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本尼特從反思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的缺陷出發(fā),在后馬克思主義影響下,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對文學概念進行了重構。他聚焦大眾文化,推動了文化研究的葛蘭西轉向,在吸收和借鑒?潞透鹛m西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建了文化治理性理論,探討了文化與權力、文化與社會的新型關系。他不贊成英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者一直將對資本主義抵抗的希望寄托于底層、民眾與社會的思路,而是關注政府治理下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政策改造。在他看來,文化機構作為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孵化器、文化傳播和主體塑造的主要物質機制,不管是文化政策問題的解決,還是文化機構功能的彰顯,都離不開實踐型知識分子主體性作用的發(fā)揮。為此,托尼·本尼特提出了構建文化,改造社會的文化理念,為文化研究和文化治理提供了新的視角。不僅如此,托尼·本尼特還承繼了馬克思的文化思想,從歷史與政治的維度審視文藝問題,在堅持以人的自由與解放為價值旨歸的基礎上,對馬克思文化理論進行了相應的豐富和拓展,為我國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治理提供了啟迪和借鑒。
目 錄
導言
一、 研究的緣起
二、 研究的意義
三、 中心議題和主要內容
第一章 解構與建構:本尼特論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
第一節(jié) 洞悉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困境
一、 唯心主義的簡約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審美研究的方法邏輯
二、 審美多元決定的邏輯: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文學藝術的表征方法
三、 體裁社會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對寫作類型的劃分
第二節(jié) 形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再分析
一、 重估形式主義的功績
二、 分析馬克思主義與形式主義的對峙
三、 力促馬克思主義與形式主義之間的對話
第三節(jié) 從馬克思主義轉向后馬克思主義
一、 馬克思主義與后馬克思主義
二、 重構文學概念和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功能
第四節(jié) 審美、自由、治理和主體塑造
一、 18世紀的美學和自由治理
二、 文學、美學和自我形塑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理論與實踐的契合:本尼特對大眾文化的研究
第一節(jié) 大眾文化研究范式之爭
一、 早期的大眾文化研究
二、 文化研究的興起:文化主義范式與結構主義范式
三、 經驗或結構:文化研究的范式之爭
第二節(jié) 力推文化研究的葛蘭西轉向
一、 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
二、 文化研究的轉向葛蘭西
第三節(jié) 文本與社會進程的關系
一、 質疑西方馬克思主義批評中的文本觀
二、 闡釋大眾閱讀的閱讀型構
三、 提出社會文本和文本間性概念
第四節(jié) 邦德及其超越:大眾文化的文本研究范例
一、 邦德形象的跌宕起伏
二、 邦德的能指與邦德的文本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走向文化治理性
第一節(jié) 從葛蘭西轉向?拢何幕卫硇缘睦碚撝
一、 葛蘭西的倫理國家理論
二、 ?碌淖杂芍髁x政府理論
三、 從葛蘭西轉向?拢簝煞N文化與權力關系理論的考量
第二節(jié) 建構文化治理性理論
一、 文化治理性產生的背景與其本質內涵
二、 闡釋文化
三、 ?碌挠绊
四、 將政策引入文化研究之中
第三節(jié) 文化治理性視野中的公共博物館
一、 公共博物館的誕生
二、 基于文化治理性分析公共博物館的功能
三、 從空間角度論公共博物館
第四節(jié) 文化治理性理論中的知識分子
一、 知識分子概念簡述
二、 西方馬克思主義批評觀:批評的幻象
三、 本尼特的實踐型知識分子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構造文化,改變社會
第一節(jié) 營造治理領域:多視角看文化與文化機構
一、 批判分析文化概念中的三個關鍵假定
二、 文化復合體:構造文化與組織自由的場域
三、 公民實驗室:博物館,文化實物和社會治理
第二節(jié) 人類學的聚集體:治理他者
一、 治理澳大利亞的他者土著居民
二、 大法國治理他者法屬殖民地
第三節(jié) 習性/習慣:文化治理性的重要技術
一、 習性本能 和意志
二、 后達爾文主義傳統(tǒng)中的他者治理
三、 習慣/習性:本尼特評布爾迪厄的習慣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本尼特文化思想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簡析
一、 異化/物化理論
二、 意識形態(tài)理論
三、 歷史唯物主義
第二節(jié) 本尼特文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與發(fā)展
一、 重拾馬克思歷史與政治的維度審視文藝問題
二、 繼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三、 秉承馬克思的終極目標:人的自由和解放
第三節(jié) 拓展和深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研究領域
一、 繼承并深化馬克思恩格斯對大眾文化的辯證研究
二、 注重文化機構的功能:承接與改造馬克思主義現(xiàn)代國家治理術
三、 文化治理性理論:拓展了英國文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范式
本章小結
結語:本尼特文化思想對我國文化建設的啟示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