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有夢不覺人生寒(于丹國學(xué)美文:求真卷)
于丹“國學(xué)美文‘真善美’系列”之一!队袎舨挥X人生寒》首次從自我修煉的角度,將于丹最新私家美文結(jié)集成書;不斷反思共勉:人在事上磨,不是要圓滑到偽善,而是在秉持一團(tuán)真氣里,學(xué)會隨緣。
全書分為“真命氣象”、“真回山水”、“真如本性”、“真心歡喜”等八個側(cè)面,求真問道;并配以“國學(xué)小站”和經(jīng)典美圖,讓讀者在一次次豐美的國學(xué)滋養(yǎng)中,邂逅自我,重建生命,得一己清歡。
1、全新:于丹最新私家美文,重磅推出。部分稿件更新于2015年春節(jié)。
2、十年:于丹自《論語心得》開始,十年國學(xué)普及路上,未盡之言,未解之意,和盤托出。 3、國學(xué):從儒釋道原典,到經(jīng)史子集各部,于丹從生活中感悟國學(xué)精神,乃十年回歸之作。 4、美文:不同于過去長篇講稿式寫作。8個單元,62篇獨立成篇的千字美文,講出“人在事上磨”的求真方方面面。每篇輔之以精致、生動的“國學(xué)小站”。從生活談國學(xué),以國學(xué)悟哲思。字字珠璣,篇篇錦繡,圖美情濃。既適合青少年閱讀學(xué)習(xí),又宜于女性撫慰心靈。 5、于丹2015年年度滿意作品,唯一親自作長序。
活出一團(tuán)真氣來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真、善、美”這個說法,那時想來,“真”是最容易的,每天醒來就活在真實里,而“善”與“美”的境界,是需要修行的。 長大以后才漸漸明白:“真”比“善”比“美”都更難,因為敢于接受大真實,有時必須要直面其中的惡與丑,并且不被擊垮,讓做個真人的信念歷久彌真。 “誰知道生命的真相?如果你知道,請告訴我!睆浟糁H的瑪格麗特杜拉斯,目光炯炯地追問年輕的追慕者安德烈亞楊,這個追問成為杜拉斯留在人世間最后的金句,她的法文傳記名字就叫做《真相與傳奇》。 今生遇見真自我。這是一個很奢侈的夢想,許多人都錯過了。 中國的禪宗講真如本性,要看得懂“不變真如”與“隨緣真如”兩種:“不變真如”為體,它持之以恒,畢竟平等,無有變易,靜穆得不可破壞。但“隨緣真如”為性,它可以起一切相,如水因風(fēng),小到榖皺波紋,大到拍岸驚濤,處處變化,也是一份真如。 人到中年,收斂起許多任性,才漸漸悟得,所謂成長,不是要圓滑到偽善,而是在秉持一團(tuán)真氣里學(xué)會隨緣。 以真心過日子,才會發(fā)現(xiàn),真氣可愛,生機勃勃洋溢在所有不做假的細(xì)節(jié)里。 住在同一個屋頂下的想念 從沒有孩子時候開始,我就和媽媽住在一起,女兒出生以后,一家人每天都有些瑣瑣細(xì)細(xì)卻又新鮮活潑的故事。 女兒上學(xué)走得早,不到七點就和爸爸去學(xué)校。每天她一起床,家里就開始熱鬧,姥姥總是衣衫不整急匆匆從自己房間跑出來,一直把小家伙送上電梯,聽她說“姥姥再見”,才戀戀不舍地回來。我心疼老太太早上起得太早太猛,有時就說她:“媽,下午放學(xué)不就回來了,您不用天天上鬧鐘起來送她! 我媽回答得簡潔:“我想她啊! “天天睡在一個房頂?shù)紫逻想?” “是啊,想呀!”老太太頓一頓,幽幽地說:“要是早上沒聽小東西叫聲兒姥姥,沒趕上送小東西進(jìn)電梯,我這一天心里都空落落的……” 天天住在不同一個屋頂下的想念,是真想念,天天回到一個家里的人還總是牽掛,那也是真牽掛。 女兒上一年級的時候,每頓午餐后都能領(lǐng)到一個水果,蘋果或梨居多,正趕上孩子換門牙,一咧嘴一個小缺口,兩側(cè)松動的牙忽搭的,頂多使勁兒聞聞清香的水果,然后帶在書包里,回家削了切片再吃。有一天,餐后水果居然發(fā)了橘子,小姑娘高興壞了,剝開橘子皮,水潤潤鮮靈靈的小橘子瓣放進(jìn)嘴里,自己念叨著“今年我們家還沒買過橘子呢,”說著自己怔一怔:“我媽媽還沒吃著橘子呢……”大半個橘子就被她重新用皮裹好,放進(jìn)了小書包。 回到家里,揣著大禮的孩子眼巴巴地盼著正往回飛的媽媽趕緊落地,姥姥勸她:“你趕緊睡覺,姥姥給你媽媽等門,一定讓她吃上橘子!” 小家伙把那大半個紅艷艷的小橘子放在媽媽臥室的床頭柜上,一步三回頭地回自己房間睡覺了。 深深夜半,晚點的飛機終于帶我回家,一開大門,還沒換鞋,老媽就急撲撲迎上來:“趕緊去吃你那半個橘子,你小閨女千叮嚀萬囑咐的……” 很多人不理解,我出差講座,好多時候是起大早趕飛機、高鐵,下午講完,當(dāng)晚一定趕回北京。因為,我知道那個屋頂下有個叫我媽的孩子,有個我叫媽的老人,她們每天都在想我,盡管我不知道,歸來寂寂夜半,餐桌或者床頭柜上,今天是女兒留了一幅小畫還是媽媽留了一把果仁…… 小時候背熟的《歸去來兮辭》,長大后才慢慢悟得,最親切的句子莫過于“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八個字,不必美味珍饈,不必觥籌交錯,只把孩子的小手綿綿暖暖地握在手心,穿堂入室,家里人燙的那壺酒,就可以抵御整個世道的寒風(fēng)。 真,是一種加持。家,是一團(tuán)真氣。修一世親人的情緣,是為了走出家門面對世相的時候,還能不負(fù)一份勇敢坦蕩的真心。 素面素心 有一對朋友夫婦,在世人眼中就是傳說中的神仙眷屬,郎有才,但也有貌;女有貌,但也有才。先生比他新娘年長不少,在他的城市里名氣很大。新娘子是電視臺女一號,兩人完美得宛如童話。 有一次先生悄悄告訴我:他美麗的新娘連睡覺時都化著精雅的淡妝,當(dāng)時,我心里小小地咯噔了一下。 這一對神仙眷屬心氣都高,交游都廣,事業(yè)都有成就,免不了磕磕絆絆的,誰也做不了誰的和弦。生了一個天使般的小女兒之后,怎么教育孩子又成了兩個人矛盾的新焦點。年輕的妻子仰望著她神一樣的丈夫,總覺得他還沒撐住整個天空;成熟的丈夫以強大的氣場籠罩著嬌妻愛女,總覺得她們倆還不夠聽話。 忽然有一天,丈夫病了,要到北京做一個不小的手術(shù),這個童話宮殿的頂梁柱突然傾斜下去。 我去醫(yī)院探視,幾年來第一次看見卸了妝的女主播,兩頰清減了嬰兒肥,素顏里透著些許憔悴,孩子在他們工作的城市上學(xué),她一個人在醫(yī)院和家之間飛來飛去,告別時,女主播拉著我的手,柔柔地說:“小丹姐,你放心吧,我撐得住。” 那一瞬間,我看見她頭上的發(fā)箍下隱隱的白發(fā),也看見她眼睛含著的光,那是寒冬季節(jié)很晚才亮起來的朝霞,不像夏季那樣急慌慌的燦爛熱烈,但是安詳溫暖,柔和得可以融化堅冰。我的心一下子就踏實了,一張素面之下,養(yǎng)得起一顆素心,這個跌進(jìn)現(xiàn)實的童話終于真實了,而真實,讓我們終于相信地久天長。 歷久彌真 我在北京四中讀書的時候,趕上高中二年級學(xué)制的最后一屆,比我們低一年級的學(xué)弟學(xué)妹就擁有了高三的回憶錄,而我們這一屆文科班同學(xué)高考前的記憶,永遠(yuǎn)停留在了高二(六)班。 時至今日,我們還有個熱熱鬧鬧的微信群“高二(六)班”。群里的昵稱不外乎兩類:一類是“班長”之類當(dāng)時的職務(wù),另一類是“小花”“大蟲”之類當(dāng)時的外號。每個月中旬前后,我們班都有一次雷打不動的聚會。 不少人對我們這種穩(wěn)定持久的聚會表示了驚訝:“中學(xué)同學(xué)到現(xiàn)在還能每個月聚?!你們怎么那么多閑功夫?” ——其實,我們同學(xué)都很忙,有些是自立門戶的企業(yè)家,有些是業(yè)績卓越的大律師,不少人每個月要在不同國家之間飛來飛去——但是,聚會的時候,大家盡可能都在。 人到中年,才能感覺生命深處,有一些歷久彌真的東西,緩緩甦醒。 中學(xué)剛畢業(yè)的時候,我們熱衷于聚會,一幫精力永遠(yuǎn)發(fā)泄不完的小兄弟小姐妹,窮樂窮瘋滾在一起。二十多歲以后,各自有了戀愛,有了初入職場的煩惱,我們聚得越來越少。三十多歲,接近一半的同學(xué)海外創(chuàng)業(yè),一心養(yǎng)育正在長大的孩子和正在做大的事業(yè),大家?guī)缀鯖]了見面的機會。四十五歲以后,高二(六)班,又回來了。 中年,是我們離自己最遠(yuǎn)、離角色最近的年齡。我們沒了孩子一樣任性的資格,我們也還沒熬出老人可以放松的資本?傄行├碛杀嬲J(rèn)出中年的自我吧?所以我們選擇回到高二(六)班。 我們給了自己足夠的任性和放松:從不選擇高大上的餐館,更不選擇禮儀講究的西餐,甚至基本上與中年人應(yīng)該注意的養(yǎng)生保健背道而馳:我們最多的選擇不是烤羊蝎子就是麻小,不是魚頭泡餅就是亂燉,桌子中間被一搶而空的還往往是一塑料袋剛出鍋的豬蹄。 “豬蹄太香了!哪兒買的?” “我閨女練琴的學(xué)校旁邊,她一練琴我就去排隊! “下回給我?guī)芍,我老媽好這一口兒! “沒問題!還誰要?下回我給你們一塊兒捎回來。” ——這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對話。 評點時事?顯得有點矯情;討論專業(yè)?啃著骨頭有點兒不好意思;彼此提醒注意飲食結(jié)構(gòu)保健養(yǎng)生?我們的默契是:離開這個餐桌再注意吧,這些人在一起,姑且任性一回! 中年的任性和年輕的任性不一樣,因為不敢任性已經(jīng)太久,所以與可以任性的人在一起,就任性得摧枯拉朽,真氣浩蕩。 2014年過到12月末,聚會到了盆凈盤空時,我們班的詩人忽然說:“前兩天我收拾屋子,翻出了一捆捆的舊信,上大一時候的最多,一年寫好幾封的都是你們幾個念中文系的女生。我老漢半夜一個人坐在地板上,一封封打開讀,讀得我淚往上沖啊……” 我們讀大學(xué)的那個時候,沒有手機,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一封信,要輾轉(zhuǎn)萬水千山,連郵票都是花了心思選的,而今舊墨清晰,少年輕狂的才氣卻隨著光陰謝了頂,好在,我們還在一起。 我從小糊涂,三十年間不長進(jìn),到現(xiàn)在還是臨到眼前才手忙腳亂,想起第二天早上找我們班的大律師幫忙,頭天晚上才急慌慌微信人家:“明早9點來找我,行嗎?” 大律師回信:“你說幾點就幾點! 我想想不知道人家臨時要推掉多少事,心下慚愧,道:“好人呀!” 同學(xué)回得簡練:“不是好人,是親人! 我頓然理直氣壯,覺得隨時敲門,了無愧意。 歲月如逝水,洗盡鉛華,真正能留下的,必定是歷久彌真。四中這些同學(xué)相對時,彼此客氣一句,自己先就不好意思了。人到中年,還有一幫叫你外號的朋友,何嘗不是印證自我的一個真理由。 每個生命初來世界結(jié)緣時,都是一派天真。隨著成長,率真的心不斷疼得倒吸涼氣,絲絲縷縷的血痕磨出老繭,變成堅硬的保護(hù)層。那么,人到中年以后,天命漸近,大道至簡,還有沒有一種減法的可能,讓生命重現(xiàn)本真呢? 活出一團(tuán)真氣來,不負(fù)今生。
于丹 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首都文化創(chuàng)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xué)藝術(shù)與傳媒學(xué)院副院長,國務(wù)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tǒng)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jīng)典中的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nèi)外文化界、教育界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先后在我國內(nèi)地、港臺地區(qū),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qū)進(jìn)行千余場傳統(tǒng)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并掀起了海內(nèi)外民眾學(xué)習(xí)經(jīng)典的熱潮。 著有《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莊子>心得》《于丹游園驚夢——昆曲藝術(shù)審美之旅》《于丹<論語>感悟》《于丹 趣品人生》《于丹 重溫最美古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及《于丹 字解人生》,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了世界知識產(chǎn)權(quán)組織的版權(quán)金獎,國內(nèi)累計銷量已達(dá)600余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余種文字在各國發(fā)行,僅外文版銷量已近40萬冊。
真我出發(fā):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有夢不覺人生寒 善意的衣裳 流放磨洗的天真 心有猛虎,細(xì)嗅薔薇 齋心天府以葆光 敬畏大自在 走在明月盈缺中 離人心上秋 真命氣象:世間稀奇事,獨坐大雄風(fēng) 獨坐大雄風(fēng) 窯變?nèi)松?br /> 明朝有意抱琴來 懂得的緣分 詩酒天真 留一份寂寞給生命 大江東去 天地入我心 真回山水: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生命是一場邂逅 乘物以游心 讓人變小的地方 一葉一如來 人歸草木間 草木有本心 琴到無人聽時工 行走中覺悟 真愛家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還來就菊花 喬木繁花 克制的柔情 權(quán)當(dāng)死別作生離 半生放下 不錯過,不辜負(fù) 偏方溫柔 淡味回甘 真如本性: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 一點浩然氣 看見我的心 百姓日用即是道 大化天成 酒至微醺,花看半開 千古文人俠客夢 人在事上磨 真品人生: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流光浮沉一曲中 情不重,不生娑婆 冷暖自知,豐儉由人 茶余真自在 雁去寒潭不留影 不亦快哉 最燦爛的遺像 回不去的樸素 真珠流年:菊花開日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 漸覺年華堪送目 虛靈處的寫意 心如棋局 尊天親地平常心 風(fēng)清景明 端午的柔軟記憶 相信愛情 真心歡喜: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不念舊惡 煙火神仙 雕刻時光的深情 讀出歡喜 養(yǎng)心如鏡 懷念手工時代 打開糾結(jié) 凡人慈悲
1、有夢不覺人生寒
“行走到底帶給我什么?”流連山水,捫心自問。 行走在不同的地方,我們可能完成三種不同的邂逅。 第一重邂逅,是一種經(jīng)驗。完全陌生的山水風(fēng)情,讓我們驚訝,讓我們震撼,讓我們感慨,這一切開了我們的眼界,給我們嶄新的體驗。 第二重邂逅,是一種生活,一種理念,一種人的態(tài)度。同樣的日子,為什么那些人跟我們過的不一樣呢? 第三重邂逅,是我們的夢想,觸摸到一個從來不曾相遇的自己。人在旅行中,有時會開懷大笑,像一個天真的孩子;有時候會放聲痛哭,我們穿著職業(yè)裝在寫字樓里、甚至在自己家人面前都無法釋放出的眼淚,這一刻迸發(fā)出來。還有的時候,我們會酩酊大醉,我們會像李太白那樣“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無論如何,這些時候我們邂逅到的,是那個完全陌生的自己。 我們邂逅風(fēng)景,邂逅他人的生活坐標(biāo),最終我們邂逅了夢想中的自己。因為行走讓我們勇敢。當(dāng)我們觸摸他人夢想的時候,這一切也變成自己面對現(xiàn)實的力量。 有些人會說:現(xiàn)實壓力大,夢想太奢侈。把夢想當(dāng)作奢侈品,只會覺得夢越來越奢侈。因為關(guān)注現(xiàn)實越多,夢想的空間就被擠壓得越小。 還有另外一些人:夢想是他的糧食,相當(dāng)于空氣。生活中,所有出發(fā)的理由和最后的歸宿都只是為了這個夢想。當(dāng)夢想成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它就能引領(lǐng)我們的現(xiàn)實。 我鐘情于沙畫。只是一把手中沙,組成一個非常美妙的圖案,轉(zhuǎn)瞬之間就消失了。這些沙粒一幅一幅圖案演繹過去,最終歸于一片空寂。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就是這么一粒流沙。只要我們曾經(jīng)演繹過這些畫卷,它就實現(xiàn)了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價值!盁o跡方知流光逝,有夢不覺人生憾!比松鷽]有痕跡,就像光陰流水一樣都走完了。幸虧還有夢,有夢就不會覺得人生太寒冷。只要有夢,哪怕我們是一粒輕沙,越過千山萬水,去演繹這一幅一幅沙畫;到最終,夢想會變成我們生命中真正無可剝奪的資源。 直到那一天,錢不能帶走,房子不能帶走,孩子不能帶走,我們唯一帶走的是這些曾經(jīng),這些生命的畫卷;而鼓勵我們?nèi)プ哌^,去作畫的,是夢想。 國學(xué)小站: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2、流放磨洗的天真 流放,是個不祥的符咒。一旦與之聯(lián)結(jié),財產(chǎn)、功名、榮譽、乃至整個身家性命,都會瞬間墮入深淵。但是中國文人一世功名中少不得遇著流放,一次次遠(yuǎn)謫,再一次次歸來。 比如劉禹錫。 公元805年,劉禹錫33歲,成為革新集團(tuán)的核心人物,參與國家財政管理。然而,“永貞革新”僅維持百余日即告流產(chǎn),革新派遭受重創(chuàng),劉禹錫被貶出京城,開始長達(dá)23年的“貶官”生涯,創(chuàng)造了有唐一代甚或是中國古代文人貶謫時間之“吉尼斯”記錄。 貶官生涯第一站,原是廣東連州。劉禹錫初貶連州,途中有詩云:“謫在三湘最遠(yuǎn)州,邊鴻不到水南流。如今暫寄樽前笑,明日辭君步步愁!边B州距都城長安3415里,以當(dāng)時的交通工具,當(dāng)然要“步步愁”了。人還沒到連州,朝廷又以連州刺史“不足償責(zé)”為由,再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馬。 在朗州的第十年,公元814年,劉禹錫得以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寫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執(zhí)政者豈容被“戲”,他再貶至播州(今貴州貴陽)。虧他人奔走,改任連州刺史。 連州是第二站。 在連州近五年后,因母喪才得以離開連州。821年冬,劉禹錫赴第三站,任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縣)刺史。后調(diào)任第四站和州(今安徽和縣)任刺史。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奉調(diào)回洛陽。 一貶二貶,繼之三貶四貶,任你鋼筋鐵骨,難免消磨;而年華老去,理想蒙塵,縱有多少天真激越,也難免心灰意冷!鞍蜕匠鄾龅兀陾壷蒙!薄俺林蹅(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只是一葉沉舟,身邊千帆競逐。當(dāng)我靜臥于水中,多少風(fēng)帆悄無聲息,劃過了煙云。我就是一棵病樹,面前萬木崢嶸。相比我的枯朽,到處都是春天。以樂景寫哀,倍增哀痛。 跨越大半個中國的行走,歷時二十三載。這樣的行走,該有多少悲涼和無奈,惶惑與惱恨?一個人能有多少個二十三載的“棄置身”? 劉禹錫卻是個例外。盡管青春不再,年華蹉跎,做真人的氣質(zhì)風(fēng)骨,卻在磨礪中得到了無可企及的成長。二十三載歸來,劉禹錫走進(jìn)人生晚秋,重游京郊,慨慨然又一首《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薄对鰪V賢文》中說:“未經(jīng)清貧難成人,不經(jīng)打擊老天真。”可偏偏這位“前度劉郎”,不改“天真”。 這種天真,不是未諳世事的單純、輕快,而是櫛風(fēng)沐雨后的灑脫、超拔。他還可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比绻麤]有閱盡繁華,又遍嘗苦難,沒有這些倒霉、跌宕,沒有重識一個個崢嶸的人生坐標(biāo),凄涼地里的無奈行走,一直在王叔文的集團(tuán)中倜儻春風(fēng),劉禹錫,還是我們傳頌的那位響當(dāng)當(dāng)?shù)脑姾烂矗?br /> 天堂何往,地獄何方?天堂地獄,不過一念之間。沒有哪個地方必定能成全你,也沒有任何地方真正能毀滅你。比如金門大橋,是人類奇觀,也是自殺圣地。 人生苦短,相逢的狂喜,必經(jīng)的崩潰,所有的境遇,自在人心。你若匍匐驚惶,即使走到最好的地方,仍是毀滅;不改堅定天真,則任憑何處,都是成全。 國學(xué)小站: 《論語》曰:“學(xué)而優(yōu)則仕!比欢胧罏楣僖矊俑唢L(fēng)險。許多文人經(jīng)世濟(jì)國的宏圖尚未展開,就因或貶、或謫、或遷、或黜,而不得不中止。好在文人多雅興。貶謫途經(jīng)異鄉(xiāng),寄情山水,往往而有佳作。于是,發(fā)于屈原,盛于唐宋,一部貶謫文學(xué)史,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屈原忠君愛國卻遭讒被逐,“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dāng)?shù)化”,《離騷》表現(xiàn)的怨愁、憂傷和憤懣,奠定了貶謫文學(xué)的主題。初唐名相張九齡被罷為荊州長史后,“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托諷禽鳥,乃拘囚之思;豪情萬丈的李白,一朝流放夜郎,“愿結(jié)九江流,添成萬行淚”,淚雨滂沱,是夢醒之痛;而韓愈遭貶后,囑咐侄孫“好收吾骨瘴江邊”,似已萬念俱灰;貶為永州司馬的柳宗元更是“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于放浪中現(xiàn)堅守……及至杜甫、劉禹錫、范仲淹、蘇軾、歐陽修等,可謂“憤怒出詩人”,不妥協(xié)的天真和激情,釀造了一段段不朽的藝術(shù)傳奇。 3、窯變?nèi)松?br /> 在英文里,中國是China,瓷器也是china。不過小寫的china是百姓的日用之物,而當(dāng)這一切匯聚成一個大寫的字母,就是我們在世界上的名字。一個民族為何尋找這樣一個符號,為自己代言? 一向迷戀鈞瓷的窯變。中原大地,造化神工,聚到許昌禹州一帶,傳下來“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鈞瓷。上好面釉、底釉的瓷器,不動聲色,一片純白。關(guān)上窯門,特有的“倒焰”竄上去,倒撲下來,浩蕩鍛煉,要達(dá)到一千三百度的高溫,不間斷燒足十六七個小時。冷卻,開窯,那一瞬間,多少風(fēng)驚,多少脫釉,爆裂,塌坯……所有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的失敗都承受住了,才可能撞見那一瞬間的驚艷:不可思議的艷紅里,含著千秋碧血;讓人心顫的青藍(lán)中,雜糅了從蒼天到大海的顏色。這種迷人異彩,就是“窯變”。 窯變也是人生之一種,妙在可控與不可控之間。完全失控的人生是一種失敗,而完全可控的人生則是另一種無聊。行走在可控與不可控之間,才是創(chuàng)造。所以,敢于承受失敗的人,才能相逢最大的驚喜;敢于在失敗中一次一次摸索的人,才能真正有所得。 陶瓷也是能講故事的。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地、火、水、風(fēng)”,佛家的四元素都在陶瓷里。陶瓷以高嶺土,高溫或是低溫,經(jīng)由我們的筆觸,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整體,一定承載著一份秘密的觀念故事。 靜坐在陶瓷大家的身邊,我總有種想流淚的情愫。他們的一生伴隨中國,飽經(jīng)風(fēng)雨,歷遍滄桑,臉上卻看不出絲毫憤怒、焦慮,言語中也聽不見只字抱怨、攻擊,永遠(yuǎn)一派磊落祥和,謙遜感恩。 所謂“百變陰晴不變天”,有一顆愿意接受開窯一刻任何結(jié)果的不變心,才配擁有萬千窯變超乎尋常的精彩。 國學(xué)小站: 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chǎn)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一部中國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華民族文化史。 新石器時期,那些陶塑的豬、牛、狗,模仿著打獵而來或者豢養(yǎng)而食的動物形象,演示著與大自然搏斗的酷烈,記錄著先民生存的愿望;秦兵馬俑,那張揚著力量和神勇的軍陣,展現(xiàn)著秦國軍隊風(fēng)卷殘云、吞吐日月、橫掃大江南北的軍威;“唐三彩”的瑰麗多姿、恢宏雄俊的格調(diào),生動再現(xiàn)了唐代國威遠(yuǎn)播、輝煌壯麗的時代之音;還有宋代陶瓷藝術(shù)的俊麗清新,明清陶瓷藝術(shù)的斑斕與柔麗…… “青白釉傳色澤美,方圓形似器容珠!睜N爛的陶瓷藝術(shù)品以“泥的精神,玉的品質(zhì)”承載著中國人強烈的生命熱望和對美的追求與塑造,令人嘆為觀止。 4、權(quán)將死別作生離 姑姑去世那年,實歲七十九。兒女們給她剛過完八十壽誕。十天以后,姑姑走了。 周五晚上,姑姑臨終。姑父、兒女們都守在她的床前。姑父和姑姑大學(xué)相戀,少年結(jié)發(fā),恩恩愛愛大半個世紀(jì)。姑父悲不自勝,淚流滿面。姑姑卻淡淡地:“別難過,都知道有這一天。你只管把自己照顧好,別給兒女添麻煩,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事!比缓笥謱Ω鷥号畟冋f:“我是搞水利的,一輩子跟水打交道,骨灰就撒在水里吧。你們不用去看我,也不用掃墓。帶好各人的孩子,把日子過好就行了。”姑姑始終微笑著,后事一點點交代。周六上午,護(hù)士來敲門,姑姑心愿已了,和孫輩們隨意聊著,笑著。中午11點多鐘,姑姑安靜地逝去了。此后,兒女們總有莫名的心結(jié):為什么媽媽說走就走?沒有搶救?沒有彌留?為什么不多折騰大伙兒幾天呢?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镑鋈讳N魂者,唯別而已矣”。人們都是感恩相遇的,但最了不起的人是能把握告別。每個人每天都在不斷地相遇和離別,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也是再一次分手。路到盡頭,誰沒有遺憾?誰不會迷惘?只是,最后的最后,我們能否做到不倉皇?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如同年輕人的戀愛,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往往是一個人的決定。面對他們的期期艾艾,我只能說:不要讓曾經(jīng)的美好消失殆盡,保留最后一點克制。只為多年后,這段曾經(jīng)全心投入的感情,可堪回首。 我們的生命不過是向歲月借來一段或長或短的光陰,結(jié)下幾份或深或淺的俗世緣。終其一生所有的告別,我們是否做得到優(yōu)雅與從容?告別也是應(yīng)該有儀式的,用心一點,多說一句,多看一眼。,少些遺憾。作為獨生女兒,我送走的長輩親人不少,從我的姥姥、舅舅、爸爸、姨媽,直到叔叔、姑姑……真正鐫刻在我心里的,是他們的從容不迫。明明是生死易界,他們溫暖的話別,卻云淡風(fēng)輕,宛如生命赴一趟遠(yuǎn)行而已。 國學(xué)小站: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jì)。 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白《臨路歌》 一生瀟灑恣意如李白,尚以孔子泣麟來惋嘆自己的大鵬折翅,死亡、告別帶給每一個人的都是無盡的思考。然而,死亡并不是終結(jié),告別也不能因悲痛而被簡略。誠如老子而言,“所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又何患哉?”人們擔(dān)心生死,無非因著這肉身罷了,如果連這肉身都沒有了,又有何可擔(dān)心的呢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