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魚翅與花椒》作者、英國著名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全新力作。書中每章均以一道經(jīng)典中國菜肴為起點,探究中國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用餐習(xí)俗及烹飪理念,展現(xiàn)中國美食豐富多元的特色!毒沂场芬粫鴮⒁杂畛R姷闹胁屯赓u菜肴糖醋肉球作為開篇,介紹西方世界對中國菜的理解與誤解。緊接著便會開啟精彩愉悅而又內(nèi)容豐富的中國美食之旅。從灶火、天地、庖廚與餐桌四個維度,引經(jīng)據(jù)典、談古論今,將一段段津津有味的中餐故事娓娓道來;馉F鞭筍、東坡肉、醉蟹、麻婆豆腐、土步露臉、清蒸鰣魚、刀削面、小籠包……貫穿華夏大地南北東西的豐富食材與烹飪方法,被扶霞以飽含深情而又嚴(yán)謹(jǐn)客觀的文字呈現(xiàn)于東西方讀者面前。
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三十年中餐歷史及實地研究的結(jié)晶;
一位局外人筆下古老而陌生的中國;
每一章都圍繞一種特定食材或菜肴展開,追溯美食根源與傳統(tǒng)智慧;
引經(jīng)據(jù)典、深入淺出地講述中餐背后的豐富內(nèi)涵。
開宴序 似是而非的中國菜:糖醋肉球
1994年,我拿到四川大學(xué)的留學(xué)生獎學(xué)金,赴中國旅居。表面上看,我是去成都追求學(xué)術(shù)深造的,但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對美食和烹飪產(chǎn)生了比其他一切都要濃厚的興趣。到川大之后,我很快放棄了學(xué)業(yè),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當(dāng)?shù)孛朗齿p松閑適的探索中。完成大學(xué)學(xué)習(xí)的一年后,我留在了成都,當(dāng)?shù)刂乃拇ǜ叩扰腼儗?茖W(xué)校(四川烹專)邀我入學(xué)我欣然接受。
人生著實有趣,沖動之下看似微小的決定竟能最終塑造生活與命運。我接受中餐廚師培訓(xùn)的最初動機(jī)單純是對烹飪的熱愛,同時也想在這座城市多盤桓一段時日,畢竟它對我的吸引力仿佛香餌釣魚。然而,對于川菜,乃至更廣闊范圍的中餐的探索,讓我深深著迷陷落。如果站在起點處看,的確不太可能,但這項探索最終變成了長久的事業(yè)。
從早年在成都開始,我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流連于各種廚房、農(nóng)場、博物館,閱讀了大量書籍,并與上至行業(yè)專家、下到業(yè)余愛好者的很多中國人聊了美食與烹飪。同樣重要的是,我品嘗了大量異乎尋常的食材與菜肴,數(shù)量之多,超乎我的想象。這才是我真正的教育經(jīng)歷品嘗、品嘗、再品嘗;品嘗不同地區(qū)的風(fēng)味,體驗中餐千變?nèi)f化的排列組合;親眼見證各種理論、描寫、傳說和食譜在實踐中的應(yīng)用,用嘴和舌頭去獲得切實的感受。武術(shù)大師和音樂家都是靠真拳實腳的演練學(xué)習(xí)成就的,專業(yè)食者亦然。
都說三代才能出一個中餐美食家。作為一個在二十出頭時新入中國的外邦人,我目前還在過自己的第一遍人生;但鄙人何其有幸,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里接受了很多人幾輩子做夢也不敢想的豐富美食教育。這樣的榮幸完全要歸功于我那些深情厚誼的中國朋友和老師們,更不用說華夏大地上許許多多的陌生人和偶遇的點頭之交;他們不厭其煩地帶我品嘗美食,與我促膝長談,最終改造了我不開化的粗鄙味覺。
當(dāng)然,初到中國長居時,我對中國菜這個概念也不算完全陌生。童年時期,我偶爾能吃上一頓中餐,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也令人難忘。和過去兩三代的許多西方人一樣,我算是吃著中國菜長大的嗯,那勉強(qiáng)算得上中國菜吧。牛皮紙袋窸窣作響,我們將其打開,倒出里面的金黃色小球,都還冒著熱氣,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炸得酥脆的面糊包裹著軟嫩的豬肉塊,還配了個白色的一次性塑料杯,里面裝滿鮮紅色的透明醬汁:糖醋醬。我和妹妹都興奮得不行了。中餐外賣可是難得的享受,能在平時常吃的媽媽做的家常菜之外換換口味,還有機(jī)會玩玩筷子。摞在一起的鋁箔碗盤,散發(fā)著醬油與姜的香氣:這一套菜肴包括了蝦仁雜碎、罐頭筍炒雞丁、粗砂礫狀的豆芽炒面、面皮松軟的卷餅(里面包的仍然是豆芽)、蛋炒飯。味道都很不錯呢,但我們最喜歡的莫過于糖醋肉球(Sweet and Sour Pork Balls),這是我們永遠(yuǎn)的最愛,怎么都吃不夠。
不止我和妹妹,在1970年代的英國長大的孩子們,很多人與中餐的初相識,就是通過糖醋肉球這道當(dāng)時在中餐菜單上無處不在的菜。幾乎每個城鎮(zhèn)都有一家中式外賣店。二戰(zhàn)后,新的中國移民潮從香港涌來,他們接管了英國的炸魚薯條店,先是在利物浦,然后擴(kuò)展到曼徹斯特等地,利用原有的店面,逐漸在原有菜單上添加中式菜肴,中餐外賣店數(shù)量由此激增。1951年,整個英國只有三十六名中餐館經(jīng)營者和管理者;到1970年代初,全國估計有一萬二千家中式外賣店和三千家堂食中餐館。
沒人說得清外賣熱潮從何發(fā)端:有人說最初是因為倫敦貝斯沃特(Bayswater)那家蓮花樓(Lotus House)生意太好,有顧客訂不到位子,于是要求把菜帶回家吃;有人說這種方式創(chuàng)始于倫敦最初的唐人街萊姆豪斯區(qū)(Limehouse),具體地點是張查理(Charlie Cheung)的友記(Local Friends)。不過,早期的香港移民大部分是男性;隨著《1962英聯(lián)邦移民法令》(1962 Commonwealth Immigration Act)頒布新規(guī),他們的妻子兒女也來到英國,家人團(tuán)聚,于是中餐館大多變成了家庭運作,全英國的中式外賣店呈雨后春筍之勢。這些外賣店的出品是借鑒和改良的粵菜大雜燴,其中包括豆芽炒面(chow mein)和雜碎(chop suey),后者的英文名字也來自粵語,意思是各種切碎的食材混雜在一起。
配料也很刻板:常見的去骨肉類(豬、雞、蝦和牛)輪番入菜,和罐頭裝的中餐常用蔬菜(竹筍、草菇、荸薺等等)以及新鮮的豆芽、洋蔥和甜椒一起烹制,加上幾種標(biāo)準(zhǔn)化的醬料(雜碎、糖醋醬、番茄醬或咖喱醬),要么就是炒面或炒飯。這些都已經(jīng)是非常清淡低調(diào)的菜肴了,要是有尊貴的顧客對這些菜顯得憂懼警覺,他們就可以選擇煎蛋卷、咖喱醬薯條,甚或是烤雞等英式菜肴。要讓中國人自己來說,這些外賣根本算不上中餐。英國華裔作家毛翔青(Timothy Mo)的小說《酸甜》(Sour Sweet),背景就是1960年代倫敦的外賣業(yè),其中寫到陳姓一家人,他們認(rèn)為,為那些非華人的客人做的菜,就是垃圾,徹頭徹尾的擸?,只能給洋鬼子吃。
別說,洋鬼子們倒是特別喜歡這些東西。戰(zhàn)爭年代,食物都是定量配給,菜肴清淡無味。有了這些經(jīng)歷,中餐如同來自遠(yuǎn)方的異國清風(fēng),吹到了英國。那精彩多樣的風(fēng)味不僅完全不同于土豆泥和裹面糊烤香腸,價格還很實惠。我母親回憶說,1960年代中期,她偶爾會在倫敦款待自己一頓中式午餐,笨手笨腳地試用筷子。她總是吃一份套餐,包括用淀粉勾芡的濃湯,湯里裹著碎肉和豆芽;主菜是雜碎炒飯之類的;接著是一道永恒不變的甜點:罐頭糖水荔枝。套餐的價格便宜得叫人不敢相信,五先令就能吃上一頓,一個三明治都比這貴。
隨后的幾十年里,中餐成為英國日常生活中頗受重視的元素。1949年,中國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毛主席領(lǐng)導(dǎo)的共產(chǎn)黨打敗了國民黨政權(quán),滯留倫敦的國民黨外交官開始推廣中國美食:其中有個名叫羅孝建(Kenneth Lo)的,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本食譜,之后又寫了三十本;他還在倫敦開了備受推崇的憶華樓餐廳(Memories of China)。1980年代初,英國廣播公司(BBC)委托美籍華裔廚師譚榮輝(Ken Hom)主持一檔開創(chuàng)性的烹飪節(jié)目,向英國大眾介紹中國菜的口味和烹飪技藝;與他的電視系列節(jié)目配套的烹飪書銷量超過一百五十萬冊。市場情報(Market Intelligence)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01年,中餐已經(jīng)成為英國人最喜愛的外國菜,65%的英國家庭擁有中式炒鍋。
在北美,中餐經(jīng)歷了類似的發(fā)展軌跡,從默默無聞到無處不在,不過時間還要更早。1848年薩克拉門托谷發(fā)現(xiàn)金礦后,成千上萬的華南移民投身于淘金熱,來到加州,播下舊金山唐人街的種子。中餐館一家家地冒出來,很多都提供一美元吃到飽的自助餐,中西菜肴混搭,其中包括可能是美國最早的中式雜碎,利用肉和蔬菜的邊角料做成,讓白人礦工和其他勞工吃得狼吞虎咽。這只是一場美食熱潮的開始,它還將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席卷全美。
二十世紀(jì)以來,隨著中餐在美國越來越深入人心,雜碎、炒面和芙蓉蛋等早期菜單上的主角逐漸被其他菜肴取代。對于全球食客來說,這些菜具有更普遍的吸引力:西蘭花炒牛肉、左宗棠雞、宮保雞丁……還有包了奶酪的油炸小餛飩,名為炸蟹角(Crab Rangoon),在美國就相當(dāng)于英國的糖醋肉球。折疊式中餐外賣紙盒和幸運餅干(fortune cookie)成為不可或缺的美國食物,恰如肉丸意面和熏牛肉三明治。到二十一世紀(jì)初,美國有大約四萬家中餐館,超過了麥當(dāng)勞、漢堡王和肯德基的門店總和。正如美國華裔女作家李競(Jennifer 8. Lee)在著作《幸運簽餅紀(jì)事》(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中所寫,其實,如今的美式中餐,已經(jīng)比蘋果派還要美國了。
從特定視角看,中國菜在全球的崛起是個了不起的勵志故事。這是主要由小企業(yè)家而非跨國公司推動的美食,沒有其他任何同類的美食能產(chǎn)生如此非凡的影響或受到如此眾多的喜愛,還能在如此數(shù)量的國家被接受并經(jīng)歷本地化過程。從紐約到巴格達(dá),從斯德哥爾摩到內(nèi)羅畢,從珀斯到利馬,中餐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無法被忽視的文化。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經(jīng)典中餐,從我鐘愛的糖醋肉球到印度的滿洲雞(chicken Manchurian)、斯里蘭卡的牛油魷魚(hot butter cuttlefish)和瑞典的四小盤(four little dishes)。中國菜作為一個品牌,已經(jīng)得到了全球性的認(rèn)可。
不過,換個角度看,中餐這種成功也反過來侵害到自身。經(jīng)過簡化、改良,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有所退化的粵菜,先是在北美發(fā)展起來,然后像五彩紙屑般在全世界遍地開花,菜式稚嫩單一,涵蓋的飲食范圍十分有限,追求鮮艷的顏色、酸甜咸的重口味,油炸小吃和炒面當(dāng)?shù)。這樣所謂的中餐大受歡迎,使得人們一葉障目,無法全面體會和欣賞中國美食文化的多樣與精妙。大家對中餐倒是喜聞樂見,但大多還是覺得這是一種廉價、低級的垃圾食品。西方消費者愿意為壽司或歐洲高端餐廳的精選品鑒菜單一擲千金,而中餐館老板們卻還在苦苦說服顧客精致高級的中餐是物有所值的。
根本不必如此。最早引起英國公眾注意的中餐是1884年倫敦世界衛(wèi)生博覽會(London International Health Exhibition of 1884)上的部分中國展品。那是一家在展會現(xiàn)場臨時搭建的中餐館,裝潢典雅,菜單上有三十種左右的菜肴,背后的團(tuán)隊受到了一位優(yōu)秀香港大廚的指導(dǎo)。這樣的中餐絕非廉價雜碎之流,1884年7月17日《標(biāo)準(zhǔn)報》(The Standard)上的一篇報道說:這是一家一流的經(jīng)典美食餐廳;美食家們在此享用中式美食,既能欣賞到極致追求完美的備菜展示,又能感受到同樣完美的科學(xué)配藥的實際應(yīng)用美味可口的菜肴,這應(yīng)該是最令人愉悅和贊賞的形式了。菜單上有一些歐洲菜,比如法蘭克福香腸,但更多的是叫人眼花繚亂的中式佳肴,包括比聞名遐邇的甲魚湯還要美味且富有營養(yǎng)的燕窩羹、北京魚翅、荔枝肉球、豆腐干、皮蛋、紹興熱黃酒、各種中國糕點,最后還會獻(xiàn)上一小杯皇家貢茶。
著名美食作家扶霞研究中國烹飪及中國飲食文化逾二十年,著有《魚翅與花椒》《尋味東西》等多部作品,也于《金融時報》《紐約客》《美食雜志》《四川烹飪》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大量文章。她的美食著作曾榮獲多項大獎,其中包括四次有飲食世界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烹飪寫作大獎!遏~翅與花椒》簡體中文版推出至今,已暢銷二十萬冊,斬獲多個獎項。
開宴序
似是而非的中國菜:糖醋肉球
灶火:中餐的起源
火與食之歌:蜜汁叉燒
谷糧天賜:白米飯
羹調(diào)魚順:宋嫂魚羹
生命在于滋養(yǎng):苦瓜排骨湯
天地:食材的選擇
在田間,在箸間:火燜鞭筍
喜蔬樂菜:姜汁芥藍(lán)
躬耕碧波:莼鱸之思
點豆成金:麻婆豆腐
付豬一笑:東坡肉
美食無界:涮羊肉
曲盡其妙:醉蟹
萬物可入菜:蝦籽柚皮
舌齒之樂:土步露臉
珍稀的誘惑:賽熊掌
庖廚:烹飪的技藝
大味無形:一品鍋
濃淡相宜:糖醋黃河鯉魚
毫末刀工:魚生
蒸蒸日上:清蒸鰣魚
火也候也:清熘大玉
千詞萬法:鍋?豆腐
面團(tuán)變形記:刀削面
點燃我心:小籠包
餐桌:食物與思想
甜而非品:鴨母捻
行千里,致廣大:辣子雞
無葷之食:干煸鱔魚
詩意田園:炒紅薯尖
洋為中用:羅宋湯
食與心:慈母菜
宴后記
過去與未來:雜碎
簡史
注釋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