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的兄弟倆:伯夷、叔齊的故事
《史記·伯夷列傳》
《論語》
《孟子》
《莊子》
《呂氏春秋》
《列士傳》
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他們不愿意繼承國君之位,逃離孤竹投奔周國。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伐紂,伯夷、叔齊認(rèn)為周武王不忠不孝,奮力勸阻。之后,周朝建立,他們不肯食用周朝的糧食,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終雙雙餓死山中。不過,在早期的傳說中,他們只是挨餓,并沒有餓死的記錄。太史公把他們記錄為《列傳》的篇,可見對其人格的高度贊揚。
伯夷、叔齊的氣節(jié)
在今天河北東北和遼寧西南一帶,有個商周時期的古國——孤竹國。孤竹又叫“觚(gū)竹”,因為一般的竹子是圓形的,據(jù)說這種竹子有棱角,和青銅器“觚”一樣。傳說商湯建立商朝,將王族的一支分封于此。
孤竹國國君的幾個兒子中伯夷是長子,商朝末年,他卻想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去世后,叔齊認(rèn)為國君應(yīng)當(dāng)由長子擔(dān)任,堅持將君位讓給伯夷。伯夷堅決不違抗父命,不肯即位,離開了孤竹國;叔齊覺得自己不如伯夷,也不肯即位,于是跟隨哥哥的腳步,兩人先后離開了孤竹國。
伯夷和叔齊聽說西伯昌尊敬老者,他們商量后一致決定投奔周國。這樣看來,伯夷、叔齊那時的年齡已經(jīng)不小了。
《孟子》中則說,伯夷為了躲避商紂王,居住在北海的邊上。他聽說周國蒸蒸日上,周文王又能善待老者,就去投奔周國。按照《孟子》的說法,雖然伯夷同樣年事已高,身份卻不像是王子,而是隱士。也就是說,《史記》可能融合了《孟子》和其他史料的說法。
《史記·伯夷列傳》接著說,周文王去世,周武王即位,周武王帶著周文王的牌位以周文王的名義繼續(xù)攻打商朝。這時候,伯夷、叔齊兄弟站了出來,拉住周武王的車馬,不讓他走。
他們質(zhì)問周武王:“你的父親去世了,你不去安葬他,反而急著帶兵打仗,這是孝順嗎?身為臣子,卻要去殺害國君,這是仁德嗎?”周武王的侍衛(wèi)聽后想殺掉他們,這時候,太師呂尚站了出來,說:“他們是忠義之人。 闭f完,將雙方拉開,周武王沉默了。
等到周武王滅商后,天下諸侯都臣服于周王朝,伯夷、叔齊兄弟倆卻以此為恥。為了表示對商朝的忠心,他們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靠采食一種名叫“薇”的豆類植物充饑。在即將餓死之時,他們寫下了一首《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大意是說,我們登上西山去采食那些薇菜。周王朝繼續(xù)采取暴力的手段,卻不知道這是錯的!神農(nóng)、虞、夏的時代轉(zhuǎn)瞬即逝,我們該何去何從呢?唉,永別了,日漸衰微的命運令人哀傷。
伯夷、叔齊兄弟終餓死在首陽山上。
在西漢劉向編訂的《列士傳》中,伯夷、叔齊采薇而食,有個叫王糜子的人(也有的文獻(xiàn)說是一位婦人)入山,指責(zé)他們:“你們說過不食周粟,卻隱居在周山采摘周薇吃,這算什么呢?”兩個人感到非常慚愧,從此不再食用薇菜。七天后,天帝派鹿哺育他們,伯夷、叔齊卻暗中想把這頭看起來十分鮮美的鹿吃掉;鹿知道他們的心思便不再來了,兩個人只能被活活餓死。顯然,這種說法和《史記·伯夷列傳》有很大的出入。
不過,關(guān)于伯夷、叔齊餓死的傳說深入人心。魯迅先生在《故事新編·采薇》里也化用了他們的故事。然而,在早期的傳說中,并沒有提到他們餓死的結(jié)局!墩撜Z·季氏》中記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币馑际遣、叔齊在首陽山下挨餓,百姓至今仍然稱頌他們。雖然他們吃不飽飯,也不一定就餓死了;而且西周并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大一統(tǒng),在當(dāng)時的中國版圖上,還存在不少其他勢力,比如伯夷、叔齊的老家孤竹,那時并沒有臣服于周朝。所以,兄弟倆不食周粟而餓死的故事很可能只是傳說。
典籍中的伯夷、叔齊
關(guān)于伯夷、叔齊餓死的傳說,早可以追溯到《莊子·讓王》,但具體情節(jié)與《史記》中有些不同。
在《莊子·讓王》中,伯夷、叔齊是孤竹國的兩個士人,他們商量說西方有位有道之君,于是決定一起投奔周國。周武王聽說他們的到來,就派周公旦去迎接,并與他們締結(jié)盟約,賜給兄弟倆官職和俸祿。
可是,伯夷、叔齊此時意識到周武王并非有道之君,因為過去神農(nóng)氏治理天下時,既不向神靈祈福,也不強求百姓做事。而周武王看到商朝大亂就起兵造反,這樣即使推翻了商朝,不一樣是以暴制暴嗎?與其跟周人合作來玷污自己,不如避而遠(yuǎn)之,于是,兩人走到北方首陽山,后餓死了。
《呂氏春秋》與《莊子》的情節(jié)基本一致,稍有不同!秴问洗呵铩氛f伯夷、叔齊因周文王而投奔周國,但到達(dá)時周文王已去世。周武王做了國君,派大臣分別與商朝的膠鬲與微子啟盟誓。伯夷、叔齊看不起這種以暴易暴的行為,兩人到達(dá)首陽山后餓死。
總之,在《莊子》與《呂氏春秋》中,伯夷與叔齊的出現(xiàn)更多是為了宣傳道家學(xué)說,他們歌頌上古的無為而治,反對其時用暴力解決問題,可以視為另一個版本關(guān)于伯夷、叔齊的傳說。
而記錄伯夷、叔齊人物故事早的典籍是《論語》!墩撜Z》中多次提到伯夷、叔齊兩兄弟,將他們視為品性高潔的隱士。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币馑际钦f,伯夷兄弟不念舊仇,大家也很少怨恨他們。
孔子還列舉了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等隱士,但在孔子看來,只有伯夷和叔齊是等級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認(rèn)為他們的品行、境界超過了其他隱士。
孔子的弟子冉有、子貢曾討論孔子會不會為衛(wèi)國國君服務(wù),子貢沒有把握,就去試探孔子。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么樣的人呢?”孔子回答:“是古代的賢人。”子貢接著問:“他們的內(nèi)心沒有怨恨嗎?”孔子繼續(xù)回答:“他們追求仁義并踐行著仁義,哪兒來的怨恨呢?”子貢出門后告訴冉有:“夫子是一定不會為衛(wèi)國國君服務(wù)的!”孔子以伯夷、叔齊為榜樣,即使生活窘迫,仍不愿意在衛(wèi)國為官,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了。
太史公的責(zé)任
《伯夷列傳》是《史記》列傳的篇,這篇文章非常特殊,只有近三分之一的文字講伯夷、叔齊的故事,而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進(jìn)行議論。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盡管有關(guān)伯夷、叔齊的事跡很少,太史公卻要為他們立傳的緣由。
一方面,他們符合禮讓精神!妒酚洝分校炯o(jì)篇《五帝本紀(jì)》寫了堯舜禪讓,世家篇《吳太伯世家》寫了太伯、仲雍兄弟和季札讓賢,伯夷、叔齊兄弟也互相推讓國君之位,并且將忠義看得比功名利祿重得多。堯、舜、太伯、季札、伯夷和叔齊都是孔子表彰過的人物,也是太史公認(rèn)為值得濃墨重彩記錄的人物。
另一方面,在伯夷、叔齊之前,讓賢的還有許由、卞隨、務(wù)光:許由拒絕了帝堯的禪讓,卞隨和務(wù)光拒絕了商湯的禪讓?墒,太史公為什么不寫他們呢?因為太史公堅持“考信于六藝”的原則!傲嚒敝傅氖恰对姟贰稌贰抖Y》《易》《樂》《春秋》這《六經(jīng)》。《六經(jīng)》沒有提到的上古事跡,太史公認(rèn)為都是小道消息,不值得被列入《史記》篇。
觸摸歷史
[成語]
出自《史記·伯夷列傳》,說的是伯夷、叔齊兄弟不在周朝為官,不愿意食用周朝的糧食,選擇隱居在首陽山依靠食薇生存。后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出仕敵方。
出自《論語·述而》,孔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是否心存怨恨,孔子回答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后比喻夢想成真。
[遺跡]
在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占地216畝,有“盧龍八景”和“中國孤竹文化之鄉(xiāng)雕塑”。據(jù)說盧龍為孤竹國國都所在地。
原 典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1,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2,隱于首陽山3,采薇而食之4。及餓且死5,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6,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7,我安適歸矣8?于嗟徂兮9,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
——《史記·伯夷列傳》
注釋:
1.宗:宗奉,歸順。
2.義:按照正義等道德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
3.首陽山:伯夷、叔齊隱居之處,其所在有甘肅定西渭源、山西永濟、河南洛陽偃師區(qū)等說。
4.薇:一種野菜名,形似豌豆。
5.且:將要。
6.西山:即首陽山。
7.忽焉:快速的樣子。沒(mò):結(jié)束,終結(jié);亦可通“歿”,死亡。
8.適:往,去。
9.于嗟:表示贊嘆或悲嘆。于(xū),同“吁”。徂(cú):逝去,亦可通“殂”,死亡。
大 意
周武王平定了商朝之亂后,天下都?xì)w附周朝,而伯夷、叔齊認(rèn)為這是很可恥的,堅守氣節(jié),堅決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中,采食薇菜來填飽肚子。他們快要餓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歌詞是:“登上那座西山啊,采食那里的薇菜。用暴臣換來暴君啊,還不知道這是錯誤的!神農(nóng)、虞、夏的時代轉(zhuǎn)瞬即逝,我們將要去向何方?唉!只有死路一條,命運是如此不濟!”于是,他們就餓死在了首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