié) 唐詩中的“銷篥”與“蘆管”
第二節(jié) 龜茲名物與唐五代文學的異域色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