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希弗洛姆在七十歲時,應德語作家漢斯于爾根舒爾茨的邀請,兩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對談。談話中,弗洛姆圍繞社會中的富足與厭倦夢是全人類的語言以生命的名義人是誰?等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關于消費主義、依戀關系、父權制度等主題的剖析極具現(xiàn)實意義。
古稀之年的弗洛姆通過廣播這種媒介,面對廣大聽眾闡述自己的思考,這還是第一次。弗洛姆用簡潔明了的口語和即興思考,生動又新穎地闡述了他一生從事研究的精神領域,對其心理學著作構(gòu)成了必要的闡釋和有趣的補充。
艾里希弗洛姆的這些電臺訪談可以追溯到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也是他人生的第八個十年。他永遠忙不完閱讀、寫作、計劃、學習,保持開放甚至好奇心直到生命的最后 一刻。弗洛姆留下的十二卷著作在當時已達到了頂峰,并得以完結(jié)。當他以一個警覺的、富有批判性的觀察者身份對時代發(fā)表評論時,便可以從中取材。因此,本書重新整理的訪談記錄是對他作品集的有趣的補充:它們的價值新穎之余,更多了些生動。大多數(shù)演講和對談都是在弗洛姆位于洛迦諾的公寓里錄制的,其他的是在蘇黎世的廣播電臺錄制的。閱讀本書,讀者在遠處也能身臨其境地與弗洛姆會面與交談,這是這位杰出人物愉快地向讀者發(fā)出的邀請。
除了早期用密集地用德語書寫的作品,我們在德國了解到的弗洛姆是一位只能通過翻譯才能接觸到的盎格魯撒克遜作家。然而,在電臺訪談中他又回歸了自己的母語。因為不是書面文字,訪談的語言直接得令人震驚。根據(jù)馬蒂亞斯克勞迪亞斯的說法,書面語言是一個劣質(zhì)的漏斗,葡萄酒在其中會變成水。弗洛姆也更喜歡口語,喜歡說話,喜歡發(fā)言。本書呈現(xiàn)的就是如此。了解他的人能在閱讀時聽到他的聲音。
我第一次見到艾里希弗洛姆是 1970 年,在蘇黎世的 斯托臣(Storchen)酒店,后來我們也經(jīng)常在這兒見面。他在各個地方都有自己喜愛的酒店,很難想象他會愿意擔任主人的角色。我們討論了關于過剩與厭惡這一主題的系列演講,他第二天將在我們的蘇黎世錄音室錄制演講內(nèi)容。他坐在我對面,神情極為專注,不為嘈雜的環(huán)境所擾,向我陳述他的構(gòu)想。當他說完時,我想:可以結(jié)束啦。然而并沒有,現(xiàn)在輪到我了。他要求聽到反對意見,尤其想獲取關于潛在聽眾的信息。憑借著執(zhí)著和質(zhì)疑精神這充分證明 了他對德國環(huán)境熟稔于心他希望更接近聽眾。觀察勝于雄辯是他的座右銘。他是經(jīng)過精心準備的,帶著厚厚一疊筆記和草稿,在我們閑談時還在不斷往里添加。第二天早上,他看起來毫無包袱。我探了探他的公文包,他笑著搖搖頭。我們開車去電臺。他輕松地坐在麥克風前,暢所欲言,共錄了六遍,時間精確到二十九分鐘。他唯一的條件就是我得一直在旁邊。他需要一個面對面的、能夠交流的匿名聽眾代表。在電臺中聽到脫稿卻又內(nèi)容集中的表達,是我們難得一遇的幸事。
當艾里希弗洛姆開始論述他的主題,將我?guī)弦欢翁K格拉底式的旅程時,我注意到錄音室玻璃的另一邊有一些動靜。雖然弗洛姆那時還不怎么為人所知,但在我們蘇黎世的同事之間已經(jīng)口口相傳:這里有值得一聽的內(nèi)容。來自各個部門的員工技術人員、秘書、門房,甚至編輯部的同事肩并肩站在一起,豎耳傾聽。我認為廣播的對話能力較低,人們不應該高估它,也不應該過度使用它,而應該找到一種適用于廣播的、間接的表達方式。然而,弗洛姆打破了這個規(guī)則。他以驚人的、漫不經(jīng)心的方式,輕松繞過了媒介本身導致的障礙。他是如何做到的?弗洛姆以談話的方式思考。隱形的聽眾并非擺設。聽眾及其可能給出的反應,從一開始就作為現(xiàn)實存在于他的思想中。弗洛姆能成為如此優(yōu)秀的演講者,是因為他也是一名如此優(yōu)秀的聽眾。
是的,就在那一刻,在蘇黎世的廣播里,我清楚地意識到,艾里希弗洛姆的書多年來一直在美國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在德國也會很快地離開它們的藏身之處,開始不可阻擋地涌向公眾。他的作品已出版了約十二部。我認為,弗洛姆必須親自來結(jié)束這場睡美人般的沉寂。這很特別,但也許可以這樣解釋:在弗洛姆身上,作家和普通人是同一類人,一方用于詮釋另一方。
他的聲音是他語言的載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同一個主題上進行的不知疲倦的變化:重復和強調(diào),深化和拔高,不斷嘗試一新方式深入淺出地探討問題。
我想起了弗洛姆一次出色且具有標志性的演講七十五歲生日之際在洛迦諾舉辦的研討會上,他也在那里度過了生命的最后幾年。大廳里很擁擠,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地,男女老少都有。他宣布演講將持續(xù)約一小時,但在講座開始前,他問聽眾是否會感到疲倦。差不多過了兩個半小時,我們都還像他一樣活躍。他一邊說著,一邊在講臺上來回踱步,像一位蘇格拉底式的思想者,帶著哲學交流的神情,說話的時候也在傾聽。他是一位能讓聽眾參與其中的演講者,只是偶爾帶著自己的提綱回到講臺。后來,他把草稿留給了我:精神分析過去是什么、現(xiàn)在是什么以及將來會如何。(這份草稿描述的)正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他對內(nèi)容廣泛但從不偏離主題的陳述凝練。在這次演講中,弗洛姆不僅論證了社會造成的每個理論的缺陷,還對弗洛伊德的闡釋表示同意由其引入的有關無意識理論的解釋,必須包括三個方面:首先,認真理解這一發(fā)現(xiàn);其次,對基于時間分類的思維和表達方式有明確的限制;最后,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將其擴展到當今的知識領域中。
弗洛姆將弗洛伊德視作偉大啟蒙哲學家的繼承者,這體現(xiàn)在他的這些演講中,因為他用弗洛伊德來作對比。對我來說,他演講的高潮是:精神分析必須再次成為批判理論。這應該意味著它具有跨界治療的功能。當它僅專注于某一種消除癥狀、緩解疼痛的方法時,它便迷失了自己。
無畏地追求真理,這一目的推動了艾里希弗洛姆一生的思考。他如偵探一般追蹤著不必要的、令人不適的見解。人類獨具一種頑固的捉迷藏的傾向。
人類畏懼世上的光,在昏暗的光線、夕陽或母腹中尋求庇護。但是弗洛姆要求并鼓勵人們拿出勇氣,去打破禁忌,去揭開偽裝。他沒有把自己排除在他關于被蒙蔽的批評之外。每天分析自己,他曾經(jīng)向我坦白,不要認為這會讓 我好感倍增。啟示這個詞意味著揭露。這不是一個無害的過程。
在所有這一切中,最重要的是,弗洛姆沒有迷失在細節(jié)或無關緊要的小事中。這不是關于旁枝末節(jié),而是關于生活。生活本身,不僅僅是我們存在的某一部分,它已經(jīng)陷入了危機。人類已經(jīng)成為人類的敵人。我們注意到野蠻化和原始化(也可以說是電視化)傾向隨處可見,人處于舒適之中。人除了應付自己,什么都可以對付。越?jīng)]有,越想得到。因為已經(jīng)精疲力竭,所以必須自我平衡。人們以增加精神和情感疾病為代價,為健康的經(jīng)濟而奮斗。這種狀態(tài)導致了一種危及生命的、自殺式的戀尸癖傾向,弗洛姆以一種樸實的方式描述了這種傾向,而且他并沒有停止對其進行識別和刻畫。
因為他是人類的朋友。他對人類的期望很高,他很信任他們。但友誼也意味著共情、同情的能力。這種情況已經(jīng)很少見了。我不是說,他寫道,人們遭受的苦難比以前少了;而是人們與自己如此疏離,以致他們壓抑了對自己痛苦的意識。有些人從來沒品嘗過幸運的滋味,但所有人都遭受過痛苦。那些不允許自己受苦的人將找不到豐滿的生活。痛苦是人類共有的情感,可能是一切有感情的生物共有的情感。因此,從對苦難普遍性的感知中,可以獲得與所有生物團結(jié)一致的慰藉感,它在人類的共情中變得活躍。這樣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弗洛姆的內(nèi)心,使他能夠站在許多人的立場上。
弗洛姆不是巫師,也不是學究。他的天賦與智慧體現(xiàn)在能夠讓頭腦與心理同頻表達。
漢斯于爾根舒爾茨
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猶太人,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著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占有還是存在》《人心》等。弗洛姆十分重視對人與社會的關系的研究。他承認人的生物性,但更強調(diào)人的社會性,認為人的本質(zhì)是由文化的或社會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決定的。他的思想融匯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的人本主義學說。
前言 人不僅僅是他自己與艾里希·弗洛姆的
相遇
一、社會中的富足與厭倦
1. 被動的人
2. 現(xiàn)代的無聊
3. 生產(chǎn)需求
4. 父權秩序的危機
5. 宗教的慘敗
6. 對抗人類成長的極限
二、關于侵略的起源
三、夢是全人類的語言
四、針對非心理學家的心理學
1. 前現(xiàn)代心理學和現(xiàn)代心理學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三個基本概念
3. 精神分析的進一步發(fā)展
五、 以生命的名義:談話中的肖像
六、 希特勒他是誰?
對這個人的抵抗意味著什么?
七、先知著作的現(xiàn)實意義
八、人是誰?
參考書目
演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