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居,1930年生,安徽省天長市人。1957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長期從事美學教育、研究工作。先后任教于哈爾濱師范學院、合肥師范學院,曾任安徽省文學美學研究會會長及安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現(xiàn)為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有文學美學論著多種,論文一百五十余篇。主要作品有:《通俗美學》(1987年獲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獎,1988年獲全國首屆優(yōu)秀教育圖書獎)、《唐詩風格美新探》(1992年獲首屆安徽省高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模糊藝術論》(1992年獲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教育圖書一等獎)、《模糊美學》、《文學風格論》、《唐代美學》、《叩寂寞而求音——周易符號美學》、《先秦儒道美學》、《微派建筑藝術》、《國外旅游尋美記》等。
叩寂寞而求音
自序
第一章《周易 符號美學揭秘
一《周易》名義和作者
二《連山》、《歸藏》、《周易》的符號系統(tǒng)
三《周易》的能指符號與所指符號
四《周易》符號美學系統(tǒng)的基元
五《周易》符號美學系統(tǒng)的造型
六《周易》符號美學系統(tǒng)的信息
第二章《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隱形系統(tǒng)
一自然美符號隱形系統(tǒng)
二社會美符號隱形系統(tǒng)
三藝術美符號隱形系統(tǒng)
第三章《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隱形范疇
一有無
叩寂寞而求音
自序
第一章《周易>符號美學揭秘
一《周易》名義和作者
二《連山》、《歸藏》、《周易》的符號系統(tǒng)
三《周易》的能指符號與所指符號
四《周易》符號美學系統(tǒng)的基元
五《周易》符號美學系統(tǒng)的造型
六《周易》符號美學系統(tǒng)的信息
第二章《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隱形系統(tǒng)
一自然美符號隱形系統(tǒng)
二社會美符號隱形系統(tǒng)
三藝術美符號隱形系統(tǒng)
第三章《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隱形范疇
一有無
二虛實
三文質
四美丑
五大小
六悲喜
第四章《易經(jīng)》符號美學意象論
一觀物取象
二立象盡意
三意象交叉
四得意忘象
第五章《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邏輯判斷
一《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二值邏輯與多值邏輯
二《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邏輯局限性
第六章《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二律背反
一《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超越性
二《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對立性
三《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辯證性
第七章《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生命意識
一《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生命密碼
二《易經(jīng)》符號美學的生命流程
第八章《易傳》符號美學太極論
一太極的無極美
二太極的混沌美
三太極的輻射美
四太極的動靜美
第九章《易傳》符號美學陰陽剛柔論
一《易傳》符號美學的哲學思想
二《易傳》符號美學陰陽論
三《易傳》符號美學剛柔論
四《易傳》符號美學陰陽剛柔關系論
五《易傳》符號美學陰陽剛柔變易論
第十章《易傳》符號美學方圓論
一方圓本質論
二方圓中介論
三方圓殊相論
第十一章《周易》符號美學中和論
—中
二和
三中和
第十二章《周易》符號美學的中西比較研究
一黑格爾對《易經(jīng)》的評價
二《易經(jīng)》與康德、黑格爾的大小論
三意象論的中西對照
四中和與和諧
五結語
跋
先秦儒道美學
第一章孔子美學
一孔門大道中和美的內涵
二孔子詩學(兼及禮樂)透視
三孔子的盡美盡善論與五美四惡說
四孔子生活美觀照
五孔子的審美教育
第二章孟子美學
一孟子的“美”“大”“氣”說
二孟子的人性論
三孟子的同美說
四孟子的審美快樂說
第三章荀子美學
一對孟子性善論的批評
二修身養(yǎng)心談美
三學習之美
四音樂美學
五天論(自然之道論)
第四章老子美學
一老子美學的哲學體系
二老子美學的哲學根源
三老子美學的哲學內涵
第五章莊子美學
一莊子對自由美的追求
二莊子對和諧美的追求
三莊子對美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