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了新疆現(xiàn)存最大的佛教文化遺址蘇巴什佛寺的保存現(xiàn)狀、布局、建造工藝及技法特點;研究了蘇巴什佛寺遺址的地質(zhì)環(huán)境、風場、溫度、降雨等環(huán)境特征和遺址土的工程特性;分析了遺址的主要病害及其成因,并運用FLAC3D技術,對遺址區(qū)內(nèi)的重要建筑遺存的病害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進一步研究了PS材料加固土遺址的室內(nèi)和現(xiàn)場施工的工藝規(guī)范化問題;研究了土遺址錨固灌漿技術;歸納了加固土遺址本體和崖體的主要工程措施及技術方法。
本書適合文物保護與管理、古建筑修繕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參考閱讀。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梁濤男,漢族,中共黨員,湖南省會同縣人,1969年11月28日出生于新疆奇臺縣。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地質(zhì)工程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工學博士學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芹批第一層次天山英才。現(xiàn)任自治區(qū)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兼新疆文物古跡保護中心主任及新疆重點文物保護項目領導小組執(zhí)行辦公窒常務副主任。擁有研究員(文物博物系列)和高級工程師(建筑工程系列)兩個高級職稱;現(xiàn)為新疆師范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及西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擔任中圍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建筑保護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巖石學會土遺址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圍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委員。2007年。榮膺“開發(fā)建設新疆獎章”。2010年,榮膺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2年,榮膺人力與社會資源保障部和國家文物局“全國文物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稱號。
第1章 前言
1.1 蘇巴什佛寺遺址概況
蘇巴什佛寺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城西北20km 處, 阿格鄉(xiāng)歐勒加斯村與蘭干村之間的庫車河兩岸的沖積臺地上, 北依卻勒塔格山,南臨砂礫戈壁。遺址的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83°02′07″~83°03′47″, 北緯41°51′07″~41°52′00″,海拔高度1250 ~1280m (圖1.1)。1996 年6月25 日,蘇巴什佛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冶。
庫車縣位于新疆西南部, 天山中段南麓, 塔里木盆地北緣,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82°35′~84°17′、北緯40°46′~42°35′之間。東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輪臺縣為鄰, 東南與尉犁縣相接,南靠塔克拉瑪干沙漠, 西南與沙雅縣相連, 西以渭干河為界與新和縣隔河相望, 西北與拜城縣接壤,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毗鄰?h境南北長193km, 東西寬164km, 全縣面積1.52 萬km2,縣城東距自治區(qū)烏魯木齊直線距離448km, 公路里程753km, 西距行署駐地阿克蘇市直線距離227.5km, 國道314 線與217線在其境內(nèi)成“ + 冶交匯, 鐵路與亞歐大陸橋相接, 航班直達烏魯木齊等城市, 交通非常便利(圖1.2)。在歷史上,庫車縣屬漢唐時期西域著名的綠洲王國龜茲的轄境, 是聯(lián)系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蘇巴什佛寺的始建年代, 在歷史文獻中不見明確的記載。但是, 從《出三藏記集》的描述[1] , 我們可知, 早在三四世紀時庫車(龜茲)當?shù)氐姆鸾叹鸵逊浅2ⅲ?儼然已成為西域重要的一個佛教文化中心。王國之內(nèi), 不僅從上至下各個階層的信徒們都虔心向佛,樂崇功德,不惜財力地供養(yǎng)僧人, 廣建佛寺, 而且不少大德高僧開始遠赴中原, 講經(jīng)說法, 翻譯佛典,為漢地佛教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 。這一時期,蘇巴什佛寺的舊稱之一“雀梨大寺冶開始見諸于文獻記載。《梁高僧傳》的“鳩摩羅什冶條目載: “什在胎時, 其母自覺神悟超解, 有倍常日,聞雀梨大寺名德即多, 又有得道之僧, 即與王族貴女, 德行諸尼, 彌日設供, 請齋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