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泉(“羽泉”之胡海泉首部隨筆集,記錄他出道15年來的自我尋找。一起遇見那個隨遇而安、知難而退的海泉,也遇見心思縝密、入世進取的海泉)
定 價:36 元
- 作者:胡海泉 著
- 出版時間:2014/4/1
- ISBN:9787020102846
- 出 版 社: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267
- 頁碼:199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生活不該是奔波不停的日復(fù)一日。穿過繁華喧囂的城市,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誰?我想要什么?我將奔向何方?
胡海泉就是在這種自問自答中,成為了自己的知己。
在陽光溫暖的下午,在月朗風清的夜晚,安靜地讀讀這本書,或許你也能成為他的知己。
點開視頻有驚喜:是海泉為當當網(wǎng)的讀者們專門錄制的哦 “羽泉”之胡海泉首部隨筆集記錄出道15年來的自我尋找 劉歡、郭敬明作序推薦 胡海泉帶你逃離喧囂的城市 一起走進北極冰原、東非馬賽馬拉大草原…… 一起聆聽心靈、音樂和夢想…… 一起回憶溫暖趣事、在“問泉”中尋找力量……
胡海泉,“羽泉”組合成員。1975年8月生于沈陽。受家庭影響自幼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11歲起在報刊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1996年赴北京發(fā)展音樂創(chuàng)作,其后陸續(xù)于《詩刊》《人民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隨筆,被譽為“中國樂壇罕有的獨具詩人氣質(zhì)的流行音樂家”。曾出版《海泉的詩》。
序一 獨享幽香/劉 歡
序二 比歌唱更熱烈/郭敬明
一、在奔波中苦苦尋覓
東非行記
北極日記
沖繩印象
在貝多芬出生的閣樓里冥想
散記三則
二、活著的理由
孤而不獨,還是獨而不孤?
仰望繁星
胡聊人文
從歸園田居說起
用一公升的眼淚探求生命的意義
感悟三則
序一 獨享幽香/劉 歡
序二 比歌唱更熱烈/郭敬明
一、在奔波中苦苦尋覓
東非行記
北極日記
沖繩印象
在貝多芬出生的閣樓里冥想
散記三則
二、活著的理由
孤而不獨,還是獨而不孤?
仰望繁星
胡聊人文
從歸園田居說起
用一公升的眼淚探求生命的意義
感悟三則
三、逍逍遙遙笑看天地
不抽二手煙,不做二手人
糯米和粽子
另一種捐助
憤怒是什么?仇恨是什么?
公益是一門“生意”
想做英雄,暫且不論英雄
為什么音樂圈沒有真正的行會?
評論二則
四、真正的成長伙伴
我們倆
給MJ的瞬間
聽李明講那從前的故事
醒醒吧—寫在某不靠譜的選秀之后
五虎下山時刻
老鼠世界沒有地產(chǎn)業(yè)咋分貴賤?
五、問泉
夢想事業(yè)生活
人生友情愛情
讀書功課追求
后記
序一獨享幽香劉歡
好久沒有坐下來寫點兒字了。去年聽說一個笑話,說是斯諾登透露的。奧巴馬責問中情局:監(jiān)視了那么多中國的民間信息,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答曰:沒什么有價值的。奧巴馬奇怪:怎么會,中國的短信不是世界上最多的嗎?答曰:大部分都是葷段子。那現(xiàn)在最時髦的微信呢?答曰:大部分都是他們剛要吃的菜。那微博里總有些東西吧?答曰:80%是吐槽罵街。時下沒有微博、不玩微信的人早就out了,不會發(fā)短信的更是恐龍級的奇葩,但上面說的這一葷一吃一吐便是我們寫字寫得最多的方面了,想想真可悲。所謂文以載道只能讓古人記著了,文以治國沒咱們什么事兒,文以抒懷也顯得有點兒裝,文以何為呢?往壞里說,現(xiàn)在時常寫出些字來也就是散記些生活點滴,到了老年癡呆的時候還能憑這些字想起點兒啥來,最損也能讓我們還記得自己會寫字。往好里說呢,看到一些美好的文字還是讓人心胸舒達,能寫出一些美好的文字更是可以獨享一份幽香。
在這里,感謝海泉與我們分享,文以養(yǎng)心吧!
序二比歌唱更熱烈郭敬明
我認識海泉是在很多年前,這些年來見面的機會很少,偶爾聯(lián)系,關(guān)鍵時刻泉哥總是對我支持幫忙。雖然接觸的時間不多,但卻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赡芤彩且驗槲液痛蟊娎习傩找粯樱(jīng)常在各種屏幕上看到他,覺得親近。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是習(xí)慣了他在舞臺上熱情昂揚的演唱,習(xí)慣了他在熒幕上的魅力四射,卻沒有想到,躍動的旋律背后,還藏著一顆詩意的心。
但仔細想想也對,一個擅長把生活里的點滴感悟譜寫成歌的優(yōu)秀音樂人,不管對于生活本身,還是對于文字,都會有他自己獨到的理解。這是屬于一個創(chuàng)作者最本質(zhì)的東西,也是把創(chuàng)作者從蕓蕓眾生中區(qū)分開來的東西。就像風從大地吹過,一個羊群里,永遠只有幾只,會抬起頭看著風來的方向。
海泉的文字風格充滿了想象力與鮮明的個人色彩,熱忱、靈動、真實、夢幻,這些看似各自不沾邊的語感在他筆下卻被融為了一種特有的風格。
更讓我覺得難得的是,這些文字沒有僅僅停留在閱讀的那一刻,閱讀完成之后,書里的一些話會持續(xù)在腦中回繞那么一段時間。
我一直覺得透過文字要比對話能更直接地了解一個作者的心靈和想法,甚至比表演和歌唱更直接更強烈。
那么透過這本書,我想人們將認識一個卸去了明星光環(huán),擁有清醒感悟,同時又保持著少年不羈的胡海泉。
后記
問泉何處來,問泉何處去
—寫給自己與看客
對自己發(fā)問,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的。問在心里,尋思在心里,答也在心里。所以,身外的世界是無從知曉的。問和答,變成了陪伴自己長大的一種習(xí)慣。那些睡不著的時刻,那些看似放空發(fā)呆的時光,心里的問答相當不著邊際也相當無厘頭地存在著;叵肫甙藲q時的我,時常在自家的小陽臺上對著星空靜默,家人哪里知道,其實那時我正在和自己所屬的那顆看不到的星球?qū)υ。兒時的我不認為自己屬于真實所在的這個世界,即使到今天,我也偶爾會有那種對眼前的一切突然陌生到底的瞬間的茫然。那個瞬間,身邊都市的樓宇、車流人海等等自己能感知的所有物質(zhì)都變得奇怪和不可理喻,仿佛一只穿行在宇宙間的精靈突然閃落到人世間,那種恍惚不可言明,于是許多問與答就無限蔓延開來。
少年時,前人精辟的哲學(xué)論著讀得少,無處尋覓有關(guān)生命終極疑問的答案。于是找到一個可以自我安慰的解釋,將前述的那種虛無感統(tǒng)稱為“宇宙孤獨感”。這個詞是當時的我自己發(fā)明的,如果與其他前人的說法有雷同,純屬巧合。伴著這種時不時就閃出來的“宇宙孤獨感”,也伴著學(xué)校里學(xué)到的越來越多的文學(xué)、歷史、地理、物理等前人累積出來的知識,青春期的時光里開始鑄就兩個截然不同的我:一個是繼續(xù)在心靈世界天馬行空求解終極謎題的“外星人”;一個是急于對現(xiàn)實生活有更多了解和理解的入世的“地球人”。這兩個我有點兒像林語堂先生在《中國人》里說的,既是出世的道家,也是入世的儒家。少不經(jīng)事的我哪里懂得什么是道家、什么是儒家,更分不清什么順境向儒、逆境向道的心境。只是越來越習(xí)慣同時存在的兩個不同的自己:一個愛動也愛靜的自己;一個喜歡熱鬧也向往獨行的自己;一個常講葷段子也常寫朦朧詩的自己。因為深知了自己,于是自己成為了自己的知己。
今天的社會里,不知己,也屬常事兒。沉浸在現(xiàn)實社會的人際關(guān)系和責任中,沉迷在瑣碎生活的欲求不滿和憂患里,常常會變得不知自己—不知自己是誰,不知自己在哪兒,不知自己需要什么。甚至不再關(guān)心自己……做不成自己的知己,其實挺可憐、挺可悲也挺可怕的。悲喜被身外的人和事所擺布;忙忙碌碌也無法掩飾庸庸碌碌;找不到邏輯卻還要為自己的言行辯解;找不到節(jié)奏卻還要繼續(xù)與同行者殘酷地競走。每每突然意識到某段日子里可能陌生了知己的自己,我都會恐慌,怕白費了所付出的努力、怕荒廢了所投入的時間。更擔心失去自己人生的邏輯和節(jié)奏,變得任人擺布、隨波逐流。任人擺布和隨波逐流的人生在我看來是失敗的人生,即使看似光鮮亮麗或自覺滿載收獲那也等同于失敗。
我一直覺得,寫作,首先要寫給自己。我的很多文字是那個在無語中自問自答的自己下意識留下的筆錄。當然,我也會希望把這些“筆錄”分享給他人去看。作為地球人,證明自己存在感的首選方式是溝通與分享,尋覓人生滿足感的關(guān)鍵是思想結(jié)晶被更多人認同。要不,我們還要文學(xué)干什么?心學(xué)和玄學(xué)所能帶來的存在感和滿足感實在是缺斤少兩。
于是,有了這本對于文學(xué)品位來講尚缺乏推敲斟酌的作品集。這本作品集,大多是只言片語,不成系統(tǒng)。沒有統(tǒng)一的主題和內(nèi)在邏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問到哪兒,答到哪兒。所以,看客且做看客,別要求太多閱讀的快感或貪圖發(fā)現(xiàn)陌生的天地。我思想深度有限,格物不求甚解,所以,也沒對自己有高規(guī)格的文學(xué)要求。如果說大家可以從文格猜人格、從文品測人品的話,那么從這本集子里,倒是可以對我這個人有更多一些的理解。在這里,你既會遇見那個隨遇而安、知難而退的我,也會遇見另一個心思縝密、入世進取的我。
我想,自己將在求解關(guān)于生命的終極問答中永遠繼續(xù)下去……
永遠是……?是的,永遠。
我這個宇宙中偶然而渺小又轉(zhuǎn)瞬即逝的生命只是“永遠”這個詞匯的一個納米級別的占比,F(xiàn)實世界的生老病死、真實人生的喜怒哀樂,既給了我尋找答案的線索,也成了我尋覓真理的羈絆。不過,這太正常不過了,沒什么可竊喜或沮喪的。在變幻無常的人生里找到生命的存在感才是收獲,在起伏顛簸的路途中結(jié)識真正的知己才最滿足。
古文里,我最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一句,看了以上這些文字,朋友你會懂得這是為什么。
俗話中,我最常念的是“人生之敗,非傲即惰”。說實話,對于混沌的世界,我有些傲;而對于文學(xué)來說,我實在是惰得慚愧!
胡海泉2014年1月1日
凌晨4:50
于新加坡
東非行記
漫長旅途
2002.2.14午夜飛往曼谷的飛機上
離開,是為了發(fā)現(xiàn)。
越遠的離開,是為了越多發(fā)現(xiàn)的歸來。
之所以義無反顧地和黃征去東非的肯尼亞旅行,更多的原因應(yīng)該是心中一直以來對于未知的向往,對于不可知的冒險經(jīng)歷的追求。遠行給思考一個不固鎖的空間,也給心靈一段不設(shè)防的時間。
想必此行不會一帆風順,出行前本想戴上那串許久未戴的佛珠以求神明保佑,可最后還是換上了防水表,前衛(wèi)而實用?磥,對神明還不夠虔誠……
在情人節(jié)這一天出發(fā),心里自然會癢癢地期待一番泰國的艷遇,哪怕只是一杯酒紅色的陶醉也好,可惜抵達時將近后半夜,曼谷的過境之行可能只剩下午后鬧市中的走馬觀花了。
許久不記刻心靈的深度與廣度,人對于自我的理解自然會漸漸模糊。每天睡前的自問漸漸被省略,或者只有自問卻不再整理答案。好久沒在白紙上和自己聊天了,才發(fā)現(xiàn)另一個心底的自己已苦忍寂寞太久,久得生疏于表達。那么,希望這次遠行也成為一次對另一個我的喚醒,讓夢醒來,讓啞口說話,讓嚴肅的沉默輕松活躍起來。我不是一直堅信雙重自我的功效嗎?OK!兩個自我的對話將是放任思考的最佳方式。
情人節(jié)過后的午夜兩點,飛機引擎的轟鳴中疊加著同行者的鼾聲。人們的夢太多太多類似,夢的色彩太多太多雷同。類似與雷同沒什么不好,只是缺少一點別致,稍欠一些刺激。而我,無畏地執(zhí)著于另外的夢里……
2002.2.15曼谷時間18:25曼谷機場
從候機廳的巨大玻璃窗展望曼谷黃昏,超短的泰國過境之行結(jié)束在即。海灣航空的辦票人員對持中國護照的我們很不客氣,執(zhí)意要我們托運又長又大的背囊,而我們要從曼谷飛轉(zhuǎn)兩個中東國家的首府馬斯喀特和阿布扎比,最后才抵達終點內(nèi)羅畢。一旦運氣不好,轉(zhuǎn)機時行李被遺落或運錯,那么我們只有兩手空空迷失于東非的街頭了?珊jP(guān)態(tài)度強硬,只好屈從,于是大包被翻開,幾疊現(xiàn)金和飲料餅干一起被塞進臨時找來的洗衣袋里。我背起它,整個一個落魄的云游者,自覺臉上無光,也就不再東張西望,徑直入了關(guān),躲進這候機廳的角落里。
飛行將甚是漫長,在地球可愛地自轉(zhuǎn)中,我們高速地向西、向西,向一片神秘的陸地飛去。在濃重英國口音的空姐輕聲細語的問候中,我困倦得迫不及待要進入一片歸屬于西亞海灣的夢鄉(xiāng)……
2002.2.15阿布扎比時間凌晨3:25內(nèi)羅畢
二十四小時之內(nèi)第三次升上三萬五千英尺的高空。
機艙內(nèi)膚色比我深或淺的朋友們幾乎都深睡去了。此時北京應(yīng)該是早上七點半了,依然沉浸于春節(jié)喜氣當中的北京,想必也已經(jīng)再次喧鬧起來。我北京的朋友們都醒了嗎?你們能體會此刻我正飛向非洲大陸的心情嗎?
在阿聯(lián)酋候機時還在和黃征討論旅行的益處。這些益處是只屬于向往旅行的旅行者的—做不停留的過客;銘記或忘卻眼前變幻的風景;陌路人眼中熟識的溫情;體會或忽略片刻掠過的心境;向往未知,善意關(guān)注一切與自身的不同……大多云游者之所謂“心無牽掛”,我想,一方面是因為無以為牽掛;另一方面,在游歷的過程中,原在心中的那些牽掛漸漸恍惚淡然了……
我在如此高的天空,想俯望大地上沉睡或醒著的如螞蟻般微小的人群,他們自分種族、自劃地位地忙碌著。如果真有上帝,想必他也是個永在高空的云游者,才會將世事徹悟于心胸。信仰他的人們每天也在尋覓俯覽人生的眼界,以求開啟心門,心境明朗得不再為陰霾所動,那么愛也許是提升眼界與心境的最溫柔而和諧的方式吧……而我也終會回到我牽掛或我被牽掛的生活中,因為,我也是一只有自己所屬巢穴的小螞蟻。
螞蟻需要生活的智慧以求生存嗎?有所謂生活的智慧就不用去背負米粒兒或分食蟲尸嗎?—我不知道,誰也不會知道,我寧愿主觀判斷螞蟻也會有螞蟻的生活智慧,而智慧所在終將讓每只螞蟻都大不相同!
我此次的旅行還并未真正開始,它將開始于幾個小時以后,當我從內(nèi)羅畢的城鎮(zhèn)駛向無際的非洲原野開始。那里,正因為不太適合人類生存而人跡稀少,也因為人跡稀少,反倒成了人們尋求自我的最佳去處。我將會目睹什么、發(fā)現(xiàn)什么、拋棄什么呢?這得與失的猜測讓我激動不已……
薩布魯國家公園
美麗的薩布魯2002.2.17內(nèi)羅畢時間9:45
昨天抵達肯尼亞首都內(nèi)羅畢,驅(qū)車六個小時直達此行的第一站薩布魯國家保護區(qū)(SamburuNationalReserve)。
一路走來,穿越頗富現(xiàn)代感的內(nèi)羅畢市區(qū),行經(jīng)美麗的茶園、咖啡園、水果園,樸實的黑人朋友們騎著中國產(chǎn)的自行車來往于公路與田間,農(nóng)業(yè)之于肯尼亞的重要,也就一目了然了。很多質(zhì)樸的鄉(xiāng)村景色,一如中國農(nóng)村,只是遠近的樹木與山巒不再是我們熟悉的模樣。遠眺肯尼亞山,我們的司機兼向?qū)б浪_梅先生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著這座非洲第二雄峰,它矗立在大片大片的黃色田野間,有如一個肯尼亞的老君王在慈祥地注目遠道而來的我們。
路愈發(fā)難行,鄉(xiāng)村景致亦愈顯貧窘,經(jīng)過了著裝不一的持槍軍人把守的檢查站,我們才真正進入了一片蠻荒之地。依薩梅先生介紹說,向右方向是埃塞俄比亞,直行方向是索馬里,我馬上問起索馬里現(xiàn)在是否已經(jīng)太平,他無奈地搖了搖頭。
曠野中顛簸了兩個小時,抵達了“世外桃源”—薩布魯鄉(xiāng)間別墅(SamburuLodge)!笆劳馓以础笔俏易园l(fā)的稱謂,在如此蠻荒之地竟會有這么精致的花園別墅!在原始木結(jié)構(gòu)的小屋內(nèi),全然一番四星級酒店的服務(wù)配置,在絕對自然的氣氛中,讓我們依然舒爽地享受著現(xiàn)代化的服務(wù)。我們住的小別墅前,一群黑頭黑腦的小猴子在玩耍覓食。從未與野生動物距離如此之近,而它們似乎早已習(xí)慣了混跡在人類旁邊,彼此相安無事。
外出觀察到天黑才歸來—大象、野牛、長頸鹿、羚羊、鱷魚、大小鳥類……一一被我攝入鏡頭。特別是幾只河邊休憩的母獅,與人類的車輛和閃光燈僅幾米之遙卻顯得若無其事。依薩梅先生解釋,它們不怕人類,習(xí)慣了與人類的對峙。但你若從車中走出,很可能馬上遭到它們的攻擊。這是多么奇特的一種生態(tài)關(guān)系,從它們出生開始就面對著人類近距離的“騷擾”。想必,它們對這個與自己食物鏈無甚關(guān)系的種群已經(jīng)有了與祖先不同的了解和認同。
野地中到處可見倒在一旁的死樹,多半是被象群推倒后吃剩的殘干。大象們好浪費,不過被象群糞便滋養(yǎng)的白蟻堆卻處處可見,這一堆堆布滿孔洞的“白蟻之家”是由千千萬萬只白蟻以十年為計算單位建筑起來的,多么龐大的工程呵!這就是螞蟻們的金字塔,這就是螞蟻們的萬里長城……
探訪薩布魯人村落2002.2.17內(nèi)羅畢時間10:30—12:00
薩布魯村落,簡陋原始。它們靜靜地坐落于東非的原野中,用似乎和野獸相同的目光注視著其他人類群落的文明。其中,最開化的族人也學(xué)會了以自己的野蠻特色為魅力吸引旅行者們的目光,把自己的村落收拾得頗為體面,在柵欄內(nèi)不大的方寸之地也開辟出一片小小的售貨場,兜售自制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具。
旅游業(yè)的收入漸漸成為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獵手們被告知不可以再在家族附近狩獵。我們付給了村落里會講英語的“開化朋友”6000先令,依薩梅先生介紹說這些錢將用于他們改建村落以及購買醫(yī)療用品。
放手讓其他文明來救助和扼殺自己的文明,有一點無奈,需要一些婉轉(zhuǎn)的智慧,更要有一種犧牲精神。看,一座教授幾種語言(主要是英語)的小學(xué)校正在建設(shè)中,若干年后,村落中可以用英語同來訪者交流的人將不再像今天這樣寥寥無幾。那時,這個村落將真正變成一個旅游景點。原始的藝術(shù),古老的歌謠,延續(xù)千百年的取火方式將以表演的形式徹底成為對其他“先進文明”的應(yīng)和。將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演化為刻意的表演,在極度的困窘中如此地失去文明尊嚴,我想這并算不上令人悲憫,何況,文明與文明之間也無需從比較中獲取尊嚴,不同的文明終將在看似沖突的融合中獲得人類整體的尊嚴。想到這里,在臨別時,我真心對懂英文的向?qū)дf了一聲:“GoodLuck,Samburu!”
關(guān)于回歸2002.2.17內(nèi)羅畢時間15:00
中午美餐一頓后,我躺在薩布魯鄉(xiāng)間別墅漂亮的泳池邊、樹蔭下的木椅上,二十米外,幾個薩布魯男孩在用掌聲相和,齊唱薩布魯民歌,和我們上午探訪薩布魯村落時聽到的相似—深沉的男聲齊頌,似說似唱,旋律轉(zhuǎn)合沉穩(wěn)而流暢,齊聲吟頌中不時有獨唱(solo)和念白(rap)穿插。
我并未下水暢游,腦中向往著幾天后蒙巴薩(肯尼亞海邊城市)的藍天碧水,向往著印度洋的潮水拍打我的胸膛……
薩布魯鄉(xiāng)間別墅儼然一處歐美老年休閑站,很少見年輕人結(jié)伴來此地觀光和療養(yǎng)。很多老人可能早已游遍了世界各地(不少人交談中告訴我,曾到過北京),最后才來到非洲,來到荒蠻的野生樂園,回歸樸素的大自然。我不禁心存一種幼稚的疑惑—回歸自然一定要游歷過各種繁華后才會成為心靈的需要嗎?而回歸自然又一定要來到傳說中的蠻荒大陸嗎?
遠行,是為了心靈的回歸。心靈遠行將讓人失落自我。遠游體察別人的生活方式,旁觀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可能是人從外界的變幻尋求心靈回歸的較好方法。哪怕不加思考,只是走走看看,也會讓心靈沉靜,從眾多喧鬧的野心和欲望中回歸自然,回歸本我。
既然,我終將從此地回歸市井,那么帶一顆歸屬于大自然的心靈回歸,將是帶給身邊朋友的最好禮物,也將是我享受市井繁華時最大的雙重幸福。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
2月18日,經(jīng)過近六小時的顛簸,我們到達納庫魯湖國家公園
。↙akeNakuruNationalPark),入住納庫魯湖鄉(xiāng)間別墅(NakuruLakeLodge)。別墅群依山坡建在可以遠眺納庫魯湖國家公園和納庫魯湖面的高地上,人們盡可以在晚餐時一覽納庫魯一帶延綿的山色,遠望納庫魯湖邊棲宿的火烈鳥群所織成的粉紅色的長長綢帶。
納庫魯景觀,與幾天前到過的薩布魯國家公園很不相同。它的美,即使沒有珍貴野生動物的出沒也同樣會攝人心魂—坦蕩的山坡從不同的角度重疊成幾片深淺不一的綠色,大片的淺綠的草甸中不規(guī)則地點綴著一簇簇濃綠的樹林。我猜,這樣大手筆的景觀,由同樣大手筆的寫意中國畫來渲染是再合適不過了。
風坦蕩地從遠方的湖面吹拂過來,掃得遠處的高草叢沙沙作響,掃得身后高樹上的枝葉翻動聲如海浪拍岸,多么喧囂的寧靜!不遠處石堆上站立著一只成年狒狒,它在那兒一絲不動,好似也受了這拂風的鼓動,欣賞起納庫魯天邊微醉般暗紅的晚霞。
2002.2.18下午
世上如此喜歡或者說如此能忍耐擁擠嘈雜的動物,我想除了人類之外就是我眼前的它們了。
幾百萬只湖邊棲息的火烈鳥,或靜或動,或起或降,或吟或鳴,粉紅色的身軀更像一簇簇火苗連片點燃了整個納庫魯湖的沿岸。霎時,我驚嘆的表情被由幾百萬只生靈混合起來的躁動氣息蒸發(fā)掉了,我已不存在了,或者說我也成了它們中的一員。唱吧!跳吧!飛吧!盡情享受由于自己的渺小而爆發(fā)出來的無拘無束的自由!
納庫魯黃昏
靜觀納庫魯山與山,山與水,水與水,水與草原的對峙。由于對峙的時間過于久遠,于是,變成了不變的沉默、柔情的依靠和雋永的保持。大自然變幻莫測,卻又經(jīng)年如一!遠方一處山坡正在沐浴云雨,散亂的云朵在下墜,它們化成霧抹向山坡,于是那片被云朵遮籠的草原一下子綠得活潑起來……山雀在草原的不同角落互唱互和,仿佛在彼此推測云雨到來的可能,又仿佛在感嘆天邊落日旁層云蔚然的七彩顏色。遠處山腳下開闊的草甸中有兩個黑點,一大一小,用望遠鏡遠眺,原來是犀牛媽媽帶著小犀牛飲水后歸家的鏡頭。
夕陽在不經(jīng)意的片刻間消失于西邊高原的地平線。剎那間,納庫魯草原錯落有致的山丘的重疊也失去了深淺綠色的對比,而用統(tǒng)一的蒼翠的綠告誡山間草原上的動物們:黑夜降至,你們有的安睡吧……有的出發(fā)吧……有的要小心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