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的藝術:走進人民大會堂的中國智囊--破解“兩會”、預測“十八大”權威紅寶書;全國人大代表人生私家相冊首度曝光,人大要人成功秘笈首次破譯;中國式民主政治參考書,政壇官場工作者“首長指南”
定 價:42 元
- 作者:余瑋,吳志菲著
- 出版時間:2012/3/1
- ISBN:9787512607477
- 出 版 社:團結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627
- 頁碼:366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人民大會堂,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最高殿堂。紅色作家余瑋、吳志菲攜手跑“兩會”,直擊大會現(xiàn)場,聚焦與會搶眼要人,見證代表委員履職的細節(jié),揭示一個個重要國策出臺的幕后,代表委員的人生傳奇、上會心得、履職故事在這里全景再現(xiàn)。
《見證履職》姊妹著是代表委員最給力的中國民意讀本、高層政要新聞記者的時政紅寶書、中國民眾民情民意破譯的參考書。
“天下第一難”的破解、“希望工程”的源起、義務教育全免費的內幕、給總理遞材料的細節(jié)、用鼠標參政議政的背后、一個人與一個村莊的傳奇、人大代表的人生本色……所有這些在全國人大代表卷《參政的藝術》一書中得到立體詮釋。
1.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題詞推薦的高端紅色勵志讀物,是破解全國兩會、預測“十八大”的必讀紅寶書! 2.“高層人物解密者”與“智囊傳記專業(yè)戶”聯(lián)袂獨家披露中國人大要人的政治活動密碼,團中央《中華兒女》首席記者“未公開的手記”曝光,深度解讀全國人大代表的精彩人生背后的蒼涼故事,講述每個國家決策的浮現(xiàn)歷程! 3.聽領袖及名人后代親述歷史,看明星人大代表的奮斗人生。吳仁寶、夏菊花、羅崇敏、仇小樂等大量代表委員的私家相冊第一次曝光,聽領袖及名人后代口述真相,談不一樣的人生歷練。王偉光、孫大業(yè)、顧海良等人大代表的磨礪人生,看高知人大代表為民吶喊、為民請愿的人生智慧! 4. 高層政要知民情手邊書,新聞記者跑兩會紅寶典! 5.資深媒體人深度聚集全國人大代表,兩會必讀、參選必讀、從政必讀! 6.代表委員最給力的中國民主讀本,政界要人號脈和諧中國的思想庫,中國民眾民情民意破譯的參考書! 7.獨立參選人進階必讀,中式民主真實版! 8.公務員升遷必讀:看前輩如何從小禮堂奮斗到人民大會堂
余瑋,非虛構作家、紅色文史學者、資深媒體人,在新聞出版界有“高端人物的解密者”與“為紅色中華立傳”之譽。湖北赤壁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傳記文學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出版有《紅歌紀事》《紅墻見證》《世紀小平》《敦厚朱德》《魅力陳云》《出入中南海的高層智囊》等,并有作品列入中學《語文》課本,著述共計1800多萬字。曾獲“全國優(yōu)秀暢銷圖書”獎,出席過2007年中國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會議。
吳志菲,紅色勵志作家,在新聞出版界有“智囊傳記專業(yè)戶”之譽。湖南耒陽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著有《觸摸紅墻》《中南海大講堂》《中國經濟前沿報告》《中國高端訪問》《百歲名流》《第三只眼看人居》《紅舞臺下的凡人鄧小平》《我們跨過鴨綠江》《芳菲年華:李菲傳奇》等,在《人民日報》《新華文摘》《讀者》《家庭》等報刊發(fā)表各類作品800多萬字。曾獲“全國優(yōu)秀暢銷圖書”獎。
序 勇闖人物訪問“特區(qū)”的前行者 李而亮
蔣正華 出入學界與紅墻之間
◎“天下第一難”問題的權威專家
◎“才子”型學者的平步青云路
◎走在學術與政壇之間
◎重大工程背后的真知灼見與赤子情懷
◎無法忘懷的平民領導人
劉奇葆 在山崩地裂的“大考”面前
◎大災難突然降臨的第一時間
◎抗震救災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廢墟之上創(chuàng)造“重建”的奇跡
◎與共青團20 多年的不解之緣
◎新希望再一次升起在“希望工程”的策源地
◎誓將天府之國建成西部經濟發(fā)展高地
◎不怕“投訴”的書記力倡“干實事、真爬坡”
序 勇闖人物訪問“特區(qū)”的前行者 李而亮
蔣正華 出入學界與紅墻之間
◎“天下第一難”問題的權威專家
◎“才子”型學者的平步青云路
◎走在學術與政壇之間
◎重大工程背后的真知灼見與赤子情懷
◎無法忘懷的平民領導人
劉奇葆 在山崩地裂的“大考”面前
◎大災難突然降臨的第一時間
◎抗震救災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廢墟之上創(chuàng)造“重建”的奇跡
◎與共青團20 多年的不解之緣
◎新希望再一次升起在“希望工程”的策源地
◎誓將天府之國建成西部經濟發(fā)展高地
◎不怕“投訴”的書記力倡“干實事、真爬坡”
周洪宇 當面給總理遞材料的“周大炮”
◎法律“外行”力促“反分法”誕生
◎“十大議(提)案”之首主人公“周免費”
◎關注義務教育全免費的最后一步
◎改革高考錄取名額之爭
◎情牽“移民二代”就地高考
◎自網民中找線索的“周大炮”不愛“掛耳科眼科”
羅崇敏 追求政績的“改革官員”
◎“接生婆”的教育情懷
◎學者官員傾情打造“三明治”政府
◎“改革官員”的“三嚴”
◎從“三生教育”到“普十三”試點
顧海良 用學者智慧求解教育方程
◎與總書記直面“大學生就業(yè)”困局
◎打特色牌以突破“千校一面”
◎會“玩”的教育家矢志“讀懂武大”
◎抱著一摞讀書筆記的“知青”報名高考
◎“豐收”二字寫在事業(yè)和家庭的“封面”上
王利明 跋涉在為“民”鼓與呼的路上
◎親歷物權法的艱難誕生
◎最高講壇上向最高決策者獻言立法
◎助推中國民法典的問世
◎侵權責任法“呱呱墜地”的幕后
◎突破世界民法典體系
◎一本油印的“小薄本”帶入民法的殿堂 /
◎不同的角色同一個夢想
◎跋涉在通向學術之巔的路上
方志遠 走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
◎力挺學歷教育向終身教育過渡
◎主倡身份性教育到職業(yè)技術教育的轉變
◎本色學者對“官本位”的另類解析
◎“私塾弟子”與自己不見面的思想導師
孫大業(yè) 扎根植物細胞學領域的“拓荒!
◎矢志報國的科研勇士闖“地獄”
◎甌越大地走出的細胞生物學家
◎全國勞模的“自奮蹄”精神
楊永良 見證并實踐中國改革
◎“六朝元老”見證改革
◎兩次“紅色之旅”加足執(zhí)政為民之油
◎“小巷總理”愛子與老百姓心心相印
◎情牽民生的人民公仆屐履荊楚
◎展望“東方芝加哥”的振興長江夢
◎暢談國是吐肺腑
◎力行“自身凈”并讓“身邊清”
◎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為“戰(zhàn)略支點”保駕護航
徐光春 一個崛起的中原正成為現(xiàn)實
◎一個陌生的身影越來越被9700 萬老百姓所熟悉
◎對新農村建設深深的情感牽掛
◎1500 萬在外務工人員的生活成為“心頭事”
◎每天的工作從“新聞”開始
◎關注“小事情”的大胸懷
◎把文化的“原生礦”變?yōu)椤盎盍λ?nbsp;
◎在積極傳承之中全力打造閃亮的文化品牌
◎兩位國家元首造訪那塊神奇土地的背后
◎中原兒女站在一個新的戰(zhàn)略起點上
◎妙語連篇新解“五子登科”等“官念”
◎邊為河南人“正名”邊立言“以發(fā)展贏得尊重”
王偉光 從00001號學子到學術智囊
◎理論泛土上成就學者型官員
◎有“兩個腦子”的“書蟲”徒步“長征”
◎到“北大荒”接受煉獄般的鍛煉
◎北京大學“00001 號學生”的哲學“黃浦一期”生活
◎做馬克思主義的“秀才”
◎尋求科研強院的切入點與突破口
吳秀鳳 同舟諍友的“七情六欲”
◎有中日血統(tǒng)的“武漢人”
◎三尺柜臺下走出的“三八”紅旗手
◎腳跨政協(xié)和人大
◎不斷發(fā)揮“臺”字號優(yōu)勢
仇小樂 “三心二意”的海歸政要
◎動蕩年代的“主旋律”定弦“學習”
◎有志者步入仕途的快車道
◎忐忑上任到職權到位的默契互動
◎領銜提出《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法》議案
◎政治同心工作放心生活關心
葉青 用鼠標參政議政
◎身份與角色“五級跳”的背后
◎24小時爆滿的“公民意見箱”
◎“公車成本最低的廳官”破解3 個“1/3”
◎想著“中山裝”的代表“但求無愧”
周寶生 一個人和一個村莊的傳奇
◎小山村成就一方富土、凈土與樂土
◎集體的家底越來越厚
◎泥腿子盤起了高科技
◎走出了“一闊就變”的怪圈
◎走上了一條長盛不衰的可持續(xù)之路
吳仁寶 “天下第一村”忘本的農民\
◎看到有人窮就心疼的村官也曾放過“衛(wèi)星”
◎“忘本”的農民有過一次難言的大起落
◎躋身江蘇省政協(xié)常委仍留戀村支書一職
◎“能正能副”的“廢物利用”
◎高舉“共同富!贝笃
黃楚平 一座城市的變與不變
◎跳起來摘桃子
◎走出漂亮的一著棋
◎活力和魅力的背后
夏菊花 菊傲群芳夏若春
◎“代表亞軍”見證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
◎姓氏的一字之差背后飽含童年的無盡辛酸
◎心底難以釋懷的學習情結與無法割舍的親情
◎陳毅副總理看后連呼“絕了”
◎一枝獨秀的“紅花”在非常歲月被誣蔑為“黑花”
◎極富戲劇性的姻緣
◎一生揮之不去的遺憾與最看重的榮光
跋 春天的約會
葉青 用鼠標參政議政
一天,身為副局長的A開著車,后面坐著科長、處長,一路連跑帶顛地到某地出差。到了某政府大樓門口,后坐的科長、處長走下車,前來接待的地方領導以為這里必然有局長了,于是熱情地握手相迎,一路迎進辦公室。等A停好車,想要進樓時,卻被門衛(wèi)攔下來,同樣“熱情”地邀他:“司機同志,來傳達室喝杯茶吧!盇也不在意,順著人家的好意去傳達室喝茶。
這位被門衛(wèi)熱情“邀請”喝茶的A。他有著多重身份:官員、人大代表、民主黨派人士、學者以及老師等。這位被門衛(wèi)“熱情”邀請喝茶的A,就是中國著名的官員博客博主、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葉青。有人說,他的文字、他的話一直代表著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一位學者的良知、一位民主黨派人士的真知、一位政府官員的高瞻遠矚、一位人大代表的光榮使命。
身份與角色“五級跳”的背后
上世紀70年代末,被中斷了的中國高考制度正式恢復。葉青曾于1978年、1979年兩次參加高考,其中1978年因為“只考上大專(南平師專)而放棄”。至今,葉青對當年那種緊張的高考氣氛還有很深的印象。“當時,高考并不是惟一的途徑。當時的高考生可謂是鳳毛麟角,所謂‘天之驕子’。我們受到的教育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F(xiàn)在不同了,大學生規(guī)模很快接近兩千萬,考大學易,考名牌大學難,就業(yè)成問題!
葉青記得當年在高考之前報志愿,“文科幾乎清一色是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圖書館專業(yè),因為這個專業(yè)在全國招生量最少,然后是各綜合大學、師范大學的中文系、歷史系、政治教育系,當作家成為每個文科生之理想,殊不知在大學是培養(yǎng)不出大作家的,然后是軍校,當軍官,我的分數過分數線不多,報了幾個財經學院,最后被湖北財經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錄取,我收到通知書的信封上居然還是此前的校名湖北財經?茖W!。葉青感慨,30多年前最好的專業(yè)現(xiàn)在成為最冷的專業(yè),相反現(xiàn)在學經濟成為一種潮流。
葉青坦陳自己沒有天份,全靠后天努力!拔仪髮W有個‘一二三’,即碩士考1年、大學考兩年、博士考3年。1978年考上南平師專沒去,第二年考上大學,是全班上本科線的倒數第一。班上10個同學上本科,都比我上的大學好。”他說,自己曾有作家夢,在大學一、二年級想當作家,三年級才開始攻專業(yè)。
1983年6月,葉青大學畢業(yè),學士論文導師是位民建成員!1986年,我的碩士論文導師還是他。他在國民黨政府稅務部門干過,‘文革’期間自然受過沖擊。導師孜孜不倦地做學問,那時沒有電腦,成堆的卡片字跡工整,讓我感動!
1986年10月,葉青留校已更名的中南財經大學(后與中南政法學院合并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988年,民建成員的導師和一位民進的老教授幾乎同時給葉青各一張表格,推薦他加入他們所在的民主黨派。經認真思考,葉青選擇了民進,因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是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參政黨。而后,“六四”風波的爆發(fā),民主黨派停止發(fā)展。直至1991年1月,葉青正式加入民進。這一年,他29歲。“入會后,我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轉變。那時,我是中南財大的老師。如果不加入民進,我可能會一直做一名老師,不會太關注社會上的事情!
從此,葉青的經濟學研究與參政議政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他說,一個研究成果,可以從課堂、論文、講座、會議、專著一直利用到信息、提案、議案、建議,何樂而不為?
葉青強調說:“我們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會’,再簡稱‘民進’。由于臺灣有一個‘中國民主進步黨’,簡稱是‘民進黨’,再簡稱也是‘民進’,所以,容易被人搞混。我無數次解釋過兩個‘民進’的區(qū)別,但是,仍然還是有不少人把我說成是‘湖北省民進黨副主席’。在大陸的8個民主黨派中(民革、民盟、民進、民建、農工、九三、致公、臺盟),這個誤解是最深的!
2000年,葉青當選為民進湖北省委副主委,分管參政議政工作!皠側霑耐,往往把專業(yè)研究和參政議政看成是兩回事,是兩張皮。因此,新會員參政議政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缺乏參政議政的熱情。我的體會是,參政議政與專業(yè)研究應該實現(xiàn)無縫隙對接,只要是人類社會需要的學科,也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社會制度的進步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即使是醫(yī)學家,也能對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改革提出最直接的感受和觀點。因此,專業(yè)研究的成果可以多重地使用,包括參證議政,如講課、論著、會議交流、信息、提案、建議、議案等。反過來,參證議政又可以促進專業(yè)研究的深化和提供新的命題!彼笮聲䥺T在進行專業(yè)研究時應多思考一個問題:這個成果能不能用于參政議政?
葉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是學經濟的,很多問題就轉化為參政議政的形式。在他看來,一個提案、議案或信息的作用,超過10篇學術論文。
2002年3月,葉青出任中南財經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開始由一名老師轉變?yōu)閷W校中層干部。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一步為他后來出任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積累了管理經驗。一年零兩個月之后,葉青任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此間,他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至此,葉青完成了老師到學者、民主黨派人士、人大代表以及官員的五級跳。對于這幾種身份,葉青說:“官員和人大代表包括民主黨派都提供了一個平臺,可以讓我以學者的身份更好地發(fā)揮。我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之間轉換,而不論如何轉換最終就是我要‘說’,且要不斷地說。”
身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有更多的機會作調查,深入百姓生活,體察他們的疾苦,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切實的議案提案和建議;身為學者,他潛心作研究,針對問題,研究出現(xiàn)實可行的方案,這又提高了議案建議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作為學者型官員,葉青自豪地說:“正因為自己的特殊角色,才會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提出行之有效的議案。我覺得應該把專業(yè)研究和參政議政有機地結合起來,參政議政是專業(yè)研究的合乎理性的延伸,專業(yè)研究的成果一定要得到多元的、多重的應用,我的很多學術觀點都變成了建議,變成一種制度變遷的來源。將二者有效地結合,這是我做人大代表最大的資源優(yōu)勢!
24小時爆滿的“公民意見箱”
自2006年3月4日起,葉青在人民網以“代表葉青的博客”為名發(fā)表博客,通過博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也借此吸收網民的意見和建議。葉青說:“網民們的許多留言給我很大啟發(fā),開闊了我的思路,豐富了我的思考,為我準備新的議案提供了線索,征集了各方意見!
“博客”,即英文blog(Weblog的簡稱)的音譯,是繼E-mail、BBS、ICQ之后出現(xiàn)的第4種網絡交流方式。作為“網絡日記”的博客,漸漸成為參會代表、委員與網民交流的“新寵”。
“這個博客實際上是24小時全天候的‘公民意見箱’。每天我開機的第一件事,是看‘信箱’有什么新東西。很多選民需要向我反映事情可以通過這種形式,不像過去給我打電話或者到我的辦公室,找人很麻煩!痹谌~青每一篇博客的背后,是不少網友的建言,有提意見的,有讓其幫助反映問題的。有兩件事令葉青難忘:一是郵箱“爆”了。由于博客上留有自己的電子信箱,接收的郵件過多,賬戶被凍結,已經無法打開,“現(xiàn)在使用QQ信箱,管理員特意給我升級為5G容量”。二是會議邀請多了。近年來,一些財政經濟研討會紛紛邀請葉青參會,會議舉辦方希望他能夠把會議的成果轉化為代表建議。葉青深有感觸地說,自己帶上會的議案,有可能凝聚了幾十位教授的研究成果。
如今,公眾之所以對代表委員開博青睞有加,看中的就是它的開放性、平民性、平等性和親和力。葉青開博目的都是為了征集到更多的民意,在“兩會”上傳達更真實的民聲。他用這種特別的溝通方式與公眾打成一片,暢通更多的民主渠道,溝通民意、反映民聲、傳達民情,使更多的民意能進入決策,讓更好的決策惠及民生。也正由于其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受到了網民的熱捧。
近年來,代表委員博客的出現(xiàn),使莊嚴神圣的“兩會”與百姓的距離更近了,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他們將議案、提案、建議、參加“兩會”的感受、熱門話題等通過博客,在第一時間告訴網友,效果很好。然而,好多代表委員開博只是限于全國“兩會”會議召開前后的一兩個月。而記者注意到,葉青開設的博客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實現(xiàn)了“常態(tài)化”。他期待更多的代表委員博客不僅僅是“兩會”博客,不只是架起一座通向“兩會”的臨時橋梁,更希望他們的博客常寫常新,成為代表委員了解社會、觀察民情的窗口,成為普通民眾話語權嶄新的釋放渠道,成為“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實現(xiàn)手段,成為惠及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助推器”。
代表委員開設博客,能提高議案提案質量和擴大議案提案的社會影響,同時也為社會公眾關注國事提供了一個自由表達的平臺。葉青不但會用博客這個信息時代里的溝通工具、更會用“胸懷”密切聯(lián)系群眾。他經常通過自己的博客向網友征求“金點子”。他曾在博客上,發(fā)出“中心城市如何當大哥?”、“大學畢業(yè)生怎么創(chuàng)業(yè)?”、“消費券怎么發(fā)?”等很多話題,征集到一些好的點子。
在葉青的博客上,可以看到他對很多問題的思考和見地,也可以看到許多網友真摯的留言和建議。葉青說,博客是他與網友交流的平臺,他會盡可能地給所有發(fā)郵件的人答復不讓他們擔心。很多人因此而更加愿意給葉青留言、寫信,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博客直接找到了葉青的辦公室,和他面對面的交流。據葉青說,以前沒開博客的時候,每年進行調研的時間非常有限,而現(xiàn)在,他的一半議案都來自于網友的建議資料,所以他的博客也成了他進行社會調研的窗口。
葉青的博客曾獲“中國十大社會責任博客”之一。獲獎理由為:“是最勤奮的人大代表博客。文章既有簡單的行程日志,有日常生活、工作感悟,也有參政議政方面的思考。真實而全面地展現(xiàn)了一個人大代表的所憂、所思。作為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作者還善用數據和資料說明問題。很多文章能豐富網友知識、開闊眼界,也體現(xiàn)一個人大代表對社會問題理智而執(zhí)著的思考!
葉青很珍惜這種“民評”的、純粹的榮譽。在獲悉自己得獎的消息后,葉青說:“作為政府官員兼學者、全國人大代表,應該坦誠面對社會大眾,所以我以實名開博客。博客是一個平臺,與大家面對面地交流,分析一些社會焦點、難點、熱點問題,為社會進步做一點事。不過通過博客,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我自己。”
作為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葉青對數字特別敏感,在他的博客中,常?吹接脭底肿骼C。葉青還對博客的回應作過統(tǒng)計,80%贊成他的觀點,但也有20%是反對的。葉青還是把這些反對的貼子都留在了網上,“那是一面鏡子,這些不同意見對我的觀點也確實起到過修正作用”。
博客暢通了公眾與代表、委員之間乃至公眾與政府之間的交流渠道,讓民意通過博客這個網絡平臺實現(xiàn)了開放性、平民性、平等性的互動,即“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又拉近了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與公眾的距離。然而,許多尚在為溫飽而發(fā)愁的老百姓,或許連電腦鍵盤都沒摸過,而他們又恰恰是最需要我們的代表、委員關注、關心的。對于他們來說,最好的溝通方式或許是握著代表、委員們的手,親親熱熱地拉拉家常,聊聊收成年景,說說柴米油鹽。葉青清楚,有了輕便靈巧的鍵盤鼠標,也不能忘了走街串巷的平底鞋。
每年3月,葉青到達北京后行程頗為緊湊:到國家統(tǒng)計局、北京市統(tǒng)計局調研,赴新浪網、網易與網友交流互動……忙得不亦樂乎。他的“兩會”博客更新得也非常及時,幾乎每天都能在博客上讀到葉青對會議討論的各種看法。
有調查才有發(fā)言權。葉青除了積極參加湖北省人大組織省直單位的全國人大代表對農村問題、教育問題等進行深度調研外,他個人也利用雙休日到宜昌、黃石、黃岡等地調研鄉(xiāng)鎮(zhèn)經濟、縣域經濟、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等問題。他認為,這種定向專題調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公車成本最低的廳官”破解3個“1/3”
葉青的博客幾乎每天都更新,“兩會”期間內容更豐富,有時達四五千字。他說,自己幾乎每晚11點開始寫作,已經成了習慣。他說,博客改變了他的生活,“我發(fā)現(xiàn)我寫博客有點上癮,一天不寫一點東西就不舒服。猶如我的車癮”。
葉青自言對車的喜愛非同尋常。小時候,他就曾經用3個軸承做成一輛三輪車,沿著山坡自動下滑,還有剎車。初中時,他開始學會騎自行車——他記得,有一次在從縣城到鄉(xiāng)鎮(zhèn)的沙土路上翻車,摔得好苦!吧洗髮W最羨慕當地同學有自行車,有時一借就圍著武漢市跑一個下午。大學畢業(yè)后聽說一位同學上班后,單位配一部自行車,非常羨慕。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第一個月的工資就是買一輛167元的武漢產‘永光’牌自行車。2000年底,開始學開車,F(xiàn)在對我來說,在武漢一天沒有車則難受——送小孩上學、同學聚會、開會、迎來送往都要車,出差、放假等出遠門也少不了車。我最北到過鄭州,最東到過溫州,最南到過福州,最西到過恩施。我每天都游走于工作與生活之間,心情舒暢!
“機關買的車越來越多,用于養(yǎng)車的費用越來越高,可大家還是感覺車不夠用,公車使用已經陷入一個怪圈。”葉青多次通過媒體“炮轟”現(xiàn)行公車制度。他細數目前公車使用的問題:“概括起來就是3個三分之一——領導公用三分之一、領導私用三分之一、司機私用三分之一。在一個單位里,公車費用占到了整個行政經費的20%到25%,嚴重畸形!
2003年5月,葉青到湖北省統(tǒng)計局上班第一天,在統(tǒng)計局坐了不到半個小時就來了一個師傅,師傅自稱姓張,說是專職司機。當時,葉青很吃驚,自己此前在學校一直都是自己開車,還沒有過專職司機。于是,葉青擺了擺手,說:“我自己開車,你先回去,有事我再跟你說!
葉青選擇了比別人消耗更少的財政資源,成為“公車成本最低的廳官”,也帶有一些學術性的考慮!耙驗槲沂菍W財政學的,財政學要研究財政支出,財政支出現(xiàn)在老百姓意見最大的應該就是公車黑洞的問題!
為此,葉青找到湖北省統(tǒng)計局局長,提出一個公車改革方案:第一,自購私車;第二,上下班500元油費;第三,出武漢市實報實銷。同時,葉青建議“雙軌”過渡,愿意實行新辦法的按新辦法來,不愿意的按原來的老辦法用車。
3天后,湖北省統(tǒng)計局通過了葉青的提議或方案。有人曾給葉青算過一筆賬,自行開車每年至少為政府節(jié)省10萬元經費。
葉青認為目前中國公車改革10年反復,斷斷續(xù)續(xù)的實質是公車改革損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說:“那是很長遠的問題。但是總得起步,不能說不起步,公車改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公共財政體制的完善,如果說公共分配、公共財政不能夠滿足這個社會絕大多數群體的利益,那么這個公共財政分配是不科學的!
2008年3月,葉青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改革現(xiàn)行的公車制度建議。一天,葉青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是中紀委的,“我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犯什么錯誤了(笑)。他們說我提了一個好建議,會積極考慮”。其實,此前,有關公車改革的方案、建議,葉青每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自己還每年完善有關方案、建議,引起大家的重視。
作為公車改革的先行者與實踐者,葉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大家知道公車改革的方案很難出臺,因為各方面的利益沖突。在改革以前,我們首先考慮公車的限制使用。每年大的節(jié)假日,幾乎都會發(fā)生私用公車出車禍事件,這對政府的形象是一個損害。”葉青在網友的參與下,曾為限制公車的使用設計了幾個方案:“一是,到了節(jié)假日,所有的駕駛員把車鑰匙交到車隊。平日,8小時內車可以動,8小時外車不能動。第二種辦法有人提出來,就是在公車的后窗戶上貼很明顯的標志,就是‘公車’兩個字。如果這個車停在餐飲、娛樂場所的門口,老百姓就可以舉報。第三種辦法,廣東提出來能不能搞GPS定位系統(tǒng),給每個公車裝一個GPS,如果團購的話,每個也就是2000元,總部可以隨時監(jiān)控每輛車的位置。第四種辦法是網民提出的,換公車專用車牌,就像現(xiàn)在的軍車、警車,讓老百姓來監(jiān)督——我贊同這樣一個思路!
2009年全國“兩會”召開前,葉青就把“如何限制公車私用”的帖子掛上了博客,向網友征集好點子,從而引發(fā)了網友對“公車改革”的熱議。網友“泰山之巔”留言說:成立公共事務服務公司,其中一項服務就是交通服務!昂绷粞哉f:公車還是很必要的,關鍵是剝離公車的額外特權。要想根治“公車問題”,要進行“公車改革”,葉青說,為什么不能進行公車改革的試驗呢?或者干脆設置一個“公車改革試驗區(qū)”。而且最好由中紀委牽頭,聯(lián)合財政部、發(fā)改委等與公車管理有關的部門,來共同探討解決這個問題。
每年全國“兩會”,葉青都會帶自己心愛的自行車到北京,“因為我對自行車一直情有獨鐘”。在他看來,自行車是一種經濟、綠色和保健的出行方式。“自行車價格便宜,又不會排放廢氣、污染環(huán)境,這是好處一。騎自行車比散步更符合科學健身的要求,這是好處二!彼f,散步往往需要半個小時才能讓人出汗,但騎自行車時,只要沖一個上坡,就能讓心肺功能得到鍛煉。
葉青曾呼吁,政府在進行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時,應該更多地考慮一下騎自行車人的方便和權利!1985年我來北京的時候,在天安門城樓底下,騎自行車的人可是多得很。但現(xiàn)在再去,騎車的人就少多了。馬路上供自行車行走的空間也小了。雖然輔路上可以騎自行車,但汽車也往往能開到輔路上,這就需要騎車的人格外注意安全!
他說,政府在修建道路的時候,就應該保證有一條彼此連通的自行車道,讓自行車能在全市順利通行。此外,有些地方停放自行車的條件不夠人性化,例如自行車容易倒、占用過大空間、會被雨淋、收費過多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拔覀兛梢詫W學巴黎,那里是自行車優(yōu)先,行人和開車的人都禮讓自行車,很多角落都有停放自行車的架子。”只有如此,我們才有資格鼓勵人們采用多元化的健康、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距離近的走兩步;距離稍遠的,為了節(jié)省時間,就騎自行車;再遠點,可以考慮公交車或私車。相信如果人人都能自覺調整出行方式,那我們的交通狀況會好很多。
采訪之時,正值金融危機,他認為應對時要積極消費,要從衣食住行開始!邦I導人坐國產車是一種標志,駐外大使館使用國產車也是經濟發(fā)達的表現(xiàn),是一種自信與霸氣。韓國人就是這樣的,只坐國產車。我就見到韓國大使館人員總是使用韓國車。是以最直觀的方式拉動內需,支持民族品牌。省長坐本省的自主品牌車,就有積極的推廣意義。試想一下,一大排高檔紅旗車出現(xiàn)在機場高速上,是多么的壯觀!彼麖娬{,積極消費從使用國產品牌開始。
想著“中山裝”的代表“但求無愧”
葉青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統(tǒng)計也是生產力,也是能產生政策效應的!叭绾纬靶缘靥岢鼋洕l(fā)展的政策主張,2008年年中成為一個‘試金石’。在很多部門都在大唱贊歌、銀行不斷加息時,全國人大財經委的分析報告提出了‘下半年經濟可能下滑’的警示,從而引起了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大轉彎,從‘雙防’到‘有保有壓’。”
葉青認為,在人大常委會機構中,監(jiān)督機構和環(huán)節(jié)還是比較薄弱的。他建議不妨設立監(jiān)督委員會!霸谌珖鴮用嫔,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就是最好的監(jiān)督員,加上各級人大代表,是一個相當大的監(jiān)督力量?梢栽O立代表專門電話、專門信箱,舉報各類政府監(jiān)管部門的失職之處。否則,在‘兩會’之后,很多代表會忘記自己是代表。”
上衣立翻領,對襟,前襟5?,4個壓爿口袋,袖口3?,后背不破縫;下身是西式長褲。這就是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優(yōu)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孫中山綜合了西式服裝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定名為“中山裝”。中山裝由于孫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簡便、實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開始流行,曾成為中國男子喜歡的標準服裝,甚至曾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服”。
改革開放后,打開的國門讓中國人看到了西方的繁華。在中國的服裝產業(yè)蓬勃發(fā)展、形形色色的服裝一路增光添彩的今天,中山裝卻早早地退出了常式禮服的歷史舞臺,而西裝卻成了中國男性在正式場合的主要著裝。今天,如果誰再穿中山裝,絕對會成為街頭一景。
為什么中山裝會遭到如此冷遇,葉青陷入了沉思。平心而論,中山裝并不比西裝難看,在他看來中山裝比西裝更適于東方人穿著。
中山裝做為中國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禮服,它同時也承載著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每年“兩會”,北京紅都服裝公司都到代表團駐地銷售服裝。每每看到待銷的挺擴的中山裝,葉青心里總是癢癢的!敖鹑谖C了,為了積極消費作點貢獻,下決心花1188元買了套打折的藏青色中山裝。小時候穿的都是中山裝,現(xiàn)在反倒沒有了,穿的都是西裝。北京應該是做中山裝最好的地方之一,買了北京的中山裝不僅豐富了我的衣柜,更是收藏了一個文化符號、一件藝術品。明天晚上要到一所大學講課,然后是一家電視臺采訪,我決定穿中山裝去!
每每到人民大會堂開會,會議都要求著正裝。葉青說:“雖然大會秘書處并沒有硬性規(guī)定正裝就是西裝,但是除軍人之外,幾乎90%的男性代表都穿西裝,包括本人在內,剩下的穿夾克,難以找到穿中山裝的代表(包括委員)。不知大家注意沒有,除了軍營、偏僻山村、老工業(yè)區(qū)之外,很少有中山裝的影子。市場上也很少賣的,中山裝服裝廠也少得可憐。只有在南方一小城有生產立領男裝的。”
在葉青眼里,中山裝最大的好處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tǒng)一!邦I子扣子一扣,就是正裝了。不像西裝要整天提著一條領帶。我經?吹缴虾、福建人穿立領裝,也很別致,不過還是不習慣。中山裝自從被趙本山當做道具之后,就很少人穿了!彼f,其實服裝是一種文化符號。要有多元文化,要有多元服裝。在他看來,著裝不僅僅是個人喜好問題,反映了一定時期的文化取向或民族情感。他認為,國家領導人在重要場合穿中山裝,有十分豐富的示范意義與政治意義。葉青在自己的博客中感言:中(山)裝何時再成正裝,正像很多車迷關心的高檔紅旗車何時再成國賓車一樣。
葉青每日的日程表中,除了大量紛繁復雜的工作,還有一項必修功課,就是上網寫博客。有的網友稱他的博客“最勤奮”、“最直言不諱”。在葉青看來,每日寫博客絕不是他的負擔,而是一種習慣,哪天不寫就覺得對不起大家,“每天這么多事情,總會有些思考,把你思考得最深的一個問題記下來,一年下來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白天,葉青會把思考記錄在隨身攜帶的本上,稍有閑暇便開始打腹稿,每晚10點多打開電腦,敲擊鍵盤,有時開始寫博客已經轉鐘了,但他還是堅持日日記,“不寫些什么,晚上睡不著”。
與一般演藝明星或文人的博客不一樣,代表委員的背后站著難以數計的選民,借用傳播學的術語說,代表委員是真正的“意見領袖”。因為這種身份,他們不會沒有地方說話,不會不敢說,也不會說了等于白說,而且,因為數不清的選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情況和智慧,他們的意見也會是集思廣益的寶貴結晶,為政府的決策提供有力支持。為此,葉青“不把博客作為新聞炒作的工具,而是要讓它真正成為我們獲取民意、與民眾溝通的渠道”。
誠然,代表委員博客是博客群體中的新客,帶來的是老百姓參與國家大事的透明性和效率感。這也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fā)展的具體而生動的寫照。葉青表示一定要將代表博客進行到底!
葉青的博客中也有很多家長里短。家里實行了分餐制,葉青將其如實地寫在了網上!霸瓉硪蛔雷硬,大家把喜歡吃的都吃了,可不喜歡吃的卻剩了不少。這樣不利于營養(yǎng)均衡,于是我在家里決定實行分餐制,菜在上桌前,就分別盛到了每個人的盤子里。這樣做更衛(wèi)生,也有利于大家吸收全面的營養(yǎng)!
在他的博客上,很多網友還了解到,葉青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大兒子在出生時就得了腦癱,至今還像個嬰兒一樣,天天要人喂飯;對于小兒子,葉青也十分愧疚,小兒子中學階段自己很少有機會給他輔導功課。
生活中,葉青崇尚不計較、不論爭、不攀比,擁有感恩的心、陽光的心態(tài)!爸汩L樂、吃虧是!保撬纳顟B(tài)度!爸灰约河心芰ψ龅,就盡量去做,常!葓觥,從不輕易拒絕別人!鄙钪械娜~青會理發(fā),每個月他都要上門給年已古稀的博士導師“理一次發(fā),交流一番”。他的老師總是自豪地對別人說:“我的頭發(fā)是全國人大代表理的,怎么樣?”
“大半輩子過去了,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中事。不爭第一,但求無愧!背藫魏笔〗y(tǒng)計局副局長的職務,葉青還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教授,自從他迷上博客后,他把這里當成自己研究教學的延伸,博客是“無形的全天候大講臺”。他說:“在手機的日程表上,要記清楚每天要做的事,干完一件刪除一件,因為我沒有秘書。我的很多兼職工作是相通的,可以相輔相成。”
人生◎手記
葉青一貫認為,統(tǒng)計局就是社會、經濟上的“氣象局”,經濟社會的“溫度”是多少就是多少,居民收入是多少就應該是多少,不可能也不能也沒有必要人為地去提高或者降低。正如氣象局的任務只是說明天氣,而控制天氣只能通過人工造雨、水利設施一樣。他說,篡改數字就相當于誤報天氣預報,誤報地震,是要出大事的。當然,統(tǒng)計數字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準確,但是要盡量準確。在他看來,統(tǒng)計數字就像真理,認識只能逐漸逼近真理而不能窮盡真理。
當問及開寫“代表博客”幾年來有什么感受時,葉青表示壓力很大,公開的議案或建議要經得起網友的檢驗,這也進一步促使自己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多留心,要了解哪些是群眾關心的焦點、哪些問題是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這樣,自己的議案或建議才會有深度和高度,能引起群眾的共鳴,也能切實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