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選題打造的是全國唯一的大學語文專業(yè)叢書。以發(fā)展母語教育、弘揚母語文化為宗旨。大學語文是高校唯一一門對學生進行母語教育、傳授母語文化的課程。它憑借以漢語為載體的文學經(jīng)典與文化經(jīng)典培養(yǎng)學生熟練地運用漢語閱讀、說話、作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以藝術(shù)的眼光品味欣賞漢語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文化的層面解讀漢語的能力。語言是大學語文的本質(zhì)特點。本選題力求在抓住語言這個本質(zhì)特點的基礎上,建立大學語文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教學體系、構(gòu)建符合漢語特點的中國大學語文教育體系。大學語文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鑒于它強烈的綜合性,本選題倡導建立以大學語文為核心的大學語文課程群。文學、語言、美學、歷史、哲學、教育等各人文學科都在本選題應有的范圍之內(nèi),它們應成為支撐大學語文核心課程的基礎學科。
總序總序課程·學問·能力·責任本文作者尚永亮:武漢大學教授,長江學者,*高等學校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湖北省大學語文研究會名譽會長。大學語文是一門課程,研究大學語文是一門學問,教好大學語文是一種能力,為大學語文爭取發(fā)展空間是一份責任。作為一門課程,大學語文自1978年恢復高考,重新開設以來,已走過四十余年歷程,并取得了世所矚目的成就。然而,伴隨著社會形勢的急遽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升沉起伏、榮辱毀譽,大學語文的發(fā)展過程也備歷艱辛。從總的方面看,貫穿其間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為這門課程準確定位、如何使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定位不準,就難以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等予以科學的設計;不能成為獨立學科,就始終處于妾身未分明的狀態(tài),只能在夾縫中討生活。由湖北省大學語文研究會組編,我和楊建波教授主編的《大學語文》尚永亮,楊建波.大學語文[M].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的前言中,有這樣一段話:大學語文是一門關(guān)注普及而旨在提高的語言文化課程,其突出特點,在于把母語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通過提高運用語言、品味文學、詮釋經(jīng)典之能力來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zhì)。這里,運用偏重于工具層面,品味偏重于審美層面,闡釋偏重于文化層面;運用是基礎,品味、闡釋是提高。倘若脫離了工具性,便失去了這門課程的基礎;倘若脫離了人文性,便迷失了這門課程的方向。因而,如何使學生通過文本學習,既強化語言的理解運用能力,又提升經(jīng)典解讀和美學感悟能力,*終由技進道,使語言的工具性借助人文性得以高層次的轉(zhuǎn)換和升華,便成為教育者特別值得關(guān)注的問題。這里所說幾點是否準確,還可再議,但突出強調(diào)這門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卻是大體無誤的。由此出發(fā),深入探討與之相關(guān)的學科內(nèi)涵、外延、人才培養(yǎng)類型、培養(yǎng)方式和目標,以及謀劃與之配套的高層級的研究生教育等舉措,提出一個具有科學性、體系性的建設方案,似乎應是構(gòu)成獨立的大學語文學科的必由之路。就學問、學術(shù)而言,大學語文研究理應具有自身的鮮明特點。一方面,其范圍是廣闊的,舉凡文、史、哲、藝等人文科學的領(lǐng)域均可自由出入,任意馳騁;另一方面,其對象又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重在從學科關(guān)聯(lián)角度細讀文本,發(fā)現(xiàn)問題。一方面,這種研究應具相當?shù)膶W理性,倘欠缺學理性,少了嚴密的論證環(huán)節(jié)和思想、理論的映射、抽繹,研究便會流于簡單化和平面化這乃是當下大學語文研究常為人詬病的一大痼疾;另一方面,它又應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是對教材編寫、教學過程中所遇難題的研探,對教學藝術(shù)、教學手段的切磋,對課程內(nèi)容、學科建設等一系列問題的商討這是大學語文研究的傳統(tǒng)和特色,自當堅持并大力發(fā)揚之。如此說來,大學語文研究應該既有廣闊的研究領(lǐng)域,以開闊視野,又在此一領(lǐng)域有所抉擇,深耕細作;既注重學理闡發(fā)和綜合思考,強化問題意識和理性思維,又彰顯其實用特色,以個案研究帶動面與線的開展,堅決杜絕游談無根的空泛議論和概念游戲。這對大學語文研究者來說,較之其他單一學科或許是一個足可施展才華的機遇,同時也是一個難度不小的挑戰(zhàn)。說到能力,這似乎是所有問題的重中之重。一門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影響力的大小乃至教育質(zhì)量的高低,固然與多方面因素有關(guān),但首要因素是教師的綜合能力,并集中體現(xiàn)在學術(shù)和教學兩大層面。學術(shù)偏于知,教學偏于行;行而少知,則勢難致遠;知不及行,則易蹈虛空。進一步說,倘無學術(shù)能力,欠缺豐厚的知識儲備、廣闊的學術(shù)眼光、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堂課縱你口若懸河,學生所得怕也寥寥無幾;倘無教學能力,缺乏開啟思維、授人以漁的科學方法,饒你學富五車,教出的弟子也未必高明。因而,如何使受教育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學習既有的知識,又善于舉一反三、從已知推知未知;既打牢語言的功底,又養(yǎng)成對文學的敏感;既具豐厚的學養(yǎng),又有動手能力,寫得出好的文章,這些對大學語文教師乃至每一位高校教育者都是一種真正的考驗。這是一個高標準,但只有取法乎上,身體力行,識能兼?zhèn)洌泻弦,才能提升一門課程或?qū)W科的層級和段位,才能做到強將手下無弱兵。至于發(fā)展空間問題,是每一學科都會面臨的問題,而于大學語文尤為迫切;厥讱v史,早在大學語文課程恢復之初,匡亞明、徐中玉等前輩學者便以不同形式振臂高呼,為其學科籌劃、教材編纂、研究會組建導夫先路;此后數(shù)十年中,更有譚帆、楊建波等大批學者躬踐其事,備歷辛勞;時至2019年,又有全國政協(xié)委員王燦龍就大學語文課程改革及其現(xiàn)實境遇提交提案,直抒己見。實事求是地說,這些年,大學語文教師的地位是不高的,在項目申報、職稱評審等方面都受到若干不公平的對待。大學語文課程也頻頻受到來自應用寫作、通識教育之類課程的沖擊,課時減少,教學人員流失,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大學語文課程。這里有各種因素在起作用,但根本原因在于教育高層的政策導向。面對此一局面,求生存,謀發(fā)展,既向外用力,通過多方宣傳、呼吁以爭取話語空間和應有地位,又向內(nèi)用力,夯實課程基礎,深化學術(shù)內(nèi)涵,提升自我水準,便顯得格外重要了。大概正是有鑒于此,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和湖北省大學語文研究會于2016年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了《大學語文論壇》輯刊,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連續(xù)出版四輯,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F(xiàn)由湖北大學文學院、湖北省大學語文研究會與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合作,以系列叢書的形式,每年推出兩輯《大學語文論叢》,內(nèi)設課程與教學教材與教法教師與學生學科探源學術(shù)集萃文藝爭鳴佳作咀華微型論壇等板塊。這是繼《大學語文論壇》之后大學語文界的又一盛事,它既是為大學語文教學與研究增添活力的平臺,又是向外展示大學語文實力的窗口,更是爭取大學語文發(fā)展空間的得力舉措,而從根底處說,其中流露的乃是以楊建波會長為代表的一批大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艱難環(huán)境中不懈努力、自強不息的生命激情、敬業(yè)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對此,我深表敬意,并預!洞髮W語文論叢》繼往開來,彰明學術(shù),在風雨兼程中成為可供大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和廣大讀者游弋棲息的精神家園。2021年3月于武漢大學
楊建波,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大學語文研究會會長、武漢地區(qū)大學語文研究會名譽會長,曾任武漢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湖北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專著《大學語文教學論》是國內(nèi)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大學語文教學論的著作!督o大學語文教師的建議》是第一部將理論與教學實踐結(jié)合在一起的大語著作。專著《道教文學史論稿》及《黃鶴樓晴川閣詩詞賞析》被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收藏。主編數(shù)部《大學語文》教材和教學用書,其中與尚永亮教授合編的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被*評為國家十二五本科規(guī)劃教材。與譚帆教授共同主編4輯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論壇》。主編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研究》論文集。主編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青春在路上首屆全國大學生征文賽獲獎作品選》。發(fā)表各類學術(shù)論文近80篇。多次獲得省市科研與教學獎。
本輯特稿
2楊建波…加強大學語文的學科建設和本體研究(第四屆全國大學語文論壇講話)
第一章課程與教學
11曾凡云…新時代背景下提高大學語文課程影響力的對策
19汪文茜…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的實踐探討
25賴若良…課程思政背景下溝通為核心的大學語文教學研究
33張爽…大學語文愛情題材文本解讀
39劉穎…大學語文與中小學語文銜接的問題與對策
55韓建立…母語教育型大學語文教材編寫體例新探
63張友文…為了夢想勇敢地活著教丁帆《新編大學語文》體會
68周作菊…語言視角下的大學語文文本細讀以《論語四則》為例
77朱桂華…高職院校設立寫作中心的必要性和路徑
84周金聲王俊杰…新文科背景下國際中文教育研究生培養(yǎng)的新思考
第二章作品評析
95王春雨…論鮑照女性題材詩歌
103趙曉輝…繡帷之上的往事勾勒周邦彥《瑞龍吟·章臺路》細讀
111高黎…莫羅與他的莎樂美
第三章文化擷英
118黃世堂…太陽文化與屈原辭賦泛論
124楊建波…游仙長生參禪(悟道)
136王麗娜…語言與文化:以法律用語為視角的關(guān)系例證
142朱妍嬌胡蘋…飲食類詞語的命名用字探究
第四章學術(shù)集萃
149石鋟…類型學視角下的明代漢語疑問句研究
173潘文國…沿著索緒爾語言學往前一步
180畢耕楊鴻宇…大學語文研究:基于知網(wǎng)期刊論文的計量分析報告
211徐同林…金陵懷古詩絕唱何其多
221楊景春…蘇軾蘇轍兄弟情及安葬地
234余蘭蘭…明清文獻對陶宗儀《南村詩集》的著錄
241竇旭峰…臨邛道士鴻都客考辨
250王雪高志國…散文文體創(chuàng)新的關(guān)鍵詞:跨界與跨文體
260陳慧穎…語文是語言文字的縮略簡稱
270趙劉昆…抗戰(zhàn)時期悼亡含義考辨
278何二元…集體無意識如何延續(xù)?試用神話原型理論讀解何姚作品
第五章微型論壇
295流螢…人文在哪里開始科學在哪里終了
298周治南…請為人工智能鼓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