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選題的重點內容是對20世紀70、80年代走紅的當代美國理論界“耶魯學派”理論中重要關鍵詞作一比較全面的源與流的闡釋。本選題從一般闡述“耶魯學派”成員理論思想的哲學基礎為切入口, 著力研究耶魯四學者各自理論淵源、關鍵詞、對當下理論界影響的幾個突出方面, 分析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多重根源 (意識形態(tài)上、傳統(tǒng)觀念上、文本分類等), 通過理論內部概念比較、小說文本實踐性闡釋, 提倡開放的視野, 把握理論的層次性、寬泛性與包容性。提出立足理論的主體性原則與方法, 從而消除文學危機論, 重塑經(jīng)典文本的權威性, 發(fā)揮其在生態(tài)文明、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應有作用。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緒論
本書可以看作《本土化視野下的“耶魯學派”研究》 一書的續(xù)篇?該書原則上闡述了研究“耶魯學派”的切入口,著力研究了“耶魯學派”四位學者各自理論的淵源及其對當下理論界影響的幾個突出方面,分析了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多重根源(意識形態(tài)上?傳統(tǒng)觀念上?文本分類等),通過理論內部概念的比較?小說文本實踐性闡釋,提倡開放的視野,把握理論的層次性?寬泛性與包容性?提出了立足理論的主體性原則與方法,從而消除文學危機論,重塑經(jīng)典文本的權威性,發(fā)揮其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應有作用?書中分析認為,較長一段時間以來,理論界存在注重“拿來主義”而缺失具體文本分析的不平衡現(xiàn)象?該書提倡放棄對主義流派的過分關注,把批評研究的注意力稍稍轉移到具體的批評家及其作品上來?保羅 德曼(P. de Man,1919—1983)曾經(jīng)被認為是第一個明確地把理論觀念引入文學批評的人,哈羅德 布魯姆(H. Bloom,1930— )是一位因一本小小的書而在美國掀起波浪的理論家,希利斯 米勒(J. H. Miller,1928— )卻是頻頻與國內學者對話,活躍于當今學術界的“走紅”理論家,杰弗里 哈特曼(G. Hartman,1929— )則是在文學中尋找那些純美學意義的浪漫主義美學批評家?該書通過對四位學者的各自理論文本的分析?比較,考察其異同?指出其同,點明了四位學者屬于“耶魯學派”的理由所在及其理論的經(jīng)典性;比較其異,說明了“耶魯學派”所倡導的解構主義理論并非倒退或退縮,而是在不斷地擴散和蔓延中尋找其中的差異?