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余豐先生生平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研究員,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級顧問,首鋼總公司公會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高余豐先生1938年6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固安縣。1942年學習書法;1958年考入北京工藝美術學校;1961年在北京市紡織工業(yè)局從事紡織品圖案設計,歷任圖案設計員、設計室主任、宣傳干部和工會干部等職;1984年師從著名書法家胡公石先生;1985年進入首鋼專事書法研究、創(chuàng)作;歷任首鋼民產公司、首鋼賓館開發(fā)公司、首鋼機械工程總公司、首鋼陶藝齋書畫創(chuàng)作室創(chuàng)作員、組長等職;1990年獲日本第二十屆國際書道總裁獎;1990-1992年蟬聯(lián)韓國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國際美術公募展-金雙銀大獎;1992年在北京太廟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2000年榮寶齋出版社出版《高余豐書法作品集》;2004年赴歐洲四國講學。
高余豐先生少小離鄉(xiāng),在北京求學期間深入到歷代碑帖、名勝古跡中遍訪先賢,打下了堅實的傳統(tǒng)帖學功底。其后二十五年在紡織行業(yè)從事圖案設計,二十七年在冶金企業(yè)專攻書法。其書風獨樹一幟,其草書盡顯大江東去之磅礴,金戈鐵馬之剛烈,疾風勁草之氣節(jié),龍騰蛇舞之柔美,千古漢字之魅力。其作品廣為海內外政要和友人收集,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南方日報》、《北京日報》等主流媒體均做過介紹,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和各地名勝多有其墨跡和碑刻。
高余豐先生生平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研究員,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級顧問,首鋼總公司公會書畫院特聘書法家。
高余豐先生1938年6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固安縣。1942年學習書法;1958年考入北京工藝美術學校;1961年在北京市紡織工業(yè)局從事紡織品圖案設計,歷任圖案設計員、設計室主任、宣傳干部和工會干部等職;1984年師從著名書法家胡公石先生;1985年進入首鋼專事書法研究、創(chuàng)作;歷任首鋼民產公司、首鋼賓館開發(fā)公司、首鋼機械工程總公司、首鋼陶藝齋書畫創(chuàng)作室創(chuàng)作員、組長等職;1990年獲日本第二十屆國際書道總裁獎;1990-1992年蟬聯(lián)韓國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國際美術公募展-金雙銀大獎;1992年在北京太廟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2000年榮寶齋出版社出版《高余豐書法作品集》;2004年赴歐洲四國講學。
高余豐先生少小離鄉(xiāng),在北京求學期間深入到歷代碑帖、名勝古跡中遍訪先賢,打下了堅實的傳統(tǒng)帖學功底。其后二十五年在紡織行業(yè)從事圖案設計,二十七年在冶金企業(yè)專攻書法。其書風獨樹一幟,其草書盡顯大江東去之磅礴,金戈鐵馬之剛烈,疾風勁草之氣節(jié),龍騰蛇舞之柔美,千古漢字之魅力。其作品廣為海內外政要和友人收集,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南方日報》、《北京日報》等主流媒體均做過介紹,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和各地名勝多有其墨跡和碑刻。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霸娫疲喝缜腥绱瑁缱寥缒。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