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新疆史前時期文化格局的演進(jìn)及其與周鄰文化的關(guān)系 讀者對象:無
本書在已發(fā)表資料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構(gòu)建和完善了新疆史前時期文化遺存的時空框架結(jié)構(gòu)和文化譜系。將新疆地區(qū)蟲前時期劃分為九個小區(qū)和四個發(fā)展階段,從整個歐亞草原地區(qū)大的視角下揭示新疆這一特殊地區(qū)在史前時期文化格局的演進(jìn)過程。同時對境外同時期相關(guān)考古學(xué)文化進(jìn)行初步分析,為研究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必要的資料參考。研究表明東西方文化因素在新疆史前時期文化格局發(fā)展和演進(jìn)過程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二者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為西方文化的斷裂性特征和東方文化的連續(xù)性特征。
更多科學(xué)出版社服務(wù),請掃碼獲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jié) 本書研究的時壁范圍及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1) 第三節(jié) 新疆史前考古發(fā)現(xiàn)和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2) 一、第一階段:19世紀(jì)末(1898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3) 二、第二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至20世紀(jì)70年代末(4) 二、第二階段:20世紀(jì)70年代未至80年代未(6) 四、第四階段:20世紀(jì)90年代初至今(9) 第三節(jié) 本書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19) 第二章 新疆史前時期考古學(xué)文化時空框架(21) 第一節(jié) 新疆自然地理概況與分區(qū)(21) 第二節(jié) 準(zhǔn)噶爾北緣區(qū)(24) 一、阿凡納謝沃文化遺存(24) 二、切木爾切克文化遺存(25) 三、庫希類型遺存(31) 四、東塔勒德類型遺存(34) 五、塑柯爾特類型遺存(39) 六、小結(jié)(42) 第二節(jié) 東部天山區(qū)(44) 一、天山北路文化遺存(44) 二、南灣類型遺存(49) 三、焉不拉克文化遺存(54) 四、以石人子溝遺址為代表的遺存(67) 五、小結(jié)(78) 第四節(jié) 中部天山區(qū)(80) 一、切木爾切克文化遺存(80) 二、薩恩薩伊類型早期遺存(81) 三、亂雜崗子-半截溝文化遺存(83) 四、石問子水泥廠類型遺存(88) 五、薩恩薩伊類型晚期遺存(89) 六、蘇貝希文化遺存(91) 七、小結(jié)(120) 第五節(jié) 伊犁河谷區(qū)(121) 一、安德羅諾沃文化遺存(121) 二、索墩布拉克文化遺存(134) 三、小結(jié)(150) 第六節(jié) 準(zhǔn)噶爾西緣區(qū)(151) 一、以阿勒騰也木勒水庫墓地M74為代表的遺存(151) 二、安德羅諾沃文化遺址(153) 三、以白楊河基地為代表的遺存(159) 四、胡須基遺存(160) 五、小結(jié)(163) 第七節(jié) 塔里木北緣區(qū)(164) 一、新塔拉類型遺存(164) 二、哈拉墩早期遺存(168) 三、察吾呼文化遺存(168) 四、包孜東類型遺存(198) 五、小結(jié)(202) 第八節(jié) 塔里木西南緣區(qū)(203) 一、安德羅諾沃文化遺存(203) 二、阿克塔拉類型遺存(205) 三、香寶寶類型遺存(207) 四、小結(jié)(211) 第九節(jié) 塔里術(shù)南緣區(qū)(212) 一、尼雅北部類型遺存(212) 二、流水文化遺存(214) 三、扎滾魯克文化遺存(216) 四、小結(jié)(227) 第十節(jié) 塔里木東緣區(qū)(227) 第十一節(jié) 新疆史前時期文化遺存的時空框架(234) 第三章 與新疆相關(guān)的境外地區(qū)考古學(xué)文化(237) 第一節(jié) 公元前3干紀(jì)及其以前的考古學(xué)文化(237) 一、顏那亞文化(238) 二、阿凡納謝沃文化(246) 三、奧庫涅夫文化(254) 第二節(jié) 公元前2千紀(jì)繁榮期的草原青銅文化(258) 一、安德羅諾沃文化共同體(259) 二、塞伊瑪-圖爾賓諾遺存(271) 二、卡拉蘇克文化(284) 四、楚斯特文化(294) 第三節(jié) 公元前1千紀(jì)的歐亞草原地帶(296) 一、薩夫羅馬泰-薩爾馬泰文化(297) 二、薩卡文化(308) 三、圖瓦地區(qū)的早期游牧文化(323) 四、阿爾泰地區(qū)的早期游牧文化(337)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352) 第四章 備階段文化遺存的淵源與交往(355) 第一節(jié) 公元前2千紀(jì)中葉以前的考古學(xué)文化(355) 一、切木爾切克文化遺存(355) 二、小問文化遺存(358) 二、天山北路文化遺存(361) 四、薩恩薩伊類型早期遺存(367) 五、小結(jié)(368) 第二節(jié) 公元前2千紀(jì)中葉到公元前1千紀(jì)初的考古學(xué)文化(370) 一、庫希類型和水泥廠類型遺存(370) 二、安德羅諾沃文化遺存(372) 三、南灣類型遺存(373) 四、亂雜崗子-半截溝文化(376) 五、新塔拉類型、尼雅北部類型、哈拉墩早期遺存和阿克塔拉類型遺存(377) 六、流水文化(380) 七、小結(jié)(381) 第三節(jié) 公元前1千紀(jì)的考古學(xué)文化遺存(383) 一、焉不拉克文化和石人子溝類型遺存(383) 二、薩恩薩伊類型晚期遺存和蘇貝希文化遺存(391) 三、索墩布拉克文化(400) 四、東塔勒德類型和塑柯爾特類型遺存(403) 五、察香呼文化和包孜東類型遺存(407) 六、扎滾魯克文化遺存(413) 七、香寶寶類型遺存(418) 八、小結(jié)(419) 第五章 結(jié)語(422) 第一節(jié) 新疆史前時期文化格局的演進(jìn)(422) 第二節(jié) 東西方文化因素在新疆史前文化格局演進(jìn)過程中的作用(426) 一、西方文化(426) 二、東方文化(427) 三、文化傳播或人群遷徙的路線(429) 四、東西方文化作用的差異(429) 后記(431) 插圖目錄 圖2.1-1 新疆史前時期地理和文化分區(qū)示意圖(23) 圖2.2-1 阿依托汗-號墓地阿凡納謝沃文化墓葬形制與隨葬品(24) 圖2.2-2 切術(shù)爾切克古墓群部分隨葬品(27) 圖2.2-3 阿勒泰、布爾津縣切木爾切克文化古墓葬(28) 圖2.2-4 哈巴河托干拜2號墓地墓葬和隨葬品及各地博物館征集品(29) 圖2.2-5 阿勒泰地區(qū)的庫希類型遺存(32) 圖2.2-6 富蘊(yùn)縣薩烏迭戈?duì)柲沟氐膸煜n愋瓦z存(33) 圖2.2-7 東塔勒德類型遺存的基葬和隨葬品(35) 圖2.2-8 東塔勒德墓地出土的容器(36) 圖2.2-9 布爾津縣圖瓦新材墓地Ml墓葬形制及隨葬品(37) 圖2.2-10 蒙古赫列克蘇爾與中國新疆發(fā)現(xiàn)的大石家對比圖(38) 圖2.2-11 塑柯爾特類型基葬形制舉例(41) 圖2.2-12 塑柯爾特類型墓葬的隨葬品(42) 圖2.3-1 天山北路墓地的墓葬形制舉例(M358)(44) 圖2.3-2 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陶器(46) 圖2.3-3 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銅器(47) 圖2.3-4 薩伊吐爾墓地墓葬形制和隨葬品(48) 圖2.3-5 南灣墓地的墓葬形制舉例(50) 圖2.3-6 南灣墓地出土的陶器和銅器(51) 圖2.3-7 石人子溝石筑高臺遺址及石圍居址及出土器物(53) 圖2.3-8 南灣墓地與其他遺址出土器物對比圖(54) 圖2.3-9 86XHYM75平、剖面圖(57) 圖2.3-10 M75出土的部分陶器(58) 圖2.3-11 焉不拉克墓地三種典型陶器的分期圖(60) 圖2.3-12 焉不拉克其他基地出土的器物舉例(61) 圖2.3-13 焉不拉克文化各期的陶器和金屬器(63) 圖2.3-14 托背梁墓地墓葬形制及部分隨葬品(70) 圖2.3-15 峽溝墓地M6墓葬形制和出土的陶器(71) 圖2.3-16 石人子溝M12墓葬形制和部分隨葬品(72) 圖2.3-17 石人子溝M15部分隨葬品(73) 圖2.3-18 石人子溝E區(qū)旦出土的部分器物(74) 圖2.3-19 西溝遺址1號墓墓葬形制與部分隨葬品(75) 圖2.3-20 伊吾卡爾桑遺址出土的器物(77) 圖2.4-1 昌吉地區(qū)出土的切木爾切克文化相關(guān)遺存(81) 圖2.4-2 薩恩薩伊類型早期遺存(82) 圖2.4-3 吉木薩爾縣亂雜崗子遺址出土的陶片(85) 圖2.4-4 奇臺半截溝遺址出土的陶器(85) 圖2.4-5 干溝遺址出土的器物(86) 圖2.4-6 阜康阜北農(nóng)場基建隊(duì)遺址出土的部分陶器(87) 圖2.4-7 阜康市西溝遺址出土的陶片(88) 圖2.4-8 石河子水泥廠類型遺存(89) 圖2.4-9 薩恩薩伊類型晚期遺存基葬形制舉例(90) 圖2.4-10 薩恩薩伊類型晚期遺存隨葬品(91) 圖2.4-11 蘇貝希文化兩種典型單耳罐的類型演變(93) 圖2.4-12 蘇貝希文化器物分期圖(95) 圖2.4-13 蘇貝希-號墓地出土的器物(98) 圖2.4-14 蘇貝希二號墓地采集的器物(98) 圖2.4-15 蘇貝希三號基地及遺址的部分陶器(99) 圖2.4-16 部善三個橋墓地出土陶器(101) 圖2.4-17 部善二塘溝墓地出土的器物(102) 圖2.4-18 艾丁湖基地出土的部分器物(103) 圖2.4-19 阿拉溝地區(qū)及烏魯術(shù)齊南部地區(qū)墓地出土的陶器(104) 圖2.4-20 柴窩堡林場基地出土的器物(106) 圖2.4-21 柴窩堡古墓地和汽運(yùn)公司墓地出土的器物(107) 圖2.4-22 交河溝北墓地出土的器物(109) 圖2.4-23 大龍口墓地M5和M6出土的陶器(110) 圖2.4-24 阜康白楊河墓地陽、M45和M46等墓葬出土的器物(110) 圖2.4-25 阜康市臭煤溝墓地墓葬形制和隨葬品舉例(112) 圖2.4-26 薩恩薩伊基地蘇貝希文化器物(113) 圖2.4-27 木壘縣干溝墓地出土的陶器(113) 圖2.4-28 第一期文化出土的帶突環(huán)首銅刀及管垂斧比較(116) 圖2.4-29 管垂銅啄戈的演變示意圖(116) 圖2.4-30 呼圖壁石門子墓地M55和M56(118) 圖2.4-31 呼圖壁縣石門子基地石封堆墓形制和隨葬品(119) 圖2.5-1 尼勒克縣湯巴勒薩伊墓地青銅時代典型基葬舉例(123) 圖2.5-2 特克斯縣闊克蘇西2號墓群青銅時代典型墓葬(125) 圖2.5-3 烏吐三墓地青銅時代墓葬和隨葬品(126) 圖2.5-4 霍城大西溝出土的部分器物(127) 圖2.5-5 阿敦喬魯?shù)慕ㄖz跡、基葬和部分出土物(128) 圖2.5-6 喀拉蘇遺址Fl及出土的部分器物(129) 圖2.5-7 阿尤賽溝口遺址出土的器物(130) 圖2.5-8 恰勒格爾遺址出土的部分遺物(131) 圖2.5-9 窮科克遺址出土的陶片(131) 圖2.5-10 吉仁臺溝口遺址出土的部分陶器(132) 圖2.5-11 新疆地區(qū)出土的安德羅諾沃文化類型的銅器(133) 圖2.5-12 窮科克-號墓地墓葬分布示意圖(136) 圖2.5-13 窮科克-號墓地出土的部分器物(137) 圖2.5-14 烏吐三墓地2013年發(fā)掘索墩布拉克文化(138) 圖2.5-15 索墩布拉克基地墓葬形制及部分陶器(140) 圖2.5-16 尼勒克-級電站墓群出土的索墩布拉克文化陶器(141) 圖2.5-17 鞏固山口墓地主要墓葬形制和器物圖(142) 圖2.5-18 索墩布拉克文化第二期其他墓地出土的器物(143) 圖2.5-19 石河子南山墓地和烏蘇安集;豈1出土的部分陶器(144) 圖2.5-20 烏吐三基地2014年Ml墓葬形制和隨葬品(146) 圖2.5-21 索墩布拉克文化第三期部分墓葬出土的陶器(147) 圖2.5-22 伊犁河流域分布區(qū)內(nèi)征集或采集的部分銅器(148) 圖2.5-23 恰普其海A區(qū)區(qū)號基地出土的部分器物(150) 圖2.6-1 阿勒騰也木勒水庫墓地M74墓葬形制和隨葬品(152) 圖2.6-2 阿布都拉水庫墓地地表采集陶片和石器(153) 圖2.6-3 塔城市衛(wèi)生學(xué)校石棺墓及其附近采集品(154) 圖2.6-4 托里縣薩孜村墓地M3及其隨葬器物(156) 圖2.6-5 霍吉爾特墓地墓葬形制及隨葬陶器(157) 圖2.6-6 塔城市二宮鄉(xiāng)下喀浪古爾遺址出土的陶片(157) 圖2.6-7 阿勒騰也木水庫墓地相關(guān)墓葬形制(158) 圖2.6-8 塔城白楊河墓地墓葬形制和隨葬品(159) 圖2.6-9 阿勒騰也木水庫墓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墓葬及隨葬品(161) 圖2.6-10 塔城地區(qū)的胡須墓遺存平面圖(162) 圖2.6-11 天山尤魯都斯草原的胡須基(163) 圖2.7-1 新塔拉類型遺存的陶器(166) 圖2.7-2 新塔拉類型遺存的其他器物(167) 圖2.7-3 庫車哈拉墩遺址出土的早期陶器(169) 圖2.7-4 庫車哈拉墩遺址出土的早期石器(170) 圖2.7-5 察吾呼古墓群A型石圖墓形制演變圖(172) 圖2.7-6 察吾呼古墓群第一期墓葬典型器物(175) 圖2.7-7 莫呼查汗墓地出土的部分第一期器物(176) 圖2.7-8 察吾呼類型第三期早段墓葬典型器物(177) 圖2.7-9 察吾呼類型第二期晚段墓葬典型器物(178) 圖2.7-10 察吾呼類型第三期墓葬典型器物(179) 圖2.7-11 察吾呼二號墓地墓葬分布圖(180) 圖2.7-12 察吾呼二號基地石堆石室墓和典型器物(181) 圖2.7-13 察吾呼溝西墓地出土的隨葬品(183) 圖2.7-14 庫爾勒上戶鄉(xiāng)墓地墓葬和出土的器物(184) 圖2.7-15 哈布其罕古墓群墓葬形制和隨葬品(185) 圖2.7-16 拜勒其爾基地典型墓葬舉例(187) 圖2.7-17 和碩紅山溝遺址Ml出土的單耳帶流陶罐和單耳陶罐(188) 圖2.7-18 那仁哈布其罕溝墓地M4;墓葬形制及隨葬品(189) 圖2.7-19 大西溝1號墓地M4墓葬形制和隨葬品(190) 圖2.7-20 和靜重工業(yè)園區(qū)遺址房址平、剖面圖及部分出土器物(191) 圖2.7-21 群巴克基地的基葬形制舉例(192) 圖2.7-22 群巳克墓地早期的典型器物(192) 圖2.7-23 群巴克基地晚期部分典型器物(193) 圖2.7-24 克孜爾類型的基葬形制舉例(195) 圖2.7-25 克孜爾類型墓葬出土的器物(196) 圖2.7-26 多崗墓地克孜爾類型墓葬出土的陶器(197) 圖2.7-27 溫宿縣包孜東墓地M41出土的器物(199) 圖2.7-28 阿合奇縣庫三薩日克墓地部分基葬及其隨葬品(200) 圖2.7-29 提克買克遺址基葬和墓地的出土陶器(201) 圖2.8-1 下板地AII號墓地墓葬分布圖及墓葬形制舉例(204) 圖2.8-2 下板地AII號墓地出土的典型陶器和金屬器(205) 圖2.8-3 阿克塔拉類型遺存的器物(206) 圖2.8-4 香寶寶基地的基葬平、剖面圖(208) 圖2.8-5 香寶寶墓地出土的部分隨葬品(209) 圖2.8-6 塔什庫爾干下援地AII號基地M18墓葬形制和隨葬品(209) 圖2.8-7 吉爾贊卡勒墓地墓葬形制和隨葬品(210) 圖2.9-1 尼雅北部地區(qū)遺址出土的陶器(213) 圖2.9-2 尼雅北部地區(qū)遺址出土的銅器和石器(214) 圖2.9-3 流水墓地出土的部分器物(215) 圖2.9-4 扎滾魯克-號墓地1996年發(fā)掘墓葬分布圖(217) 圖2.9-5 扎滾魯克-號墓地A組墓葬形制與主要隨葬器物(218) 圖2.9-6 扎滾魯克-號基地B組墓葬遺存(219) 圖2.9-7 扎滾魯克-號墓地1985年發(fā)掘部分隨葬品(221) 圖2.9-8 扎滾魯克二號墓地墓葬和隨葬品(222) 圖2.9-9 加瓦文日克墓地出土的部分器物(223) 圖2.9-10 且未縣古大奇墓地墓葬形制及隨葬品(224) 圖2.9-11 圓沙古城遺址平面圖和出土的器物(225) 圖2.9-12 圓沙D和H墓地出土的部分器物(226) 圖2.10-1 小何文化的葬具和棺前立木(229) 圖2.10-2 小河文化遺存木棺內(nèi)尸骨圖(230) 圖2.10-3 小、河文化的草編簍(231) 圖2.10-4 小河文化遺存其他隨葬品舉例(232) 圖2.10-5 古墓溝墓地墓葬分布圖(233) 圖2.11-1 新疆史前時期文化遺存的時空框架示意圖(235) 圖3.1-1 顏那亞文化墓葬平、剖面圖舉例(239) 圖3.1-2 典型的銅器組合圖(239) 圖3.1-3 隨葬車輪的墓葬舉例(240) 圖3.1-4 顏那亞文化14C測年數(shù)據(jù)圖(241) 圖3.1-5 顏那亞文化早期器物(242) 圖3.1-6 顏那亞文化晚期陶器(243) 圖3.1-7 顏那亞文化晚期銅器(244) 圖3.1-8 赫瓦林斯克時期的伏爾加-烏拉爾地區(qū)遺存(245) 圖3.1-9 波爾塔夫卡文化時期的遺存(247) 圖3.1-10 阿凡納謝沃文化的基葬形制(248) 圖3.1-11 阿凡納謝沃文化墓葬及隨葬品組合舉例(249) 圖3.1-12 阿凡納謝沃文化的陶器(250) 圖3.1-13 阿凡納謝沃文化其他器物舉例(251) 圖3.1-14 阿凡納謝沃文化14C數(shù)據(jù)年代統(tǒng)計(jì)圖(252) 圖3.1-15 奧庫涅夫文化基葬形制圖(254) 圖3.1-16 奧庫涅夫文化的陶器(255) 圖3.1-17 奧庫涅夫文化的器物舉例(256) 圖3.1-18 奧庫涅夫文化的巖畫(257) 圖3.1-19 奧庫涅夫文化的14C數(shù)據(jù)統(tǒng)計(jì)圖(258) 圖3.2-1 墓葬結(jié)構(gòu)類型的演變(260) 圖3.2-2 安德羅諾沃文化共同體的典型陶器(262) 圖3.2-3 安德羅諾沃文化共同體的銅器(263) 圖3.2-4 草原青銅時代中晚期14C數(shù)據(jù)年代示意圖(264) 圖3.2-5 各地出土的喇叭形口耳環(huán)(265) 圖3.2-6 七河類型墓地出土的陶器(269) 圖3.2-7 七河等地出土的部分害藏青銅器和其他采集的青銅器(270) 圖3.2-8 塞伊瑪墓地和圖爾賓諾基地出土的銅器(273) 圖3.2-9 羅斯托夫卡墓地出土的器物(274) 圖3.2-10 塞伊瑪-圖爾賓諾典型的青銅工具和武器(275) 圖3.2-11 歐洲系統(tǒng)有塾戰(zhàn)斧的發(fā)展演變示意圖(277) 圖3.2-12 塞伊瑪-圖爾賓諾遺存中的有垂戰(zhàn)斧(278) 圖3.2-13 塞伊瑪-圖爾賓諾青銅器橫線紋裝飾來源示意圖(279) 圖3.2-14 羅斯托夫卡墓地M34平面圖和隨葬品(280) 圖3.2-15 羅斯托夫卡墓地M8平面圖和隨葬品(280) 圖3.2-16 羅斯托夫卡墓地出土的部分骨片(281) 圖3.2-17 塞伊瑪-圖爾賓諾遺存中出土的部分細(xì)石器(282) 圖3.2-18 卡拉蘇克文化墓葬形制(285) 圖3.2-19 卡拉蘇克文化的陶器(286) 圖3.2-20 卡拉蘇克文化的銅刀和其他工具、武器(287) 圖3.2-21 卡拉蘇克文化的青銅短劍(288) 圖3.2-22 卡拉蘇克文化的裝飾品(289) 圖3.2-23 卡拉蘇克文化的骨馬鐮(289) 圖3.2-24 楚斯特文化的陶器(295) 圖3.2-25 楚斯特文化的部分銅器和石器(296) 圖3.3-1 薩夫羅馬泰文化中的葬式舉例(298) 圖3.3-2 薩夫羅馬泰文化中的容器(299) 圖3.3-3 薩夫羅馬泰文化出土的短劍及分期圖(300) 圖3.3-4 薩夫羅馬泰文化中出土的箭頭(301) 圖3.3-5 薩夫羅馬泰文化中的其他武器(302) 圖3.3-6 薩夫羅馬泰文化的馬具(302) 圖3.3-7 薩夫羅馬泰文化動物紋裝飾藝術(shù)(303) 圖3.3-8 薩夫羅馬泰文化銅鏡和勺形銅器(304) 圖3.3-9 菲力波夫卡墓地出土的動物紋裝飾(305) 圖3.3-10 薩夫羅馬泰墓葬中出土的祭祀用器(307) 圖3.3-11 頓洞-伏爾加河地區(qū)的過渡時期遺存(308) 圖3.3-12 塔斯莫拉文化的胡須基(310) 圖3.3-13 塔斯莫拉文化的墓葬(311) 圖3.3-14 塔斯莫拉文化墓葬出土的陶器(312) 圖3.3-15 塔斯莫拉文化的其他器物(313) 圖3.3-16 公元前8-前1世紀(jì)的哈薩克斯坦東部地區(qū)(316) 圖3.3-17 錫爾河下游早期薩卡文化墓葬出土的陶器(318) 圖3.3-18 錫爾河下游早期薩卡文化墓葬出土的武器與馬具(319) 圖3.3-19 錫爾河下游早期薩卡文化的動物紋裝飾藝術(shù)_(320) 圖3.3-20 薩雷卡梅什湖地區(qū)的早期薩卡文化器物(320) 圖3.3-21 Sakar-Chaga墓地墓葬形制舉例(321) 圖3.3-22 Sakar-Chaga墓地出土的銅器(322) 圖3.3-23 阿爾然-號王家平、剖面圖(325) 圖3.3-24 阿爾然二號王家形制示意圖(326) 圖3.3-25 阿爾然王家時期的武器(327) 圖3.3-26 圖瓦地區(qū)出土的馬具(329) 圖3.3-27 阿爾然王家出土的動物紋裝飾(331) 圖3.3-28 圖瓦地區(qū)晚期基葬舉例(332) 圖3.3-29 圖瓦地區(qū)晚期墓葬中的容器(333) 圖3.3-30 圖瓦地區(qū)晚期武器(334) 圖3.3-31 圖瓦地區(qū)晚期工具(334) 圖3.3-32 圖瓦地區(qū)晚期馬具和其他器物(335) 圖3.3-33 圖瓦地區(qū)晚期的動物紋裝飾藝術(shù)(336) 圖3.3-34 邁耶米爾時期基葬形制舉例(338) 圖3.3-35 麥耶米爾時期的墓葬隨葬品及鹿石遺存(339) 圖3.3-36 哈薩克斯坦齊列克塔基地5號土丘家出土的金飾件(340) 圖3.3-37 巴澤雷克文化的墓葬舉例(342) 圖3.3-38 巴澤雷克文化的陶器舉例(343) 圖3.3-39 巴澤雷克文化的墓葬隨葬品(344) 圖3.3-40 格里芬裝飾馬具及復(fù)原圖(346) 圖3.3-41 巴澤雷克文化帽飾和頭飾(347) 圖3.3-42 巴澤雷克文化基葬主人的文身圖案(348) 圖3.3-43 格里芬的形象(349) 圖3.3-44 巴澤雷克文化的神獸題材(349) 圖3.3-45 巴澤雷克文化的寫實(shí)性動物形象(350) 圖3.3-46 巴澤雷克文化的翻轉(zhuǎn)動物紋(351) 圖4.1-1 切木爾切克文化、阿凡納謝沃文化和奧庫涅夫文化對比圖(356) 圖4.1-2 小河文化與其他相關(guān)文化容器對比圖(359) 圖4.1-3 天山北路墓地與西北地區(qū)早期文化的屈肢葬(363) 圖4.1-4 四壩文化與天山北路文化中形制不同的器物(364) 圖4.1-5 甘青地區(qū)馬廠類型的注流器和橫耳器(364) 圖4.1-6 三叉護(hù)手劍發(fā)展演變示意圖(367) 圖4.1-7 薩恩薩伊類型早期遺存與其他文化器物對比圖(368) 圖4.1-8 公元前2干紀(jì)中葉以前各文化傳播或人群遷徙示意圖(369) 圖4.2-1 庫希類型遺存、水泥廠類型與卡拉蘇克文化對比圖(371) 圖4.2-2 新疆安德羅諾沃文化與七河類型陶器對比圖(373) 圖4.2-3 新疆安德羅諾沃青銅器害藏與七灑地區(qū)青銅器害藏對比圖(374) 圖4.2-4 天山北路文化與南灣類型遺存陶器對比圖(375) 圖4.2-5 四壩文化與南灣類型腹耳陶罐(壺)對比圖(375) 圖4.2-6 亂雜崗子-半截溝文化與南灣類型彩陶對比圖(376) 圖4.2-7 亂雜崗子-半截溝文化其他陶器(377) 圖4.2-8 新塔拉類型與亂雜崗子」卡截溝文化彩陶和石器對比圖(378) 圖4.2-9 安德羅諾沃文化與新塔拉類型等遺存的聯(lián)系(379) 圖4.2-10尼雅北部類型與卡約文化的器物對比圖(380) 圖4.2-11流水文化和尼雅北部類型器物對比圖(381) 圖4.2-12公元前2千紀(jì)中葉到公元前1千紀(jì)初文化傳播或人群遷徙示意圖(382) 圖4.3-1 焉不拉克文化單耳彩陶豆淵源示意圖(385) 圖4.3-2 焉不拉克墓地主要陶器數(shù)量統(tǒng)計(jì)圖(386) 圖4.3-3 焉不拉克文化與辛店文化腹耳壺對比圖(386) 圖4.3-4 焉不拉克文化中部分外來因素(387) 圖4.3-5 中國新疆與中國北方地區(qū)雙羊紋牌飾對比圖(388) 圖4.3-6 石人子溝類型出土的焉不拉克文化因素陶器(390) 圖4.3-7 石人子溝類型其他文化因素(391) 圖4.3-8 薩恩薩伊類型晚期遺存與亂雜崗子-半截溝文化陶器對比圖(392) 圖4.3-9 薩恩薩伊類型晚期遺存部分銅器對比圖(392) 圖4.3-10 蘇貝希文化與焉不拉克文化陶器對比圖(394) 圖4.3-11 蘇貝希文化早期渦紋與唐汪式陶器的渦紋對比圖(395) 圖4.3-12 各地出土的承獸盤和相關(guān)器物對比圖(396) 圖4.3-13 蘇貝希文化動物形牌飾對比圖(397) 圖4.3-14 蘇貝希文化木桶上的動物形象(397) 圖4.3-15 蘇貝希文化中的花形飾與其相關(guān)器物對比圖(398) 圖4.3-16 蘇貝希文化與察吾呼文化的聯(lián)系(399) 圖4.3-17 索墩布拉克文化與境外地區(qū)文化帶流嘴陶器對比圖(402) 圖4.3-18 東塔勒德類型與其他境外遺存的對比圖(404) 圖4.3-19 東塔勒德基地與阿爾然二號王家器物對比圖(405) 圖4.3-20 塑柯爾特類型與巴澤雷克文化對比圖(407) 圖4.3-21 察吾呼文化部分早期陶器文化因素分析圖(408) 圖4.3-22 察吾呼文化部分早期彩陶紋飾來源對比圖(409) 圖4.3-23 察吾呼文化與蘇貝希文化部分彩陶紋飾對比圖(410) 圖4.3-24 察吾呼文化與索墩布拉克文化的聯(lián)系(411) 圖4.3-25 察吾呼文化中的動物鳳柏器物和小銅管(412) 圖4.3-26 包孜東類型遺存文化因素分析圖(413) 圖4.3-27 扎滾魯克文化主要器物來源對比圖(414) 圖4.3-28 扎滾魯克文化與察吾呼文化群巴克類型的聯(lián)系(415) 圖4.3-29 扎滾魯克文化出土彩陶器(416) 圖4.3-30 扎滾魯克文化的動物鳳路(416) 圖4.3-31 山普拉墓地墓葬分布圖及部分早期陶器(417) 圖4.3-32 香寶寶遺存陶器來源對比圖(418) 圖4.3-33 公元前1千紀(jì)新疆各地文化遺存分布及彩陶因素傳播示意圖(421)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