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校長課程領導力”“教師課程知行力”“學生課程學習力”三篇,收錄《貴陽市東升學校:統籌資源建課程民辦教育放光華》《教師的角色轉變:從主角變配角》《<老人與海>教學:建構對生命意義的多面認識》等案例。
2014年初,圍繞貴陽市委市政府教育大會提出的“用五年的時間大幅提升貴陽教育整體水平,用十年的時間建成教育強市、人力資源強市”“做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貴州省第一批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魏林及其研究團隊率先提出了“課程引導力”這一全新概念并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研究。2016年9月28日魏林校長在《中國教育報》發(fā)表了署名文章《自主空間中的課程引導力探究》,對課程引導力作了初步闡釋。此后數年,魏林校長依托貴州省教育斤省名校長管理辦、省市名校長工作室平臺,組織了來自貴州省各地州市的學員團隊對這一全新命題進行了持續(xù)實踐與研究,取得重大實踐成果,形成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這對于作為基礎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人員來說,是十分不易且難能可貴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高度,深刻回答了“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一系列重要問題,明確“立德樹人”是教育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教育根本目標,并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教育方針。要完成任務、實現目標、落實方針,重要途徑就是通過課程作用于受教育者,通過課程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夯實教育基礎,這樣才能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鑒于此,魏林校長及其團隊在實踐和研究中,基于育人目標和育人任務的實現,提出了“課程引導力”這一全新概念,以校長的課程領導力、教師的課程知行力、學生的課程學習力為主要研究內容,以“校長-建課程-育文化、教師-抓課堂-提質量、學生-研課題-強素養(yǎng)”為研究思路,以“引進外力,學習借鑒”(舉辦“上海-貴陽教育接力論壇”)、“開展調研,明晰問題”(以名校長工作室為平臺,調研課程認識、課程理解、課程規(guī)劃、課程實踐、課程改革等課程引導力顯性和隱性表現)、“課程引領,實踐育人”(以名校長領銜人所在學校兼及工作室成員所在學校為基礎實踐學校,多維度開展課程引領的育人實踐)為研究路徑和載體,歷經十年探索實踐、總結提煉,最終形成課程引導力研究和實踐的貴州經驗。
這種探索和實踐,正如我在該叢書的《基礎篇》的序中所說,“是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工作者以對教育的深厚情懷和執(zhí)著追求,實現教育自覺的具體體現”,“盡管這一探究還有待于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進一步地深入和提高,但已經邁出的這一步,無疑是一種創(chuàng)新,是一種突破”。
課程引導力探究
校長課程領導力
課程規(guī)劃
案例一 貴陽市第三十九中學:課程引領,尋老校發(fā)展之“根”,聚學生發(fā)展之“魂”
案例二 上海市金山中學:課程引領——學校發(fā)展之本源
課程統籌
案例一 貴陽市白云區(qū)第二高級中學:一所老牌子校的課程統籌之旅
案例二 貴陽市東升學校:統籌資源建課程民辦教育放光華
課程建設
案例 赤水市第八中學:以啟源文化為核心,建設特色校本課程
課程創(chuàng)新
案例 貴陽市第五中學:棠蔭亭下桃李芬芳
教師課程知行力
課程認知
案例 教師的角色轉變:從主角變配角
課程設計
案例一 貴陽市第一中學:高中社團課程設計的探索
案例二 開陽縣第三中學: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課程設計
案例三 長順縣民族高級中學:民族團結教育進校園
課程實施
案例一教學名師:以巧活動的實施彰顯教師課程知行力
案例二 貴州省修文縣:良知教育課程的實施
課程評價
案例一 貴陽市第六中學:課程引領,文化鑄魂
案例二 貴陽市民族中學:研究型學習課程評價路徑探尋
學生課程學習力
課程實踐
案例 《老人與!方虒W:建構對生命意義的多面認識
課程理解
案例一 貴陽市民族中學:中學生的課程理解吹綠了牙舟陶的春天
案例二 長順縣民族高級中學:課程理解沖破山海為遠
課程感悟
案例 開陽縣第三中學:鏡頭下的故事
課程探究
案例一 “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課程探究:始于有形終于無形
案例二 化學課程探究:讓世界變得繽紛斑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