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從分析黑格爾思存同一和總體性的哲學體系入手,考察了馬克思的作為一種辯證的認識方法的總體性,進而分析了盧卡奇的主客體統(tǒng)一的總體性,后者在借鑒了黑格爾辯證法的總體思想中合理內核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總體性思想。最后論述了阿多諾對同一性的批判,阿多諾傳承了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方向,其否定的辯證法包括對思維方式同一性的批判和對統(tǒng)治關系的強制同一性的批判。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后期資助項目1項,華南農業(yè)大學校級黨建課題3項,華南農業(yè)大學校級教改課題1項
目錄
第〇章 緒論 1
一、研究的緣起 1
二、暗含的理論譜系:黑格爾—馬克思—盧卡奇—阿多諾 3
三、阿多諾其人和他的否定的辯證法 5
第一章 黑格爾思存同一的概念辯證法 9
第一節(jié) 黑格爾絕對精神的理論溯源:謝林的同一哲學 9
一、謝林同一哲學的理論基礎 9
二、謝林的同一哲學與自然哲學和先驗哲學 12
三、同一哲學的絕對同一性 14
第二節(jié) 黑格爾的思存同一性哲學 20
一、黑格爾同一性思想的社會現(xiàn)實基礎 20
二、黑格爾對謝林同一哲學的批判與繼承 22
三、黑格爾的概念辯證法:同一性理論的集中體現(xiàn) 27
四、思存同一必然導致哲學體系的總體性 40
第二章 馬克思的總體性思想 43
第一節(jié) 馬克思總體性思想的形成 43
一、理論來源:對黑格爾的總體性思想的批判性繼承 44
二、馬克思總體性思想的演變 46
第二節(jié) 作為一種辯證的認識方法的總體性 56
一、立足于實踐的總體性方法 57
二、抽象與具體相統(tǒng)一的總體性方法 59
三、歷史唯物主義為貫穿的總體性方法 61
四、集中對資本進行批判的總體性方法 63
五、以共產(chǎn)主義為終極價值追求的總體性方法 67
第三節(jié) 馬克思的總體性與黑格爾的同一性的比較分析 69
一、理論立足點和理論旨趣的不同 69
二、社會歷史觀的差異 71
第三章 盧卡奇的總體性方法 73
第一節(jié) 盧卡奇總體性方法的理論形成 73
一、理論來源 73
二、理論形成的條件 81
第二節(jié) 盧卡奇的總體性思想 85
一、階級意識的獨創(chuàng) 85
二、物化理論的確立 88
三、總體性理論的解析 91
第三節(jié) 從《歷史與階級意識》到《否定的辯證法》 98
一、主體性之維:阿多諾對盧卡奇的反思 99
二、物化現(xiàn)象之維:阿多諾對盧卡奇的推進 100
三、盧卡奇與阿多諾思想之異的時代背景分析 103
第四章 阿多諾對同一性的批判 105
第一節(jié) 阿多諾對同一性批判的理論源起——《啟蒙辯證法》 105
一、啟蒙運動對主體的弘揚 106
二、對啟蒙理性的批判 107
第二節(jié) 阿多諾對黑格爾的批判 112
一、對黑格爾同一性哲學體系的批判 112
二、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 116
三、對黑格爾普遍歷史和世界精神的批判 118
第三節(jié) 非同一性對同一性的批判 124
一、同一性—理論異化的根源 125
二、非同一性——批判同一性的武器 129
第四節(jié) 否定的辯證法的理論核心 134
一、反體系 134
二、反對概念拜物教 136
三、反實證主義 140
四、反對形而上學 141
五、反對抽象的普遍性 143
第五節(jié) 阿多諾的非同一性理論的終極目標——“星叢” 145
一、非同一性哲學目標的理想表達 145
二、“星叢”理論的展開 148
第五章 阿多諾非同一性的社會批判理論 152
第一節(jié) 阿多諾的生平經(jīng)歷與社會批判的“結緣” 152
一、奧斯維辛的創(chuàng)傷與阿多諾的反思 152
二、否定的辯證法:認識論和存在論的顛覆性反思 155
第二節(jié) 崩潰的邏輯:批判理論方法論的基礎 158
一、阿多諾崩潰邏輯的靈感——勛伯格無調式的音樂 158
二、崩潰邏輯——否定的辯證法的邏輯 159
第三節(jié) 客體優(yōu)先性:社會批判理論方法論的重心 161
一、客體優(yōu)先性 161
二、對傳統(tǒng)主體哲學的批判 164
三、全新的主體 165
四、主客間關系的目標狀態(tài)——交往自由 166
第四節(jié) 阿多諾社會批判方法論的重建 168
一、辯證中介的方法 168
二、心理分析的方法 170
三、否定的美學的方法 171
第五節(jié) 阿多諾社會批判對馬克思主義批判旨向的繼承 174
一、對資本主義的深入批判 175
二、對否定性力量的重視 177
三、對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追求 180
結語 阿多諾社會批判理論的現(xiàn)實觀照及其不足 183
一、阿多諾社會批判理論的現(xiàn)實觀照 183
二、阿多諾社會批判理論的局限性 185
參考文獻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