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言語,潤物無聲,而又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音樂是上天賜給人類最美的禮物,它不分國界,沒有阻隔,來自人類所有的事業(yè),無論戰(zhàn)爭與和平,不管發(fā)達與落后,“聆聽內心,源自自然”。《禮記·樂記》中有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边@是音樂釋解的濫觴。
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也是最簡單最能震撼人心的魔咒,它如種子一般深深地埋進我們的心底。當我們不經意地豎起耳朵,細細聆聽下去,總有某一種音樂的咒語,讓我們深深地陶醉其間。那顆深埋的種子便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它的根莖會緊緊地包裹住我們的靈魂,那縷旋律的質實便溶進了血液心魂,其悠悠余香便縈繞在我們漫漫的一生。
100個動人的故事 讓您認識音符一下兒后所蘊藏更本質的東西,提升生活的知識性品味與對美的深切渴望。
第一章 與醉人的光陰舞出一段戀曲
愛的協(xié)奏曲——巴赫和《G大調小步舞曲》
你依然是我的最愛——柴可夫斯基和《F小調浪漫曲》
柏拉圖之戀——柴可夫斯基和《F小調第四交Ⅱ向曲》
少女的甜蜜心事——巴達捷夫斯卡和《少女的祈禱》
一曲情未了——白遼士和《幻想交響曲》
你是一生的最愛——肖邦和《升C小調圓舞曲》
來自春天的愛戀——舒曼和《春天交響曲》
聽眾唯有墓中人——布拉姆斯和《小夜曲》
纏綿十七年的青春序曲——門德爾松和《仲夏夜之夢》
生前寂寂身后名——巴赫和《音樂的奉獻》
回來吧,我的親人!——庫爾蒂斯和《重歸蘇蓮托》
第二章 給世界的無限畫下一方天空
最后的抒情——史麥塔納和《我的祖國》
第一章 與醉人的光陰舞出一段戀曲
愛的協(xié)奏曲——巴赫和《G大調小步舞曲》
你依然是我的最愛——柴可夫斯基和《F小調浪漫曲》
柏拉圖之戀——柴可夫斯基和《F小調第四交Ⅱ向曲》
少女的甜蜜心事——巴達捷夫斯卡和《少女的祈禱》
一曲情未了——白遼士和《幻想交響曲》
你是一生的最愛——肖邦和《升C小調圓舞曲》
來自春天的愛戀——舒曼和《春天交響曲》
聽眾唯有墓中人——布拉姆斯和《小夜曲》
纏綿十七年的青春序曲——門德爾松和《仲夏夜之夢》
生前寂寂身后名——巴赫和《音樂的奉獻》
回來吧,我的親人!——庫爾蒂斯和《重歸蘇蓮托》
第二章 給世界的無限畫下一方天空
最后的抒情——史麥塔納和《我的祖國》
感動的靈感——李斯托夫和《防空洞》
當他已經知道愛——舒伯特和《野玫瑰》
英雄的頌歌——貝多芬和《英雄交響曲》
心靈的凈化之歌——約翰·牛頓和《奇異恩典》
踏著勇氣高歌——魯日·德·李爾和《馬賽曲》
亦是情歌亦戰(zhàn)歌——蕾兒·安德森和《莉莉瑪蓮》
為勝利續(xù)寫的樂章——貝多芬和《戰(zhàn)爭交響曲——威靈頓的勝利》
音樂無界限——門德爾松和《E小調小提琴
歡樂即是永恒——貝多芬和《快樂頌》
第三章 為靈魂的執(zhí)著創(chuàng)造一個夢境
鱷魚的眼淚——舒曼和《夢幻曲》
迷魂記——莫扎特和《魔笛》
是他征服了全世界——比才和《卡門》
堅持的自信——柴可夫斯基和《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時間的證明——威爾第和《茶花女》
魔鬼的饋贈——塔蒂尼和《魔鬼的顫音》
遮不住的光彩——羅西尼和《塞爾維亞的理發(fā)師》
藍色的狂想——格什溫和《藍色狂想曲》
鋼琴演奏史上的第一朵中國花——賀綠汀和《牧童短笛》
魂斷莫斯科——維尼亞夫斯基和《莫斯科的回憶》
第四章 用欣賞的雙眸拾取一份美麗
那一縷沉醉的月光——德彪西和《月光》
最珍貴的禮物——海頓和《C大調小步舞曲》
重放光彩的美麗——卡薩爾斯和《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獨自一人的華麗——特羅姆別第和《阿伊達》
多才多藝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女靴》
伯牙鼓琴遇知音——伯牙、鐘子期和《高山流水》
詩人的斷章——格林卡和《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音樂界的米開朗基羅——梅耶貝爾和《惡魔羅勃》
跨越時代的傳承——嵇康和《廣陵散》
浪漫的愛情序曲——韋伯和《魔彈射手》
黑人的歌劇——格什溫和《波吉和貝絲》
第五章 將升華的靈感聚成一座華廈
小貓也天才——史卡拉第和《小貓賦格曲》
他將震驚世界——貝多芬和《唐璜》
鐵匠的啟示——亨德爾和《快樂的鐵匠》
來自唐詩的啟示——馬勒和《大地之歌》
……
第六章 讓動人的故事化作一片新鮮
第七章 從自然的眼眸中讀出一種風情
第八章 在愛河的對岸放行一只
第九章 在苦難的手背上寫下一句祝福
由法國作曲家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創(chuàng)作的《卡門》,絕對是世界歌劇舞臺上的一棵常青樹。從1872年誕生至今的一百多年來,《卡門》已成為世界上演出率最高和最受觀眾歡迎的歌劇。在這部歌劇中,像《愛情就像一只不馴服的鳥》《斗牛士之歌》等都是一些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精彩歌曲,也是歌唱家們在演唱會上經常演繹的曲目!犊ㄩT序曲》也經常被作為交響音樂會的開場曲目,備受音樂愛好者們的青睞。
比才很小的時候就接受過歌劇寫作的訓練,在他最杰出的歌劇《卡門》誕生之前,他已經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歌劇作品。像具有異國情調的《采珍珠者》和為歌德的戲劇《阿萊城姑娘》而作的配樂,在如今看來都是很出色的作品,但是在當時沒有一部獲得它們應有的成功。即使是現在備受好評的《卡門》,當時在巴黎進行演出時,也同樣受到了批評和指責。
這部著名的四幕歌劇《卡門》,是比才根據著名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梅里美的短篇同名小說改編的。比才在看過這部小說后,立刻就被那個漂亮而性格堅強的吉普賽姑娘給深深地迷住了,所以他決定以此小說來作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部歌劇。但是就在對本劇進行排練的時候,擔任女主角的知名歌手表示并不喜歡這部歌劇,三番五次要求比才修改劇本;更有一位心懷叵測的作曲家,一再誣告比才竊取了他的旋律,使比才的內心經常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這對比才的打擊僅僅是個開始。從《卡門》的首演之日起,許多的法國公眾就對這位劇中的吉普賽姑娘的性感描繪和人物的粗暴與肉欲感到震驚。同時,觀眾們的耳朵聽慣了正歌劇典雅浮麗的音樂,也看慣了舞臺上希臘文化背景的戲劇情節(jié),對這部西班牙風格的歌劇一時還不知該作何反應。盡管歌手們的熱情表演方興未艾,但中途離席的人卻越來越多。在觀眾的吵吵鬧鬧中,演出只好草草收場。
第二天的音樂評論更讓比才感到非常沮喪,他們說《卡門》是“紅酒燒洋蔥”的歌劇,這無疑是說比才不該把卷煙女工、吉普賽人、士兵等的故事搬上舞臺,尤其是女主角卡門獨立自由、狂放不羈的性格,是向虛偽道德的大膽挑戰(zhàn),這引起上層社會的不快。他們評論這部歌劇說:“多么真實!但是又多么丑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