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離婚》——中國式離婚報告,一次對中國人婚姻狀態(tài)的深度探訪。
書中深刻剖析了三對夫妻的情感和他們各自在婚姻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揭示了在婚姻契約下的夫妻之間的三種背叛:心的背叛、身的背叛、身心的背叛。
通過一個普通家庭走向離婚的發(fā)展軌跡,放大了婚姻生活的不和諧、不寬容、不理性所帶來的傷害與疼痛,從而引發(fā)人們對婚姻的容忍、信任與責(zé)任的思考。
當(dāng)代婚戀小說指南,中國婚姻必讀手冊! ≈骷遥巹,“中國家庭婚戀小說第一人”——王海鸰! ☆l繁的家庭糾葛與婚姻背后的解析,用細膩手筆闡述婚姻困惑而引發(fā)的社會思考。 王海鸰的著作屢屢引發(fā)全民辯論,網(wǎng)絡(luò)連載點擊過億,作品盤踞各大暢銷書排行榜。
王海鸰,著名作家,著名編劇。
1952年12月生于山東。16歲當(dāng)兵至濟南軍區(qū)某部海島,做過通訊兵、衛(wèi)生兵、業(yè)余宣傳隊隊員。1983年調(diào)至總政話劇團任編劇。
主要作品有小說《星期天的尋覓》《牽手》《大校的女兒》《不嫁則已》《中國式離婚》《新結(jié)婚時代》《成長》《新戀愛時代》等;電影《小島》《走過嚴冬》;電視劇《愛你沒商量》(與人合作)《牽手》《不嫁則已》《大校的女兒》《中國式離婚》《新結(jié)婚時代》《相伴》《成長》《新戀愛時代》等;話劇《洗禮》《沖出強氣流》等。電影、電視劇、話劇曾獲國家級各種大獎。
長篇小說《中國式離婚》《新結(jié)婚時代》獲《當(dāng)代》長篇小說年度最佳獎(讀者)。
長篇小說《成長》以最高票當(dāng)選新聞出版總署2010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文學(xué)類第一名;并入選新聞出版總署2011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yōu)秀圖書獎。
第一章
林小楓騎車下班,陣風(fēng)吹來,將路人的談話送進了她的耳朵:“……我要是上了三十歲,我就不活了……”
林小楓禁不住扭臉看去。
路人是孿生兄弟般的兩個小警察,高個兒寬肩細腰,細腰上緊束的制式皮帶令胸脯飽滿鼓脹,透出一股子驕氣沖人的狂傲。林小楓笑了笑,帶著點過來人的寬容和譏誚。她毫不懷疑說這話的那位的真誠;她同樣毫不懷疑的是,除非天災(zāi)人禍,那位上了三十歲后會依然活著。
林小楓三十五歲了。到這個歲數(shù)就會懂得,年齡的意義是相對的。拿一個二十歲的文盲去同三十歲的IT精英比,那年齡的優(yōu)勢還能算優(yōu)勢嗎?
孔子說,三十而立。卻沒有說,怎么才算是“立”!傲ⅰ迸c“立”又有不同。
林小楓是中學(xué)的語文教師,丈夫宋建平是一家大醫(yī)院的外科大夫,兩個人月收入加起來六千左右,有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雙方父母都有退休金無須他們負擔(dān),一家三口隔三岔五下個小館兒打個車不成問題。按說,按過去的標準說,按哪怕十年前的標準說,這都得算是一個富足的家庭了。當(dāng)年小平同志南巡時所說“奔小康”的小康,大約也不過如此。但是,誰能料到中國會發(fā)展得這樣快呢?新生的“知本家”如雨后春筍,住Townhouse,開寶馬奔馳,穿國際名牌,吃粗茶淡飯。這些還不是主要的,僅僅是這些物質(zhì)上的富有,還不足以服眾。改革開放剛開始時那些無甚文化的暴發(fā)戶,不就常常被人譏諷為“窮得只剩下錢了”嗎?但是,一俟中國經(jīng)濟與世界經(jīng)濟接上了軌,走上了正軌的時候,暴發(fā)戶立刻為知本家取代,那才是真正令人眼熱心跳的一群:有知識有文化有頭腦有能力,在為中國經(jīng)濟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迅速地富有了自己。富得有理,富得全面,富得讓你吃不著葡萄,也不敢說酸,只能仰望著那高高在上的葡萄架子,徒然興嘆。
林小楓本科畢業(yè),宋建平碩士畢業(yè)。就是說,都具有著成為知本家的基本要素。但不知為什么,他們的進步水準,永遠比時下的高水準要慢著兩拍。就那么兩拍,不會更多,但似乎永遠也難以趕上。那狀況很像網(wǎng)上所調(diào)侃的:到他們可以吃豬肉的時候,人家開始吃生猛海鮮;到他們可以吃生猛海鮮的時候,人家開始吃糠咽菜。要是他們壓根兒就沒有可能成為那優(yōu)秀一群中的一員,倒也罷了,像街邊的清潔工,像鄉(xiāng)下的老農(nóng)民,他們肯定會安之若素心如止水;但當(dāng)他們“有”而“不能”時,就不能不感到痛苦:你看人家那Townhouse,睡的地方,吃的地方,休閑的地方,會客的地方,各是各的區(qū)域,各有各的功能,甚至還有著什么日光浴桑拿室健身房家庭網(wǎng)吧。相比之下,他們那家仿佛是一個歷史的遺跡:兩間房兒,兒子睡小間,兩口子睡大間;廳小得只能當(dāng)過道,餐桌只好也進駐大間,會客不用說,也在大間,三合一;一家三口三輛車,兒子一輛三輪兒童車,大人一人一輛自行車。平時倒也罷了,放眼全中國還是騎自行車的多。但是,如果因某種需要必須西裝革履的時候,你怎么辦,還騎自行車嗎?上大街看看,再也找不出比穿西裝扎領(lǐng)帶騎著自行車更傻的人了——打車都寒磣。
林小楓把這一切都歸到了宋建平的頭上。她對他非常地失望,越來越失望。他不是沒有能力,在學(xué)校時他的成績就非常好,到醫(yī)院后業(yè)務(wù)水平也是一流,英語尤其地出色,讀外文醫(yī)學(xué)雜志的速度不亞于中文,曾有好幾家外資私立醫(yī)院想把他聘了去。但是他沒有膽量。沒有膽量邁出那一步去:辭去公職,為了妻兒,背水一戰(zhàn),放手一搏。他屬于IQ高而EQ低的那種。而據(jù)各種資料報道,一個人要想成功,EQ比IQ更重要。
到家時宋建平還沒有回來,普外科有急診手術(shù)。安排好兒子看動畫片,林小楓拿上飯卡去了食堂。他們家在醫(yī)院的宿舍大院,院兒里食堂、小賣部、幼兒園一應(yīng)俱全。食堂今天有鴨架賣,一塊五一個,比外面便宜許多;鴨架燉湯,燉成奶白色后放點鹽、雞精,撒上點切得細細的香菜,味道好極了。
賣鴨架的櫥窗前排出了一條蜿蜒的隊,排在林小楓前面的是一個很老的老頭兒,老得皮膚像一張薄薄的皺紙,皺紙上布滿了淺褐的斑,卻依然排隊買鴨架,喝鴨架湯,有滋有味地活著。老頭曾是這所醫(yī)院的院長,哪一任的記不清了,只記得姓趙。那年,那天,林小楓和宋建平結(jié)婚住進這個大院兒時遇到了他,宋建平向她介紹:趙院長。等老頭走過去后補充介紹:退了。片刻后又補充說,差一點就當(dāng)上工程院院士了。口氣里不無遺憾,也是惺惺相惜。
輪到老院長了。櫥窗里那個臉蛋兒紅噴噴的小姑娘麻利地夾起一只鴨架放塑料袋里遞出,“一塊五!”
老院長一手接鴨架一手去刷卡,半路上又把刷卡的手收了回來!安徽摯笮《家粔K五?……這恐怕不合理吧!
林小楓不由得看一眼老院長袋里的鴨架,是小得多了一點;當(dāng)然小姑娘不是故意,她趕上哪個是哪個,見老頭不肯刷卡,就有點煩,“那您說怎么才叫合理?”
“用秤稱!
“總共一塊五的東西——”
“就是一毛五的東西,也應(yīng)該物有所值!
“得了!不就是嫌給您的小了嗎?要是給您一個大個兒的,您保準不說這話!”
“你、你、你——你這個小姑娘怎么不講道理?”
“什么叫講道理?未必你的話就是道理?”
眼見著就吵起來了,林小楓趕緊站出來對小姑娘道:“你剛來可能不認識,這是咱們的老院長——”
小姑娘斜眼看天,斜得眼睛里幾乎只剩下眼白。那眼白是藍色的,藍晶晶的沒有一點雜質(zhì)。只有年輕才可能會有這樣的眼白。“我對事不對人!”藍眼白的小姑娘說。
“那這個給我得了!绷中髂贸鲎约旱目ㄈニ,“你另給老院長拿一個!
小姑娘沒再說什么,如果老院長也不說什么,事情就會到此打住,但這時老人已不可能不說什么,老人是有自尊心的——他攔住了林小楓那只刷卡的手。“不行!這不是一個大小問題,這是一個原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