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針對國畫初學者所策劃的沒骨畫技法書, 全書分為技法講解及教學課稿兩部分。技法講解部分主要分為沒骨技法簡介, 蘭花各部分的沒骨繪制技法, 多幅不同構圖、不同種類的蘭花小品的繪制步驟演示, 每一部分的講解都配有視頻教程。講解著重于用色、技法、造型特點、構圖方式及初學者臨摹學習過程中的難點要點等。教學課稿部分是將技法講解部分所展示的課稿放大, 并與技法講解部分一一對應, 同時, 教學課稿部分做活頁處理, 使讀者臨摹、檢索、整理起來更加方便。
托物言志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是中國文藝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素有“花中君子”雅稱的蘭蘊含的豐富且濃厚的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成分,受到歷代文人士大夫的偏愛。孔子重蘭,給予蘭“王者香”的美名;屈原貴蘭,借蘭寓示自己的高尚品德;黃庭堅癡蘭,賦予蘭“國香”的崇高地位;“畫蘭宗師”鄭思肖更是愛蘭成癖,以蘭為“妻”。董必武先生將蘭之品質精辟地概括為“氣清、色清、姿清、韻清”,“韻而幽,妍而淡”的蘭譽壓群芳,無愧為花中“全德”。
中國歷代畫蘭高手如林,他們愛蘭、知蘭、敬蘭,將性情、詩情以及對蘭的熱情融于筆端,繪就數(shù)不盡的蘭畫精品。南宋畫家揚無咎與湯正仲舅甥二人皆擅畫蘭,可以相互媲美。趙孟堅以墨筆寫蘭,運筆勁挺,頗具生意,給人清秀淡雅之感。南宋亡后,鄭思肖終身不仕,潛心畫蘭,所作皆神品,他常畫蘭不畫土,以示自己的愛國情懷。趙孟頫、管道昇、趙雍一家畫蘭皆精,又各具特色。元代書畫名家吳鎮(zhèn),在“歲寒三友”(松、竹、梅)之外援以蘭花,名之“四友”。到了明代,黃鳳池輯成學畫范本《梅竹蘭菊四譜》,其好友陳繼儒在此譜上題“四君”,用梅、竹、蘭、菊代表君子高尚的情操,此后,“四君子”之說深入中國人的內心。明代涌現(xiàn)出一大批畫蘭名家,如楊維翰、張寧、項元汴、吳秋林、周天球、蔡一槐、陳元素、杜大綬、蔣清、陸治、何淳之等,真可謂“墨吐眾香,硯滋九畹,極一時之盛”。自清以來,畫派林立,畫蘭妙手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畫蘭名家當屬鄭板橋。板橋深通蘭性,多畫山中空谷幽蘭,他筆下之蘭,“葉短而力,花勁而逸”,并配以題畫詩,畫內畫外,意境皆妙。石濤畫蘭,輕松明快,生機盎然,風格自成一家。惲壽平以沒骨法寫蘭,設色淡雅脫俗,花姿綽約,蘭香似能溢出畫面,沁人心脾。清代其他畫蘭高手諸如八大山人、李解、金農(nóng)、李方膺、居巢等皆各具特色,獨領風騷。近現(xiàn)代也不乏畫蘭大家,如吳昌碩、馮超然、潘天壽、張大千等,不勝枚舉。蘭文化已然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基因,為歷代文人雅士、書畫名家所傾心。至于畫蘭之源起、發(fā)展及其風格的演變與社會因素的關系大抵與中國花鳥畫的發(fā)展歷程一致,這里不再贅述。
劉勝,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專業(yè),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長期從事中國畫理論研究與沒骨畫教學工作。
以蘭入畫
沒骨技法
蘭之畫法
蘭之小品
蘭之題畫
教學課稿
白描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